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21年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30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3.34W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3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30篇)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

2020年9月1號晚上8點整,迎來了第十三屆《開學第一課》節目的首播。我與同學們相約坐在電腦前觀看這檔節目。此前,我們已經知道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節目的傳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

今年的主題設定與全民抗疫的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立足於國家的大背景下,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參與者,沒有什麼比這更刻骨銘心了。看完節目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節目立足於“擔當”“團結”“科學”三個方面展開敍述。

鍾南山爺爺用自己的故事來鼓勵我們要勇於擔當,敢於承擔責任。他講述了自己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自己從醫的故事,讓我的內心頗受感動。

張伯禮講到了方艙醫院的歷史積累,對於生命,對於健康的思考,戰勝病毒後才能看到看到人類的力量。

陳薇講述了疫苗誕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故事經歷,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除了勝利,別無選擇”是她一直堅守的信念,只有堅信,才能成功。

張文宏着重提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他通過簡單明瞭的動畫形式,提及了“少年兒童衞生健康寶典”,講述了十點內容,時時刻刻把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健康永遠比其他事情重要。

時間一晃而過,《開學第一課》迎來了結尾。雖然只有短短的時間,但從中收穫的東西卻很多,疫情雖然無情,但人間處處是真情。從中吸取經驗,學習其中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吸收正能量,為祖國,為未來,成為一個優秀的接班人,為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

今天晚上,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我們一起收看了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從今年的節目裏,我感受到了人民的擔當和生命的意義,也更加體會到小學生肩上的責任感。“少年強,中國強”,在這樣的激勵下,我開啟了新一學年的學習。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是圍繞新冠疫情展開的,相比往年,這個主題更加深刻,更加讓每個人都感同身受。節目中有我最最喜愛和敬佩的鐘南山爺爺,他和我們分享了自己學醫的故事;我還看到了疫情期間,建議我們小朋友“早餐不要只喝粥”的張文宏主任,他幽默風趣,是一個很親切的醫生;當然,還有最讓我期待的陳薇院士帶來的“疫苗”的消息。

“疫苗”是戰勝疫情的終極武器,也是最有效的科學手段之一,陳薇院士帶領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已經進入了三期國際臨牀試驗階段,真的太厲害了!陳薇院士還分享了很多她們和病毒抗爭的故事和疫苗的知識,聽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知識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疫苗生產線下線的當天,剛好是陳院長的生日,她説:“除了勝利,別無選擇!”我想,這應該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

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到了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的醫療水平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體現在我們應對疫情的能力上,也體現在我們研製疫苗的能力上。未來,我們的科學技術一定還會有更大提升。

開學第一課雖然播完了,但是它帶給我的感動和鼓勵卻永遠刻在了我的心中。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3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在2020年9月1日晚8點,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2020年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最令人激動的是,節目邀請了戰疫英雄代表,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展現科學力量。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改寫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讓人永生難忘,同時註定這次開學第一課非比尋常。

在2020開學第一課裏,我們見到了許多戰疫英雄代表,其中有張定宇院長,相信瞭解過張定宇院長的人都知道,張定宇院長已經當了幾十年的醫生了,每次當疫情和災情出現的時候總是會有他的身影,同事們都説他“雷厲風行”,同樣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在節目中,他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特殊的春節,大家都知道2020年的春節因為這場戰疫的突然襲來而變得不一樣,向戰疫英雄學習。可以説他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特別是當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卻還樂觀面對,不怨天尤人,還更加努力地去幫助每一個可能挽救的生命,值得大家致敬!

我看完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後,我感受到一股震撼的力量,節目緊扣當下人們關注,演講者的故事感染無數人。在這場戰疫中,沒有人是局外者,全國人民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展現了中國團結的巨大力量。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經過科學防治、精準把握疫情,讓疫情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在戰疫中,他們地衝到疫情一線,展現着責任與擔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同學們,少年強,中國強!在這個新時代,我們要把他們的抗疫精神運用到學習上,在學習的道路上,勇敢地面對挫折和困難,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做一個出色的少年!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一起努力,從今天開始奮鬥吧!來到了新的學期,大家要向着自己的學習目標出發,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努力爭取優異的成績,做一個優秀的人,將來可以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加油!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4

九月一號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給全班同學佈置了一個新任務:寫一篇《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作文。於是,帶着這個寫作目的,我觀看了央視CCTV -1準時播出的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對很多事情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節目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理念,還邀請了鍾南山、張伯禮、張文宏等榮譽嘉賓,為我們一一講述了整個疫情期間的抗疫故事。

