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21《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通用22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2.02W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通用2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1《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通用22篇)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

發現作者沒有想到的美,也是一種美。

"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個在眉間點一點紅痣的女子,剛開始或許是無意的,但觀者發現了不同的美,於是她繼續,別人效仿;第一個在腰間繫一隻香囊的男子,最初可能是無心的,但別人感覺很有意義,於是他繼續,別人效仿。很多美,是攜帶者無意創造而被別人發現的,美,堪稱一種偶然。那麼,讀文章、看話劇、聽音樂時,發現作者沒有想到的美,這何嘗不是一種美呢?

最近,2012年福建高考語文試卷中一現代文閲讀題的原作者林天宏在微博上感慨,説自己不會做按照自己文章出的題目,估計"這道15分的題目,自己能拿一半左右的分數"。並且用有點調侃的語氣説:"這些出高考試題的想得真多!"這引起了很多人對高考語文閲讀題的非議。不過做為一個曾經的語文教師,我並不認為林天宏被試題難住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也不認為高考語文閲讀題像有些人説的那麼荒謬。發現未知之美,培養髮現未知之美的能力,這沒有什麼過錯。

都説高考閲讀題肢解了文章,可仔細想想,不這樣"肢解"的話,你怎麼能從部分到整體的去欣賞一篇文章呢?這段好,好在哪裏;那句妙,妙在何處。不這樣品味、解讀,您説怎麼讀呢?難道只説一個"好"字了得?一句話的震撼、一個字的精妙、一篇文章的深度、一種意境的美感,這些都要靠在閲讀中感悟,不分成幾塊兒,怎麼感悟?如果連哪一段寫的好、好在哪裏都説不出,那叫什麼閲讀呢?

既然"肢解"式閲讀沒有過錯,那發現作者所沒有想到的美就更不應該被人們詬病。

可能魯迅在寫下"院子裏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之類的句子時也是往窗外一瞥,就如同林天宏寫"兩次大雨"一樣毫無目的。但是,這無意留下的"兩棵樹"帶給了我們多少遐想的空間啊。就像電影鏡頭,給這棵樹一個特寫,又給了另外一棵樹一個特寫,我們發現、加工、昇華了這種原作者沒有發現的美有錯嗎?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2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叮鈴鈴——”隨着清脆的上課鈴響起,《開學第一課》開始了。

遙望地球之美

火箭在震天的轟鳴聲中騰空而起,載着神舟九號飛船和3名航天員飛向蒼穹。回憶進入太空的那一刻,宇航員劉洋握住手中的話筒,動情地説道:“這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美。在深邃、蒼茫的宇宙間,我才明白什麼是寬廣、領悟到什麼是無限……”

從太空看地球,大地藍白紋痕相間,水藍色的大氣層薄薄地覆蓋在上面,緩緩地轉動着。這個星球美得讓人驚歎,讓人窒息,卻又像一個令人覺得很容易就會破碎的玻璃水晶球。我心中不禁升起憐愛的念頭,覺得應該盡力來保護它。

追逐夢想之美

奧運冠軍焦劉洋登場,舞台上的她氣宇軒昂,舉手投足之間都透出自信的魅力。

“沒有一個奧運冠軍是天生的,都是他們一點一滴地揮灑着汗水、淚水甚至熱血創造出來的。”

是啊,每個人都驚羨花兒的美麗,殊不知開花的過程卻是艱難的。試想哪一隻雄鷹不是帶着重重傷痕展翅翱翔,哪一隻蝴蝶不是忍着痛苦破繭而出……每個人都有夢想,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地努力,才能笑到最後。

傳遞温情之美

當玻璃碎片刺入他的腹部時,他緊緊握着方向盤,強忍劇痛,完成了靠邊停車、拉手剎等保障安全的動作,然後掙扎着站起來,疏導乘客安全離開……

他,就是最美司機吳斌。他用自己76秒的堅守和生命保證了乘客的安全,闡釋了由“小愛”到“大愛”的傳遞與延續。有人選擇袖手旁觀的時候,也有人選擇擔當,他們沒有因為別人的冷漠就放棄了善良與堅守。他的壯舉,讓我唏噓,讓我感動。

節目雖然結束了,可是美與愛卻沒有結束。看完《開學第一課——美在你身邊》,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這一點。愛生活,便要學會發現美,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真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可愛之處。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3

月亮就像一個追趕着上班的人,早早地掛在了樹梢上。時間就像一陣最涼爽的輕風,帶來了新的開始,新的學期,新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中講述了許多的愛與美,但是讓我最感動的是“最美鄉村女教師”與她的學生們的故事。

在海拔1800米的一個不起眼的山村裏,有一所高原鄉村學校。從那裏走出了一位最美的鄉村女教師——鄧麗。她是一名“資教”老師,自從她來到高原小學

這裏的一切都改變了,開始有了英語,音樂,美術和舞蹈課。以前一些沒出過山、膽小的孩子們現在竟然都大膽地對陌生人跳起舞來。

鄧老師的“資教”快結束了,同學們非常依依不捨。他們做了兩張精美的賀卡:“心靈美”和“笑容甜”,還送給鄧老師一首歌。

鄧老師聽着同學們的歌聲,不禁流下了眼淚,她決定留在高原小學。鄧老師説:“我在這裏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曾經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鄧老師的愛就是這樣美麗。只有發自內心的愛才是真正的美。

