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1.37W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精選10篇)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1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們班主任組織了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這是我第一次看這檔節目,以前都只是聽同學們講起這檔節目而已,今天終於有機會一睹它的芳容了。

在我心心念唸的叨叨中,節目在8點準時開始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是以一首《國旗國旗真美麗》來開場,表明了此次的主題,接下來便是以各位時代楷模講述自己的故事了,節目的內容很是豐富,隨着節目的開場和深入,我不禁地被迷上了。

時間過得很快,在不知不覺中節目結束了,但我還是沒能從我的深思中出來,節目給我帶來的震撼感實在太大了,無論是為我們講述以前革命故事的郭德賢奶奶、登頂珠穆朗瑪峯的夏伯渝叔叔還是講述在海上護航的嚴冬叔叔等,在他們的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們的那一份愛國之心和對五星紅旗的尊重之意。這深深地教會了我們要明白五星紅旗的含義,它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信仰,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要永遠為五星紅旗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你們知道比珠穆朗瑪峯還要高的五星紅旗在哪裏嗎?如果適合我一樣有看今天晚上的《開學第一課》的小朋友應該會知道答案,沒錯哦,比珠穆朗瑪峯更高的五星紅旗在太空。我們祖國的國旗比我們更快一步登上了遙遠而又神祕的太空。

因為2019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講述五星紅旗的故事“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所以在節目中的內容都是跟我們的國旗有關的,當我聽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叔叔講到我們中國的五星紅旗是迄今唯一在38萬公里外月球背面“閃耀”的國旗時,我感到既激動又自豪,這是我的國家,這是我們的五星紅旗。

我們都知道,五星紅旗不僅代表着我們中國這一個國家,還代表着我們中國的國力之強盛,這次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上實現的面對面的互拍,讓我們的五星紅旗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反響,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現在國力的強盛,看到了中國這一頭東方醒獅!這是我們應該感到驕傲而又自豪的,五星紅旗,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會為你而感到自豪!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2

伴隨着“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成長路總有煩惱……”這熱烈地歌聲,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興致勃勃地觀看起了《開學第一課》。

2018年的主題圍繞“創造向未來”展開。整個節目通過夢想、奮鬥、探索、未來四個部分緊緊來環扣,告訴了我們夢想的道路上,要擁有仔細認真地探索力量,堅持不懈地奮鬥精神,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節目開始是著名演員成龍真誠地分享他的事業成功之路,充滿着艱辛。尤其令我驚歎不已的是,他居然是從一個名不經傳的死屍之路開始的演員之路,到如今他通過為了實現夢想,成為了中國影視業的驕傲及知名度極高的武打明星,他付出的努力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尤其是當我聽到他從十幾米高空墜落,並且頭部,手,腳等均受過傷,可是他沒有喊過一聲痛,依舊咬着牙敬業的完成了拍攝。這不由得令我產生了敬佩之情,那是多麼堅強的精神啊!

聽完成龍的電影夢想故事,我不禁陷入沉思,想到了自己。我很喜歡素描,可是剛開始,我們要從削鉛筆學起。因為我的粗心,我把手劃破了,血瞬時流出,我疼得直流眼淚,甚至想放棄學素描了。而今天,通過成龍的故事,我不會選擇放棄了。我要堅持下去,克服困難,我一定也會成功!

節目中,還讓我刻骨銘心的是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的故事。看着照片上他們那渴求知識的眼神,我的內心深深地被震撼了。不管他們的書包有多破,也不管他們的書本有多舊,更不管他們的衣服有多破爛,似乎在他們眼裏就是我要上學,而這也是他們最簡單的夢想!當他們重聚時,早已成為優秀地青年,也為社會獻出自己的微薄力量。而這一切正是因為他們堅持到底而獲得的。

看到這裏,我的內心如千斤壓石一般,感動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想想自己二年級時,成績一塌糊塗,老師擔心,父母着急,而我依舊不求上進,有最安逸的生活,最優越的讀書環境,可是我呢?面對媽媽的嚴格要求還心生不滿。可是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經歷過汗水淚水的學習之路,帶着優秀的成績,不正是看着嚴於律己,堅持不懈拼搏而來的嗎?

