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21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精選32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3.29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精選3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精選32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

新學期伊始,《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開學第一課》是愛的築造,是心的領航,讓我們感動不已,讓我們用心起跑。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觀看後,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孝。

“孝”字表示老人需要子女的支撐,孝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感恩和扶助。孝順不能掛在嘴上,要付諸行動。

童話大王鄭淵潔來到現場,講了他家裏孝的作為和傳承:父親悄悄地為他抽鋼筆水,他自己將好不容易買到的平角電視送給父母看,兒子將最愛吃的大蝦讓給他吃……一件件孝的事例讓我非常感動,我知道了孝就是默默地付出。《禮記》中説:“孝,樂其心,不違其志。”一個叫何洪濤的工人做到了。為了滿足父親的願望,他親手改造摩托車,不辭辛苦地帶着父親去旅行。何洪濤盡了孝心,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父母辛勤地養育着我們,而他們卻在慢慢地老去。於是,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前幾天,奶奶生病住院了,爸爸幫奶奶接屎接尿,好幾天都沒有脱衣服,身上由於過敏起了好多小紅豆。爸爸好幾天都沒有閤眼了,每天既要照顧奶奶,又要上班,整個人都瘦了一圈。爸爸多孝順呀!他用行動讓我明白了孝的真諦。

父母以言傳身教告訴我,要把孝落實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裏,不論是每天放學回家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 媽”,還是多和父母聊天,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還是幫父母做家務……“孝”要從現在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盡孝不能等待,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

人生道路上,總是要起跑的,有些人可以搶跑有些人只配看着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跑在前面的,未免就孤單影只,又會接受被無數人嫉妒的眼光。

而跑在後面的,卻有成羣的朋友一起歡欣鼓舞,一邊是天之驕子,一邊是平凡之人,不同的生活,卻有不一樣的快樂,他們都可以,一直追逐前方的腳步,享受超越的快感。

此外——還有一種人,他們目向遠方,卻邁不出沉重的步伐,他們大聲呼喊,回答他們的只有一片孤寂。

他們被黑暗淹沒在最沒落的牆角,懦弱的接受別人的歎息,在自己的世界裏迷失自我。最後得到的兩個字,只不過是悲哀。 如果不出意外,開學第一課裏的小威的將來也就是如此了。

就如同轉折句一般,在小威的生活裏,來了一個人,平凡又偉大,默默撫摸着那個蜷縮在角落裏的身影。

她的名字叫做母親,這樣一個名字,卻在我腦海裏縈繞數遍。

她不惜勞苦,用自己的臂膀,為孩子擋下所有嘲諷的話語。

她不知疲倦,用自己尚還温熱的手,努力帶給他温暖。

只是孩子的心,在囚牢裏,深深的禁錮着,她就用鋼琴,這種世間最温情的音樂,敲醒他沉睡的心靈,並讓他去感動更多人的心靈。

可能你也有這樣一個母親,總是為不能給你優異的生活而傷心,而在教訓你後默默哭泣。

小威最終學會了彈鋼琴,併成功的開發了自己的大腦,能與人正常對話,那雙靈動的手指輕輕敲擊鍵盤,扣出了一代父母的辛酸,可憐天下父母心。

而我們呢,在沉迷於優雅的旋律時,是否應該反省?

平時爭執的場景,叛逆的話語,以及不明不白任性的行為,輕輕撫摸一下臉龐,是否有淚水的劃過?

鋼琴曲能再次響起,而我們在父母身上撒的氣,卻如冰寒,讓父母六月如墜冰窖。

小威啊,你不必自卑自己,有一天你會遨遊九天。別停下你追逐的腳步。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3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分別有“孝”“禮”“愛”“強”四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禮”。

第二節課的主題是“禮”,主講老師是香港著名歌手容祖兒,她與同學們分享了禮的重要。禮,就是守規矩,懂禮貌。她説:“一個懂禮貌的人往往會贏得更多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是的,很難想像一個言行粗魯的人怎麼會得到別人的好感與尊重?課堂上,國航乘務組的空姐和空少們為大家示範禮儀規範,得體的微笑和動作令人如沐春風、温馨備至。所以,“禮”是立身之本,家風教育中,“禮”是尊敬長輩,關愛家人;文明禮貌是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

中華傳統美德以禮為先,“不學禮,無以立。”正如孔子所説,禮,是一切的根本,我們萬事都要以禮為先,古今中外亦是如此。

古代張良在秦滅韓後,立志為韓國報仇,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張良在下邳閒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並讓張良幫他撿起並穿上,雖然張良內心氣憤,但為了不失禮節還是照做了。那老人走了裏把路,又折回身來,要求張良次日五點與他會面,老人反覆提出無理的要求,可是張良從未失去應有的禮節,最終經過了考驗,從老人那裏得到一本寶書,並靠着這本以禮而得的書輔佐沛公劉邦,為他獻計獻策,最終成為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可見,禮是做人的根本,即使人生失意,也要時刻保持做人的禮節,最終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雖然中國是禮儀之邦,但是在國外亦有不少的禮儀之士。有一次,列寧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給列寧讓路,準備自己退回去。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着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説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列寧毫無疑問是一位偉人,但他卻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貴而無禮,這更顯出了他偉大的品質。

生活中我們也要懂禮儀講禮節,一次搭乘公交車,由於我提早上了車,車上還有很多空座,我和母親便挑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一位美麗的大姐姐坐到了我的前面,車開到一半,位子早已坐滿了,這時一位老太太一瘸一拐地走了上來,我還再糾結給不給讓座時大姐姐早已站了起來,給老人讓了座,這不是禮儀高尚的體現嗎?有時,一個懂“禮”之人常會從內心裏散發出一種內在美。

“禮”它不僅代表一個人的樣貌,更代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禮”,才不會被外國人所輕視,才會在世界大放光彩,才會成就一個真正偉大的中華民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4

知識是成功的動力,夢想是成功的源泉。只有擁有淵博的知識和一個屬於自己的遠大理想,才能改變平凡的命運,創造精彩的未來!——題記

“開學第一課,愛的築造;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青春的歌聲縈繞在耳邊,矯健的舞步映入眼簾。沒錯,我們又來到了一年一度開學首播的《開學第一課》。

