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實用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集合8篇

欄目: 家庭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71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集合8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隆重的家長會終於落下帷幕了,送走了最後一個學生家長,我長長地舒了口氣,置身煥然一新的教室,還留存着濃濃的愛意,我倍感欣慰!是啊,長達一個月的精心準備,凝聚了我和孩子們無數的心血!

一、家長會發言稿,它是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樑,也是展示自身素質的最佳平台。我在最初設定的大體框架上,重點穿插了“孩子的變化”這一板塊,讓家長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孩子小學僅僅半個月時間裏,學習及行為習慣變化的有多麼的大,幾易其稿,反覆修改,終於完成了一份令自己和家長滿意的答卷。

二、家長會基本情況

首先,針對五年級學生,學校先組織了集體的會議,具體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和詳細要求和紀律,充分展示了學校的教學設施條件及成績。然後是分班召開,由班主任老師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具體的介紹和事項安排。我班具體介紹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在學校的近段表現,還有需要家長配合完成的紀律、學習、生活方面的要求。令家長都特別的積極和支持。

二、意見建議

在召開家長會的過程中,部分家長還向學校和老師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現在簡要總結如下:

1、學校應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重視安全知識的學習,在學校周邊設置安全警示標誌。

2、學校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來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更全面的成長。同時希望不要因為太多的活動耽誤過多的孩子學習的時間。

3、教師應該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上多下功夫,加強學校和家長、老師和家長的聯繫。

三、總結反思:

從會後與家長的交流和週一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本次家長會開得相當成功,有效地加強了家長和老師的聯繫和交流,通過報告會學生家長也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從中學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長紛紛表示今後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家庭教育觀念,學習先進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時加強和老師之間的聯繫,共同配合,教育好每一名學生。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方面,而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生活中你的個人品德,知識和生活經驗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教育孩子對待每一件事都要一絲不苟,嚴謹認真。知識是日積月累的,基礎一定要打好,幼兒期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時期。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要想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父母在思想上要達成一致,以身作則,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少看點電視,多陪陪孩子,多看報看書,我一休息就帶女兒去書店看書,我們一起閲讀,與孩子共同分享學習的樂趣,慢慢提高他的閲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另外也經常帶她到户外活動,讓他增長見識,另外在生活習慣上也要從小就培養她從細節做起,生活上要有規律,物品擺放要定位;寫作業時要一氣呵成,不能邊寫邊玩;畫畫時要認真不要東張西望等。我相信將來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養成此習慣會讓他們受益一生。因此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其次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樹立自信心。在重視孩子學習的同時,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勢必會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比方説老師教的兒歌其他孩子會,他不會,你不要責罰他,傷他的自尊心,而是要以平和的態度去告訴他以後要認真聽講,大人都喜歡認真聽講的孩子。同時他做得好,做父母的要誇他,説他做得

很棒,這樣可以幫助他建立自尊心使孩子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孩子在慢慢長大,要學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我和孩子有事情都共同商量,相互溝通思想,時刻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在孩子遇到難題和困惑時,我會平和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孩子的朋友,陪伴她的成長。

最後是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孩子的誠實善良,吃苦耐勞的優秀品德。隨着物質生活的提高,孩子對物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時我們在滿足他們需要的同時要讓她認識到一針一線來之不易,必須要珍惜所有。面對困難的時候,告誡他不要輕易放棄。平時多幹點家務,體驗一下父母的辛苦,去農村乾點農活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 家長素質與修養良好,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文化素質、行為規範影響、教育孩子,我要儘自己的努力,做好孩子人生道路的方向標。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7月16日我滿懷激動的心情參加了“河南省教育系統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我在參加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之前,可謂自我感覺良好。但是,通過培訓學習,我發現自己無論是在觀念上、理念上,還是在技術上,能力水平上均存在很多不足。通過各位老師的基礎知識培訓和實踐指導,讓我建立了完整的知識體系,掌握了諸多家庭教育指導方法與技能,極大地增強了做一名優秀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勇氣和信心。

