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600字(通用19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7.17K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600字(通用1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600字(通用19篇)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

隨着九月的降臨,熱氣騰騰的夏天過去了。今年的暑假可真的是很開心,想必大家都已經準備開始上學了吧!每一年的九月一日是我們正式回學校報到的一天,除了回學校之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們,那便是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這是我們最期待的開學第一課。

面對新的學期,新的開始,相信各位同學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計劃與目標,也會在看完開學一課之後,更加明確了具體的行動。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真的讓我們重新燃起內心的鴻鵠之志,對於祖國的熱愛更上一層樓,主持人的娓娓道來,振振有詞中對於祖國的愛更加是有過而無不及之處,深深感動着每一位同學。

在生活中,我雖然是一名小學生,但我對祖國的愛也是十分得深的。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會努力學習,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公眾場合,我嚴格恪守一箇中國公民的職責,不亂掉垃圾,愛護公有財產,愛護花花草草;在老師那裏,我會努力做一個團結同學,互幫互助的三好學生,這些都是我對祖國,對黨的熱愛。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一直銘記祖國對我們新一代的愛。因此我往後會更加明確自己的方向,努力學習中國的歷史,一步步建立起自己對祖國的認知,增強愛國情感,樹立一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同時會以身作則,嚴於律己。雖然我現在還很小,但是我的志向一直都是跟着祖國,向着黨。

都説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如果我們不愛這個國家,誰愛。我會一直努力奮鬥,為祖國偉大復興可以出一份力,貢獻一份力量,同時把自己的個人發展與祖國相聯繫着,我一定可以做到的,加油!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2

快樂的暑假時光總是過得匆匆,轉眼間我們迎接了新的開學季節,每當在9月份開學前,心中總是滿懷期待,無比的開心,因為在開學的當天裏,又可以觀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了。

《開學第一課》是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了的一個大型節目,是每一年開學前中小學生們必看的一個課堂節目,其內容是根據每一年當中較為有意義的事件或者個人事蹟進而通過節目的形式來給廣大的中小學生們學習,讓他們能夠見識到祖國中最為光榮的一面,進而激勵他們對於愛國理念更加深刻,因為中小學生們一直都是祖國上未來的接班人,少年強則國家強,弘揚愛國精神要從小培養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未來祖國發展道路做好一個鋪墊。在每一期開學第一課節目當中我總能夠學習到課本學習不到的知識,也深刻的認識到祖國一些偉大光榮的事件和一些英雄的事蹟,他們身邊散發出那種愛國精神,一心為祖國事業奮鬥的好品質正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今年剛好是我們偉大的黨100週年紀念日,回顧歷史,我們的黨已經走過了100年的風風雨雨,期間一路都是艱難的苦境,但是因苦難的環境,卻能誕生出一批批偉大的愛國人民,因為時代的成長,不得加快我們前進的步伐,當今腳下繁榮的生活是離不開我們偉大的黨共同努力所換取回來的,所以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黨,以黨組織為學習目標,為祖國未來發展道路努力學習成長。

觀看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後,我明白了只有努力幹好現在應該乾的事情,才能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而現在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所以,讓我們刻苦學習,爭取長大之後為祖國建設增加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汶川大地震以過了很多時間,但它仍然銘記在我們的心中,久久不能忘懷,故而今日中央2套推出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讓我們中小學生學會如何在自然災害中自救。

這一課也讓我學會了很多。

這一課讓我學會了如何敬畏生命並珍惜生命。汶川特大地震災害讓我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同時也可以感受到生命與生命,人與人之間的血肉親情。在學會避險知識的同時,更能夠提高大家的生命意識,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這不但可以培養保護自己生命的意識和能力,更能夠讓我明白如何去尊重別人,尊重生命。任何崇高的品質都是由懷着對生命的敬畏開始,這一課將會影響我的一生。

這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偉大和力量。無論是汶川災難的萬眾一心,還是北京奧運的齊心協力,團隊精神無時不刻在現場顯現。團結和諧的團隊精神是奧運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的精神實質。通過這一課,團結互信、相互扶持的集體主義精神將在我的心中打下永久的烙印,這種高貴的品質將使得我們這一代人終身受用,更好地擔負起時代的重任。