節目中第一篇章的內容讓我尤為深刻。第一篇章的主題是“擔當”,邀請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鍾南山作為主講人。鍾南山,可以説是為這次疫情作出突出貢獻的領軍人物。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一線,努力尋找戰勝病毒的措施和方法。在節目中,鍾南山爺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愛國主義從小植根在他心裏,毅然決然選擇從醫,一直到現在。其中,他還講了這次疫情的經過,以及自己所經歷的故事。他還提到“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聽完了鍾南山院士的講話,我的心裏十分感觸。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像他一樣的醫護人員,不顧自身安危,馳援湖北,只為所有人的平安。雖然年輕一代經歷的事情較少,但在這場劫難面前,90後和00後毅然選擇奔赴“戰場”,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感受,鍾南山院士等人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擔當”一詞是我們需要謹記並且付出行動的,“少年強,中國強”的節目主題更是引人深省: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有青少年一代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與擔當,並且勇於為國為民,那麼,所有的苦難都會迎刃而解,國家才會變得強大。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一代趕緊行動起來吧。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5

開學啦,央視《開學第一課》在觀眾的期待中播出了,今年的主題為“少年強,中國強”。回頭想一想,今年竟然是《開學第一課》播出的第十三個年頭。

人生當中能有多少個十三年?十三年,可以讓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長成青葱少年;十三年,可以讓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逐漸成為成熟穩重的大人;十三年,也可以讓一個人的生命凋零……十三年來,《開學第一課》都在開學的時候與全國的中小學生一起跨入新學年,開啟新到的旅程,它每一次都帶給他們不一樣的教育意義,與此同時,又與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共同成長。

《開學第一課》為什麼能持續播出十三年年之久?這與家長和孩子們到的喜愛脱不了關係,但更主要到的原因是它能夠帶給學生們不同於課堂上的深刻的教育意義。

第一年,我國正在沉浸於汶川大地震的悲傷當中,《開學第一課》告訴孩子們:人的起點是生命,生命誠可貴,要用知識守護生命。第二年,在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背景之下,《開學第一課》為全國中小學生展示了一台愛的主題班會。第三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剛起步,《開學第一課》讓孩子們意識到夢想在個人的人生中甚至在一個國家當中擔當的責任。

後來,它不僅讓孩子們知道幸福是什麼、美與愛是什麼、英雄是什麼、未來是什麼,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同時給家長和孩子們上了十三節人生大課。毋容置疑,這十三課所傳授的知識是非常深刻的,至於如何消化這些知識,

更需要父母帶領孩子慢慢去品嚐、去領會當中的意義,然後轉化為屬於自己的東西。我想,其實這也是《開學第一課》的意義所在。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6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不僅表現了中國少年兒童在防疫鬥爭中的堅強和成長,也表達了對於少年兒童投身祖國建設的展望和期待,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們少年兒童肩上的責任與重擔。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陣容非常強大,邀請到了在新冠疫情中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像鍾南山、張伯禮、陳薇等等,內容鮮活感人,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鍾南山爺爺跟我們分享的他的故事。這些故事很久之前我就看過,但是聽鍾南山爺爺親口説出來,我還是非常震撼。鍾爺爺在戰火中出生,受到父母的影響,立志成為一名醫生。新冠疫情期間,八十三歲高齡的他第一時間奔赴前線,累得在車上睡着了,看到那張照片,我非常感動。正是因為有這樣無私奉獻的`人,才有我們國家的強大。

一個又一個故事感動着我,一個又一個人激勵着我,他們熱愛生命、敢於當擔,為抗擊疫情堅定了信心,為我們小學生樹立了榜樣。這次的疫情,我看見了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中國人,看見了一個個衝鋒陷陣、捨己為人的中國人,看見了一個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偉大祖國。

自古英雄出少年,雖然我現在還是一名小學生,但是我堅信,只要我有努力的精神,有堅定的意志,將來一定可以為我們的祖國和人民作出我的貢獻!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7

9月1日晚上八點,吃過晚飯的時候,我打開電視機和爸爸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第一個講話的是鍾南山爺爺,他已經老了,但是他依然在最前線衝鋒,第二個講話的我也記不清楚他的名字,反正鍾南山爺爺講完以後的人和鍾南山爺爺一樣,都是“最美逆行者”。

他們都主要講了怎麼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比如:勤洗手、多通風、少串門、出門要帶口罩。雖然我不能去最前線幫助他們,但是我們在家中做好不被感染,也是在幫助他們。

主持人還介紹了一位特殊的大姐姐,他馬上都高考了,結果被感染了新冠肺炎,她在治療的過程中也不忘學習,把隔離病房當成了學習的教室。自強不息,努力學習。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我深受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以後長大了,我也要做一名和鍾南山爺爺一樣偉大的醫生,去救很多的患者。

作為小學生,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和鍾爺爺一樣為國家做貢獻的人。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8

看完《開學第一課》一節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由衷地對白衣天使深表感激與敬佩。

2020年伊始,在這個本該歡度新年的日子裏,一場疫情讓人們猝不及防,每日提心吊膽。幾乎所有人都將自己封閉在家裏,儘量不出門。可就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告別孩子,告別愛人,告別友人,毅然決然踏上征程。他們衝到最前線,與疫情做着生死較量,他們是醫務人員,是白衣天使,是中國最美逆行者!