這個學期的《開學第一課》別有一番風味。和往常一樣,這屆的節目也有一個主題:夢想——知識——創新。俞敏洪通過夢想獲取學習的力量,最後竟遠遠超出目標,步入北大殿堂;成龍通過對電影夢想的執着追求,不斷嘗試、創新,最終帶着這副開過顱、腦出過血、幾乎全身都骨過折的光榮身軀走向了成功的舞台;王桐晶,六歲開始學習珠心算,九歲考進了國家隊,一直在國家隊訓練到十八歲。憑着每天刻苦的訓練,她成為了世界上心算能力最厲害的人之一;第二演播室中,神奇的“白洋澱”——非牛頓流體竟“吃軟不吃硬”……這些精彩的節目令我記憶猶新,尤其是解海龍爺爺那慈祥而飽經風霜的面龐後一張張黑白卻五彩繽紛的照片。

提起他本人,大家也許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作品,可謂是家喻户曉。當得到人生的第一部照相機,開始從事攝影工作時的他這樣問自己:“我做這些,究竟是為了什麼。”後來,當他走進大山,看見那些貧苦的孩子們空有夢想與決心,卻無物資來幫助他們上學;他還看見一位鄉村教師為了讓這些孩子們圓夢,揹着才幾個月大的嬰兒在四面通風的教室裏講課。從那以後,他忽然明白過來:他攝影的目的原來是替這些孩子們圓夢!於是,他將孩子們可愛的面孔,發光的眼睛和那極不相稱的破舊衣物公佈於眾:“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這些照片無疑在告知人們:看看這些可憐的孩子們,這才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幫幫他們吧!

在這些黑白照片的幫助下,三十多年後,“大眼睛”、“小光頭”、“大鼻涕”等“孩子”們各自都有了一個圓滿的生活,“小光頭”更是有了一份高薪工作。解海龍爺爺是看着他們一步步成長到現在的。當收穫了“孩子”們最真摯的感謝時,他笑了,欣慰的笑了,眼中泛着點點淚光,浸濕了眼角的皺紋。

從連温飽都難以解決的舊中國,到今天的世界大國。解海龍爺爺是兩個時空之間的橋樑。而在輝煌的今天,有這麼一羣人,為了祖國的科技事業默默奉獻,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成果,那就是——國產大飛機“C919”的首飛。

在此次研製中,從總設計師吳光輝到以劉立蘇為代表的科技試飛人員,再到參與研製的上千個單位的幾十萬人,無一不是起早貪黑、殫精竭慮地工作。正是因為這些,才有了這架宏偉的“C919”——“11.95米高,38.90米寬,35.80米寬,正常載168人,載人上限高達190人,燃料可供飛5000千米……”這是吳總設計師的話。當全息投影的“C919”大飛機在大廳翱翔時,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無比激動與自豪!

在這屆節目中,我獲益匪淺,在新的學期裏,《開學第一課》的精神將激勵着我不斷前進。我會牢記這些成功者,更會牢記他們的汗水!為實現祖國偉大復興夢而奮鬥、創新!

向這些為祖國事業而奉獻的人們,致敬!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5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成龍向大家講述了自己實現夢想的過程。成龍説:“兒時的我不懂夢想是什麼,但內心的正義感使我想當一個英雄。”我想,或許這就是夢想吧。每個人光有夢想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成龍就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面對未來,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永不言棄。只有這樣,青少年才能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俞敏洪和王源的勵志演講,讓我明白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非牛頓流體”遊戲讓我懂得團結和智慧才會走向勝利。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這句話給了我很深的感觸。少年是國家的棟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少年有智慧,國家有未來。可是,不讀書,哪兒來的智慧呢?

曾經,在那些偏遠的山區,有許多的少年為了讀書,為了學習,每天要走幾十裏的山路去到學校。例如解海龍老師圖中的“大眼睛”蘇明娟,“小光頭”張天義,“大鼻涕”胡善輝等,他們都是山裏的孩子,可他們同樣有着對知識的渴望。時光飛逝,當初的他們都已長大成人,是夢想讓他們成長。

夢想,往往促進人們向前,夢想,是指路的明燈,夢想能創造人們美好的未來。

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一定會去實現我的夢想,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6

9月1日晚上,我準時收看了中央一套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當我打開電視時,我立刻被《開學第一課》的內容給吸引住了。

這一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節目開頭是一段歌舞表演,然後是幾位久經沙場的老紅軍為我們講述他們長征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賀炳炎將軍的故事。在長征的一次戰鬥中,他被敵人打斷了一隻手臂,必須馬上截肢,但是,當時沒有手術用具,醫生只好把他綁在門板上,用鋸子把他的手臂一點一點的鋸了下來,而且,整個過程沒有用麻藥!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感慨萬千:記得我6歲時,第一次拔牙,我因為怕痛,死活不敢去,就是躺在了拔牙的牀上,也不張開嘴。後來,媽媽説給我買玩具,我才張開了嘴。跟賀炳炎將軍比起來,我十分慚愧。賀炳炎可是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一點一點的把他的手臂鋸下來的啊!

紅軍在長征中走了十萬公里,而且,每天就只吃手指蓋大小的黃豆。跟人家一比,我跟紅軍簡直不是一個層次的。我覺得,我想要達到紅軍那個境界,還差四個詞,這四個詞分別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

同學們,讓我們接過先輩們的旗幟,將先輩們的精神和激情延續下去!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7

正式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在教室裏收看了《開學第一課》的節目。

主持節目的小班長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司機叔叔在開大巴時被飛來橫禍——剎車制動轂鐵片擊中,那時的疼痛,令人難以想象,肋骨被削碎三段,肝臟被削成粉末,多麼疼痛!在他清醒的最後76秒,他沒有拿起手機打120求助,也沒有大聲向乘客呼救,更沒有直接急剎車,而是緩緩地停下了車,拉上手剎,用最後的力氣站起來,通知乘客:“不要亂走”,然後做了緊急疏散。這時的他,卻已經倒在了前排的座位上,不省人事……雖經多方面搶救,但令人惋惜的是司機叔叔還是離開了我們。看到這裏我心裏非常難受,同時又為有這樣一位叔叔而感到自豪,他不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接着我們又見到了幾位今年奧運會的冠軍,他們為我們講述了他們平時是如何刻苦訓練的。是啊,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在學習上也要向他們一樣刻苦學習,將來用我的勞動成果來回報爸爸媽媽,回報社會。

