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2021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8篇)

欄目: 開學第一課 / 發佈於: / 人氣:2.92W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18篇)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

上個星期五,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了一半,我的眼眶就濕潤了。我真的被感動了。有些人為了夢想付出了許多努力,吃了很多苦,卻沒有退縮,依然用盡全力去追夢。這讓我深深的震撼了。

最令我難忘的,是舞蹈老師——廖智。她是汶川地震中的倖存者,曾被壓在廢墟下26個小時。廖智原是位舞蹈老師,她從小就有個“舞蹈夢”。可不幸的是,在地震中她失去了雙腿,連走路都非常困難。可她最終並沒有放棄那個“舞蹈夢”,而是帶上假肢不停地練習。儘管每走一步都鑽心的疼,但她還是堅持了下去。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想想我自己,真覺得慚愧。我的夢想是當一名服裝設計師,可我卻沒有絲毫努力,還經常覺得這個夢想太難實現,想要放棄。廖智在失去雙腿的情況下都能堅持,我比她差遠了。

現在想想,哪有什麼事是一帆風順的,成功背後總有付出,沒有人是在追夢路上不遇到困難的。我們應該頑強一些,遇到困難不退縮,這樣才能成功實現夢想。

夢想是燈,照亮我們人生的路;夢想是金,讓人生變得更加輝煌,有夢就有希望。讓我們向着夢想前進!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

俗語説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相互之間的禮讓,能促使人際關機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禮儀也是每一個公民的道德與責任。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懂得了自己作為一名普通人應盡到的道德義務和社會價值。

《開學第一課》中有一段內容引起了我的注意——班主任王小丫和撒貝寧扮演兩位旅客乘坐飛機。兩人因為讓位問題和使用手機的問題引起了糾紛,最後由金風航空公司的一位乘務員進行了禮貌的勸阻,成功的化解了這次糾紛。“謝謝”、“打擾了”、“不客氣”等禮貌詞彙不僅緩解了當時的緊張氣氛,而且讓兩位旅客倍感內疚和自責,進而也跟着相互禮讓地道歉起來。

看到此處,我的內心猛然一震,彷彿與兩位旅客內心引起了共鳴。在生活中,我常常因為對方一句聽起來不舒服的話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現在想起來,自己的做法違背了基本禮儀和道德的規範。其實並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更加複雜。很多時候自己迴避一下,並向對方説一句“不好意思”“對不起”事情不就解決了嗎?遇到矛盾衝突,雙方各退一步,換位思考,禮讓也能打敗衝突。

有時候,善意的禮讓能給人帶來温暖。看過一名小男孩的故事,他年僅3歲,因調皮打翻水壺燒傷了身體。父母叫不到救護車,只好攔出租車送往醫院。等了好半天才路過一輛出租車,師傅姓李,本來要去機場接人,看到這一家三口的難處,果斷的放棄了這單生意。一路上李師傅通過廣播求助,全程路段中的市民們紛紛自覺的讓出了一條綠色的生命通道……此時,淚水沾濕了我的眼眶。我看到為了拯救一名受傷的小孩,大家讓出了自己的金錢、自己寶貴的時間,這不僅僅是讓出了一條通暢的車道,更是一條挽救生命的通道。我看的了這座城市的正能量,看到了這座城市的温情。這便是一座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吧,禮讓讓這裏充滿了温情與温暖,讓這座城市變得更美麗。

禮讓,讓道德文明之花綻放,願文明之花在每個的心中永存,願禮儀在每個人身上成長。我相信,社會會在禮儀和文明中進步。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3

這一天,我在教室看了開學第一課,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出現在我的眼前,看到這裏我的眼睛濕潤了,真的,我太感動了。

新一代女航天員王亞平通過了種種艱鉅的考驗和訓練,非常不容易的帶着夢想飛上了太空,還有成為軍人的女士兵,他堅持訓練,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雙腿和孩子的廖智,同樣也失去了他的舞蹈夢,他痛恨這次地震。但是他沒有放棄,又穿上假肢繼續練習舞蹈,終於拾回了舞蹈的夢想,穿上裙子的她顯得格外美麗。在這裏,我想到了自己,有時受到一點挫折就想放棄夢想。我現在要向他們一樣堅強!向着夢想奔跑!實際上,遇到挫折總有解決的方法,這不過是上天對你的一種考驗,看你有沒有資格完成夢想的資格。

我們一定要向這些完成夢想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堅強和勇敢,這樣才能實現夢想。讓我們一起加油,一起努力,一起在夢想的道路上奔跑吧!