這一課也讓學生們樹立民族榮譽感和民族自信心。這是一個時代的青少年應有的民族情感,也是學子們建設美好未來的強大動力。汶川災難中讓大家看到了全民一心的力量,一個堅強的中華民族讓我們為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感到驕傲;北京奧運讓我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巨大潛力和見證北京奧運在世界創造的輝煌,培養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他們為自己是一名龍的傳人而自豪。《開學第一課》是精彩的一課,上好這一課,關乎祖國未來,民族希望。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4

“翩翩起舞絲綢衣帶,從陽關到滄海~~~~”。

隨着欄目結束的歌曲,我略微眨了眨睏倦的雙眼。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看完這一期,我思緒的海洋泛起的波瀾久久不能平息。啊!中華驕傲,一個多麼偉大的字眼;中華驕傲,一個多麼令人振奮的精神!

在這一期的節目裏,小撒老師帶我們領略了漢字的獨特魅力;董卿老師,帶我們徜徉在詩詞的海洋;吳京叔叔帶我們體會武術的鏗鏘有力;柯傑哥哥給我們講述了他與圍棋的故事;朗朗老師帶我們領悟鋼琴曲中每一個音符所流淌出的情感;漢字叔叔讓我們豎起大拇指佩服他對漢字的奇愛;“巴基斯坦的漢語之母”米斯巴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她與老師的感人故事。

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無非就是漢字叔叔了。

漢字叔叔的名字叫理查德,他是一名親切的美國老外。在節目裏,他給我們講述了她與漢字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這過程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他説到自己的簽證被查出問題,從而必須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離開中國,但是他捨不得,他不想離開,最後是他的朋友和中國人民幫助了他。同學們,我們要用心去會感受,一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如此的痴迷,而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學習中國文化,不去喜愛中國文化呢,不去為這樣的中國文化而驕傲呢?也許,這個東西,這個情感,這種精神,就叫做中華驕傲!

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使我感受頗深,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努力的學習中國文化,將中國文化,努力的傳播下去,讓中華驕傲,更加偉大。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5

夢想,在長城綻放,《開學第一課》在八達嶺長城隆重開講,這節“課”的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黑暗中,一盞照亮前進方向的燈就是夢想。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會用盡全力去為夢想拼搏,他們懂得如何讓理想中的自己更真實,他們在聚光燈背後付出的血汗、努力,不是我們能體會到的。也許我們會不甘心,不甘心成功者的成功,但是正是因為不如那些成功者,才會不甘心,不甘心會是你的動力。失敗了,受傷了,不會使我們夢想的終結,只要心裏堅信下次一定會成功、拼命努力的話就會贏,傷痕越多,我們就應該越堅強,飽嘗失敗的人才能綻放光芒,堅信吧!堅信你內心的光芒。不要妄想可以不勞而獲,成功者們也是經歷了失敗,嘲諷、不甘心才能成長。

失去雙臂的劉偉的一曲鋼琴曲讓我們看到的是常人難易想象的堅強和毅力;經濟界的代表、青年創業的偶像馬雲也來到《開學第一課》。他説,我已經很大了,但是我還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希望幫助更多人實現夢想。馬雲讓我們看到是堅持再堅持,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只有不放棄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李中華讓我們看到又是什麼,那就是把祖國的利益看做高於一切,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險,也要想辦法讓飛機安全的着陸,給以後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袁隆平袁老馬上就要八十歲了,面對《開學第一課》,他説出了自己的心願:希望雜交水稻能夠走向全世界。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6

在《開學第一課》的節目裏,國產C919大飛機震撼空降現場,大飛機設計師吳光輝叔叔也來到現場,為同學們帶來“巔峯之作”。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無法飛上天空;沒有創新,我們的大飛機飛不到很遠的地方,創新是我們進步的源泉。

當今世界局勢日新月異,競爭日益激烈。這樣的現實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更應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企業、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將這些團體比作飛機,那創新就是將其託上天空的機翼。若無創新意識,就好比沒有機翼的飛機,連自己都無法騰飛,那還談什麼夢想、什麼未來呢?所以身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去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用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民族的夢想甚至幾億中華兒女的中國夢,用創新來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

創新並不只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才有的事情,創新是屬於每一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創新,只要你願意創新。即使你暫時比不上別人也沒關係,只要肯努力,創新是不會放棄每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