《開學第一課》漸漸接近了尾聲,我想:“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有所收穫。”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8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我們一家人都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準備觀看。

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各自國家到來的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而這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這讓我首先想到了我國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和古時人們所追求的琴棋書畫,之後便是各個老師們的上台演講。

當撒老師上台時我看見他手裏拿着一個板子,正當我納悶時,他便舉起來展示,我才看清,那是一份甲骨文。上面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字,上半部分看起來像是一個倒着的山,下半部分則是三條豎線。剛開始時我並沒有看出是什麼字,只是覺得應該和水有關。之後撒老師説:“如果你把這個山想成天,這個字你就猜對了。”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個雨字,我不得不讚歎我們祖先的機智。之後王老師便又給我們講解了一下“正直”這兩個字的演變,“目不斜視,直奔目標”,我覺得十分有道理。

之後還有來自美國的理查德,圍棋高手柯潔,著名鋼琴家郎朗的徒弟徐子航和來自意大利的擁有53根手指的機器人特奧進行的精彩的比賽,著名翻譯家許淵衝,還有青年京劇演員王佩瑜用京劇唸白表演的《水調歌頭》和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6歲高齡的許淵衝老先生,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詩經》、《李白詩選》、《紅與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經許淵衝的翻譯後才得以流傳國外或引進國內,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他還説:“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這是個多麼敬業的老人啊,我不禁十分地佩服他,他那皺皺的皮膚裏彷彿埋藏着這些年積攢的知識,而我們作為年輕的學生,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向着目標前進,成為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的好學生。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9

在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家風、家訓、家規”。

可能大家不知道,師楠是宜昌市五中706班學生。他是一個陽光進取活潑的孩子,學習之餘常常幫助同學,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大街上、公交車上,他都能為他人着想,幫扶需要幫助的人。師楠媽媽陳阿姨稱,兒子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他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生,去救死扶傷,幫助更多的人。

作為宜昌中學裏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全國紅十字模範學校”、“全國衞生救護先進集體”,宜昌市五中多年堅持紅十字人道奉獻博愛宗旨,秉承“救死扶傷、扶危濟困、助人為樂、敬老助殘”紅十字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創造性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紅十字和志願者活動,在與學校德育工作、課程改革實驗、學生安全自護教育、關愛貧弱學生羣體等工作的結合上均作了有益探索。此次省紅會下發一個名額到學校,全校從897名學生中,挑選出了品學兼優的師楠作為學校代表參加會議。

從師楠的身上,我看見了一種“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0

從點撇豎橫,到詩詞歌賦;由刀槍劍戟,轉為五棋書畫。駝鈴聲聲,伴隨着絲綢之路上的寂寞與希望,墨香點點,夾雜着中華學子的書聲琅琅。一條驚豔世界的巨龍,展現了東方華夏,向着全人類傲然挺立,這就是我們的神州中華!

婀娜身姿秀麗端莊,橫豎撇捺柔中帶剛,這就是我們的中國漢字。每一個偏旁都有一種寓意,每一個字都藴含着一個古老傳奇,述説着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從篆文金文甲骨文,到今天的行書草收正楷字,王羲之,柳公權,顔真卿,書法名家豪爽的筆法下誕生的珍貴墨跡至今流傳,象徵了中華民族永不彎曲的脊樑。

在耄耋老人的述説中,詩詞歌賦的寶庫如同浩渺夜空般向我們打開,一首首傳世之作如同滿天閃耀的星斗般熤熤生輝,不同年齡,不同行業的人都不禁為之折腰,驚豔於世的中華詩詞,在博覽古今中外的九旬老人的智慧下化裝成一個個跳躍的英文字母,走向世界。董卿單膝跪地,比花梢的言辭更具有説服力,對那神聖而崇高的知識殿堂,文化堡壘,心中總有難以言表的敬仰。在它們面前,我們是多麼渺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1

鄧麗老師是邊遠山區的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可她燦爛的笑臉散發出美麗的光輝,照耀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感染者每一個孩子,從此他們歡快的唱歌、跳舞、做遊戲,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去描繪眼前的美麗,他們的生活不再孤單,美麗的笑容每天在他們臉上綻放。這一切只因為有了快樂的鄧老師,有了愛他們的鄧老師,有了無私付出的鄧老師。鄧老師把她的美麗留在了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是她讓孩子們看到了山外的美麗,讓他們有了走出大山的希望,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是開心的!鄧老師不是説了嘛,説開心最美!

我多麼希望我的老師能和鄧老師一樣,和我們一起開心的笑,教我們唱歌教我們跳舞,下課陪我們一起玩遊戲,在玩中讓我們懂得做事的道理,歌唱中讓我們感受學習的快樂,在我們手拉手中感受愛的温暖......

我想我的願望很快就能實現,想到這兒,我不禁露出了笑臉,我想,此刻我也是最美的吧,開心最美嘛!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2

當窗外的知了再不像盛夏般不知疲倦叫着的時候,我們也隨之又一次迎來了開學。坐在教室裏,觀看者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突然覺得這世界真美。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持人如是説。女教師鄧麗長得並不出眾,她只是眾多教師中的一員。但她卻又被稱為“最美的女教師”,這是因為她為了大山裏的孩子,在支教三年後卻毅然留在那個貧瘠的地方,是什麼讓她寧願捨棄城裏的繁華,放棄到更好的學校教學?我想是為了山裏那羣質樸孩子的臉龐。這首您別走也寄託了孩子們對鄧麗的感情。為我們鑄就了一首愛的讚歌,更是美的讚歌。

美不一定是城市的燈火繁華,也可能是鄉間小鎮的田屋流水;美不一定是春天的百花爭豔,也可能是冬天的素梅傲雪;美不一定是發生在多大的崗位上,也可能是由平凡人鑄就。

“最美的司機吳斌”在生命的緊要關頭,卻首先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清潔工人穿着那統一的衣服,整日奔走於大街小巷,使一個個城市變得整潔美觀;還有那些在地震中為他人獻出生命的人;還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私奉獻的人,所以這世界真美。

將思維回到課堂上,抬頭是老師在低眉思索着什麼,望向兩側只見他們在奮筆疾書的身影,還有偶爾撓下頭的焦慮表情。這一切,如此和諧。

在生活中,不必要為一件小事而耿耿於懷,卻也不必為了耿耿於懷而覺得有些羞愧。生活便是如此,循規蹈矩,如在白開水般平淡的生活才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要活得灑脱,活得精彩,活得快樂,這何嘗不是一種自然美呢?