是的,這次《開學第一課》正是給了我當頭棒喝。在今後的生活及學習中,我也會嚴於律己,堅持不懈,追求自己的夢想,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3

今天上午我們全校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今天《開學第一課》的現場分別請來了一百零四歲、九十四歲和九十九歲當年隨着毛主席戰爭的三位老紅軍。這三位老人當年和毛主席徒步走着和日本人戰爭,打下了無數的勝仗。

其中一個叫胡正先高齡老人九十九歲,他十二歲參軍其他人嫌他太小了不理他,但他跟隨着部隊忍飢挨餓一直更隨着部隊,最後部隊的人還是把他留到部隊。有一次他們到甘肅的時候中了敵人的埋伏圈,他掉到了一個四五米深的大坑裏,大坑裏有金條、糧食等等很多的東西,胡正先當時什麼也沒要,只想保護好他身上的兩個乾電池,他把這兩個乾電池視如自己的生命,因為電池可以與戰場上的戰士們通話。當兩個電池沒電的時候,他總能和其他的戰士想出許多的辦法給那兩個沒電的電池充電,繼續和戰場上的戰士們保持聯繫。

樑天文是一個九十四歲高齡的老人,他十三歲參軍,紅軍的裏面有一個政委姓楊,楊政委待他像自己的兒子,在一次打仗的時候楊政委讓他把兩匹馬弄到了山上,楊政委在打仗是犧牲了。他聽到楊政委犧牲的消息後哭了。

賀炳炎被毛主席評委唯一一位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十七歲的是就捕獲了四十七的俘虜,有一次打仗是被敵人的`子彈穿過胳膊,那個時候只有把他受傷的胳膊鋸下來這一個方法可行,他不同意她説他沒有胳膊沒有怎樣打仗呀。當時沒有醫療設備也沒有麻藥,他們沒有辦法只好把他綁在木板上面,讓他嘴裏咬着一塊毛巾,用老百姓的鋸子把他的胳膊用2個多小時鋸下來。

耿飈有一天感覺身體不舒服,被查出來得了一種病,這種病忽冷忽熱,熱的想扒一層皮,冷的像零下下一度一樣,後來他的病情逐漸加重,後來病情重到不能走路,讓戰士抬着他去戰場,到了戰場他忍着,上戰場打仗。

《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們,曾經跟隨毛主席打仗的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多少人為了保護我們的祖國寧願犧牲也不願意成為出賣自己祖國的人所以有的人為了不讓敵人知道我們祖國的祕密壯烈犧牲了,他們經歷了多少的挫折才給了我們現在和平友愛的大中國呀。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的和平。不要做愧對祖國的事情,不要當負心漢。我們應該做對祖國有用的事情,好好學習多多讀書,將來成就了大事業,來報答我們偉大的中國。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4

美,或許是來自父親那無聲的守護;美,或許是來自母親的一聲充滿愛的關心;美,或許是來自朋友的一種隱形的幫助;美,或許是來自老師的一份深沉的支持……

美可以是一種探索;美可以是一種創造;美可以是一份傳遞;美也可以是一種和諧……

今天,全國的學生都在觀看《開學第一課》。在輕描淡寫中,看着它,心中多了份埋怨:每年都看,真是無聊的東西啊!淡淡的輕視,造成了對它的不重視!

也許是隻是為了完成學校佈置下來的作業,我坐在電視機旁邊,手邊一張白紙,打算記下筆記……看着開始的那些演講詞,有了一絲的鬆懈。發現美、創造美中所講的故事,或許是因為身邊的人也曾有過的緣故,也並沒有怎麼覺得感動。當看到“最美司機”吳斌的故事時,眼淚忽的流了下來,不為其他,只因為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

我們也許都在笑談之中説道,我願意幫助別人而犧牲自己的這種話。説誰都會,但是行動呢?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做這種“蠢事”吧?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無私奉獻精神的。

然而,吳斌叔叔卻在短短的一分16秒中,在最不正常的情況下做着最正常的動作,以自己的一條命換回了其餘的24條命……看到這裏,眼睛更加濕潤了。他是整個世界的英雄,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傳遞這那一份濃濃的美麗。

“他走了,走進了整個杭州人的心裏。”這一句話,在我心裏重重的扣壓着,扣壓住了那無法呼吸的心靈。

整個杭州都在為他送行,後來才明白。其實他沒有離開,只是以另一種不同的方式留在了我們身邊。他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不是因為別的原因,只因為他是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英雄。

他並不在硝煙瀰漫的戰爭之中,他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着最本職的行為!