世界上的愛無所不在。愛在園丁精心培育的每一朵花中;愛在馬路上清潔工人每一滴汗水裏;愛是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寫出的每一筆,愛是邊防戰士手中緊握的鋼槍……

生活處處都有愛,愛就在每一個人的身邊。我們一定要為生活創造更多的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4

山川大海是自然美;助人為樂是心靈美;捨己為人是品質美;蔚藍的天空、深深的大海則是天然美……所以説,美就存在於世界的角角落落裏,臨近我們的生活,只是缺少一雙發現它的慧眼。對於美,人們有成千上萬種的詮釋,而在我心底,也有着自己的感受。觀看過《開學第一課》之後,我對美的看法又進了一個層次。

在《開學第一課》上,我深深地體會到鄉村支教——鄧麗老師的美。

在偏遠的山村上,在海拔高達1800米的高山上,有着這麼一所破舊的小學校。那裏,春天還有着濃濃的冷意,冬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枝殘葉敗,冷清清的。唯一有點生機的就是那所小學校。

學校裏,有着這麼一個身影,在學校裏忙裏忙外,她,就是被譽為“鄉村最美教師”鄧麗老師。大學畢業的她,原本有一個穩定又舒服的職業“等候”着她,可是她毅然決定要到偏遠、環境差的小山村任支教,時期為三年。鄧麗老師在學校裏是唯一一個年輕女老師,她任教美術、音樂、英語等課程。是她,教給了孩子們自信生活;是她,教給了孩子們笑對生活;還是她,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藝術的靈魂、文化的瑰寶,將來更好地踏入社會。這三年裏,年僅三十歲的鄧麗老師幾乎嚐遍了所有艱辛,克服了所有困難,與她親愛的孩子們共同攜手度過了美好的三年。她在青青草地上教孩子們跳舞,在窄小的教室裏教孩子們讀英語……她做得太多太多……可是,她的工資卻如此的微薄,生活如此貧困。

三年過去了,鄧麗老師要走了。可是,在老師將要走的日子裏,孩子們親自寫了一首歌,還採了一束色彩交雜的鮮花。着孩子們演唱時那稚嫩而又滿懷深情的歌聲,深深打動我的心,這就是美,一種純潔的美。這一切打動了鄧麗老師,老師帶着堅定的信念,留下了。

鄧麗老師,在高山上的小山村,遍地留下了她的身影以及她傳播的美,那是平凡人的心靈美!多麼偉大的鄉村老師啊!僻靜、冷清的山村和學校,因為有了鄧麗老師的美,才變得生機勃勃,因為有了鄧麗老師的美,那些走不出大山的孩子們終於露出純真、燦爛的笑臉。《開學第一課》中,精彩的講述讓我結識了各種充滿美的人。

原來,在這個世上美不缺少,那些人人事事無不折射出世間的美。用我們充滿求知慾的眼睛,去探索美;用我們靈活有力的雙手去創造美……美就在我們身邊。

這是一篇觀後感,小作者語言簡潔、明瞭,對於《開學第一課》中鄧麗老師的人物描寫比較成功,感情在文章結尾得到了昇華,突出了美在身邊的中心,前後呼應。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5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看完後,我內心非常感動也受益非淺。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女宇航員劉洋老師所講的太空的美是無法想象和比擬的。而我們地球的美是無時不在的。寬廣無限的太空帶來了獨特、奇妙的美,而地球卻給我們帶來了大自然的美,讓我們邁出自己的腳步,走近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去探索的大自然的美。

倫敦奧運會,中國運動健兒努力拼搏團結合作。為了祖國和自己爭得了榮譽,同時也散發了中國運動健兒的自身之美。向全世界展示出最美的名片。沒有完美的個人,卻有完美的團隊。因此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堅持、努力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生活中最美的事情是互相幫助和傳遞快樂。高原小學資助老師——鄧麗,用自己的愛心,播撒人間最美的大愛。讓山區的孩子們去發現美,感受到美。通過內心的召喚,培養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世界因你會更美。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自己融合在班級中去幫助、團結同學。把自己的愛,自己的美,傳遞到班級中的每一個同學、每一個角落。用小我去融合,用大我去奉獻,做一個班級傳遞美的使者。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6

今天,老師給我們放映了《開學第一課》————《美,在你身邊》,讓我深受感動!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第2節,裏面有個叫吳斌的人,他是一名大客車司機。那天,他開着大客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突然一個碎片朝他飛去,砸在他身上,他竟在這時做出了讓人吃驚的表現,他果斷並平穩地把車停了下來,立刻開啟了雙閃燈,接着勉強地站起來對車上的乘客説:“因為車子在高速公路上,很危險,請大家不要到處走動,並照顧好自身的安全。”説完就暈了過去,最後因傷勢太重,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他就是最美的司機。這個真實的故事讓我感動極了,我感受到了那位司機的機智、堅強,竟然在受重傷之後果斷地停車,更感受到了那位司機的博大愛心,不顧自己深受重傷,救了24個生命啊!