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尋找美,發現美,或許它就發生在你眼皮底下,只是你從不管願為他們停留而已。睜大雙眼,去觀察身邊發生的小事,或許你也會同我一樣覺得,這世界,真美!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3

今天是我們邁向初中生活的第一天,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心中有許多感受。

初中生活的大門,正在向我們悄悄的打開,在新的集體中,我要相互團結、互相幫助,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我們需要做到愛老師、愛同學、更要愛自己,每一年的開學,都會觀看“開學第一課”,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精彩與感動,讓我們在初中三年的生活中有了一個明確的新目標,我們會向着這個目標努力、奮鬥。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在我們快樂成長的同時,更要把安全切記於心。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要多多請教,多多溝通,建起一座屬於這個大家庭溝通的橋樑,更要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把以前所有的一切,都畫上一個句號,明天就是一個新的起跑線!

“開學第一課”中,我們看到了來自大山裏的兩位小姑娘,她與一位大學畢業的年輕女教師相處了四年,在短片中,我們看到了她給老師的點點滴滴小感動,用一顆最真摯,最善良的心留住了他們的老師,更看到的是她們對學習的渴望,她們送給老師的卡片上分別寫着“心靈美”與“笑容甜”,因為老師告訴他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什麼挫折,都要帶着一個甜甜的笑容去面對,去克服,這句話也令我們感受匪淺,並將這句話銘記在心,一個人,長的多漂亮不算什麼,最重要的心靈美才是最真實的美。

“開學第一課”中的幾位游泳冠軍也是最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他們背後所付出的艱辛與痛苦是我們所無法想像到的,而正是這種不斷努力,從不放棄的精神,才使他們站上了最高的領獎台,因為他們堅信:痛苦是短暫的,成功得來的甜果將是永久的!

新學期,新徵程,尋找出一個新的自我,要以一顆最真誠的心去對待老師,同學,只要努力,不放棄,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4

今天,我認真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給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樑老先生,他的事蹟令我很感動!

樑老先生13歲就參了軍,那時候楊政委對他非常好,樑老先生把楊政委當成自己的父親,楊政委也把樑老先生當成自己的兒子。那時候紅軍過草地條件非常艱苦,在三年中,他們共用一個碗吃飯,共蓋一牀被子睡覺,直到楊政委犧牲。幾十年來,樑老先生通過多種途徑一直沒有放棄尋找楊政委的後人。

看了這個節目我對照自己,樑老先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首先是懂得感恩。樑老先生對於楊政委的教育感激不盡,幾十年後仍然無法忘懷。而我們現在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對於老師的教導之情,表現出來的往往是不耐煩和理所當然。

其次是百折不撓。樑老先生當年小小年紀,他就能夠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終於走出了草地。而我們遇到困難時往往繞道而行或是輕易放棄。

我們要牢記紅軍精神,高舉先輩的旗幟,懂得感恩,學會直面困難,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5

本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論起中華的驕傲,最先想到的就是漢字,漢字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劃,都藴含着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直,承載着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藴和價值。僅“正”“直”兩個字就可以看出中華的文明。由此可見,學好漢字才能更好地領略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

漢字結束後,想到的便是“琴、棋、書、畫”,人們經常在這幾方面進行比賽。但,這幾場比賽卻讓人們大開眼界,機器人VS人類,這特殊的比賽不由得讓人多看幾眼,成敗也更加引人心神。

棋:“阿爾法圍棋”程序VS世界圍棋冠軍柯潔,雖然這一次比賽柯潔以3:0的成績落敗,但柯潔那永不服輸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現在“阿爾法圍棋”已經宣佈退役,但它無懈可擊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強大,不由得感慨科技的進步。

琴:意大利機器人“特奧”VS徐子航,在這次的“人機作戰之速度大比拼”中,雙方均演奏了《野蜂飛舞》這一曲目。“特奧”以52秒的成績領先徐子航2秒獲勝,但演奏技巧還有待提升,可以説人機各有優勢。雖然“特奧”在技巧方面還有不足,但還是體現出了設計師們的強大,他們賦予了機器以藝術的生命,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人腦利用機器的強大,這也是我們人類的一種進步。

中華文化博大精神,其中的文學更是重要的一環。中國的詩詞數不勝數,更以唐詩、宋詞、元曲而聞名,可以説文學是中國人心底的共鳴,是人類情感的依附、情感的歸宿。將一生用來翻譯詩詞的徐老爺子説,詩詞有三美:內容美、形式美、音韻美。徐老爺子至今依舊每天堅持翻譯,並且認為—“人生最大的樂趣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本次觀看《開學第一課》感觸頗多,更對中華文化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瞭解,併為此感到深深的驕傲。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6

今天上午,我和同學在教室裏觀看了精彩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一開始,我就被那鮮紅鮮紅的五星紅旗高高揚起的畫面吸引了。

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講述了一個個由五星紅旗串起來的故事:有革命者在獄中繡紅旗的故事,讓我想起讀《紅巖》時那些感動的時刻;有攀巖者拼命在珠峯頂上插上五星紅旗的故事,讓我感歎中國人的堅強毅力;有海軍爸爸用五星紅旗守護商船的故事,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這節課讓我最震撼人心的是來自上海的三位哥哥:姜大禮、黃俊凱、金振宇。他們組成了“大黃金”組合,勇敢挑戰30秒交互跳繩紀錄。只見他們弓着腰,飛速地跳着,繩子快得都看不見了,腳步像靜止了一樣。我目不轉睛地看着,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想是不是電視台開了加速特效!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當他們挑戰成功時,我歡呼了起來。我感歎道:這些哥哥們真了不起,這背後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的艱辛、汗水和堅持。在我的眼裏他們的雙腿像馬達一樣,跳出了真正的中國速度,是祖國的驕傲。