開學第一課對我的影響很大,還讓我學會很多知識,同學們如果感興趣不妨也去看看哦!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4

9月6日,我們班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看了一半兒,我卻也是感慨良多。我一共看了五六個節目,其中,我最喜歡三個節目。

第一個,我喜歡滑翔飛機。它是提高飛機和板之間所產生的氣流來讓衝浪飛機平穩行駛的。

第二個,我喜歡那位跳傘小高手,她和她的同伴們每天都要接受各種各樣的艱苦訓練。比如挺凳子,我看的時候心裏充滿擔憂和同情之心。我看着他們做的那一個個標準的動作,心裏萌生了一個念頭,我回到家裏也要試一試。説做就做,回到家我搬來一樣小板凳。我輕輕一趴,手伸平,腳向上翹,也做了一個標準的跳傘動作。我在凳子上整整堅持了一分鐘,下來時我腰痠背痛,特別是肚子上酸酸的,我發現,跳傘運動員們是多麼的不易和艱辛。

第三個,我喜歡那位失去雙腳的卻又再次頑強的站立起來的舞蹈家。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那時的她的夢想幾乎毀於一旦。可她卻頑強的站立起來。忍着疼痛戴着假肢,又重新在賽場上翩翩起舞。

此次的從《開學第一課》包涵了機智、勇敢和頑強,給我的啟發甚多。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5

人生道路上,總是要起跑的,有些人可以搶跑有些人只配看着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跑在前面的,未免就孤單影只,又會接受被無數人嫉妒的眼光。

而跑在後面的,卻有成羣的朋友一起歡欣鼓舞,一邊是天之驕子,一邊是平凡之人,不同的生活,卻有不一樣的快樂,他們都可以,一直追逐前方的腳步,享受超越的快感。

此外——還有一種人,他們目向遠方,卻邁不出沉重的步伐,他們大聲呼喊,回答他們的只有一片孤寂。

他們被黑暗淹沒在最沒落的牆角,懦弱的接受別人的歎息,在自己的世界裏迷失自我。最後得到的兩個字,只不過是悲哀。如果不出意外,開學第一課裏的小威的將來也就是如此了。

就如同轉折句一般,在小威的生活裏,來了一個人,平凡又偉大,默默撫摸着那個蜷縮在角落裏的身影。

她的名字叫做母親,這樣一個名字,卻在我腦海裏縈繞數遍。

她不惜勞苦,用自己的臂膀,為孩子擋下所有嘲諷的話語。

她不知疲倦,用自己尚還温熱的手,努力帶給他温暖。

只是孩子的心,在囚牢裏,深深的禁錮着,她就用鋼琴,這種世間最温情的音樂,敲醒他沉睡的心靈,並讓他去感動更多人的心靈。

可能你也有這樣一個母親,總是為不能給你優異的生活而傷心,而在教訓你後默默哭泣。

小威最終學會了彈鋼琴,併成功的開發了自己的大腦,能與人正常對話,那雙靈動的手指輕輕敲擊鍵盤,扣出了一代父母的辛酸,可憐天下父母心。

而我們呢,在沉迷於優雅的旋律時,是否應該反省?

平時爭執的場景,叛逆的話語,以及不明不白任性的行為,輕輕撫摸一下臉龐,是否有淚水的劃過?