相比那些抄襲者,他們為什麼不用創新來證明自己?與其和他人一樣走一條死板的路線,倒不如自己披荊斬棘,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也許會遇上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你卻有了一條專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經歷。現在這個年代,沒有創新的人或許活得下去,但是沒有創新的國家卻是無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氣。人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但卻是創新賦予了人民這個能力。沒有創新,什麼夢想、未來不過是一句空頭支票。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可以使一個國家挺起脊樑,可以使一個人收穫他所沒有的榮譽和地位。它猶如一雙手,塑造着我們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7

昨天晚上,我收看了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這個節目主要分為發現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四個板塊。收看這個節目對我們學習、生活有很好的幫助。

節目中,航天員劉洋姐姐為我們介紹了太空是什麼樣的,宇航員們在宇宙飛船中如何工作生活,讓我們瞭解了神祕的太空,增長了我們的天文知識。我盼望我國的宇航員早日登上月球。

奧運冠軍葉詩文和焦劉洋介紹了她們平時如何艱苦的訓練。葉詩文訓練常常要遊8000多米。焦劉洋訓練一次最多游到10000米。她們天天訓練,堅持了15年,最終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了游泳冠軍。這説明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學習上如果遇到困難,我們要堅持不懈,不要放棄,刻苦鑽研就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中國體操隊員和小同學們進行了搬運果凍的比賽遊戲。這個遊戲要求體操隊員和小朋友相互配合,把果凍一個接一個放入箱子。搬運過程中,有的配合得很好,有的配合得差,滑稽搞笑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也情不自禁鼓起掌來。這説明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我們是班集體中的一員,是學校的一分子,同學們要團結友愛,共同為集體作貢獻。

有位叔叔能把生活中的東西變成樂器,如用花生殼、樹葉吹出動聽的歌曲。節目中還介紹了英雄司機劉斌用生命保護乘客的感人事蹟。

其實,美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彎腰撿起一片廢紙,伸手關掉嘩嘩流水的水龍頭,公交車上為爺爺奶奶讓座,牽盲人叔叔過馬路,為困難的人捐款獻愛心等等,這些都是美的表現。總之,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善於發現、創造、傳遞,共同營造和諧美滿的社會,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8

今天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創造向未來。

主持人是撒貝寧和何炅!

首先是成龍關於夢想的演講。但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就只能視頻了。他講述他從跑龍套到中國名片,他比別人更加拼命,更加努力。他已經64歲,卻兢兢業業!他講現在的年輕人,有人紮了一根刺,就喊痛。他渾身多處骨折,多次重傷,可是她依舊演他的武打戲。

下面是謝海龍老師用自己青春換來了貧苦孩子們的上學夢的實現。今天,謝海龍老師和他曾經資助的學生見了面,場面很令人感動。

這時,一首《墨梅》唱了起來,這是京劇少年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獻唱的,我看到了我們近年我國近年的科技的發展。

王桐晶的閃電心算十分令人稱奇,人腦挑計算機非常非常的厲害。

接下來我又看見了著名的“白洋澱”。(非牛頓流體)這個遊戲非常非常的好玩兒,我都非常有興趣,我也想在家自己做。

之後又介紹了--國產飛機的試飛員和工程師們,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科技的強大。

現在是我最期待的“無殼小雞”小茶缸出現了,王源哥哥也來嘗試,可是卻失敗了N次,但是最後也成功了,所以這隻小雞叫“小幸運”。之後。就是一篇關於創造力的演講。

看完之後我內心深處與創造力產生了共鳴,創造力是無限的,沒有盡頭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的。中國有那麼多刻入歷史的人物,不怕多一人,就怕少一人。創造力是造福人類的關鍵,有了創造力就有了一切,從原始社會到今天如果沒有創造力今天的文明社會與原始時代別無兩樣!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創造力便是失敗之母,加油!中國少年郎!為了祖國大膽創造吧!