在疫情故事中,有這樣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絃。是許多醫務人員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因為我們是醫務人員!”這似乎一句普通而又平凡的話語,令人感受到其中所飽含的責任與擔當。因為他們是醫務人員,所以救死扶傷便是她們認為的責任。那麼責任究竟是什麼?顧炎武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歌德説:“責任即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這是名人學士對責任的認識和理解,其實簡單點來説且從個人角度而言,責任是擔當是付出。有責任就會有壓力,不然怎麼叫做“責任重於泰山”呢?人的一生會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有時,人們普遍認為責任擔當得起就能有所作為,擔當不起就只有逃避或被壓垮其實不然。無論是大的責任,還是小的責任,又或是我們不能把握能否承擔的責任,我們都應當勇於承擔。此次疫情中的醫務人員之所以”逆行”,就是因為她們有一顆責任心,勇於擔責,不怕人們的質疑,不懼生死,只為救在此次新冠病毒肆虐期間,你是否時刻關注新聞?是否關注着疫情變化?是否為祖國擔憂?其實這也是有責任心的表現。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身上所要承擔的責任可能並沒有那麼重大,但關鍵是我們樂不樂意承擔。責任,可以使人堅強,可以改變對人對事的態度,也可以是人的立足之本。現在,疫情仍在蔓延,救治患者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杜絕野味,保護環境便是我們要承擔的責任。

最後,讓我們再次為醫務工作者”最美逆行者”點贊,感謝您們,為我們遮風擋雨,保駕護航!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定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9

時間流轉,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們最愛的暑假生活已經結束,進入到新一階段的學習生活中,九月開學季,是我們向更高一年的級跨越,也是向長大成人的腳步推進的重要一步。

在九月一號這一天,央視聯合教育部推出的《開學第一課》也要跟我們見面了。

《開學第一課》是所有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一期節目,每年的主題都各不相同,依據當年的時下環境,會確立一個當期的主題。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少年強,中國強”!

國家發展昌盛,除了各個領域的相關人才外,最重要的就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唯有少年不斷的成長起來,才能幫助祖國不斷的發展壯大。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們所有人都與疫情發生了一場戰鬥,醫務人員趕赴前線與病毒戰鬥,各種後勤人員為前線提供物資。而對於我們這些小學生來説,老實呆在家中,就是我們對國家做出最好的貢獻,不出門,不亂走,唯有如此,才能讓祖國戰勝新冠疫情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疫情來勢洶洶,在人民最危險的時刻,英雄們提升而出了,他們依靠自己的學識,為抗擊疫情不斷的出謀劃策,讓國家在戰勝疫情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與指向性,不僅節約時間,還挽救了很多正處於生死一線的病人,在祖國戰勝疫情中,做出了極大地貢獻。

日夜堅守一線的醫務人員,奔波與高速公路的物資運輸人員,時刻為人民羣眾測量體温,警戒發現病情的各位抗疫一線者,都是祖國可以戰勝疫情時重要的堅實基礎。因為不斷有人成長起來,又不斷有英雄能在災難之時挺身而出,這才給我們這些還未成長起來學生們,造就一個温暖舒適的和平環境。

少年強,中國才會強,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學習奮進,當我們未來成長起來,我們也將接手前輩們保衞祖國的重任,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如今我們年級還小,需要繼續努力學習成長,還需要如《開學第一課》講的那樣,通過這不斷的普及的防疫知識,瞭解抗疫過程中的戰疫精神,我們才能不斷汲取英雄抗疫過程中所迸發的愛國精神,為今後可以強大起來,去用實際行動投入於學習之中。只有這樣,我們未來才能真正承擔起祖國發展的重任!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0

今天晚上8點,我觀看了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看完後我百感交集。因為在春節期間,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牽動億萬人民的心,我沒有置身事外,而是安靜地在家待着,默默地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加油!

可是病毒如同怪獸一般,迅速地攻擊了全國各地,工人延長假期、學生在家上課、街上也很少見有人走動了,沒人不受疫情的影響。而我作為一名學生,新聞上每天的報道使我明白了這並不是一次簡單的疫情,我的內心不禁焦慮起來,害怕不能重返校園,也擔心會不會生病,導致無法安心的去學習。

或許只有切身經歷過了,才能領悟災難的殘酷,好在挺身而出的英雄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為我們串起了這段共克時艱的歲月裏最寶貴、最難忘的記憶。節目中我進一步瞭解醫護工作者逆行的艱辛,感受到了他們作為白衣天使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疫情大考期間,那些義無反顧衝在前線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堅守一線,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敬業行動,為人民安全保駕護航。在我們幸福生活的背後,是他們為我們擋住一切危險,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與病毒作鬥爭,一刻也捨不得停下,這般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了整個中華大地。如今我們盼來了戰“疫”的階段性勝利,也總算盼來了逆行者們的凱旋。

他們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他們本可以在家躲避着這場疫情,但是他們義無反顧的站了出來,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出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創造着不平凡的成就,向我們展現了作為一名中華兒女的責任和擔當。