這次培訓的專家郗傑英、於秀、陳會昌、楊雄、張健、曹萍、周慧玲、陸士楨等老師皆是國家級從事青少年研究工作方面的知名專家、教授。我聆聽他們的報告,心靈無時無刻不被盪滌着,做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師又是家長的雙重身份,能在如此隆重的盛會中去主動碰撞、交流、提高,無疑是一次生命激情和教育理念的蜕變和昇華。各位老師的授課之所以那麼生動,那麼引人入勝,我覺得是緣於他們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結合大量鮮活的案例來傳授知識。各位老師的互動式、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了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讓我理清了很多概念;老師們的體驗式教學,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使我收穫頗豐。老師們不僅循循善誘,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技術,他們平易近人、誨人不倦的人格魅力更是令我終身難忘。願將收穫點滴,與同仁共勉,向領導做以彙報:

一、培訓內容豐富

9天時間,學習培訓的內容非常豐富,有專家報告,有自我反思,有學習檢測,有聯歡演出,真的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張健老師是一名心理學氣質教育專家,被媒體稱為“家庭氣質教育第一人”。他的報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與解決、演講技能訓練》,以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為題材,從心理學的角度,以遊戲、實驗為切入點,報告生動有趣、富於激情,全新的註解了許多教育失敗的根源,令人回味、發人深思。張老師就“抑鬱質、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四種氣質類型的講解,伴隨着測試、判斷,讓我們“聰明地瞭解別人、智慧地認識自己”,很是受益。張老師的演講技能訓練,生動活潑、幽默詼諧;他的觀點“看到的是事實、但不一定是真相,每個人都是對的,每個人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人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正確的動機”;他控制情緒的方法“我生氣了嗎?我為什麼生氣?我能讓自己不生氣嗎?我不生氣也能讓別人不生氣嗎?”讓我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陸士楨教授的講座理論性強而不失幽默風趣,語言富有哲理,深受廣大老師和家長的贊同。本次講座繼續豐富着我對家庭教育的認識,知識就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着,使我收穫蠻多,感觸蠻多。學會鼓勵孩子。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做起來卻不容易。鼓勵孩子要尋找孩子的優點,不要強調他的責任,要表示友好和欣賞他,表達自己的感情、傳遞温暖;尤其要花點時間和孩子玩遊戲,注意事情的過程,而不是結果;不情緒化的對待孩子,不對孩子的一時挫敗表示難過的情緒;切忌不用處罰或報復的方式,要善於表達幽默,儘量表達樂觀的態度。

曹萍老師是《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教材》的副主編,她的報告《有效溝通與心理健康維護》,不僅為我們演示了一場妙趣橫生的有效溝通課,還為大家如何能夠使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起來支了妙招。曹老師胸中自有大格局,她才思敏捷、言辭縝密,很獨到的為我們闡述了“命運”一詞。“命”即“命輪”,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倫構成命輪;“運”是人生走過的路徑。只有命輪立住了、牢固了、轉起來了,人的運程才會越來越好。她重點為我們分析了“君臣、夫妻、朋友”之間的相處與溝通,其祕密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內心打通,解決了內在的問題,才能與人溝通,讓人感慨啊!講心理健康維護時,曹老師説:“現在50歲以前的人,能力都具備,但自信都不夠。”如何使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人生要算好三筆帳:生存之帳、發展之帳、助人之帳,只有在助人、利他時人生才會有高度、有境界、有能量;人在無名、無利、無祿的狀態下,內心才會變得能量源源不斷、無比強大。

周慧玲老師的課讓我明白了教子的祕訣是:不管不慣,就是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辦;物質上不縱容,行為上不放任。周老師的課講的智慧快樂,讓我懂得了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保護其自尊心、自信心;教育的關鍵是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而不是家長代替孩子去決策和做事;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自強,自立、自信、自愛。愛孩子就要多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因為孩子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因為孩子需要父母在耐心中等待他們成長,並允許他們失敗。