讓我們“創造向未來,與創造力同在,與科學同在,與中國的明天同在!”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9

每一次的央視節日,我跟媽媽最喜歡的還是開學第一課,這是央視少兒節目專門給我們中小學生策劃的開學節目。因此每一次看完之後,心裏總會有一種很大的感觸以及收穫,也讓我越來越愛祖國的繁榮昌盛。

古往今來,有數不盡的愛國人士都想歌唱祖國。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它鬥氣昂揚,豪情萬丈,唱出了作者的心聲,呼喚了人民羣眾的心。難道他不是在號召大家一起歌唱我們的祖國,齊心協力保衞祖國。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掏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説到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藏着一個愛國愛黨的豐碑,因為國家給予了我們很多很多,也從來不奢求大家的回報。當身邊的人需要幫助時,大家紛紛伸出雙手團結互助;當面對災難時,祖國總是我們的強大的後盾;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祖國依舊是我們的最前線……

不知不覺中看完了開學第一課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緩解下來,以前總是以為現在的生活是理所應得的,同時覺得自己除了好好學習就沒什麼其他事情做了。如今我明白了,作為祖國的未來接班人,也是中國的炎黃子孫後代,我更需要發憤圖強去學習,為自己的同時也是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要不斷的增強自身的能力,還有身體素質,已全面發展的目標,成為更好的人。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只有一股熱血兇猛地湧上來,也一直提醒着我,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為祖國的利益做出堅定的態度,保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落實好祖國、黨的路線,不斷地緊跟着,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勇往直前。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0

時間轉瞬即逝,隨着新學期的到來,全國有2億多學生和家長共同上一節很特別的課,這節特殊的“課堂”持續了13年,就是央視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每逢開學之際都會如約與我們一起見面。今年秋季也不例外,這一期的主題又是一個嶄新理念的呈現,讓看過的我們內心又有一番深刻的感悟以及反思。

走過了不平凡的春夏,我們迎來了秋天,這是收穫的季節,同時也是新的開始。觀看《開學第一課》,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感想,思考當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是一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好節目。不知不覺中,今年已經是建黨100週年,回首黨這100百年來的風風雨雨,中國共產黨為了中國,為了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不惜一切代價讓祖國從以前到先在的繁榮,讓中國人民永遠告別艱苦日子,迎來新生活,讓中華民族從此走上了一條前途無量的路。所以我們都要好好感恩黨,沒有黨就沒有如今我們幸福的生活,更別説未來會如何。

面對《開學第一課》,歷年來一直秉承着“教育”的宗旨,教育全國青少年,讓我們學生在這堂“開學之課”中盡情學習,在九月份這個新的節點領悟新知識,帶着希冀重新出發。而《開學第一課》的宗旨正是向我們傳遞出積極健康正能量的觀念,從而正確引導我們還有孩子們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往後的人生,更是要堅持自己理想的步伐,勇往直前。除此之外,黨是我們最大的恩人,為報答這份珍貴的恩情,身為新時代青少年的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確立好人生的動力目標,加油拼搏,爭取為祖國為黨的未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現人生最大的價值!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1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就是金秋九月的到來,在家裏度過了漫長的暑假後,又迎來了一個學年的開學季。新的學期,新的面貌,我們都要收拾好心情返校學習,為自己的未來繼續努力奮鬥。與此同時,每到開學季,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都會隆重地與我們全國中小學生見面。説起這個節目,作為一檔有着13年曆史的老節目,歷年來一直秉承着“教育”的宗旨,教育全國青少年,所以是一部擁有着非凡意義的教育節目,值得我們每位學生認真觀看,用心感受節目的價值與內涵。

在瞭解過《開學第一課》的朋友都會知道該節目有着特定的教育目的,旨在傳遞出積極健康正能量的觀念,從而正確引導孩子們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每一期的《開學第一課》主題都不盡相同,讓我們的感慨深刻以及收穫頗豐。時間轉瞬即逝,轉眼間今年已經是建黨100週年,如此有意義的年份,賦予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更有意義了,讓我們對於黨和祖國又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觸。

觀看金秋九月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回首中國共產黨這一百年來的風雨歷程,百年滄桑,恰是風華正茂。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後繼,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匯聚成了一首首動人的讚歌,先輩們披荊斬棘、砥礪奮進,為的是我們可以擁有如今的新生活,他們的付出值得我們銘記與感恩。

中國共產黨就像一盞明燈衝破了漫漫長夜的黑暗,像初升的朝陽給沉睡的大地帶來了希望的曙光。觀看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們更要懂得好好地去感恩黨和祖國並且付出行動,作為青少年的我們當下就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養,熱愛黨和祖國,成為有用之人,將來為黨為祖國為社會好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展現自身最大的價值。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2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與往年一樣,學校組織我們一同去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短短的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淚水一次次充盈了我的眼眶,心中彷佛有了一個正欲破繭而出的彩蝶。