鋼琴曲能再次響起,而我們在父母身上撒的氣,卻如冰寒,讓父母六月如墜冰窖。

小威啊,你不必自卑自己,有一天你會遨遊九天。別停下你追逐的腳步。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6

2011年9月1日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幸福,一開始迎來一首歌曲《幸福在哪裏》,讓所有的孩子都擁有幸福的童年,瞭解幸福,找到幸福的真諦,邁向幸福的人生。

第一位小班長陸子藝提了問題,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裏?帶着這些問題讓我們進入了對幸福的探討,我看到充滿力量的對話後感受到我們的幸福就在眼前,在戰爭年代的幸福現在我們都實現了,我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這些幸福是他們用犧牲換來的,用熱血換來的,不同年代的幸福表達的涵義不同,而幸福表達的方式也是各種各樣的。幸福如一杯淡淡的茶,雖然身在其中,但要細細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甘甜。

接下來看到的是一名10歲男孩劉浩彈鋼琴幸福的旋律,他無法看到鋼琴的黑白鍵,更無法看見五線譜,從小特別喜歡音樂,滿腦子全是音樂,如今他獲得德國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並在最後總決賽獲得第三名,他是一步步地走向今天,能夠有今天的成績,真是了不起。劉浩還學會了洗衣服,做什麼事情都不甘落後,對自己充滿信心。我感受到自身與劉浩相比遠遠不足,做事情三心二意,我學過電子琴,學過舞蹈,都是半途而廢而告終,對自己所做事一點都沒自信,沒有決心,更沒有毅力。劉浩的這種精神深深感動了我,今後我要向他學習,不怕吃苦,不怕落後,在學習中,腳踏實地,不斷地努力探索,去克服種種困難,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因為我的周圍充滿愛,有愛就有希望,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小朋友們,其實在生活當中,幸福經常圍在我們的身邊。我堅信,有愛就有幸福。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7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自由,則國自由……每當耳邊響起這段話時,不僅令我熱血沸騰,而且又讓我想起了令我受益匪淺節目:《開學第一課》。

這一期《開學第一課》以“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絲綢新路”這五個方面,來講述一個個令人熱淚盈眶的感人故事,從這五個方面體現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還表達了中國面向未來,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決心。

看完以後,我深深的陷入了沉思。是啊!一個國家若想成為正真的超級大國,她的子民就要自強,要奮鬥,要熱愛祖國的文化,學習自己國家傳承下來的文化。可是,現在呢?又有多少人在學習呢?我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又有多少人在傳承呢?就拿書法來説吧,曾經的書法,在中華大地上盛極一時。可現在呢?又有多少人在練書法呢?記得小學我們班有個同學竟然把自己的名字寫錯了整整六年,這難道不是忘記祖先們傳承下來的文化嗎?在看看外國人,他們甘願為學習中國漢字而花光全部存款,大好的時光也為中國漢字而流逝。這難道不值得為所有的'中國人敲響警鐘嗎?

當然,在我們國家裏,也有許多的人的愛中文。有一位九十多歲高齡的許淵衝老先生,用了近一生的光陰,將我國眾多的古典詩詞翻譯成多國語言,帶領我們每一位中國人感悟詩詞與外語結合之美;還有一對中國夫婦,為了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文學之美,文學之魅力,前往巴基斯擔教授中文。這位妻子也是一位漢語老師,她身患重病,卻依然堅守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最後安然的病逝在異國他鄉……這種種令人感動的行為,這種種令人稱讚的行為,怎能不令我們感動?

現如今,我們住在温暖的家裏,享受着無數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和平,我們怎麼能夠怠慢呢?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好好學習,堅持到底。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國之驕傲,中華之驕傲!

通過收看《開學第一課》,結合班主任萬老師在家長會上給我們上的“茂華第一課”,我感覺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萬老師苦口婆心的諄諄教誨,時刻縈繞在我耳邊,時時提醒着我,要努力的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鎖定人生的目標向前行。時刻跟着老師走,我們將越走越光明,越走越自信,越走越成功,越走越幸福。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不斷的充實自己,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共同開闢中國輝煌的未來!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8