還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羣生活在大山裏的孩子,由於師資匱乏,因而上不好課。有一位叫鄧麗的女老師,來到海拔1800米的山上,去教這些孩子們,教他們沒上過的音樂課和體育課,讓孩子們每天都在知識的海洋裏快樂地度過。可是,一轉眼,鄧老師三年的支教期就要結束了,在那分別的歲月裏,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給老師做了很多的禮物!鄧老師被孩子們一顆顆幼小的心靈感動了,最終,鄧老師留了下來。第二個故事裏的鄧老師不遠千里來到大山裏,給大山上的孩子們傳授知識,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同時也收穫了快樂!她的也事蹟着實讓人感動啊!

我們只要用心靈去發現,用眼睛去觀察,就能發現身邊的“美”人。如果世界上有更多的“美”人,那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美好!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7

9月5日,我們在教室裏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美就在你身邊》。

在過去的日子裏,我們身邊湧現出了那麼多可歌可泣的美麗人物: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山村教師鄧麗,最美警察惠淼這些最美人物和他們的故事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震撼。

在《開學第一課美就在你身邊》這節課上讓我學會了如何發現身邊的美,如何努力展現自己的美,傳遞他人的美,創造嶄新的美。就像最美山村教師鄧麗一樣,她明明可以不在大山裏教學,可她卻選擇了大山。她覺得大山需要她,那羣天真而又可愛的孩子更需要她。

鄧老師來到大山,她教孩子們唱歌,跳舞,還教他們畫畫。山裏的孩子不知道該畫什麼,鄧老師就讓他們畫她自己。孩子們都認真地畫起來。孩子們畫完之後,鄧老師看他們畫的她,哭笑不得,有的同學把她畫成了一個男生;還有的同學把她畫成了老太婆。鄧麗沒有怪他們,反而鼓勵他們:畫的不錯,很有進步。就這樣鄧老師每天給他們上課,陪他們做遊戲。三年之後鄧老師該走了,但孩子們捨不得她,他們為了留下鄧老師,到處採鮮花,還為鄧老師編了一首歌,最終鄧老師同意就留了下來。

像鄧老師這種人是創造美的人。

我覺得有些人嫌貧愛富,是不會向鄧老師一樣到大山裏去教學的。在這世上像鄧老師這種人真不多。鄧老師她有着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崇高精神。像鄧老師的義舉正是心繫學生,關心學生,在她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偉大,普通中的崇高。

看完最美教師的故事,我心裏也由衷的想對每一位老師説一聲:老師,你們辛苦了!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8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與媽媽一起觀看了一年一次的《開學第一課》。剛打開電腦,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多彩繽紛的畫面,並聽到娓娓動聽的歌曲!真是美妙!

隨着一聲聲動人的旋律,《開學第一課》正式開始啦!這一堂課的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身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撒老師説。

首先,為我們請出的是神九的一位著名女宇航員——劉洋!接下來,玖月與大家分享了一首歌曲後,我們見到了體育高手——姚明!他在非洲大草原給我們帶來了一段CD,給我們展示了動物們的靈性與美麗,並倡導我們保護小動物!

後來,我們見到了奧運冠軍——葉詩文等人!見到了最美教師——鄧麗!她用了三年時間,教會了孩子們跳舞、唱歌、畫畫等!我們不但見到了最美教師,還見到了“最美警察”、“最美司機”等。到了此時,我們已上了兩節課了——傳遞美與和諧美。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多才多藝的大成哥哥!他幾乎能利用身邊的一切事物來當做樂器,吹出美妙的音樂!如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水管、梳子、小藥瓶、花生殼……

後來,第一課為我們介紹了一位震撼全城的人——一位平平凡凡的大巴司機!他在高速路上僅用了45秒停手剎、換擋、剎車、開雙閃燈……他挽救了車上24名乘客的生命,而自己卻永遠的離去了,他一個人,值得一座城歎息!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講了四種美:探索、創造、傳遞、和諧!它令我懂得了很多……

“身邊不是沒有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9

昨天晚上,我們一家人觀看了中央一台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升起的陽光,哼着歌謠,心情像彩虹,繽紛舞蹈……”隨着一首優美的歌,我們進入了課堂。主持人宣佈今年的主題是:美在你身邊。

這節課分為探索美、自然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等幾部分。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陳一冰和他的團隊。他們互相幫助,彼此信任,最後以零失誤的完美成績取得了奧運會體操男團冠軍。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集體主義的美,在一個集體裏,儘管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是這個集體裏的所有人彙集起來,就能展現集體的和諧的美和力量。

著名哲學家赫拉克里斯曾説過:“美在和諧。”我們的班級也是一個團體,每個同學的身上都有不同的優點,班集體的榮譽也是個人的榮譽。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凝聚在一起卻是不容小視的。我要帶着這種美,與同學們和諧相處,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0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收看《開學第一課》,今年這個節目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

中國首位女太空員劉洋是第一節課的老師,她要和學生們分享的是自己在太空上發現的美。劉洋説:“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並不是成為宇航員,但也一直幻想過在太空中是怎麼樣的場景。但是一切的幻想都抵不過身臨其境帶來的震撼,“在深邃、蒼茫的宇宙間,彷彿才真正明白了什麼是寬廣,領悟到什麼是無限。太空獨特的失重環境,使我時刻都有魚兒自由遨遊的感受,無拘無束。”