《開學第一課》的第一課堂,給我們講述了一名10歲的孩子身殘志堅,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懈奮鬥的故事。10歲,正是一個人最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時光,而他,一名失去了光明的孩子卻在重重困難之下保持了自信,並且在世界級的比賽中獲得名次。這等成績足以讓一個成年人敬佩!而最令我感動的卻是他的一句話:“我想要彈鋼琴,給媽媽聽,老師聽,給社會上所有幫助我的人聽!”我相信這個孩子是幸福的,並且他的幸福可以感染到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他懂得知足與感恩。

看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幸福其實很簡單,可以是感到寒冷時朋友遞上的一杯熱茶,可以是不慎跌倒時某個路人伸出的一隻手,可以是失意孤獨時親人發給你的一條問候短信,甚至可以是不經意間的一抹笑容。

成龍説:“現在的孩子不懂滿足,因為擁有的太多。”那麼可以這麼説,擁有的少並不是不幸福的,擁有少的人在努力爭取後獲得的成就將會被自己珍惜,那種珍惜就是幸福。每一滴汗水都可以説是幸福來臨的黎明中那凝在綠枝上的露珠,在迎接着幸福。每一次失敗都是為成功到來的那一刻準備的禮花,在成功時刻一起綻放。每一句諷刺都是火山噴發前夕積累的巖漿,在噴發時盡展光華!

幸福的定義,在我看來非常簡單,只要放飛自己的靈魂,去分享,去感恩,去奉獻,那麼,幸福,就是我們相伴一生的指路明燈!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3

今天下午,老師帶領我們整個四年級同學到五樓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錄像。其中14歲的李中俊姐姐的堅持故事感動着我,並讓我受益非淺。

一天,李中俊拿着媽媽給她做好的飯菜去上學,路上不幸失足掉進了一個40多米深的天坑裏,整整昏迷了三天。在這三天,老師、父母、村民四處尋找,村裏幾乎每個角落都傳遍了李中俊的名字。然而,李中俊並沒有聽到,直到第四天她才被一場大雨淋醒。醒後,她又冷又餓,渾身無力。突然,她想起媽媽給她帶去學校的飯菜還沒吃呢!於是就在天坑下尋找母親給她的飯菜,過了一會兒,她在天坑的石巖上找到了那些飯菜,大口大口地把飯菜吃完了。她似乎覺得身上有了一點力氣,然後她就試着爬一爬那40米長的天坑,她一次又一次地試着爬上去,但她一次又一次地摔下來,每次她最多隻能爬到1、2米左右……經歷了無數次的攀爬和無數次的跌落,但是李中俊始終堅持着不放棄,終於在7天6夜後,活着爬出了天坑……這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震撼着我們每一個人,7天6夜,我們可以想象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裏,除了寒冷、飢餓,還有黑暗,痛苦,害怕襲擊着她,而她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我們根本無法想象。所以我們不得不説“堅持就會出現生命的奇蹟。”因為,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災民也是經過堅持、堅持再堅持的努力才獲得了重生;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很多運動健兒也是經過堅持、堅持再堅持的努力拼搏才獲得金牌,在……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是要教育我們“堅持就是勝利”。

是呀,“堅持就是勝利”!面對人生我們就要有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們一起將這句話牢記在我們的心中吧,讓它一直伴隨着我們、激勵着我們,在求索的道路上不斷的進步!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4

按照慣例準點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紀實攝影家解海龍先生的主講部分。

“我要上學!”多麼讓人心顫的一句話!其中包含了多少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對貧窮的不甘和對光明科技的憧憬與嚮往。起初本以為這是一個和往常一樣的一個演講節目,但是映入眼簾的那張“大眼睛”攝影作品讓我猛地從沙發上坐了起來,小女孩手中的鉛筆破爛不堪,小小的身體趴在課桌上,只有那雙大眼睛炯炯有神,與四周的灰暗環境格格不入。那熾熱的眼神在呼喚着:“我要上學!”