昨天晚上九點,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節目一開始,吳磊哥哥便唱響了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曲,接着小撒叔叔和董卿姐姐便告訴我們今年的主題是“中華驕傲”。我聽了之後感到特別好奇,我在想,中國的驕傲是什麼呢?於是我懷着好奇的心情接着往下看,首選小撒叔叔給我們介紹了一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的王寧教授,她告訴我們:中國漢字源遠流長,即是我們的文化的精神之源,也是古人獨特的思考方式,更是中國文化的根基。漢字穿越歷史把古人的智慧帶到現在,十分了不起。接着小撒叔叔又給我們介紹了一位爺爺,他來自美國,但中國人卻叫他“漢字爺爺”,為什麼呢?原來他從小就喜愛中國文化,最喜愛的就是漢字了。

他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很有趣所以就努力學習漢字,慢慢的他也出版許多本關於漢字的書目。他還建立了一個介紹漢字文化的網站,但他的網站卻沒有幾個中國人去看,有一位好心的中國叔叔幫助了他,使看他網站的人數一夜之間迅速猛漲。他在做網站的時候曾多次心臟病發作,但他還是堅持繼續做,他為此付出了所有精力、財產和時間也在所不惜。接着小撒叔叔還給我們介紹了在巴基斯坦堅持教中文的老師;96歲高齡的翻譯官爺爺;年輕的圍棋高手柯潔;世界級著名鋼琴家郎朗的故事。

聽完這些故事我深受啟發: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感到非常的驕傲,我作為一名小學生,我一定要堅持練習寫字,認真學習漢語,多背誦古詩詞,更多的瞭解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從今天做起,請大家監督、鼓勵我。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9

幸福是我們每天坐着舒服的椅子,聽着老師上課,放學後我們可以去實習班,或請家教。星期六和星期日可以跟着家長去買自己喜歡的書或影碟。幸福是我們每一次吃的漢堡、可樂,可口的飯菜。

今天是9月1日,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學生一起觀看《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由教育部和中內電視台聯合主辦,今年的主題材是“愛是什麼”。節目現場,功夫巨星李連杰、航天英雄楊利偉、著名學者于丹、大明星李宇、人氣明星SHE……進行了愛的演講。

其實“愛是什麼”一課,講述了擁有天簌般的嗓音五彩呼倫貝爾草原兒童合唱團的孩子們,因為讀書會讓嗓音變聲所以不能不離開合唱團。需要照顧奶奶的馬鵬飛讓人感動的故事;有位藏族老人99歲的高齡還是風雨無阻的在自己家門前升降國旗……

愛是什麼?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

看完之後,我非常感動。我學會了分享快樂——當我得到一件非常渴望得到的東西時,我會與朋友一起來分享我的喜悦;愛是承擔——當一個人有壓力的時候,我會與他一起承擔,這樣,壓力就會少一半;愛是力量——在另人有危難的時候,用自己的力量卻幫助另人;愛是榮耀——勝利後人們的第一聲吶喊。

我知道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報答祖國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和平,爸爸媽媽的愛,我也要把我的愛獻給社會,讓愛一直陪伴我成長。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0

經過漫長的暑假,終於盼來了開學的這一天,我又開始了快樂的校園生活。

同往年的9月1日一樣,我們全校師生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

幸福是什麼?説實話,年幼的我一直都沒認真去想過這個話題,但第一課裏的一個姐姐的幸福讓我感觸頗深。姐姐名叫孟佩傑,她自幼父母雙失,母親不忍讓她成為一名孤兒,臨終前將她託付給鄰居劉芳英。但是,在孟佩傑姐姐即將讀大學時,她的養母劉芳英因病突然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從此,姐姐一個人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她和養母每個月就靠着養母幾百元的病退工資生活。她每天除了完成好自己的學業以外,還要趕回家照料養母。為了防止養母長褥瘡,她每天堅持為養母做仰卧起坐、全身按摩、更換衣服。姐姐的日子雖然過得捉襟見肘,但她説自己過得很幸福,因為孟佩傑姐姐認為:幸福就是能夠與養母在一起平安的生活。

有時我看到同學有了新文具或是新奇的玩具,就迫不及待地向父母索要,如果沒有滿足我的要求,我就不高興,覺得父母不疼愛自己。每當這時,媽媽就跟我説起大山溝裏孩子們的事情,説他們沒有什麼學習用具,讀書的學校有時候就是一間簡陋的屋子,但他們一點都不覺得苦,因為他們認為世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夠走進學校學習。每次媽媽説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時,我總是不以為然。