在第二節課上,奧運會上的焦劉洋、葉詩文的亮相引起了台下小觀眾的轟動。班長林妙可也喜歡游泳,可是她只能遊50米。焦劉洋提醒了我們:“興趣也許是最大的動力,卻不一定是持久的。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創造出最美的感受,需要我們常説的‘貴在堅持’。”焦劉洋在北京奧運會上與冠軍擦肩而過,可她並沒有放棄,繼續努力終於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取得了冠軍。

奧運會上,有一個特別的奧運冠軍,就是帆船冠軍徐莉佳。徐莉佳一眼弱視,一耳弱聽,在視力和聽力都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在我國弱勢項目上取得突破,奪得中國帆船史上首枚金牌。

徐莉佳講述,在她剛開始練帆船的時,訓練條件不是很好,連個像樣的碼頭都沒有,她需要自己拖着帆船入海。有一次,她被一個巨大的海浪捲入了海底,雖然練過6年的游泳,但是徐莉佳在那一刻還是覺得個人能力在大自然下顯得無能為力。等她好不容易游到海面,發現他的帆船桅杆已經斷裂,帆也撕破了。從此以後,帆船隊規定,必須老隊員帶着小隊員,男隊員護送女隊員。很多男隊員明明只需要練半程的距離,卻需要陪着女隊員到了目的地才回去。“現在雖然條件好了,但是當時互助的一幕幕總在我心裏。”

美來源於生活,善於發現生活美,善於從生活中得到啟示,你會感到受到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就在你身邊,你會覺得生活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1

9月2日20時,我國首位女航天員河南姑娘劉洋以主講嘉賓的身份亮相電視台綜合頻道《開學第一課》節目,向學生們描述太空之美、地球之美、人性之美。

小時候,我的夢想並不是成為宇航員,不過,我也曾幻想過太空中會是怎麼樣的場景,但是一切的幻想都抵不過身臨其境帶來的震撼。劉洋的一段開場白引起了學生們的濃厚興趣。回首太空之旅,她感歎説,在深邃、蒼茫的宇宙間,彷彿才真正明白了什麼是寬廣,領悟到什麼是無限。太空獨特的失重環境,使我時時刻刻都有魚兒自由遨遊的感受,無拘無束。在太空,更被地球的美所震撼,這顆我們世代棲息的星球,像極了一顆鑲嵌在黑色絲絨布上的藍寶石,簡直是一種超越了語言的美。

遠在太空的劉洋迫不及待想回到地球的懷抱,她説那是我的家,在那裏,有我的朋友和最親的家人。去太空走了這麼一趟,看見了地球的渺小,更明白了地球的偉大;離開了地球,才意識到對這顆星球無限的依賴、無限的愛。

聽完劉洋的講述,鄭州市康平小學的李翔宇感歎太空真是美得不可方物,他改變了想當考古學家的夢想,也想做一個太空人。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2

“世界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羅丹這樣説。

美一直在我們身邊。可什麼才是真正的美呢?

是一朵嬌嫩的小花,或是一片花海?

是一峯獨秀,或是羣山連綿?

是潺潺的小溪流水,或是滾滾長河?

還是……

這些都是美,但不是全部。

清晨,太陽射出第一道光芒,鳥兒開始鳴叫,老人開始晨練,又是全新的美的一天!

晨練的人們,老公公打着太極拳,老婆婆一邊跳舞,一邊聊着家常。多麼其樂融融的美啊!

馬路邊,大樹下,一個個橘黃色的身影在忙碌着。他們就是清潔工。無論嚴寒還是酷暑,無論颳風還是下雨,他們總是準時出現在大街小巷裏,默默地掃着垃圾——這種默默為大眾服務的精神,難道這還不是美嗎?

還有我們都熟悉的——最美的司機吳斌。他為了全車24人的安全,強忍腹部被鐵塊刺入的痛苦,最終還是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大的美,小的美……我們身邊充滿着美,只不過一直沒被發現。或許想最美司機那樣的大美不會發生在我們身邊,那就讓我們來發現身邊的小美吧。

就是現在,我的身邊,我的弟弟和妹妹正在開心地玩着遊戲。美綻放在他們如花般稚嫩的笑臉裏。

書房裏,身為教師的阿姨正在備課。此刻,她為了她的學生——那些馬上就要迎來重要的高考的學生——而努力着。這美就凝聚在她專注的神情中和額頭上細密的汗珠裏。

廚房,年過半百的外婆正在燒菜。為了我們一家人,她任勞任怨,不辭辛苦。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看着她手上的老繭,看着她豆大的汗珠,美就藴藏在這每一個小小的細節裏。

還有許多許多美……

讓我們擦亮眼睛,尋找並發現身邊的美吧。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3

9月2日那天晚上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的節目《開學第一課》,它以“美就在你身邊”為主題,通過發現美、傳遞美、創造美、和諧美四個方面來講的,讓我們認識和發現生活中許多感人的美麗瞬間,其中有幾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首先,焦劉洋在我的印象中非常深刻。她講過的200米蝶泳的點滴故事更讓人記憶猶新。

她為了要把自己站在奧運會領獎台上的夢想實現,她整整遊了15年。每當焦劉洋想放棄游泳的夢想時,她就會捫心自問:“焦劉洋,你喜歡游泳這個夢想嗎?”而她每次的回答都沒有任何遲疑———喜歡。