陸士楨教授的報告《怎樣培養一個全面發展、有能力的好孩子》,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大眾的視野,她詳細的分析了當代少年兒童成長的環境特徵和成長髮展的基本規律,強調家庭教育要講原則、講方法,為我們講述了一節生動、實用的家庭教育理論課。她的一些觀點對我們做好家庭教育很有助益。如:

1、“目前,中國幸福指數最低的是收入最高的城市,最不幸福的羣體是收入最高的羣體”;

2、“家庭教育要尋找精神層面的東西,來和物質的誘惑相抗衡,讓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充實起來”;

3、“孩子是個小盒子,以前是父母老師往裏面裝東西,現在社會早就往裏面裝滿了小紙條,孩子的腦袋越來越大,該不該知道的都知道,四肢變短了,該會的不會,不該會的全會”;

4、“現在的很多孩子人生目標、價值取向主動、單一,缺乏遠大理想,心理脆弱,優秀的學生很自我,不知感恩,為實現自我不擇手段”;

5、“現在的家長對成績過於關注,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情緒,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6、“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主流價值取向,祖國利益至上、堅持人民利益方向、誠信守紀、崇尚科學、熱愛勞動、和諧與包容”。

二、學習感悟頗多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係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為清晰。家庭教育是基礎性的教育,是對孩子的初加工,學校教育是主體性的教育,對孩子是具有一定延續性的深加工,社會教育其實就是人文性教育,具有拓展性、檢驗性、環境性的特徵。家庭教育決定着學校教育的起點和水平,決定着社會教育的基礎和發展趨勢。因此一個學校想把教育教學質量搞上去,首要的抓手應該是家庭教育,對學校來説,這才是真正的起跑線。沒有問題的孩子,更沒有問題的家長,出現問題孩子主要是看孩子的高度、角度出了問題。改變家長看孩子的高度和角度,更需要學校重視家庭教育,並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想方設法去引導和幫助每一位家長。

反思自己,過去在事業上付出的更多,忽視或看輕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做法現在看來是很不妥的。教師更應該既種好事業的田,又育好自家的園。作為教師家長,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更應該學習、學習、再學習,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並付諸於行動,荒了自家的園的教師應該是不稱職的家長,更不能夠稱之謂稱職的教師。

通過幾天的培訓學習,使我更加認識到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工作的重要,漸漸感受到了自己肩頭責任的重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重視並切實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承擔起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應有的職責和義務,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從而推動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再上台階。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一項關於中國隔代教育的調查顯示,僅在北京一地,就有七成孩子正在接受隔代教育。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已經成了特有的中國式教育,隨着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學前教育處統計,北京市0~3歲孩子的入托率僅為12%。

爸爸媽媽忙工作,爺爺奶奶帶孩子,這是不少城市家庭中的常見現象。雖然爺爺奶奶帶孩子讓爸爸媽媽似乎省心又安心,但隨着孩子的長大,爸爸媽媽才發現操心的事情又來了。

由於隔代教育,被過度寵愛的孩子養成了不少壞習慣。因為孩子的問題,又導致了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之間的矛盾。如何避免隔代教育帶來的問題,怎樣才能讓隔代教育趨於和諧?

三代人的三種聲音

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爺爺奶奶説,您這樣做對孩子不好;孩子的爺爺奶奶對孩子的爸爸媽媽説,你也是我帶大的,不也挺好的;孩子會説,哎呀,我該聽誰的?