英國著名《聖經》註釋學家巴克萊博士曾提出,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通過第一課,想想孟佩傑姐姐,想想生活在大山溝裏的同齡孩子,我突然明白了:父母為我提供了衣食無憂的生活,身邊還有關愛我的老師同學,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我要告訴大家:幸福其實很簡單,它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我們每個人生活在幸福的世界裏,要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懂得對生活説感恩,用寬容的心待人,讓自己更快樂!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1

今天,一如既往,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在節目上,我們先後見到了許多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親耳聽到了他們自述的實現夢想的奮鬥歷程,令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震撼。這些人中,有功夫明星成龍,有攝影師解海龍,也有世界珠心算比賽冠軍王桐晶……這些人中我最敬佩的,不是別人,而是攝影師解海龍。

在解海龍的自述裏,他一直都對攝影很感興趣。在改革開放後,他攢了錢,買下了自己的第一台黑白照相機。從此以後,他便用自己的照相機,捕捉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間,長此以往,竟然得了不少獎。

但解海龍説,拍照拍到後來,他有一段時間卻不知道應該再拍什麼好了。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佈,他才如夢初醒。在之後的歲月裏,解海龍步行了兩萬多公里,往返於一座座大山中,腳步遍及一個個貧困山村,只為拍攝下一個個正在上學的山村孩子。解海龍還在節目中説,他見過一個貧困的小女孩,為了上學每天要來回二十四公里;還見過一個山村教師,揹着五個月大的小孩在四面透風的教室裏上課。也正是這種努力學習、追求夢想的精神感動了他,他才選擇記錄下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的身影,用鏡頭助力孩子們的上學夢。通過他的努力,許多貧困兒童得以上了大學,找到了好的工作,創造了一個美好未來。

我在屏幕前靜默良久。這種沉默,是帶着震撼和敬意的沉默。這震撼,是被那些拼搏奮鬥的山村孩子們所帶來的;這敬意,是對着用照片幫助孩子們的老攝影師油然而生的。與此同時,我心中也感慨萬千:如今我們的學習條件比過去好了很多,但是現在上課時,人人神情倦怠,下課卻各個精神抖擻,再也不復從前發奮學習的景象。在深深反思的同時,我亦下定決心: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在這新學期裏,我必不負光陰,努力學習,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2

每個人都有夢想,當夢想在心頭盪漾,我們一定要堅持夢想,追求夢想,在不久的未來我們一定會夢想成真的。

這學期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就是夢想,首先是女航天員王亞平阿姨給我們上第一堂課。那一年,空軍去王老師的高中招收女飛行員,望老師在同學的鼓勵下去報了名,通過所有的測試,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女航天員,她不斷的努力,成功登上了太空,實現了自己關於藍天的夢想,她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王老師告訴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那就一定能觸摸的到。

第二堂課是舞蹈老師廖智,為我們帶來她的故事。繆智老師在四川大地震的時候,失去了跳舞的雙腿,但她並沒有放棄,而是穿上假肢,繼續在舞台上跳舞。她不斷的堅強,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最後她能像正常人那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發明家,造福於社會的有用人才。想成為科學家,首先得好好學習,需要紮實的基礎和豐富的知識。做這份職業,要經歷千辛萬苦,得付出許多代價,但是我不怕,因為這是我的夢想。

夢想是一切動力的源泉,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加油,為夢想而戰!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3

今天,我與父母一同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期的《開學第一課》圍繞的主題是英雄不朽,一共有四節課。每節課的主題分別是“愛國”、“勇敢”、“團結”、“自強”。

看完後,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彷彿又看到了為了人民的解放而浴血奮戰的戰士們,彷彿又聽見了中華兒女堅強不屈的聲音。在這四節讓人回味無窮的課裏,最讓我印象深刻是第二節課的內容——名叫閻富華的孩子,他為了保護好戰士們和鄉親們而選擇了牲犧自己的性命。那個時候他才只有十三歲,十三歲,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孩子,他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多大的決心,多大的意志才能夠把生希望留給別人,把死亡交給自己。看到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經歷了漫長而又難熬的八年抗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勝利!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確確實實的站起來了!但這分難能可貴的幸福又是有多少的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軀換取來的呢?又是有多少戰士為了國家的發展方向和人民的解放而為祖國奉獻了自己年輕而又珍貴的生命?又是有多少人為了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許有許許多多的不為人知的例子,革命先烈他們的每一個行動都在提醒着我們:我們中國人,只有挺起了背,抬高了頭,站直了,才能不被帝國主義者嘲笑,才能不任人宰割!