感謝《開學第一課》,讓我瞭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讓我明白:科技的發展讓祖國越來越富強,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7

大家都知道,南京大屠殺是我國不能忘記的一個歷史,它使許多無辜的家庭破碎,分離。死了大約三百萬的中國人,而日本人則是無情的屠殺着手無寸鐵的當地居民。讓我們傷亡慘重,這是不可饒恕的,而《開學第一課》則是為我們講述了抗日戰爭中的種種事蹟。

《開學第一課》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愛國、勇敢、團結、自強。而秦怡奶奶為我們講述了國歌的創作的背景,透露自己與國歌之間的“特殊緣分”。趙一曼的愛子心切讓我感受到她的忠直;左權的鐵血柔情讓我感受到他的勇敢……還有許多愛國英雄也為祖國付出了生命,愛國柔情,英雄不朽!

《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到中國英雄的勇敢,也感受到了日本倭寇的殘酷。飛虎隊的機智也讓我為他們捏把汗……而這次參加現場演出的最年長已有98歲,最年輕的也有85歲了。《開學第一課》用最誠懇的方式盡最大可能地向這些抗戰老兵致敬。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要學習這些抗戰英雄堅強的毅力,嚴謹的作風。用勇敢、堅定、自強不息這樣的精神去學習,去建設自己的國家!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去學習他們鐵血錚錚的意志,守好祖國的每一片寸土,做一個守家衞國的熱血男兒!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8

昨天晚上,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電視節目,深有感觸,想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期《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給我“,和往常一樣分成了四節課。第一節課的關鍵字是“孝”。“孝“是形聲字,上面是”老“的半邊,下面是“子”,表示子女支撐老人。這節課的主講老師是鄭淵潔,他認為,身教勝於言教,我們的孝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禮記》裏説:孝,樂其心,不違其志。説來慚愧,我在家很少幫父母做家務,遇到好東西也不太會謙讓。我以後一定要改掉這樣的毛病,孝順父母。

第二節課的關鍵字是“愛”,其中歌手秦勇放棄音樂而陪伴兒子治病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想,世界上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父母之愛,也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對他人之愛。我們要愛父母、愛他人、愛生活,用愛心把世界相連。

第三節課的關鍵字是“禮”,主講老師的容祖兒,她從小就接受了母親文明禮儀的教育。我家也是,我走路喜歡駝背,媽媽就逼着我挺胸收腹;我説話含糊不清,爸爸就一定讓我吐字清楚。所以,我以後要自覺注重禮儀,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第四節課的關鍵字是“自強不息”,其中有一羣來自孤兒院的孩子,他們每天刻苦練習武術,終於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能站在舞台上為億萬觀眾表演了。相比他們而言,我每次鍛鍊身體都需要父母催促,真是太不應該了,我以後要自覺鍛鍊,增強自身體質。

這次《開學第一課》帶給了我這麼多啟發,我希望我能從中獲得進步,成為一名更優秀的學生。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19

以“愛國、勇敢、團結、自強”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是振奮人心、催人上進的一堂課,讓我深深懂得和平的不易和對幸福的珍惜。

1931年的9月1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侵佔打破了我國東北人民原本寧靜的生活。日軍不但搶佔了我國東北三省,還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我體會不到那種不安與痛苦,但是我能想象到,那是多麼恐怖的事情。或許就在前幾天,人們還興高采烈地看着東昇的太陽,規劃着未來的生活,而這一切,只在眨眼之間都不復存在了。從那天起,中國人民再也看不到陽光了,等待着他們只有漫長的黑暗。

董卿老師告訴我們,在東北抗日戰爭中有一位女英雄,她本是四川省宜賓縣北部白楊嘴村的`人,但在聽到東北人民的悲慘遭遇後,她丟下了自己不滿2歲的兒子,義無反顧地來到了東北,參加了當時的東北抗聯,她就是趙一曼。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一場戰鬥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撤離,腿部負傷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但趙一曼卻什麼也沒有説。從那之後,日軍便對趙一曼實施了各種各樣的酷刑,可趙一曼始終堅貞不屈,沒有透露半點消息。最終,趙一曼被日本鬼子殘忍殺害,年僅31歲,那一年,她的兒子才七歲。趙一曼在慷慨就義之時,留下了對兒子的期盼:“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這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一位女性的偉大,一位母親的偉大!

在錄製現場,節目組還請來了左權將軍的女兒左太北奶奶,左權將軍是在掩護大部隊撤退的時候被炮彈炸死的,他也是我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而他犧牲後幾天正好是左太北奶奶1週歲生日。節目組也特地做了一尊左權將軍的雕像送給左太北奶奶,奶奶當場就哭了。血永遠是濃於水的,左太北奶奶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她的父親,但她堅信,父親是愛她的,更是愛國的。正是有了這份對“小家”、“大家”的“愛”,才有了像左權將軍、趙一曼這樣的革命先烈,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主持人還給我們介紹了國歌的來歷,並由當紅少年組合TFBOYS領唱國歌。全場氣氛高昂,熱血澎湃,彷彿每一個人都時刻準備着,在祖國面臨險境時,用我們的勇敢和頑強,與邪惡勢力作鬥爭。

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牽引出了我們對少年小英雄王二小的回憶,他是我們家喻户曉的人物,他的智慧和勇敢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方向,我們應以二小為榜樣!我們還要感謝許多在抗日戰爭中幫助過我們的外國友人們,是他們在我國國難之際,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以他們的國際共產主義精神,譜寫了一篇篇壯烈戰歌。正是因為全國人民的團結、全世界人民的團結,最終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課堂的最後,由撒貝寧老師給我們闡述了“自強”的真諦。14年的抗戰生活是艱苦的,也是值得的,因為它讓中國人民在戰火中得到洗禮,生生不息,自強傲立!我們是英雄的後代,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時代,要繼承和發揚英雄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在起,堅定立志,把祖國的強盛當做自己的夢想,從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讓我們銘記歷史,一起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而努力拼搏!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是最棒的!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0