節目還跟我們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有關知識,讓我對此次疫情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疫情期間沒事不要外出,外出要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衞生;儘量減少手接觸口,鼻,眼機會,防止感染;注意室內通風和消毒;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自身抵抗力。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學有餘力,請大家把疫情當作一個課堂,展開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可以用行動來為自己、社會和世界承擔更多的責任。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1

期待許久的2020《開學第一課》終於開播了,我早早就坐在客廳上守着,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還是一如既往由央視boys來主持節目,現場中通過雲課堂的方式實時連接各地中小學進行直播。邀請了抗疫一線的醫護代表以及收穫成長的少年兒童代表等作為這次的主講嘉賓。

這次的嘉賓有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等,讓我受益匪淺。第一個出場的“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鍾南山爺爺,身穿着一身襯衣,打着領帶,雖然已經是84歲的爺爺,但是看上去一點都不老,還是特別帥氣。鍾南山爺爺説,他的父母都是醫生,因此他也成為了一名醫生。鍾南山爺爺提到最多一個詞語就是“生命”,他説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麼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緊接着來自湖北的王督同學跟鍾南山爺爺表達了敬意,並立志要成為一名跟他一樣的有擔當的醫生,8月24日,王督同學終於收到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錄取通知書,跟鍾南山爺爺成了校友。

這堂課我學會很多東西,雖然有些抗疫英雄我不是很記得,但是他們的面孔早就印在我的腦海裏,一個一個抗擊疫情的身軀,默默貢獻的精神,是我永遠都忘不了的,回想起“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説過的一句話:“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因此,我們更要在這個祖國繁榮昌盛的時代下,加倍努力學習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同時更讓我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祖國的未來離不開我們。鍾南山爺爺寫下“一個人也不能少”的寄語,更是鞭策着我要勇挑重擔,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俗話説:少年強,則國強,那麼少年強,中國就強,時代賦予我們重任,我們要與祖國“同成長”!不管在什麼時候,身處何方,心一定是向着中國,中國才會越來越強大!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2

我們昨天看了《開學第一課》,最讓我感動的是廖智姐姐,她最讓我感動的是:她沒有像其他的殘疾人一樣,坐上輪椅,而是裝上假肢。廖智姐姐在《開學第一課》裏説:“我當時站了起來,那時,本來應該開心的,因為我終於能站起來了。可是,我卻一點兒都開心不起來。因為我當時太痛了,我痛得快擰成一團了,這時我心裏想:如果這樣的話,那我的舞蹈夢可能就破滅了。”當時瘳智講到這裏時,正在寫觀後感的我已經哭了,她居然為了她的舞蹈夢,寧願不坐輪椅,也寧願忍受着戴着假肢的痛苦,也要讓自己的舞蹈夢成真!

我覺得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很有意思,也很感動人,也是有時候有些地方很好笑,有些地方很吊人胃口(特別是突然來廣告)也很有趣。

我特別喜歡今年的《開學第一課》。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3

有一次,李中華叔叔在試飛過程中,飛機不幸發生意外,飛機機身出現了裂縫,燃油也開始泄漏,如不及時跳傘就可能會發生機毀人亡的慘劇。李中華叔叔為了保護寶貴的科學數據和國家財產,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沉着冷靜地駕駛着飛機,經過一系列常人難以想像的複雜操作,終於將失控的飛機穩穩地降落在機場跑道上。

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要輕易放棄任何機會,放棄自己的夢想。只要堅持不懈、不斷挑戰自我,任何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六年級是我們小學生涯的最後一個學年,也是我們學習的關鍵一年,所以我應該加倍的努力爭取在這新的一學年中取得更大的起步。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4

在九月一日晚上八點,中央電視台播出了開學第一課,這台節目以 先輩的旗幟為主題。以長征精神講述紅軍長征路上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不懈的故事。

節目分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個段落來講。主持人是撒貝寧、董卿和何炅,他們和我們一起聆聽長征故事,學習長征精神。

在這個節目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賀炳炎將軍的兒子賀隆生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

賀炳炎將軍,被稱為唯一一個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在戰鬥中被敵人的子彈打傷了右臂之後,需要緊急救治。醫生説只有捨棄右臂才行。不過機械設備剛轉移走,麻藥也沒有。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只有拿老百姓的鋸子才行。戰士們讓賀炳炎將軍咬着布,大約用了兩個小時十五分鐘才把賀炳炎將軍的右臂割斷,賀龍元帥捧着他的骨頭説:這是賀炳炎的骨頭,是紅軍戰士的骨頭!