類似這樣的情景劇,在中國的很多家庭上演着,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孩子的父母同老人們或多或少會有不和諧的地方。

盧勤認為,家裏有老人是孩子們的幸福,也是兒女和兒孫的幸福。一家老少三代,看法不同,處事方式不同,產生矛盾很正常。

有一些家庭,原來父母都生活在農村,後來進城工作了,但孩子還留在農村,讓爺爺奶奶帶着。這些孩子稍微大點就會被帶到城裏來,不是自己帶的孩子,可能跟父母的感情就差點,對爺爺奶奶就多了一份留戀。

城市裏長大的孩子,有個規律,誰帶的孩子誰護着。如果説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爺爺奶奶最不愛聽的就是父母的挑剔,你只要一説孩子有什麼毛病,爺爺奶奶就會生氣,認為是説他們呢。如果是爸爸媽媽帶的孩子,自己説行,但是爺爺奶奶一説,就不高興了。我的孩子我教育,你還説三道四,你的方法不可以,於是就產生了矛盾。孩子對於大人之間的矛盾也感到很苦惱很無奈。

“現在,可能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之間的矛盾多於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怎麼能夠一致起來,共同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環境,這才是矛盾的焦點。”

角色顛倒體驗責任

楊家亮是五年級的學生,在過節時,他和爸爸在家裏,為了學習的事情上演了一場“撕書”大戰。

那天中午,我想要出去玩,奶奶怎麼攔也攔不住。我在外邊玩了整整一個下午,到了晚上六點多我回家了,而在我回來之前,爸爸已經回來了。一進門,奶奶小聲對我説,你爸回來了。我就做好了兩種心理準備:一個是捱打的準備,另外一個就是趕快寫作業的準備。

一見到爸爸,他就跟我嚷嚷,然後就把我的書給撕了。他撕書的時候我就躲起來了,奶奶擋在門外,不讓我爸爸進去。

在北京電視台《誰在説》的節目現場,楊家亮的爸爸也來了,他很苦惱:“在家庭教育當中,我總感覺自己是個敵人,對孩子來講,我是敵人,對於老人來講,我還是敵人。孩子在防範我,因為他做得不對的地方我就糾正。當我糾正的時候,他就跟我發生抗衡。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肯定要回避你;在你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肯定要保護孩子,説我怎麼這麼嘮叨,説我對孩子太嚴厲,她接受不了。有時我也很無助。”

楊家亮的爸爸也承認,發生撕書事件,如果沒有孩子奶奶的出現,撕書事件只能繼續,後果將如何,自己也不清楚,“我也不想那麼做,但事情走到了這一步,沒有辦法,控制不了,撕書我也挺後悔的”。

如何處理這一矛盾,盧勤開出了處方:委託。“可以將爺爺奶奶拜託給孩子,讓孩子去照顧爺爺奶奶。”

有件事會給大家啟發。原來有一位爸爸,他的妻子身體不好,而他自己又要到外地去上任。臨走前,他告訴兒子:“我要到外地去工作,一年都不會回來,照顧媽媽的任務我就拜託給你了。請你每天晚上關好門,關好窗,關好煤氣罐再睡覺。”兒子滿口答應了。

一年後,當這位爸爸回來後,妻子告訴他,自從他走後,孩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兒子對我可關心了。”

把關心和被關心顛倒了一下,關係立刻發生了變化,從讓媽媽關心兒子,變成兒子關心媽媽,一旦孩子找到了一個他關心的對象,他的責任意識就有了。

其實,家裏有老人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機會。讓孩子關心老人,不要把孩子交給老人,這孩子就交給您照顧了,老人的心理負擔重了,有時會着急上火,這也影響他們的健康,倒不如將老人交給孩子,讓他們來照顧老人。

老人有快樂的心態,爸爸有快樂的陽光,孩子就有非常温馨的家。做兒女的要把老人放在第一位,不要給他們增加負擔,養孩子是自己的責任,不是老人的責任。

另外,孩子讓爺爺奶奶帶,父母回來也別老挑孩子的毛病,這樣容易讓孩子養成兩面性。

發揮正面力量

有兩個孫子一個孫女的霍爺爺,也闡述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在他看來,老人並不是累贅,隔代教育應該成為孩子教育的一種正面力量。老人們在上班時候沒有能力幫着帶孩子,退休後,時間充裕了,有條件幫助孩子,大家都有這種能力。