"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你我的臉上,寫滿微笑…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一道道悦耳動聽的聲音從電視中傳出,《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

今天是9月1日,是全國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也是今年《開學第一課》正式播出的日子。《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台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這天晚上我陪着我的同學與全國的中小學生一起觀看着這個勵志的節目。

兩位主持人剛開始便向我們講述了今年的主題──"中華驕傲",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北京大學的王寧教授向我們展現了"正直"二字從古至今,由繁化簡的變化過程。説道:"我研究漢字二十年了,漢字是我們中華的瑰寶。中國文字是因義而構形,每一個文字都有着自己獨具一格的含義。"所謂"正直"就是目不斜視,奔向目標。

主持人董卿説了一段話:"漢字除了歷史悠久,它還獨一無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方塊字中,有着中國人的風骨,更有着中國人的智慧。"漢字不愧是中華第一驕傲!這段話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一位人稱"漢字叔叔"的外國友人,也在台上表達了他對漢字的熱愛。22歲那年,他來到中國台灣,他用盡了自身所有的財產與全部的心思投入到對"漢字"的研究中。連一位外國友人都如此地對漢字着迷,我們不更應該好好學習嗎?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它有着幾千年的歷史,是唯一最悠久、並延用至今的文字。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寫照。每一筆每一畫,都藴含着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承載着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藴和價值。只有學好漢字,才能更好的領略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才能更好的瞭解歷史,瞭解我們的祖先!才能更好的去創造未來!

《開學第一課》讓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我們中華的驕傲與文化的自信。一份中華的驕傲,一份獨屬於我們民族的驕傲!我為中華而自豪!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1

9月1日是開學的第一天,所以全校組織觀看《開學第一課》,它的主題是幸福。老師要求我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幸福是什麼呢?讓我們邊觀看邊體會吧!

首先講得是一個兩歲的小女孩從六樓摔了下來,正好樓下有位阿姨經過並接住了她。但是這位阿姨的胳膊卻因為瞬間的衝擊而粉碎性骨折了,但是這位阿姨並不後悔,她説:“如果以後再碰到這種事情我還會去做,去救助。”這位偉大的阿姨為了這個兩歲女孩幼小的生命卻犧牲了自己的胳膊,我們要學習這位阿姨偉大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

然後又講了另外一個故事,一個雙眼失明的小男孩,名字叫劉浩,從8歲的時候突然想學習鋼琴,媽媽帶着他找了四十多個老師,但沒有一個人願意去教他,就因為他是盲童,帶一個盲童學習鋼琴不但孩子要付出很多,老師也要付出很多,而且不一定能教會,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沒人願意去做。後來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盲童學校鋼琴班,劉浩的簡譜是媽媽用牛皮紙一針一針扎出來的,沒有辜負媽媽的辛勞和期望,劉浩的鋼琴彈得非常好。劉浩自己説:“其實我跟別人沒有什麼兩樣,只不過我是一個盲人而已。”劉浩還曾經參加鋼琴大賽拿過三等獎呢,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好好學習,將來報答母親。也許對張浩來説,幸福來自夢想,幸福是和媽媽一起成長!

其實,有時候,幸福很簡單。幸福是温暖的關愛,幸福是真誠的讚美,幸福是快樂的分享,幸福是無私的奉獻。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2

開學啦!9月4日晚上,我和媽媽一同觀看《開學第一課》,這一期的主題是——我愛你,中國。它是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這四個標題。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課——愛國。秦怡奶奶向我們講述了《義勇軍進行曲》的來源。日本鬼子把長城炸開了一個缺口,八路軍拼死保護長城,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新的長城。我不由的感歎:長城能有今天的完好無損,多虧了八路軍的頑強抵抗,要是沒有他們,長城估計早已處在異國他鄉。

而這一課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左權。他1942年5月25日犧牲,再過兩天便是他女兒左太北的生日,而1942年5月22日是他寫的最後一封家書。左太北奶奶講,在她記憶中,父親是個很模糊的記憶,直到看到那十一封家書之後才知道父親有多麼地愛她。這也讓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當時戰爭是多殘酷、無情,剝奪了一家人的親情、團圓,剝奪了大約2700萬人的生命,剝奪了太多的和平,所以我們要加倍愛護、珍惜今天這個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第二課勇敢主要是重現“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日本人在城內肆意殺人,被殺的中國人總計30萬人。這讓我很氣憤,日本人太殘忍了,一點人情都沒有。

第三課是團結,因為沒有團結就沒有今天的勝利;第四課是自強,是要我們學會獨立。

《開學第一課》讓我更愛祖國了,但我更不會忘記那段血淚史。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3

開學的第一天,媽媽帶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的節目《開學第一課》。

節目一開始是成龍爺爺講述自己的故事。成龍爺爺從跑龍套開始再到成就今天的事業,受過很多傷也吃過很多苦,他教會我們要成功就需要去努力和拼搏。數學天才王桐晶姐姐是全國珠心算四五六屆的冠軍,她做過的卷子可以鋪滿一百間教室。成龍爺爺的故事和王晶桐姐姐的故事都告訴我們成功不是偶然的,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有收穫!