那你不該為你的夢想而付出堅辛與努力嗎?你要是這樣想,哪怕你付出汗水、承擔壓力也是值得的。最終她堅持了下來。

她不斷地在碧水中滋潤着自己的夢想,釋放着進取的激情,每天不遊一萬米,不放棄。最終焦劉洋站在了領獎台上。還有高原貧困女教師鄧麗,用火熱的青春和細膩的愛,感染着大山裏的孩子,點燃孩子們進取的夢,揚起孩子們人生的風帆,她讓我相信:真心的付出,夢想就會實現。

我聽了焦劉洋的故事以後也會像她一樣為自己的夢想而付出努力,完成我學習的夢想。不管前方的道路多麼困難,我也要堅持的走下去。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4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

在這一年裏,我們身邊出現了很多“最美人物”:最美老師鄧麗、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最美女孩刁娜……,這些最美人物和他們的故事都特別讓我感動。

第一課“探索美”。神州九號宇航員劉洋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升上太空後,發現了太空和地球的美。她説道:“遠離地球,才更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和珍貴。”尋找美,發現美從接觸自然、接觸動物開始。姚明在非洲草原上看見了許多可愛的動物,有梅花鹿、大象、河馬等。我從中體會到了大自然和野生動物那種生機勃勃的美。

第二課“創造美”。奧運會游泳冠軍焦劉洋從5歲開始練游泳,經過15年的刻苦訓練,終於在今年的奧運會上奪得了二百米蝶泳金牌。她説:“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創造出最美的感受。”還有劉大成,他能用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如:水管子、樹葉、花生殼等,稍作加工,就能吹奏出優美的樂曲。

第三課“傳遞美”。奧運會帆船冠軍徐莉佳認為:最美是相互幫助,傳遞快樂。于丹教授也給我們講了一個道理:分別把一個生雞蛋、一個胡蘿蔔和一些茶葉,放進三鍋開水裏。只有茶葉變得豐滿了,滋潤了,自己美了,也把這種美傳遞給了水,把清香傳遞給了世界。美有大小之分,從我們身邊發現小美開始,把美傳遞出去。

第四課“和諧美”。男子體操隊隊長陳一冰告訴我們:“團隊成員之間必須不斷地溝通,相互信任,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他堅信: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只有完美的團隊。

有位名人説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你留意,美就在你身邊。美,無處不在。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5

今天晚上我收看了有中央一台播出的,《開學第一課》。

這一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在你身邊”。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經説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世界有許多美,比如説:地球之美、自然之美、心靈之美……當劉洋在外太空時,看到地球,説:“地球真美!”當美麗老師鄧麗要走時,同學們用最美的方式留住老師,這是心靈美。當媽媽讓焦劉洋在游泳和學習做出選擇時,焦劉洋毅然選擇了游泳,應為他要創造美。吳斌,一個大巴車司機一個讓一座城流淚,為救一車人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大美。當陳一冰的團隊在預賽中成績不理想時,他們互相鼓勵,不但溝通,不但信任,不但鼓勵隊友,相信隊友,才奪得了花樣體操團隊金牌,他們在傳遞美。

這都是美。我從這些美中體會到了許多道理。我們要珍惜地球的美麗和珍貴,也要保護自然之美,因為是她們哺育了我們,這是我從劉洋的話語中感受到的。我們要用愛去灌溉別人,愛的力量是無限的。愛的力量甚至可以發現美,感受美,心靈美,這是我從鄧麗的學生身上看到的。有時候,在遇到困難,也許,夢想會變成動力,讓你不顧一切的往前衝,達到自己的夢想,這是焦劉洋告訴我的。把雞蛋、胡蘿蔔和茶葉放在沸騰的水中,放進去到拿出來的時間是相同的,可它門本身卻發生了變化。雞蛋拿出來硬邦邦的,他的內心已經變硬。胡蘿蔔拿出來變成胡蘿蔔泥了,它變軟了,沒有了自我。而茶葉拿出來卻使水變了顏色。變的清香又舒服。這就是世界上的三類人,這是我從吳斌身上看出來的。當一個團隊受到挫折時,不要泄氣,要和隊友之間不斷溝通,不斷信任,放下壓力,互相信任,互相鼓勵,堅持下來,相信隊友。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卻有一個團隊的完美。這是陳一冰告訴我的。

美是無處不在的,可能就在我們的身邊,也可能就在社會上。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吧!我們要相信,美就在我們身邊!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6

這一學期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在我身邊”。這一檔一學年一次的電視教育節目,是通過名人的演講或互動,來教育孩子們、學生們,開學了,是該學習了。

在所有的活動中,或者説是演講中,于丹老師的“貨比三家”,給我留下了深入人心的印象。

于丹老師把人生當作三鍋沸騰的水,把三種不同的人當作雞蛋、胡蘿蔔和茶葉,然後分別放入三個鍋中,當三鍋水將三種材料沸騰畢後,發生了三種有着天壤之別的情況——

放入雞蛋的鍋中,雞蛋的殼是硬的,裏面也是硬的,水卻毫無變化;

放入胡蘿蔔的鍋中,胡蘿蔔變成了像柿子肉一樣的一攤蘿蔔泥,鍋中的水卻沒有什麼變化;