我們難道能夠忘記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悲痛歷史?難道我們能不去繼承先烈們的遺志?難道我們能不尊重那些為了我們的生活而葬生於硝煙炮火之中的戰士們?答案是:不能。絕對不能!我們必須要珍惜先輩們用鮮血所換取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一句話:落後就只有捱打的份!我們必須掌握知識和本領報效祖國!“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為了中華的掘起,我們必須奮發圖強、不努力!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4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我們一家人都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準備觀看。

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各自國家到來的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而這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這讓我首先想到了我國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和古時人們所追求的琴棋書畫,之後便是各個老師們的上台演講。

當撒老師上台時我看見他手裏拿着一個板子,正當我納悶時,他便舉起來展示,我才看清,那是一份甲骨文。上面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字,上半部分看起來像是一個倒着的山,下半部分則是三條豎線。剛開始時我並沒有看出是什麼字,只是覺得應該和水有關。之後撒老師説:“如果你把這個山想成天,這個字你就猜對了。”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個雨字,我不得不讚歎我們祖先的機智。之後王老師便又給我們講解了一下“正直”這兩個字的演變,“目不斜視,直奔目標”,我覺得十分有道理。

之後還有來自美國的理查德,圍棋高手柯潔,著名鋼琴家郎朗的徒弟徐子航和來自意大利的擁有53根手指的機器人特奧進行的精彩的比賽,著名翻譯家許淵衝,還有青年京劇演員王佩瑜用京劇唸白表演的《水調歌頭》和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6歲高齡的許淵衝老先生,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詩經》、《李白詩選》、《紅與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經許淵衝的翻譯後才得以流傳國外或引進國內,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他還説:“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這是個多麼敬業的老人啊,我不禁十分地佩服他,他那皺皺的皮膚裏彷彿埋藏着這些年積攢的知識,而我們作為年輕的學生,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向着目標前進,成為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的好學生。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5

今天,我們在學校裏觀看“開學第一課”這個電視節目,這個節目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在“開學第一課”中,對我最有啟發的人是廖智。她是一名舞蹈教師,也是汶川大地震中倒塌的一棟樓裏唯一的倖存者。當時她在廢墟中頑強地挺過了26小時。在這26小時中她一直強忍着痛苦,直到救援隊到來。然而,她失去了雙腿。裝上了假肢的前幾天,廖智都跌跌撞撞的,她很絕望,甚至想到了放棄。後來有一天早晨,她醒來後想呼喚家人,請他們扶她去洗手間。可是叫了許多聲都無濟於事,這時她才意識到家裏已經沒有人了,不管怎麼喊叫都是徒勞的。她只好等待,最後不得已爬下牀去尋找假肢,然後跌跌撞撞地往洗手間方向走去。可剛到洗手間她就滑倒了,頭撞到了馬桶邊上,她不停地掙扎,掙扎了很久才重新站了起來。看着自己的狼狽樣,想到了放棄。可是她一想到了舞蹈,就又重新振作起來了……

幾年後,她終於實現了自己一生的夢想。

看完廖智的故事後,我覺我們很多人,遠遠比不上廖智,往往是受了一點挫折就退縮了,放棄了。就比如我原來去學跳拉丁舞,已經跳了好幾年了,但我覺得很累,很辛苦,就偷懶,不認真練習,最終我放棄了。

而夢想貴在堅持,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向廖智一樣,為了夢想去努力,去奮鬥,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不退縮。這樣,才能實現自己遠大的夢想。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6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我們愉快的暑假生活又結束了,八月的句號已經圓滿畫上,我們迎來了秋高氣爽的九月。美好的九月,終於《開學第一課》這個讓人期待的節目也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了。

每一次的開學一天便是我們期待的一天,同時最期待的還是《開學第一課》。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借用開學第一課,讓我們重新來認識美是什麼,在生活中我們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因此,在這次的開學一課中,我也發現了美。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要在開學前特意安排好的公益節目,讓我們在未來學習當中擁有一個好的學習目標和榜樣!