眾多精彩節目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解海龍爺爺拍攝的一系列照片故事。裏面的大眼晴蘇明娟,那一雙求知若渴的眼睛深深打動我。她每天都要往返二十四里的山路,無論嚴寒還是酷暑每天堅持去上學。小光頭張天義,在自已也很困難的情況下卻能割出大部分的錢去幫助別人。大鼻涕胡善輝,他穿着破舊的衣服,揹着破舊的書包流着鼻涕在教室裏大聲讀書。今天,他們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這些都告訴了我們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依然能堅持不懈,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享受着父母給予的最好物質生活,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4

泰戈爾曾説:“唯有愛,是能夠把不同信仰的人們團結在一起的力量。在今年開學第一天,我有幸與全中國的2億中小學生一起,觀看了愛的教育的第一棵。

噹一聲聲的“我愛你,中國”的高歌響徹八達嶺長城時,我的內心有着無法抑制的激動與自豪,這一句句熱切的“我愛你,中國”相信是每個炎黃子孫對祖國最不用遮掩的片片忠心。

愛到底是什麼?愛是分享,是信任,是力量,是榮耀。哦!我並不理解這些空乏的句子,我只相信我所看到的,我看到是在地震災區樂觀堅強的人們分享快樂,分擔痛苦,八八水災人們眾志成城,抗擊天災,中國人不斷獲得各種成就,在世界上為國爭光,愛,讓中國更美麗。

而今,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新中國走過了不斷髮展的一個甲子,我們也正處於人生的黃金時代,我們並不需要為祖國作出如何卓越的貢獻,而最基本的,我們應該從內心熱愛祖國。科技物質的不斷髮展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繽紛多彩,許多青少年懷揣着“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好奇心,對祖國的發展漠不關心,然而我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中國人,我們應當感到驕傲與自豪,我們應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地大物博,當然,我們也需要對身邊的,需要幫助的人奉獻自己的愛。人生的最大悲劇不是死亡,而是他們不再愛人。只有對人類最強烈的愛,才能激發出一種必要的力量來追尋和體會生活的意義,小溪匯成河流湖泊,小愛也終會變成大愛,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温暖彼此。

就像毛主席曾説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我們愛祖國,也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吧。因為我堅信“愛,讓中國更美麗!”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5

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可以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美,也可以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創造美。美可以劃分為很多類。

大自然的美。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兇猛的獅子,温順的梅花鹿……一切都是那麼的祥和,那麼的美。然而現在的一切非常令人擔憂:天空已不再是蔚藍的,河水也不再是清澈的,獅子和梅花鹿也是日益減少。就像姚明所説的那樣:“當我們的子孫長大後,問起我們梅花鹿是什麼樣子的,它們怎麼會沒有了呢?那時,我們該怎樣回答?”從現在開始,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保護好大自然,那麼大自然依然還是美的。

身邊的美,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平凡而偉大的人物,有最美司機,最美媽媽,最美教師,最美清潔工……你見過一個城為一個大巴司機送行嗎?他叫吳斌,一個普通的大巴司機。就在那一天,他載着一車的乘客在高速路上行駛,這時,一塊大鐵片忽然從前面飛了過來,穿透了擋風玻璃正好砸中了司機吳斌。由於鐵片的衝擊力非常大,當它砸中吳斌腹部的時候,他肯定受了重傷,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吳斌師傅卻毅然堅持着,他先是把車穩穩的停在了安全地帶,接着拉好手剎,然後囑咐乘客們不要驚慌,不要亂跑,當他強忍着劇痛完成了這一切之後,就再也扛不住了……他倒下了,一車的乘客得救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挽回了一車人的安全。他在平凡中彰顯了偉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像吳斌叔叔那樣面臨生死考驗,但在平凡的小事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們一樣可以成就美,用小美來鑄造大美。

于丹老師説過:“我們人可以分為三類:一、生雞蛋,二、胡蘿蔔,三、幹茶葉。社會生活就是一鍋沸騰的水,你放的東西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你如果把生雞蛋放進去,過一會兒生雞蛋就煮熟了,變得硬邦邦的。這類人只顧自己,不管別人,自私自利。你如果把胡蘿蔔放進去,一段時間後,胡蘿蔔就煮成胡蘿蔔泥了。這種人沒有主張,沒有自我,成了一顆牆頭草,風往哪吹就往哪倒。你如果把幹茶葉放進去,過一段時間後,幹茶葉會慢慢的舒展,不斷地圓潤,不斷地豐盈,同時成就了一鍋好茶。這種人能夠融入社會,不但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同時也成就了自我。我想,做人就應該做這樣的人。

看完開學第一課後,我深深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明白了很多道理。其實生活中處處都存在着美,我們需要擦亮眼睛,用心去發現美,感受美,並用自己的行為去創造美,將生活中的小美匯聚成大美並傳遞下去……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6

郭德賢老奶奶在《開學第一課》當中慢慢講述着自己當年發生的故事,對於我們觀眾來説,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那段歷史離我們並不遠,還在我們的眼前。那面如今在中國上空飄揚着的五星紅旗,是剛升上去的,那條升旗線還是温暖的,還留着革命先輩們的餘温。在五星紅旗升上去之前,革命先烈們用身體保護了五星紅旗,用自己的生命保存五星紅旗的那一抹鮮紅。

所以我們才會覺得五星紅旗如此鮮豔。我曾經看到過一句話:為什麼五星紅旗那麼鮮豔?因為那是血染的!不錯,五星紅旗確實是血染的。所以我們必須銘記那個時期,那個離我們並不遠的時期。我們不能辜負先輩們用獻血換來的和平,對於他們來説,只有祖國強盛了,他們的血才沒有白流。只有五星紅旗不再需要用流血去保護,同樣能飄揚在中華大地,他們的血才沒有白流。

央視之所以選在《開學第一課》上講述這個故事,是因為孩子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孩子也是離那段歷史最遠的人,所以我們要在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這些事情,唯有讓他們知道這些事,他們才能明白腳下踩的土地是如何得來的。也唯有如此,他們才會珍惜如今,把握當下,為未來而奮鬥。説到底,這就是一種傳承,是革命先烈精神的傳承。

可以毫不猶疑地説,我們的生命就是用他們的生命換來的,有人替我們承受了歲月的艱苦,承受了不該承受的痛苦,我們很幸運。我們是一個民族,叫做中華民族,我們號稱文明古國,號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號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這些都説明了一件事,無論是前人還是後人,都是一個整體。而五星紅旗,就是我們這個整體的代表,是我們凝聚而成的鮮紅。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7

開學了,開學了。又是一年開學日。

九月一日是我們正式開學的日子,八月三十一日我們去學校報到,老師告訴我們:晚上,中央一套有《開學第一日》希望我們能按時收看。晚上吃完飯,我準時守在電視機旁。8點鐘,中央電視台CCTV-1準時上課了。