看完這個節目,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的艱苦不能相比。我們現在應該更努力,堅持不懈,克服困難!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5

《開學第一課》有三個主題,都以“夢想”為圓心,每課都有兩到三個“老師”講述他們從萌發“夢想”到實現“夢想”的經過。

其中有兩位“老師”最值得讓我學習。

他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身上的不足,同時也激勵着我。

我想説,人生就像一粒種子,受到的壓力越多,鑽出泥土的小芽就越粗壯。

可是有的種子卻在艱苦的時候,就爛在了泥土裏。

而廖智挺過了艱難,用另一種方式讓生命綻放了美麗的花朵。

鋼琴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何種音樂都能演奏。

郎朗三歲起,為他的夢付出了十九年的時間,終於走出國門,成為了家喻户曉的鋼琴家,他讓鋼琴的美在自己身上綻放。

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我欠缺的頑強和堅持。

看到這裏我想起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我們的小夢,一個一個集成中國的大夢。

我們應該有夢想就要堅持,堅持,夢想就能出彩!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6

我説:“這個有什麼好看的,換台換台”“等一會,看一看他在説什麼。”爸爸説。

原來,李連杰在開學第一課節目中當嘉賓。台下的學生們熱情高漲,氣氛熱烈,可能是以為他要表演功夫呢!不過,今天好像沒安排。只見李連杰幾個箭步,就到了台上演講台,他身材不高,卻非常靈活,站在台上,笑容可掬,但眉宇間透着一股英氣。我們聚精會神的看着李連杰在台上演講。他對同學們説“你們一定要珍惜現在,好好學習,將來回報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演講中,他還希望電視機前的觀眾通過短信的方式為他所創立的“壹基金”籌款。看到這裏我就問爸爸:“壹基金是什麼啊,發個短信才捐一元錢,能幫別人做什麼呢?”爸爸回頭看着我説:“一元錢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就是這微不足道的一元錢卻可以讓點滴的愛心匯聚成愛的海洋。我想這就是壹基金的理念吧。在汶川大地震時,李連杰和他的壹基金都為抗震救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呢。”聽完爸爸的話,我想:李連杰不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人!他所做的壹基金也很偉大。

“爸爸,我們趕快也發短信,好不好?”我急切的問。“好啊,那我們兩人一起發。”爸爸和我相視一笑,於是,這點滴的愛心就隨着兩條短信發送出去了。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7

轉眼間,難忘的暑假生活就這樣結束了,隨着九月的到來,學生們也正式返回校園之中,開始新一階段的學習生活。在這開學之際,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也正式在2020年9月1號晚上八點正式播出。《開學第一課》作為全國中小學生必看的一檔節目,每當節目播出時,都會吸引廣大學生的觀看與注目,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在節目開始後,我們可以看到被譽為央視boys的撒貝寧、朱廣權、尼格買提、康輝攜着歡快的節目音樂,為我們主持開學第一課現場流程,並通過端正有力的話語,使我們深刻的記住這一個個的節目,感受震撼鼓舞的抗疫精神。

在觀看第一篇章:“擔當”時,鍾南山院士説:“什麼東西是最大的人權?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這一句話時,就能深深的體會到鍾爺爺對於人民的生命安全有多麼的看重,也唯有看重生命,才會在艱難的抗疫過程中,無怨無悔付出如此之多,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個主題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第二篇章的張定宇院長,更是直言要為病人,為城市,為我們的國家鑄就一道生命的長城,是啊!國家為了抗擊疫情,不知花費了多大的代價,不僅有極多的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運輸到抗疫一線;廣大白衣天使們,也為了保衞人民生命安全,從全國各省各地到抗疫一線中,日夜穿戴着厚厚的防護服,與病毒奮力抗擊,保衞生命,實實在在的為我們的人民與國家築起一道“生命的長城”。

精彩的節目在給我們帶來極好的視覺觀感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的體悟到抗疫英雄們在這個過程中都做出哪些先進卓越的貢獻,正式因為有這麼一羣時刻熱愛祖國的英雄們存在,才讓我們祖國在面臨危機之時,不斷的戰勝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感到非常的難忘,不管是節目抗疫節目過程中展現的種種事蹟,還是各位抗疫英雄的現身講解,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震撼,是我們深深的感受到,在抗疫過程中所遇到的諸多不易,但只要有恆心,即使我們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被我們一一克服,最終取得最後的勝利。

就猶如今年《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主題一樣,作為新世紀祖國的少年,我們中小學生更要將愛國之心深藏於心,努力學習,等待未來長大以後,為我們的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8

今天,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節課講的是創造我們中國的紅軍。

在開學第一課的時候,請了胡正先老先生、樑天文老先生……,他們都有一個個感動的故事。

賀捷生在她出生18天的時候就跟着自己的父母走向了長征的道路,有一次在過橋的時候,她的媽媽把她放在一個筐子裏,然後就掛在馬的中間,後來,敵人的飛機突然丟下了幾顆炮彈,馬受驚了,在筐子裏的賀捷生差點掉了出來,幸好她的媽媽把她抱住了。後來,在長征的路上,她和她的爸爸媽媽一直走完了長征的道路,她的爸爸是一位偉大的人,有一次,她的爸爸生了重病,可是一聽打仗,他就立刻起來,然後領着他們的團打仗。

看到這裏,紅軍為了創造新中國這麼努力,我非常的佩服,他們有非常強的的意念,只有這種意念,支持着紅軍走出一萬兩千米的道路,他們的那個意念創造出我們的祖國,為我們的祖國爭光。他們還有一種意念,那就是不屈不饒,他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創造出來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國際的救星,我們非常喜歡紅軍。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9