因此,通過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學到不少東西,雖然每一次年的開學一課我都看了,但是這次的感覺很不一樣。在黨一百年慶典來臨之際,心裏總是有很大喜悦感,身為一名少先隊的一員,身上的責任時刻銘記在心上,不管是在什麼時候,自己都會向着優秀的榜樣學習。祖國如今的繁榮,是有了先輩的付出,正是因為有了無數中國人的奉獻,我們國家才能成長到今天的地步。

往後的祖國強大更需要我們這輩人的努力,我們絕不會辜負祖國的期待,努力學好中國的歷史,永葆青春,把寶貴的中國人精神弘揚下去。只有這樣,我們未來才能真正承擔起祖國發展的重任!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7

9月1日那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了這個節目,我知道了“孝”、“愛”、“禮”、“強”。

讓我受到教育的是“禮”,什麼是“禮”呢?要做到“禮”,那就要做到禮貌,每天我們都能遇到親人,遇到親人要先主動打招呼,這是對別人的尊重,在平常,遇到同學和朋友也要禮貌地問好,出門回家後,一定要和父母説聲“我回來了”,否則父母會擔心我們。

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的不止是禮貌,我們還要講文明,説到文明,《開學第一課》裏有提到“文明”,我也受到了教育,文明的人不會説髒話,文明的人更不會隨地扔垃圾,以後我們一定要做個文明的人。

再説説“孝”吧,“孝”有很多種方式,比如沒事多和父母聊聊天,給他們講點有趣的事,多幫父母做點家務活,吃飯前幫父母端菜,晚上為父母鋪鋪被子等等。

《開學第一課》裏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叔叔為了讓自己的父親的生活變得多彩,於是自己改造了一輛舊摩托車,新改裝的摩托車上坐着那位叔叔和他的父親,他們在中國到處旅遊,已經去了大半個中國了。這個故事讓我驚奇的是,一個摩托車竟然能載着兩個人到處旅遊,雖然説騎摩托車旅遊很累,但從視頻上看的出來七十多歲的父親真的很快樂,我覺得這個故事真的很感人,我明白了一定要讓父母變得快樂起來,這也是“孝”。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懂得很多道理,這些道理會讓我受益無窮。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8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有很多感悟。

女航天員王亞平來到課堂上給我們講她堅持夢想的故事,為了她的航天夢,在練習的過程中雖然很苦很累,特別是在離心器內的訓練更讓人吃不消,就象揹着8個自己的重量。但是她依然不放棄,咬緊牙關,拼命堅持到底,最後終於通過了所以的訓練和選拔,成為神十上的唯一女航天員。無邊無際的太空中,她的夢想在飛翔。

通過她的故事,我明白了:人要有夢想,有夢想才有動力。

八一跳傘隊年齡最小的付麗娟為了她的飛翔夢,每天承受着高強度訓練,每到堅持不住的時候,她的眼前就會浮現飛翔的自己。挺過了一輪又一輪淘汰,最後成為一員正式的跳傘員。現在她可以在藍藍的天空上象小鳥一樣自由地飛翔,她的夢終於實現了。

通過她的故事,我明白了:有了夢想就要去堅持不放棄,這樣才能實現夢想。

一位普通的媽媽為了開發自閉症兒子小威的大腦,利用業餘時間先自己學鋼琴,然後手把手一個鍵一個鍵地教小威。光讓小威分清楚每個手指都用了三年時間,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幫助學琴。通過11年的堅持,小威已經能夠彈奏很多中外名曲,能夠跟人交流溝通,並且正常上學了。

通過她的故事,我明白了:有夢想人生才會精彩。

我希望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並且堅持夢想,這樣才能實現夢想,我們的人生才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