解先生講述着相機背後的“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的故事。每講一個故事,我都被他那樸實而又真誠的話語所觸動。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生活。

那三個當年的小孩,如今都已經長大成才了,我不禁感歎現今社會的傳播力着實強大,一張張照片讓無數小孩走出山區,走向他們渴望的世界。創造,真的很偉大。

反覆思考“創造”這二字,我認為獨闢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成績,在人海中擠來擠去是不會有所作為的。解先生正是用攝影這種方式,讓這羣孩子獲得了廣大羣眾的關注,從而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説,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地發揮,其影響力是驚人的。作出重在發明的人,大多是敢於向千年不變的陳規、定律挑戰的人,他們以嶄新的角度去觀察這個世界,同時引領着他人一起關注,讓這些平時會被忽視的人、地方展現在大眾面前,從而呼籲廣大民眾一起努力,讓世界變得美好。

創造,才能讓未來變得更好;創造,才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幸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光明!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5

《開學第一課》是以愛國教育為題,以“愛的教育”為切入點,從自尊自愛、親友之愛、家鄉之愛到祖國之愛,啟示我們如何理解“愛國”,是讓人受益一生的課。

第一節課的主題是“愛是分享”,由愛講故事的知名學者于丹給我們講述。她講了一個和大草原有關的故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大興安嶺深處,有一批少數民族的孩子,組成了“五彩的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用歌聲告訴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和睦相處,才能蒸蒸日上。愛,讓中國更美麗!

第二課的主題是“愛是承擔”,請來了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來講解。這一次,他給大家上了一堂最難忘的課:來自瀋陽的 歲孩子馬鵬飛, 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當了一家的“頂樑柱”。他從早到晚除了學習,還要照顧雙目失明的奶奶,直到晚上十點半馬鵬飛才能上牀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整整九年。我非常佩服他有這麼強的毅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我比較懶惰,很多事都要父母代勞,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因此我決心向馬鵬飛學習如何自立,首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第三課主要講了愛是力量,由功夫之王李連杰講解。

第四課的主題“愛是榮譽”。航天英雄楊利偉的出場引來小朋友們雷鳴般的掌聲。“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這是楊利偉在太空中寫的一句話,表達了他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也表現了他作為一名中國人的榮耀,榮耀來自於強大的祖國,做一名自尊、自強、自信的中國人,用愛榮耀中國

最後,我希望大家將愛國之情轉化成為每一天的具體行動:勤奮學習、積極向上,長大報效國家!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6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乘着夢想的翅膀”為主題。有許許多多為了夢想而從不言放棄的人,其中有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藍天夢的飛行員王亞平、為了夢想而堅持不懈,咬牙刻苦的13歲女孩付麗娟、地震後身殘志堅的最美舞者廖智、為夢想而拼搏的世界著名鋼琴家郎朗、讓兒子走出困境而永不放棄的加油站媽媽鄭亞波……這些為夢想而拼搏的人和我們一起詮釋夢想的力量,它告訴我們: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

郎朗十五歲時出國學習鋼琴,當時作第六第七替補,演出的機會非常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勤奮的替補、時刻做好準備的替補。在一次面試時,考官問“你有什麼曲子”,他則回答“你要什麼曲子”,結果一彈就是兩個半小時。第二天一早,他接到電話,要他參加交響樂團的世紀演出,郎朗高興地參加了,從此,郎朗在世界上一舉成名。“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的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有出彩的機會。”郎朗説。

同樣擁有鋼琴夢想並堅持的還有黑龍江的一個普通家庭。鄭亞波是一名加油站工人,作為單親媽媽,她為了給患自閉症的兒子開發智力,11年裏看視頻學習彈鋼琴,再手把手教給兒子,9歲前還不會説話的兒子如今已經能自彈自唱,他開學就要升入初中。“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這句話在鄭亞波媽媽口中説出如此平淡,這句小小的話中藴含着多濃的母愛啊!

夢想像宇宙中的一顆恆星,雖然遙不可及,但只要堅持並付出努力就能夠實現。邁入初中的我們,擁有屬於我們的夢想,帶着夢想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我們一定會收穫播種的喜悦。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力量,我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我們一定會擁抱夢想,實現夢想。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7

第一個班會讓我知道夢想是需要追求的。只有我們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夢想才有可能會實現。李連杰實現了他的武術夢、電影夢和公益夢:完瑪草實現了她的舞蹈夢;龐清和佟健實現了他們的溜冰夢。之所以他們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是因為他們曾經的偶追求過。