放入茶葉的鍋中,茶葉由原先彎曲彆扭的姿態,在水的沸煮後,舒展開來,在水中漂游着,而鍋中的水,也因為茶葉的醇香和自身的沸煮,脱胎換骨般,香氣誘人。

這三鍋水,這三種材料,在煎熬、沸煮後,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三”態——

雞蛋。鐵心石腸,和社會生活中那些固執、冷漠、無情、自私的,在如此這般地煎熬中卻依舊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一樣,令人厭惡;

胡蘿蔔。懦弱無能,和我們身邊的那些做作、無心奮鬥、心無餘併力不足,在生活的萬般煎熬中仍舊無法向光明未來奔去的人一樣,叫人惋惜;

茶葉。無私奉獻,和那些在平常開朗、外向、樂於助人、在朋友眼中他就是開心果或百寶箱,在生活的苦苦煎熬之中出人頭地,融入集體和社會的人一樣,讓人歡欣。

《開學第一課》是一個讓人在小小題眼中體驗到人生百態的節目。“美”,它讓我們瞭解瞭如何發現美、創造美、傳遞美,知曉了美的重要性。小美大美都是美。

美在你身邊,只需用心發現罷了。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7

在田野上空,無數小花匯成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優美的音樂伴隨着歌聲“放飛你的夢,總比山高,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開學第一課開始了,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我們一聽到美,就會想到大自然的美麗,天空、大海、草原······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發現美。

劉洋“老師”面帶微笑來到同學們身邊,她告訴我們,他小的時候也想象過太空的美麗,現在到了真正的太空,她被美麗的宇宙震撼了,發現太空的美是無法比喻的。他也通過太空嚴酷的環境,體會到了地球的珍貴。我們雖然無法體會太空的美,但是我們可以體會自然之美,每種動植物都有獨特的美,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發現,美都會隨時展現在我們眼前。

鄧老師自願到偏遠地區去教書,她教會孩子們跳舞、唱歌她説:“跳不好沒關係,只要快樂,你跳的就是最美。”她能讓孩子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其實她的心靈是最美的。大成叔叔用家裏平凡的物品,吹奏出不平凡的音樂,音樂中美的旋律是創造出來的。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有困難堅持一下,我想我會感覺到快樂的。

生活中的美隨處可見的,就像“開學第一課”裏講述的探索中有美、創造中有美、傳遞中有美,和諧中也有美。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8

《開學第一課》是圍繞“美”來寫的,我以前覺得美就是外貌漂亮、帥氣、內心善良,但在看了這次《開學第一課》,便對美有更深刻的理解,更能善於發現自己身邊的美。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一共有四堂課,分別是: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創造美和傳遞美。在《創造美》這堂課裏鄧麗老師作為一名支教老師,教大山裏的孩子英語、音樂和美術。這位性格開朗、大大方方的老師,給大山裏的同學們帶來了從未擁有過的快樂的課堂、快樂的歡笑、快樂的舞蹈,將愛的種子播撒在同學們的心田裏。所以,在老師支教快要到期的時候,同學們也用最美的方式想教老師挽留下來。這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關心別人,別人才會用他(她)的誠心來回報你。大成哥哥是個有心人,將我們的生活用品或一些廢棄的東西稍微改造一點,便能吹出好聽的曲子,他發現了身邊美好的聲音,創造了奇特的樂器,把美妙的`音樂傳遞給了我們。而我們卻只會用現成的樂器來吹、彈樂曲,並沒有想到會去改造一些物品。從大成哥哥的身上,讓我知道了美、快樂其實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身邊的美和樂趣、快樂。

在《傳遞美》這堂課裏,最美司機吳斌叔叔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了13年,沒有一個人投訴過他。在他被鐵塊重重的砸傷了的情況下,他的第一反應是把方向盤握緊,讓車子不失控,保證了全車24人的安全。正如於丹老師説的一樣,熟雞蛋是被生活煮得硬邦邦的鐵石心腸的人,而那幹茶葉不僅在開水中舒展了自己,還把沒鹽沒味的白開水泡成了香茶水。吳斌叔叔就是幹茶葉,雖然他犧牲了自己,但他保全了全車人的生命,還把美德傳遞了出去。這位最美的司機的故事和于丹老師意義深刻的話讓我明白了:我們雖然不一定都能遇到吳斌叔叔那樣的生死考驗,但我們小學生也有責任,我們應該好好學習,讓大人們看到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不是好吃懶做的人,而是四有新人。

通過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美不僅是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內心要善良,品德要高尚,心理要陽光。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19

“你醒來的時候,問候你好;升起的陽光,哼着歌謠;心情像彩虹,繽紛舞蹈;你我的臉上,寫滿微笑;相同的呼吸,相同心跳;敞開心去看,幸福環繞……”美妙的音樂,清澈的歌聲,一年一度寓教於樂的開學第一課便如期在這樣的感人的氛圍中開始了。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為“美,就在你身邊”。什麼才是美呢?開學第一課讓我對美有了新的認識,讓我有了一雙探索美的眼睛,一顆感悟美的心靈,獲得傳遞美的力量,明白了美的真諦!

美來自於生活。羅丹曾説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次的開學第一課就讓我們帶上這雙發現美的眼睛一起進行一次美的旅行!