在節目中還有許許多多感動的人和事,如:奧運蝶泳冠軍焦劉洋,奧運帆船冠軍徐莉佳,美術畫家韓美林,我們真的要好好的愛我們的大自然,好好的愛我們身邊的人,團結一心,共創美好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説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目,它給我們帶來了温暖和愛!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5

在浩瀚的天空,有一隻蒼鷹,她有着健碩豐滿的體魄,矯健有力的身姿,她曾憑藉那一腔熱血和永不磨滅的信念,在殘酷無情的地獄中殺出了一條名字叫自強的血路。

在幾十年前,這隻蒼鷹的脊樑上,出現了一支名叫紅軍的隊伍,他們身着一身淡藍色的軍裝,帶上只裝有幾個幹窩頭的破布糧袋,穿上乾草編織的軍鞋,親吻擁抱了自己的家人,便毅然踏上了兩萬五千裏的漫漫征程。

這支有三十萬人的隊伍,大到七八十歲的白髮老人,小到只有十八天的搖籃女嬰,但他們個個都是用青春和勇氣譜寫祖國奇蹟的英雄好漢!

已滿九十九歲的胡正先老先生,曾在祁連山,整整四十八天沒有見過糧食,赤腳走過三稜刺路,雙腳被尖鋭的稜刺扎得血肉模糊,他曾説過:“我的一生只有兩個信念:一,我要當紅軍;二,我要為祖國!”看到這裏我不禁感到羞愧,困難挫折總會時不時的出現在我的身邊,而我卻只等待着失敗的結局降臨,胡老先生卻用自己的痛苦歷程告訴我:困難的高山,永遠不會因為你的眼淚而倒塌,更不會因為你的眼淚而可憐你!你能做的,只有用那永不磨滅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決心來踏平它!總有一天,你會站在那困難大山的峯頂,向所有人展現你的矯勇!

賀炳炎,一個用智慧獨自擒獲了四十七個俘虜的年少男孩,在一次戰役中被擊中的胳膊,當時的紅軍條件艱苦,沒有任何的藥品和器具,只能從村民家中借來砍樹的鋸子,賀炳炎就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忍受了兩小時十五分鐘的鋸骨之痛!我曾被鐵片劃破過指尖,尖鋭的疼痛讓我記憶尤深,賀炳炎的堅強讓我心生震撼:疼痛讓人難以忍耐,可是為了理想和信念,流再多的血和淚都應堅強下去,為自己的未來書寫輝煌!

兩萬五千裏的長征路,每一寸土地都沾染着紅軍戰士的鮮血和淚水,他們沒有糧食,更沒有能抵抗寒冷的棉衣,他們渾身上下,只有滿腔熱血和那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他們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四渡赤水河、飛奪瀘定橋、巧渡金沙江……將侵略祖國的列強殺得片甲不留!抗戰八年,先輩們用自己的鮮血將手中的旗幟染紅,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打下了一片藍天!

老鷹抬起了驕傲的頭顱,用她那強勁有力的臂膀在無際的天空奮力搏擊。這隻勇敢的蒼鷹有一個響徹雲霄的名字——中國!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6

今晚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一台的《開學第一課》,這也是我每年開學第一天必看的節目,從這個節目裏我能學到很多。2014年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教育我們誠實守信、孝敬感恩、團結友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這次的講課共分四個小節“孝、禮、愛、強”四個方面開講。

“孝”字是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意思是父母老了做子女的就要孝敬父母。以前我認為孝敬父母是我長大了父母老了才用我來孝敬他們,可今晚看了“童話大王”鄭淵傑的課後我明白了,孝敬父母要從現在開始。我現在還小沒有錢給父母買好吃的、好用的,但我可以聽父母的話,不與父母頂嘴;好好學習,讓父母以我而感到自豪;做事踏踏實實,讓父母放心;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孝敬父母是家庭中的一種禮儀,一種禮貌。容祖兒講她從小媽媽就教育她要愛整潔、愛乾淨,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媽媽平時告訴我的這些是最基本的禮儀呀!她還説“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媽媽教育我的這些禮貌的小習慣讓我一直到長大都很受益,我覺得這就是點點滴滴的‘家風’,它把我們培養成一個各方面都有禮儀的人。”我要向容祖兒講的那樣從小事做起,“做個受歡迎的人,做個文明禮貌的人”。