在鼓勵認可孩子優點的同時,作為老人,應該看到孩子的缺點,並嚴厲地指出來,因為包庇孩子的缺點並不是愛孩子,而是在害他們。

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有一個原則:不要當着別人的面批評孩子。以前,他也試過當着別人的面批評某個孩子,結果孩子的心理就承受不了。現在,所有孩子的缺點一律不在家人面前提,更不在外人面前提。

他給每個孫子孫女都建立了一個“功過簿”,將孩子的優點一條一條地記錄下來,受到表揚了,記錄下來,做了好事了,記錄下來,有什麼缺點,同樣也記錄下來,做錯事情了,也不能豁免,統統記錄下來。

通過這樣的方法,孩子們慢慢會改掉缺點,在自己的“功過簿”上用實際行動寫下更多更好的內容。

老人要真正學會鼓勵,在鼓勵的基礎上有藝術地批評孩子,隔代教育能成為一股正面、積極的力量!

從事多年兒童教育的《父母必讀》主編杜迪芳也表示,在隔代教育問題上,父母應該做到三點:第一,不要把社會角色帶回到家中。比如在社會上你是什麼領導,或者你掌管着一些什麼東西,或者自己有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把這些情形遷移到家庭裏,可能會造成一些衝突。第二,父母不要過分依賴孩子的爺爺奶奶,過度依賴也不利於自己的成長。人們常説,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同孩子一起成長。如果父母不盡責任,將其推給老人,既不利於自身的成長,也不利於家庭的成熟。第三,統一家庭價值觀。作為父母,結婚後,其實是在延續着各自家裏原來的文化。有時候,看起來是對孩子問題的衝突,可能都會反映到自己原來家庭裏的價值觀。這就要求雙方多接納對方的文化,包容對方的價值觀,這樣衝突也會減少。

衡量利弊

現在的父母都非常繁忙,因為社會競爭壓力大,就業機會少,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工作能把它幹下去,就要付出很大努力。孩子確實有時沒人管。孩子回家一推門,屋裏冷冷清清的,一點兒人氣兒都沒有,孩子孤獨的心就會越發孤獨。如果家裏有老人,當父母繁忙的時候,老人就能成為孩子的一個夥伴。這個最大的優勢。

劣勢就是很多父母把孩子扔給老人就什麼都不管了。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和爺爺奶奶的感情深厚,而同父母的感情比較遠,將來長大後,容易和父母產生情感的隔閡。因此,爸爸媽媽要多和孩子在一起,老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

另外,老人對孩子的品德比較注意,但爸爸媽媽比較看重孩子的成績,對孩子的品德方面比較忽視。這點父母應該多向老人學習。但老人帶孩子,容易溺愛,因為他們養孩子的時候,經濟條件沒有現在優越,內心有種愧疚感,希望在孫子輩上補償,會加倍寵愛自己隔輩的孩子。替孩子收拾書包、幫孩子疊被子、送孩子上學、給孩子做事情……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缺乏責任感。因此老人帶孩子時,絕對不能溺愛,而應當嚴格要求孩子。有規矩的孩子將來就會有好習慣,走向社會就可以生存。

無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都應當掂量好利弊,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用心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我做了,孩子才會跟着學習。如果光説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但是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明白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只有勤奮努力才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初一,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跟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僅在學習上有進步,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跟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一天晚上吃完飯後,他跟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跟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光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跟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高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對他説,玩能夠,你也能夠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此刻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着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説:“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説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明白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説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用心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裏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明白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説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此刻我跟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6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積極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着學習。如果光説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高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 處罰孩子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裏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知道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説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現在我和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7