9月3日是開學第一天,我們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主持人有三位:美麗的王小丫、婀娜多姿的歐陽夏丹、帥氣的撒貝寧,開學第一課有個版塊:一、探索美、二、創造美、三、傳遞美、四、和諧美。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美的東西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缺少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一分鐘剛剛過去,韓庚就唱出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樂曲,真歡快啊!最讓我喜歡的是“傳遞美”。傳遞美中講的是“最美司機吳斌”:吳斌是一名長途汽車駕駛員,前幾天他開車在高速公路上,一塊大約七斤重鐵塊重重的咂在吳斌的腹部上,他又在45秒鐘之內把車安全準確地停在了高速公路的安全地帶,他站起來對車上對二十四個人説:“你們別跑,車子現在在高速公路上,你們馬上給我打110和120!”説完,便躺在了車上的坐椅上。當全國各地人都知道了,紛至沓來,趕至杭州,為吳斌送上最後一乘,有些人還在紙上寫:“斌哥,一路走好!”“斌哥,你是一名人民英雄!”啊!全杭州人都在為吳斌送行。吳斌,你真是舍小家為大家。

心中有光明,世界就不會黑暗,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你的手,把愛傳遞出去。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0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特意給我們播放了影片《開學第一課》,在《開學第一課》裏,講了許多故事,我被其中的一個故事感動得哭了,他的主人公就是:劉浩和他的媽媽。

劉浩是個盲孩子,但是,儘管如此,他仍然在他媽媽的幫助下非常刻苦地學鋼琴,並且彈的非常好。劉浩的媽媽要把五線譜翻譯成盲譜,再一針一針地紮在牛皮紙上。每天劉浩在家裏反反覆覆地練習彈鋼琴,直到會了為止。終於,在劉浩的努力下,他成功了,得到了許多榮譽,同時也得到了大家了認可。劉浩的媽媽説:“你不要太驕傲了”劉浩説:“我這不是驕傲,這是自信。等我學好鋼琴以後,我要把我的快樂分享給別人,還要做一名鋼琴家。”

我想劉浩是幸福的,他的母親用她的愛,給了劉浩信心;劉浩也沒辜負他的媽媽,獲得了成功。他們生活得很快樂,很幸福。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也能獲得成功,一定也能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同學,朋友分享我們的成功和快樂!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1

開學第一課的內容分為: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個部分。

第一節課愛國:我們升旗的時候都要唱國歌,可你們知道國歌的來歷嗎?國歌是聶耳和田漢合作創作的。國歌描述了英雄們在戰鬥中真實的故事。今天我們的和平就是這些英雄們用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二節課勇敢:大家都聽説過王二小的故事嗎?勇敢的王二小在十三歲那年,在敵人的掃蕩中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區,卻被殘忍的敵人殺害了。在戰爭中勇敢能奪取勝利。今天的我們要不怕困難、勇於擔當,這樣才能做一個勇敢的人。

第三節課團結:在抗戰時期,我們國家和美國曾是盟友。有一次,獨立團的同志為了救五名美國飛虎隊隊員犧牲了一百多人,繳獲三百餘杆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是盟友就要互相幫助,對對方負責。

第四節課自強:九十三歲的王伯惠爺爺在戰火裏讀過書,在學業裏打過仗。他告誡同學們:只有每個年輕人都懂的自強,國家才會強盛,人民才有和平的日子過。今天的我們要學會自信、自立、自強,做好共產主義的接班人。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2

今天我觀看了中央1台的《開學第一課》父母教會我,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作為尾聲。在嘉賓演講、人物故事、文藝表演和互動遊戲等環節選取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和明星嘉賓一起展示“家風”的力量;同時節目還引入了創新環節——“説文解字”,通過“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來闡釋各篇章主題字的構成和含義,以生動、活潑、多元的方式寓教於樂,帶領廣大中小學生去發現並傳承父母身上的良好習慣和美好品質。

我的父母就用行動來告訴我,百善孝為先。我的父母不論工作有多忙多累都要抽出固定的時間去看我的爺爺和我的姥姥,姥爺。正因為這樣我的節假日基本上都是在我的爺爺家和姥爺家過的,很少能到外地去旅遊。一開始我還有所抱怨,但是爸爸媽媽對我説:“爺爺,姥爺,姥姥的年紀大了,正常情況他們要先離開我們的,所以我們有時間要儘量的陪他們,有好東西要儘量的給他們。我們還會有更多更好的。”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的明白。現在我去爺爺家的樓區找我的好朋友玩的時候,我都要先到我的爺爺家坐一會,就算我不和爺爺嘮嗑,只是靜靜的陪我爺爺坐一會,我也能感覺到爺爺非常的開心……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3

9月1日,開學第一天。老師佈置我們回家看《開學第一課》。

吃完晚飯,看看時間已經到了開播《開學第一課》我馬上打開電視,認真的看了起來。

看完以後,感覺到下面幾點:

一、孝:孝順爸爸媽媽,孝順長輩。是爸爸媽媽給了我們愛,給了我們知識,也讓我們學會了怎樣孝敬爸爸媽媽。

我最欣賞的是那兩位父子,一個兒子,自己改裝了一輛摩托車,就搭着自己的父親去中國各地名勝古蹟旅遊,趁他現在腿腳

還利索,在一路上有苦、有笑,不過這也值得。

另一位讓我欣賞的是一個兒子,他的父親是”秦勇“曾經是虎豹樂隊的主唱,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大珍珠“,他四歲的時候有腦障礙,治療的最佳時期是12歲以前,他不懂得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但他的"父王"秦勇爸爸,不但沒有放棄自己的兒子,還更有耐心的去教他,他比別的小朋友學一樣東西要難一千倍,一萬倍,甚至最簡單的繫鞋帶都要花了一年的時間。

爸爸媽媽給予了我們許多,我們將來也要回報爸爸媽媽,給予他們更多,讓他們過得更加幸福!現在起,就要做個好孩子。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4

當我看《開學第一課》後,我知道愛是親情、友情和愛情等多種元素組成的。

一個小女孩五、六歲時,父母就離開了人世,小女孩成了孤兒,她母親生前把她託付給附近村子的劉芳英撫養,然而,這種幸福只持續了三年。1999年養母劉芳英因為椎管狹窄癱瘓在牀。不久後,養父也離開了家。這時只有8歲的小女孩孟佩傑承擔起養家的責任。從此,做飯、幹家務、讀書全落在她一個人身上。每天幫養母做仰卧起坐200個、伸腿240個、捏腳30分鐘等也就成了她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這樣一干就幹了12年,12年來她每天重複做,沒一天鬆懈過,而且她學習成績也很優秀。這就是愛的力量,愛的責任,愛的付出,愛的承擔。她是一個自強自信的人,她的愛轉為了力量,她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養母。

我覺得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給別人,把快樂分享給別人。所有的愛是無私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就能戰勝苦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祖國將變得更加美好。

我明白了幸福就是樂意為別人付出,無願無悔。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5

今天是我們學校正式開學第一天,我們全校的人收看了昨天中央電視台播放的《開學第一課》。

在《開學第一課》裏有宇航員王亞平阿姨、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廖智、鋼琴家郎朗,以及八十八歲的女教師潘其華奶奶等人。

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潘其華老師和廖智老師了。

潘其華老師從事教育已經有四十幾年了,她是很多老師的老師的老師了。至今她教了八千多個學生,裏面有科學家、醫生、老師等各行各業的人才。潘其華老師還打算在她一百歲的時候,教上一萬個學生呢!這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覺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廖智老師是一個在大地震中的倖存者,不過她在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離開了她熱愛的舞蹈事業。但是她並不灰心,裝上假肢以後,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疼痛,刻苦的練習,最後,她終於又站上了舞台。

我還很喜歡郎朗哥哥風趣的演講和對我們小學生的鼓勵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們體驗了新的教學思路,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上活學活用,能聯繫實際的學習。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6

在《開學第一課》裏,我們知道了電影演員李連杰叔叔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那麼簡單,也那麼有志氣,如今,他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們也看到了蒙古族女孩完瑪草為了實現她的舞蹈夢,付出了那麼多的努力和汗水;我們還看到了汶川地震中的小英雄林浩和玉樹地震中的“小翻譯”才仁旦舟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還堅持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這多麼令我們敬佩啊!在前不久發生的舟曲泥石流中,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一位父親也失去了他唯一的女兒,但是,在悲痛和災難面前,這位父親還在堅守着找到女兒的夢想,這讓我們感慨萬分......

夢想是什麼?在不同的人心裏,夢想是不一樣的,在一位發明家面前,夢想是發明出有益於人們生活的新產品,在一位老師面前,夢想就是教出很多優秀的學生;而在我們面前,夢想可能就是取得好成績......不管是一個什麼樣的夢想,只要肯付出努力和汗水,只要能夠持之以恆,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7

今天看完《開學第一課》,心裏不禁有很大的觸動。

抗日戰爭波瀾壯闊,小小英雄光照河山。抗日小英雄誰曾見過?——我見過,我見過。

在電影《雞毛信》中,海娃以放羊作掩護,將情報送給八路軍從容不迫;電影《小兵張嘎》中,嘎子機智勇敢從敵人手中把槍繳獲,還配合游擊隊,端掉了日本兵的老窩……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你們可曾聽過?——我聽過,我聽過?

兒童團長張六子,在敵人面前毫不畏縮。鬼子要他説出糧食藏在哪裏。還把刺刀放在他的前額。“糧食是鄉親們的,決不喂狗!”張六子的回答驚心動魄。兒童團長王璞,為掩護傷病員壯烈犧牲,他們的事蹟可歌可泣四處傳播……

抗日小英雄的歌曲,有誰唱過?——我唱過,我唱過。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王二小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自己卻被鬼子挑死在山坡。《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千人唱來萬人和……

抗日小英雄的事蹟,牢記在我們的心窩;小英雄雨來的那句話,更是把一代代少年的心炙得火熱:“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8

昨晚,我觀看了CCTV《開學第一課》,看完後,我的感觸很深。

“美”,一個簡單的字眼,中國十三億人幾乎都會讀,都會寫,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美,懂得創造美呢?