第三小節講的是“愛”,搖滾歌手秦勇講述了他對自己孩子所付出的愛。他的孩子是個不健全的孩子,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一件事讓他做來可要花費幾天、幾十天,甚至幾年的時間,而他的父親確始終沒有放棄,這是多麼大的愛呀!而他的孩子也是在父親的大愛中學會了熱愛生命、堅強勇敢,在一次次失敗後還是繼續的堅持。就像第四小節中講的藏族武藝班的張老師一樣,為了愛,為了讓孩子們學會堅強,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他作為志願者7次進入藏區。後來又教孩子們武術,讓失去父母的孩子學會了堅強。

聽到他們的講述我覺得我的各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從今天起,不!從現在起,我要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父母、講文明懂禮貌、愛自己、愛他人、堅強勇敢的人!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7

9月1日晚上,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節目。2013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夢想”,內容分三個部分:“有夢想就有動力”、“有夢想就能堅持”、“有夢想就能出彩”。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王小丫主持的第二個部分。當看到廖智老師轉動着輪椅,配合着舞伴在台上翩然起舞時,我不禁熱淚盈眶。

廖智是一位非常不幸的舞蹈老師。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她不但失去了心愛的女兒,還失去了雙腿。這對從小熱愛舞蹈的廖智來説,是一個多麼大的打擊!她曾經十分灰心,想過放棄自己的舞蹈夢想。但心中對舞蹈熾熱的情感,使她最終克服了種種困難,重新回到了舞台上。

聽着廖智老師的講述,我彷彿看到她戴着假肢,從基本的走路練習,到學會踢腿,慢慢地隨着音樂舞動……那是多麼艱辛呀!但舞台上的她,臉上露出微微的笑容,目光十分堅毅。我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廖老師身上,我不但感受到了她的堅強,也感受到了夢想的力量。

有夢想,就能堅持!在無數個日日夜夜,是舞蹈夢支撐着廖老師的信念,提醒她堅持、再堅持,克服困難、再克服困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辛苦的訓練,廖老師不但生活能夠自理,還能繼續在舞台上跳舞。我覺得,夢想就是黑夜裏的一盞明燈,是茫茫大海中的航標塔,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

看完廖智老師的事蹟,我又感動又慚愧。我也是熱愛舞蹈的人。從小,看到舞台上演員的精彩表演,我非常羨慕,夢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但當在訓練中遇到困難時,我總是怕辛苦、怕勞累,腰一酸、腿一倦,就偷懶。在家裏,有空時我也常常玩電腦、看電視,只顧着玩,忘記訓練舞蹈基本功。取得一點成績,我就沾沾自喜,不肯下苦功夫。舞蹈老師常常跟媽媽説,如果我能認真一點兒學習,舞會跳得更好。

廖智老師是一個殘疾人,她在最困難的時候,總是以夢想鼓舞自己堅持下去。以後,我要學習她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認真學習,刻苦鍛鍊,為夢想不懈地努力。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8

開學第一課,教育部特別推出“幸福”主題,在由孩子、家長、學校、社會構成的全景視野中,討論“如何讓中國的孩子擁有幸福”。

但很顯然,學生的幸福還有賴於老師幸福感的提升。

“幸福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有靈魂的教育’不僅有義務將孩子們訓練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擁有幸福的能力。”——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節目部副主任許文廣在談論《開學第一課》的“幸福”主題時説。

隨着《開學第一課》的開播,“幸福”成為熱點話題。成龍、楊利偉、于丹、董卿等社會知名人士隆重向全社會首次發佈了《中國少年兒童幸福成長宣言》,“幸福教育”得到社會廣泛關注。

據報道,廈門一所小學在開學第一天,學生剛一進學校,老師就笑臉相迎,並給每個人發一顆糖,讓孩子們感覺到“這真是個驚喜,開學第一天從幸福的滋味開始”。讓每個孩子都當眾寫下自己的“幸福宣言”,大膽表達對幸福的嚮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來一個熱烈的擁抱,體味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親相愛的那種別樣幸福;再唱一首有關幸福的歌……各個學校的具體做法一定是有差異的,但一定又都是大同小異的,目標都指向孩子們的幸福,希望孩子們能夠幸福快樂地成長。