翻開這本《家庭教育精神密碼》,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原本我是不愛看書的,可就在我讀了這本書幾頁的時候,就不自覺地想一口氣看完。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好的孩子總是好的,不好的孩子總是不好的,至於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一直沒有深究。慚愧地説,在讀這本書之前,這本書的很多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也非常羨慕作者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書中談到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有想過,但是沒有那麼透徹。讀完這本書可以説給我上了非常有意義的一課,也是對我這個不太稱職的媽媽啟蒙教育了一翻。現在很多父母忙於工作,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婆外公帶,自己倒輕鬆不少。我有時也抱怨也覺得很累,看着別人在瀟灑的享受生活,我過着圍着家庭轉的日子,而且還總是有個小尾巴跟在身邊。現在想來,幸好由於種種原因,我不得不自己帶孩子,如若我也把孩子放在父母身邊放手不管,將來我一定會後悔的。以前孩子都因為讓老人帶慣的不聽話,脾氣太犟了,還好現在孩子還小,改正還不晚。千萬別小看孩子,別以為他小小的,貌似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心裏都明白,只是説不出來而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師。父母的潛移默化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壓力,所以要培養教育好孩子,就先得從自身做起。

書中講到了教育孩子的九條黃金法則,還有講述父母如何幫助

那些失敗的、有着不良習慣的孩子找回成功的案例。“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我覺得這句話説得很對。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擁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從個體教育而言,沒有標準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合適自己孩子特質的教育方式。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家。相信我們做父母的只要選對了正確的方式方法,用心的去關心教育孩子,那麼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會是最出色的。要用謙和、善良的心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心中有愛,這是全家永遠保持和睦關係的動力源泉。學會寬容和忍讓。寬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能夠寬容和忍讓別人缺點和錯誤的人,確實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便是人世間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寬容更是一種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寬容傷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們的心如同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的時候,仇恨就會被擠出去,我們只有不斷地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才能讓仇恨沒有容身之處,寬容不僅需要廣闊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要把分析事物的正確心態告訴他,使它成為心胸豁達、志存高遠、明辨是非、目光長遠、勇於面對困難、堅毅的人。用專心做事的態度影響他,使它成為做事細緻、注意力集中,能恰當評價自己的勞動、不淺嘗而止的人。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她的愛,也增強了她對父

母的信任感,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説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向成功的彼岸。表揚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她人的讚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讚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她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避免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要。 作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數,做孩子分數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緊張,誠惶誠恐,無心學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讓孩子將來即使上不了大學,也能夠自食其力。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快樂地去學,父母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然後再給她們的興趣去點温加油,讓她們燃燒起來,這樣才會獲取更加的效果。

作為家長,我們要努力配合老師的教育,為孩子的明天,未來創造良好的環境而努力。通過學習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精心編織美好的未來吧。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8

説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説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裏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開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不能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學習成績的好壞。我認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會道德;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識教學、智力開發這些一定要由學校教育來完成。即便家長懂得這些知識,可能不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和專業老師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為家長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對老師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對孩子的教育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我的兒子今年8歲,就讀於實小三年級,他有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孩子發展比較全面,學習上進步非常明顯,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動學習;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粗心、愛玩電腦遊戲、做事情慢等。

要説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孩子,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着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當頭,抓住小學關鍵期

大學者胡適曾經這樣説:“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聖大賢大英豪大豪傑,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上分別出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請他人管教孩子的現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錯愛”、“寵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代辦,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認識的大學生、高中生中均出現過要父母給盛飯事件。我們絕對不要認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稱之為“事件”,是認為這種孩子“嬌生慣養”、“自私”、“以我為中心”。沒有同情心,沒有自理能力,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樹大並沒自然直,反倒長成歪脖樹。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着想,儘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我家培養孩子的習慣採取“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小學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鬆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學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

二、培養獨立意識,使孩子不產生依賴思想。

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社會交際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視培養。我們一是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溝通,當好慈祥父母親,及時解疑答難,正確引導孩子。

我們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於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兒子不説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正如孔子所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還有,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麼新鮮事,心裏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説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培訓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

四、經常與老師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繫,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繫,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為人父母者,欲子孫賢者,不染惡習。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奮刻苦努力的學習,將來能成為我們國家的棟樑之材。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對孩子進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

貪婪痴慢,人心墮落要因。一切時,一切事要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一切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斷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要做到愛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將來踏進社會,不為自己,為民造福。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所以我們家庭是經常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精進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句瑗;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課,要按時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一切作業,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對大眾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教育孩子力爭做到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