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是神九的三位宇航員中唯一一位女宇航員劉洋老師,她向我們講述了她在太空看到的美。這顆我們世代棲息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竟然顯得那麼瑰麗、那麼耀眼,她弧段的邊清晰可見,披着一層藍白相間的光暈,陽光投射在海洋上照出深深淺淺的藍,大地脈絡分明,海岸線清晰綿長。地球出夢幻般的、蔚藍色的光芒,像極了一顆鑲嵌在黑色絲絨布上的藍寶石,簡直是一種超越了語言的美。那是我的家,在那裏,有我的朋友和最親的家人,就在那一刻,地球離我是那麼的遙遠,但又是那麼的親近。聽着劉洋老師的講述,我被自然的美深深震撼吸引。

美來自於心靈。2012年間我們身邊湧出了很多很多最美的人物,像:最美教師、最美司機、最美孕婦、最美洗腳妹……他們都是社會中最平凡,最不引人注目的,也許我們與他們在路上擦肩而過,回頭就消失了他們的身影,但他們卻做出了令全國上下為之側目的舉動,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每個人的心。

鄧麗,一個平平凡凡的社會80後,被分配到偏遠的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任教三年。三年來,她沒有一句怨言,沒叫過一聲累,沒説過一句苦,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地教導學校中的每一個孩子。她認為孩子們最開心,最自信的時候就是最美麗的,最迷人的。她教孩子們畫畫,看到孩子童真的心;她教孩子們跳舞,欣賞孩子最美的舞姿;她教孩子們唱歌,聆聽孩子最真摯的愛!那首《您別走》走進了多少人的心中,令多少人流下感動的淚。她與孩子們玩耍嬉戲,她教孩子們學習寫作,她聽孩子們為她譜寫的歌,她與孩子們度過了一千個日日夜夜,她把美種進了孩子心裏,孩子也用美回報她。她和孩子美德淚水和笑容都是那樣的美。她用無私的愛詮釋了美的真諦。

是誰的離去,引得一座城的歎息,是誰的離去,引得全城人的哭泣,他在那短短的45秒內完成的壯舉,令全國上下為之動容,他就是最美司機——吳斌!

當看到吳斌的事蹟,看到視頻中的他緊緊握着方向盤,強忍劇痛,換擋、剎車、將車緩緩停好,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然後站起來,面向乘客説出他最後的話語時,我們的心靈再一次被深深震撼,吳斌,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司機用他的人格美感動了十億人。這就是美的力量!

看了這次《開學第一課》,讓我們更多的瞭解了身邊的美,讓我們知道,美並不僅僅是風花雪月,是茶餘飯後的一種閒情,更是一種道德行為的大美。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就在不經意的一瞬間,只要我們帶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就能看到更多點點滴滴的美!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20

漢字之美

語文書上説:“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記住他們的預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的大門的鑰匙。”政治書上説:“文字的出現,標誌着人類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歷史書上説:“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絕大部分優秀的中國文化都是通過它來記載和傳播的。”

從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的隸書等,都具有極強的中國藝術,甚至有人將漢字譽為中國五大奇蹟。這絕不是空穴來風,柔美的柳體,不羈的狂草,端正的楷書,都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可以見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漢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在形體上逐漸由圓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叫“方塊字”。然而,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那樣歷盡滄桑,青春永駐。古埃及五千年前的聖書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後來消亡了,有記載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埋藏。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也有五千年的歷史,但它在公元330年後,它也消亡了。歷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還有瑪雅文、波羅米文等。但漢字不但久盛不衰,獨矗世界文字之林,還不斷得以發展,影響也越來越大,這一特點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

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帶着這樣的喜愛,我總是不知疲倦的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讓心在一次次閲讀中得到滿足,所以,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我們在漢字的懷抱中茁壯成長,我堅信它是最美的文字。或許,它不如其他文字那樣瑰麗,那般華美,但我相信,中國方塊字永遠象徵着中華兒女自1840年來的侵略戰爭中一次次努力,並在最後抗日戰爭中取得勝利,也是因為它如梅花般,永遠散發的芳香,在能使中華民族在最艱難的條件下奮發拼搏,香氣永駐。進而創造出獨屬中國的魅力,獨屬中國的魅力!

舞動的符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無論是物質上的四大發明,還是思想上的百家爭鳴,中華文化都凸顯了她的優秀。而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成分,也是漢文化最具魅力的一方面,那便是漢字了。

從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的圖紋到殷商時的甲骨文,到後來的銘文,漢字在不斷簡化,不斷普及,它伴隨着中華文化的發展,記錄着中華文化發展的歷程,也推動着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有了漢字,我們才能瞭解祖先們的生活,探索中華文明的發展,瞭解古人的思想,汲取先人的精華,豐富人們的生活。漢字的神奇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有了漢字,中華文明才會源遠流長;有了漢字,我們的歷史才不會是一片空白;有了漢字,我們的思想才不會空虛。漢字有着神奇的組詞能力,幾個漢字組在一起,便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幾千個漢字組在一起,便是一篇情感流動、思想豐富,能讓人產生共鳴或者是讓人費解的文章。在這字與字之間,在這詞於詞之間,傳遞出的已不是一種簡單的信息,而是人類的種種美妙的感情,形象鮮活的漢字又被賦予了種種情感。於是,漢字便跳到了錦帛上,跳到了竹簡上,跳到了紙張上。它們帶着人類的情感跳出了人們的腦海,像一個個樂符,自由的組合便組成了一片篇篇美文,一卷卷古書,一本本著作。

