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7.45K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每年的九月份,都是開學季。同時也是火爆異常的一堂課開課之際。每年全國都有兩億多學生和家長在家裏翹首期盼,等着觀看這堂課。這就是由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聯合制作的《開學第一課》,寫觀後感是每年例行作業,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為大家分享了《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歡迎借鑑!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

夢想是深藏在人們內心的渴望,也是帶領着人們走向成功,走向未來的使者,每一個人都有夢想,都有着自己的渴望和追求。我知道夢想離人類並不遙遠,只要付出了奮鬥,付出了汗水,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人類因為有夢想而高飛,因為有夢想而偉大,從小給自己定一個執着的目標,不斷地向目標前進,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會有許多的困難,但我們不會放棄,不會因為遇到了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對自己喪失信心。我們要從小打好基礎,好好學習,認真學好每一門科目的知識,讓自己離夢想更近一步。我們13多億中國人都有着不同的夢想,有人希望祖國能夠更加強大,有人希望祖國能夠更加與時進步……

上帝沒有賜予人類一雙翅膀,但是卻賜予了人類一顆會飛的心靈,因此,我們更加要努力實現自己夢想。夢想在長城的腳下放飛,希望在我們的腦海中點燃,那就是黑夜中的一盞明亮的燈,指引我們的方向,蘇格拉底説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我們從不懷疑,因為夢想只要經過了奮鬥,就一定可以變成現實的,我們要為追求的夢想而努力,要為將來的理想而奮鬥。最後,我衷心地祝福大家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我們自己的祖國獻上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薛其坤院士與王源展開了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可我想大家並不瞭解它,其實中國夢和我們自己的夢想一樣,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奮鬥。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這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是每一箇中華兒女共同的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名族好,人民才會好。

談起夢想,我想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洋溢着歡快的笑容。我也有一個夢想,就是當一名卓越的政治家,我想實現我的夢想,就和實現中國夢一樣,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首先,我要對自己設立一個長遠計劃,不要在意眼前的各種困難、誤會,應該百折不撓地追求理想,要有長遠的目光,要意志堅定,立場果斷。

雖然這些是我當政治家的必備要求,可我也需要將學習成績搞好,如果一個政治家沒有很高的涵養、知識,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又讓人敬仰的人的。此外,我還要拓寬自己的眼界。最後,我還要對身邊的所有事物都留意一下、觀察一下,自然會積累許多閲歷。

加油,我也要好好創造我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3

2018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無論是“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還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亦或是神祕“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都在像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我們大膽想象,勇於探索,堅持奮鬥,不斷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國家的進步。

生活中,人們總是嚮往着一種美好的生活,朝着遠方去旅行,去看那美麗的風景,去看那悠久的歷史,更多的是一種夢想,一種夢想的歸宿,一種看不見的靈魂裏湧動的嚮往。

在2018年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成龍大哥寄語學子:未來需要夢想我們生活在一個每天都發生奇蹟的時代,創造精神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往往有夢想的人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夢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夢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所以説夢想創造未來。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是一個殘疾人,在她的生活中幾乎沒有一點光明,但是她克服了種種困難,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她用手摸書本來獲取知識,雖然生活如此艱辛,但是她卻活得有滋有味,殘疾帶給她的有什麼呢?她還不是生活得一樣甜美,甚至比正常人做得更好,這就是因為夢想,因為夢想她走得更遠、更好,是夢想創造了她未來的生活,所以她可以走得更好,因為這一切都是她努力去爭取的。

如果説生命是一盞晝夜不滅的長明燈,那麼夢想就是支持它盡情燃燒的燈油。夢想,創造人生的奇蹟,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