美有很多,飯後的閒情雅緻是美;新生的嫩芽兒也是美,書中的好詞佳句更是美,正如於丹老師所説:“這些只不過是生活中的小美,真正的美是道德行為的大美!”如:被稱為最美女教師的張莉麗老師,為了學生的生命安全,奮不顧身趄大卡車衝去,為此失去了雙腿;還有最美司機吳斌叔叔,捨去自己生命,保住了卡車上24位乘客的性命,等等。

道德美固然重要,可自然之美也是不可缺少的,姚明説:“大自然生機勃勃,充滿奇蹟”。可是,因為人類的捕殺,許多物種已瀕臨滅絕,在這裏,我想説:“我們與動物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應該彼此愛護,就算冷血動物——蛇也會有感情的,人不也是由動物進化成的嗎?”

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很深,首先應該明白“美”的含義,做“美”的事情,教會別人“美”,大家一起“美”!才是真正的“美”!讓我們攜手一起做“美麗的人”吧!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9

今天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父母教會了我”,他分為三個篇章“孝”、“禮”、“愛”,父母教會了我們很多很多,教會我們如何學會感恩、如何學會謙讓、遇事如何學會堅強 、如何學會尊重他人。

“孝”通過主講老師鄭淵潔自己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家庭就如一列火車,孩子是火車頭,父母是車廂,任何時候火車頭都不能丟下車廂,而是要帶着車廂一起前行。

“愛”主要講一個搖滾樂隊主唱秦勇,由於他的孩子患有先天智障,為了照顧兒子,放棄自己最喜歡的音樂。

“禮” 教會我們學習禮儀要從小事情做起,見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不隨地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

最後通過“強”來告訴我們:人生道路不可能順順利利,中間總會有些波折、坎坷。只要你有一顆永不放棄堅強的心,你就能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困難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放棄”兩個字。

最新《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30

很多同學對於開學第一課一定會非常的熟悉,但是不知道有幾個同學在畢業之後仍願意收看?我就是這樣子的同學。

記得最早應該是在小學了,那時候還是去朋友家和朋友一起收看開學第一課,原因自然是因為班主任所留下來的週記任務。起初對於應付作業已經是有些麻木了,並不是怎麼在意開學第一課的內容。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慢慢發現,開學第一課對於自己的成長,孩童的教育,確實起着重要的作用。

節目裏面會邀請很多成功人士分享成功的經驗,會有偉大的科學家告訴學生們知識和科研成果,還會有世界上最為著名且有意義的事情。比如阿爾法機器人打敗國際冠軍旗手之類。人類總是在進步的,世界更是在發展的,孩子們作為未來國家的棟樑理應去了解這些,甚至説家長也應該瞭解,並且是出自於本心的去了解,而不是為了應付所謂的作業。

又看到撒貝寧哥哥那張熟悉的臉有種別樣的感覺,開學第一課也還是當年的開學第一課,可我已經在慢慢長大了……只希望未來,我們的國家也能隨着每一季度的開學第一課能夠擁有更多的棟樑!

熱門搜索
家鄉的橋小學四年級作文 潛意識之健康活力篇散文 由普通話水平測試看普通話教學改革論文 殘月 初一英語作文:鄉村的景色 大愛無聲作文500字 大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小水滴旅行記》 落紅的歲月雨寂的流年作文 難忘那片竹林小學作文 夏夜趣事作文500字 四川九寨溝導遊詞作文 感謝對手的作文700字 可愛的布娃娃優秀作文300字 寫我愛大海作文400字 幸福在感恩裏 裏雜 不發SCI論文能否當個好醫生 英語俱樂部常規活動方案 寫家庭風波作文400字左右 最新開學第一課大型公益節目觀後感600字 孩子升學宴父母的致辭 小學綜合實踐線上教學總結 “3.12”義務植樹活動的通知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後感作文800字 感恩的心300字四年級作文小學作文 凜若冰霜的反義詞 我的七十二變作文550字 祝元旦快樂的QQ祝福語51條 我的“兩面派”老師作文 感皇恩辛棄疾 大學生村官工作總結暨思想彙報 女兒暑假去練攤散文隨筆 《海底兩萬裏》 讀書筆記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校徽 請記得陪我看日出日落作文 尊嚴讀後感500字 給雷鋒叔叔寫的一封信作文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以鬆 我難忘的一個人作文 兵馬俑的導遊介紹詞 簡潔的晚安問候語語錄 英語學習興趣調查報告 slam是什麼意思 時間流逝優秀作文 建造師僱傭合同 讀書的名言警句37條 七夕在葡萄架下現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