於是,中華歷史上便有了這些美妙的樂章:《史記》、《漢書》、《出師表》、《陳情表》、《赤壁賦》·····,一句句,一行行,讀來朗朗上口,讀來意味深長,讀來獲益匪淺,讀來蕩氣迴腸。漢字在文章當中盡顯奇妙,於是便有了“開卷有益”,便有了“勵志讀盡天下書”,有了“鑿壁偷光”,有了“囊螢映雪”。炎黃子孫對漢字的感情是無法形容的,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親切,一種由衷的崇愛。

漢字是優秀的藝術文字,它能發展成為一門“書法藝術”,在各位書法家的筆下,神奇的漢字更是魅力四射。在當今全球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更應該熱愛自己的文字,傳承自己的文化,讓漢字這個中華文化的瑰寶永爍光輝。是啊,最愛寫的字是那先生教的方塊兒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中國漢字文化歷史

我最喜歡漢字,老師時常教導我們,學不好母語就學不好外語。外國人覺得他們自己國家的語言很簡單,但學起漢語來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才被取名為“漢字”,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楷書。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最初,人們將文字刻在烏龜殼上,這種文字叫甲骨文。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變遷,文字從甲骨文發展到金文。隨後文字總共經歷了六次改變,他們分別是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六次漢字的改變,象徵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變遷,所以中國漢字不僅代表了一種語言,更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

跟外語比起來,中國的漢字表達的意思更形象、更生動。舉個例子,比方説“男”。自古到今,男耕女織,男人是在田裏幹活,女人在家紡織。所以“男”字是一個“田”加一個“力”,代表了在田裏出力的人所為“男”。如果説“男”字是兩個字結合表達意思,那麼這個“月”字就是文字和圖形的完美結合。月有陰晴圓缺,“月”完美的表達出了月亮的形狀,這樣讓字的意義更生動形象。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更加説明了中國漢字的內涵與文化底藴。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21

又到了開學季,開學第一課對每個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探索美、創造美等環節,在課堂上,無論是奧運冠軍,宇航員的現身説法,還是明星們的歌聲舞蹈……詮釋的一個主題就是美就在身邊。

節目陣容強大,精彩紛呈,寓教於樂,在歡樂與趣味中進行講述,以“美在你身邊”引導中小學生感受祖國的強大、生活的美好和榜樣人物的高尚品格,鼓勵中小學生髮現身邊的美,努力展現美,傳遞美,創造美,用實際行動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

其實身邊美好的事處處存在,只是我們缺乏對美的認識和理解。放低我們的心去發現,這是一種態度。

在這一年裏,我們身邊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最美人物”: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這些最美人物和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感動;在這一年裏,我們國家有許多讓我們振奮的美好事物:神九飛天、蛟龍下海、奧運健兒奮力拼搏……這些美好的事物鼓勵我們奮發向上。

恰好,前幾天,讀于丹的《莊子》心得裏有這麼一段話:“有一句諺語,説:山坡上開滿了鮮花,在牛羊的眼裏它只是飼料。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有的時候,我們能夠看見鮮花,但是當一個人的心被名和利那兩條船遮蔽的時候,我們能看見的世界也差不多遍佈飼料。畢竟,飼料是可以吃的東西,是有用的,而鮮花是神祕的,是審美的,啟迪心智的。不要以為只有牛羊才看見飼料,其實,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每天看到飼料太多,看到鮮花太少。”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人,他們抱怨在生活中找不到美,其實,美就存在於我們身邊。只要你擁有善於發現的雙眼,生活就會給你驚喜,用心地去感受生活,你會發現,“美”就在你的身邊!

“美”就在我們身邊。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後感 篇22

9月2日晚,央視與教育部合作推出的《開學第一課》給全國的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精彩紛呈、別開生面的第一課,鄒凱、馮喆、葉詩文等奧運冠軍作為特邀嘉賓亮相,與全國的學生們分享體育運動中的創造美、和諧美,姚明和林書豪雖沒能來到現場,但也通過視頻當了一回課外輔導員。

自2008年以來,《開學第一課》已成中小學生開學的特別禮物,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於長學將《開學第一課》通俗地解讀為兒童的春晚。2012年的《開學第一課》首次採用了場外嘉賓助陣的方式,這兩位場外嘉賓就是姚明和林書豪。姚明專門剪輯了在非洲拍野生動物保護的紀錄片,向學生們講述大自然動物的靈性與美。林書豪本來時間緊張,沒法參加央視的節目錄制,但感覺不能錯過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他在酒店裏用自己的DV機拍攝視頻交給了節目組。林書豪告訴大家,要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鄒凱、馮喆所在的男子體操隊冠軍成員昨晚集體亮相。隊員和同學們一起參與了搬運果凍的遊戲,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訴大家團隊協作的和諧之美,陳一冰講述了奧運男團奪冠背後的艱辛,他説:互相信任,互相鼓勵才能成功,就像個人要融入集體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