《開學第一課》講的是什麼呢?語文,非也;數學,非也。哪講的是什麼呢?講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的傳統美德:孝、禮、愛。

第一節:“孝”孝字怎麼來的呢?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帶我們學習了孝的來源。孝是個會意字,老人老了要跌倒了,需要子女扶着。鄭淵潔又給我們講了,他們家的故事,他的爸爸和兒子。平常我看到媽媽總是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姥爺,剛開始我不理解,後來我慢慢的理解了。就像鄭淵潔講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將來吃原子彈蝦的機會都有!” 我們還學過好多關於孝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温席》等。我們一定要孝順老人。

第二節:“禮”裏不光是禮貌,還有對別人的尊重。第二節課的演講嘉賓是容祖兒,她説有禮節有禮貌的孩子才會受歡迎。她的媽媽教導她要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吃飯夾菜要有規矩。家裏等長輩來了才能吃飯,不能翻來翻去,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就像我們學過的課文《程門立雪》,楊時和同學為了儘快弄清一個問題,他們冒雪專門去請教程頤老師,可他們走到老師家門口,看見老師在椅子上睡着了,他們怕打擾老師休息,於是他們就站在大雪紛飛的門外,等老師醒來。“做個受歡迎的人,做個文明禮貌的人。

第三節:“愛”講的是秦勇和他兒子“大珍珠”的故事。

大珍珠被診斷出重度感統失調,很長一段時間大珍珠不會説話,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僅繫鞋帶這個簡單的工作,就需要比別的孩子多幾千倍的時間。秦勇感覺天快塌下來了。秦勇説,“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就用愛改變他將來的樣子”。大珍珠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唱歌等一些知識。我們要做一個有愛的人,不但愛自己,還要愛別人。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8

今天看了《開學第一課》,感觸非常深,我很關注的是兩個殘疾人劉偉和楊孟橫,他們兩個人都截肢了,先説楊孟橫吧!他很喜歡游泳,他很希望能夠參加殘疾人運動會,於是他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練習,可是,在那次考試時,楊孟橫只拿到了全國第九名,他非常的傷心,於是他就在日記裏寫到在游泳時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只游泳,不要在想起那令人傷心的過去。而劉偉,當他在學校裏聽到了優美的旋律時,他就愛上了鋼琴,因為他是一名殘疾人,而且沒有手,所以他就用腳趾頭去彈琴,雖然很髒,但是他彈得真的不亞於健全人,我非常的驚訝。

沒個人都有夢想,就算是死了的人之前也有夢想,只是你們不知道,但是我希望,那些已經去世的人的後代,能夠為他們傳遞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要去實現,因為我們有夢想,因為我們有希望!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29

9月4日晚上八點,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放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這一課,是在我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活動的背景下開展的。這一課的主題是通過回顧歷史、緬懷先烈,讓我們學會愛國、勇敢、團結、自強,珍惜現在的和平與幸福生活。

愛國,就要像左權將軍一樣,心中永遠裝着祖國,為我們國家的獨立作出巨大的犧牲。在過去的戰爭年代,他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在和平的今天,我們依然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在生活中熱愛家庭,在學習中尊敬師長。

勇敢,就要像放牛的王二小一樣,在面對兇殘的敵人的時候,挺身而出,為保護鄉親們的安全轉移而獻出自己年幼的生命;也要向拉貝一樣,為了國際和平挺身而出,不畏艱險。而在今天,我們要學會勇敢,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遇到困難時挺身而出,不怕失敗,勇於承擔。

團結,就要像在抗日戰爭中,我們四萬萬同胞團結在一起,國共合作,共同抵抗日本鬼子的侵略,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而在今天,我們也要學會團結,因為團結就是力量,我們要互相幫助,共同迎接新的挑戰。

自強,就要像革命先烈一樣,在戰爭年代那樣艱苦的歲月中自強不息,永不言敗,就算付出再大的犧牲,也要趕走外國侵略者。而在今天,我們也要學會自強,要不斷學習,最求進步。

總之,愛國、勇敢、團結、自強,不僅是歷史教會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而且是我們當代學習與生活的座右銘,我們需要時刻牢記!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30

第一課將於9月1日播出,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我們要向先輩學習,接過先輩的旗幟,勇敢向前。

看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着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的故事,用生命譜寫了‘長征之歌’。

今天,我們重温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着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着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衝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着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31

有一段路我們不能忘記,那就是長征;有一種精神我們更不能忘記,那就是長征精神。

節目請來了很多革命老兵或他們的後代,講述自己或父親的長征故事。這一個個故事猶如夜空中的滿天繁星,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最讓我難忘的是耿飈將軍的故事:行軍途中,他們因為缺少糧食,一天只能吃一顆黃豆。當我看到這裏時,我驚呆了,一顆黃豆是什麼概念?我們每天大約要吃2kg食物,也就是4斤2000克。而一顆黃豆大約只有0。2克。很難想象紅軍是怎樣堅持住的。如果按照每天2000克食物來算,人要吃大約5000顆黃豆才能吃飽。這種懸殊的差別讓我感慨萬分。

現在,很多人都嚷嚷着要學習長征精神,但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比如遇到難題,大多數人在自己做不出來的時候都會選擇問別人或上網查答案。如果能多想想,換一種思路去思考,也許就做出來了。

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還要努力,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從前輩手中接過那金光閃閃的火炬,讓長征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新長征路上,譜寫出新的奇蹟,新的輝煌。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篇32

9月1日是開學的第一天,今天老師交給我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晚上八點整觀看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到了點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電視機。這次的課程內容主要圍繞長征精神,講述百萬紅軍過萬里長征的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樑天文老爺爺,當時抗戰的時候他和老政委楊朝禮相依為命,為了報答楊政委,他一直想找到楊政委的孩子們,去看看他們,報答老政委的恩情。寫到這裏,我的心情真的是無比激動,感慨他們老一輩之間的革命情誼,他們是在用生命來託付信任,是我們這一代人無法做到的……

最後出場的是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當時的訓練艱苦,但是她沒有因為種種困難而退縮,選擇了堅持再堅持。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教育我們要學習長征精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以後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長大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