長期以來,全社會被成功教育、精英教育的理念所籠罩,孩子的童年在嚴重重複的作業和無休止的課外訓練中度過,痛卻“被幸福”着。

讓作業少一點、玩耍的時間多一點、睡眠時間充足一點、個性發展的空間大一點,成為孩子們對幸福的嚮往。

相比於之前所倡導的成功教育,現在,更多的人已經意識到在生活中體驗、感受幸福甚至創造幸福應該成為孩子們擁有的一種能力。關注孩子們的幸福,讓所有的孩子都幸福,應該是家長、學校、政府、社會共同的責任。

有關人士呼籲,教育部與央視的開學第一課,關注孩子們的幸福,這開了一個好頭,但孩子們的幸福不能光在開學第一課上,應該是一年365天,貫穿整個童年。而這也正是打開中國應試教育枷鎖的鑰匙,因為只有教育觀念改變了,行動才會隨之而變,所以幸福教育任重道遠。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9

九月一日,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由撒貝寧、董卿和何炅主講,共有四節課,分別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和堅持不懈。

首先由侯勇長征概述,朗誦《七律·長征》。兩萬五千里長徵艱苦卓絕。當年長征,物質極其匱乏,甚至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但是紅軍戰勝了。靠的是紅軍戰士壓倒一切敵人、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那十盼紅軍的身影不時在我的腦海中呈顯,那前赴後繼、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無時不在我腦中迴旋。

在第一節課“信念不移”中,由99歲的老紅軍胡正先講述了長征途中“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通信兵的故事。接着由94歲的老紅軍樑天文講述尋找樑朝禮政委的故事。《十送紅軍》彷彿帶我們走進那個艱苦卓絕卻又温暖人心的時代。同學們要向革命先輩學習,面對困難,要堅定信念,向目標前進,就會取得勝利!

第二節課“勇往直前”告訴我們困難當頭之時,紅軍戰士不畏生死,勇往直前。如今,我們應當秉承紅軍長征精神,面對挫折,毅然前進!

第三節課“百折不撓”教育我們要學習紅軍戰士百折不撓的精神。遇到困難不屈服,不後退,跌倒了再爬起來,終將到達勝利的彼岸。

第四節劉“堅持不懈”意在提醒同學們成功並非一蹴而就。每一個人的成功,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奮鬥。面對挫折,咬牙堅持,終會迎來成功的曙光。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着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着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

作為有着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着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鋭意進取,自強不息。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而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同學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吧!

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10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終於到來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守候在了電視機前,興致勃勃地看起來。

2014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其中,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兩個故事。一是秦勇叔叔和他的兒子大珍珠的故事。秦勇叔叔年輕時是一個很酷的搖滾歌手,而現在,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爸爸。原來,他的兒子大珍珠在四歲的時候被查出患有重度感統失調症。於是,他放棄了自己最愛的音樂,專心在家裏陪伴大珍珠。父母對孩子的愛多麼偉大啊!我想到我的爸爸媽媽,他們平時也是那麼愛我。媽媽每天很早就起牀給我做早餐;在我生病發燒的時候整夜都守在我的牀前;爸爸每次出差都不忘給我打電話……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是那麼愛自己的孩子啊!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還有另外一個故事:一位老爺爺辛苦了一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走出小村莊去旅行。他的兒子為了實現爸爸的夢想,專門改裝了摩托車,騎着這輛摩托車帶老爸爸到處去旅行。我被這位叔叔感動了,他真是一個孝順的兒子。聯想到自己,比起這位叔叔來做得可就沒那麼好了。尤其是在爸爸媽媽對自己嚴格要求的時候心裏還挺不樂意,真應該向這位伯伯好好學習啊!我們三年級下冊學了一篇課文——《可貴的沉默》,文中老師問同學們爸爸媽媽知道自己的生日嗎,同學們都説知道。反過來,老師又問同學們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結果大家都沉默了。看來,我們對爸爸媽媽的愛真的還很不夠啊!

想到這裏,我眼前浮現出了《開學第一課》中的第一個畫面:一個大大的“孝”字。通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講解,我明白了“孝”字是一個會意字,意思是:當長輩和老人支撐不起家的時候,子女就要替父母支撐。就像鄭淵潔叔叔説的那樣:我們現在還小,是爸爸媽媽做火車頭。當他們老了,我們就要頂替爸爸媽媽,自己做火車頭,載着他們繼續前進。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後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

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爸爸媽媽。在爸爸媽媽辛苦上班回家後為他們倒一杯茶;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幫媽媽做家務……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這是2014年的《開學第一課》給我的最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