第二個班會讓我知道夢想是需要堅持的。如果我們追求了自己的夢想,那在實現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堅持。成功是因為你一直都在堅持,永遠也不會放棄。班會上,馬雲講了一個故事,楊孟衡是一位殘疾人,她的雙臂高位截肢了。他希望08年能進奧運會,可是在選拔是他落選了,因為他只拿了第九名的成績。他原本認為,人只要付出就會有成功。可是,他並沒有成功。在奧運會的夢想破滅後,他又有一個新的夢想——同聲翻譯家,於是他又重返校園,努力的學習,2010年終於考上了中山大學。堅持夢想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超越夢想和實現夢想的過程。

第三個班會讓我知道夢想是需要拼搏的。試飛員李中華的夢和祖國的夢一起飛翔,藍天的夢指引他前行。有一次他正在試飛,突然,飛機出現了故障,但是李中華為了完成中國的夢想,同樣也是他的夢想,他成功的把飛行數據帶了回去。只有探索和創新才能激發我們的夢想。

最後一個班會告訴我夢想需要實現。章子怡實現了自己的舞蹈夢,開啟了她的藝術之門;因為祖國的強大實現了她的電影夢;她永遠也不會放棄自己的最後一個夢想——慈善夢。夢想是可以傳遞的,夢想不會停留,夢想也不會中斷。

讓夢想照耀中國,閃耀世界。放飛我們的夢想,加油!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8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工作節奏也愈來愈快,汽車成了人們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大家感歎社會進步、享受社會進步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多車多,使道路顯得更加擁擠。據統計,近幾年我國每年因車禍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其中,兒童死亡人數近2亡人,居世界之首。平均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車禍,而不到半小時就有一個孩子葬身車輪。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在這下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有多少個

家庭失去歡樂,多少個親人痛心疾首,多少個生命之花永遠凋零。想到這些,我抑制不住內心的傷痛,除了為遇難者留下同情的淚水,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普及交通安全教育[],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這是時代的呼喚!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必須珍惜,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生活。我們學校就對同學們上學

方式做了調查,發現一些路遠的同學集中乘坐嚴重超載的改裝麪包車。學校召集這部分學生家長開會,勸阻他們不讓孩子乘坐超載車輛,避免發生交通安全事故,防患於未然。學校還經常教育我們要遵守交通安全規則,走路、上下樓梯靠右走,走路時,思想要集中,不東張西望,不嬉戲打鬧,過馬路要走人行道,交叉路口不闖紅燈,做到“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不滿12週歲不騎自行車,不滿16週歲不駕騎電動自行車……同學們,交通安全,從我做起,就讓我們共同注意交通安全,遠離危險,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開開心心,讓老師、家長都放心。

開學第一課學生在線觀後感19

昨天晚上,媽媽陪我看《開學第一課》父母教會我,講了讓我們怎麼做到孝、禮、愛、強。其中孝這一課讓我感觸最深。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孝這一課講到:自己寫作的時候總是擔心灌鋼筆水會打斷自己的思路,他的父親就總是深夜給他灌鋼筆水,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當然鄭淵潔對自己的父親更是孝順。他曾經出過一次國,去買一個電視,回家的時候,他把電視送到了父親的家裏。他的兒子説:“為什麼電視不給我們看?”他説:“我們要孝敬爺爺、奶奶,以後我們看原子彈電視的機會都有。”還有一次,他和兒子一起吃飯。當時因為對蝦很貴只買了兩隻,他和兒子一人一隻,但他還是捨不得吃。兒子吃完一隻,他對兒子説:“你吃吧!我對蝦過敏。”兒子知道他對蝦不過敏,就一本正經説:“鄭淵潔,你把這蝦給我吃掉,以後我吃原子彈蝦的機會都有。”兒子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很快學會了孝敬父母。我的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也是很孝順,總是給他們買新衣服,買好吃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總希望我們在他身邊,爸爸不管工作多忙每個星期天都會帶我們回老家看望他們,還幫爺爺、奶奶幹活,我也是個小幫手呀!爸爸、媽媽是我學習的榜樣。

以前我總覺得孝敬父母是長大後的事,可通過孝這一課讓我明白,父母是多麼的愛自己的孩子,他希望我們健康成長。我們要愛惜自己的生命這也是對父母的孝順;我們要努力學習讓爸爸、媽媽不在為我們操心這也是孝順;我們回到家對爸爸、媽媽的一個微笑這也是孝順;我們哪怕在家為爸爸、媽媽做一點點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對父母的孝順。今後我一定做一個有愛心、有孝心、懂禮貌、自強不息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