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行政公文 > 報告

新聞類實習報告4篇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14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聞類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聞類實習報告4篇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1

本人從20xx年3月6號開始至5月28號在濟南眼鏡店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在實習期間,深受公司領導的照顧和關懷,並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認真負責,做好各項業務工作,完成任務要求,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員工。以下是我這段時間的實習報告總結:

在這期間,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實習工作:一是跟隨實習老師進行實地的學習,學習做業務的方法和吸取老師的經驗,學習如何做好業務的基本技巧,加強人際交往 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會與人交流。在工作過程中研究方法,認真準備。指導老師和其他公司領導給於了幫助和指導,指出不足,學習先進經驗。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晃幾個月的實習生活已經過去了,在最近的 幾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有着許多的收穫和歡樂,但也有苦澀和教訓,這些成功的經驗將激勵我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上取得更大成績,失敗的經歷將使努力去改變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讓自己在以後的日子作的更好,這一切將成為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我的實習生活是從20xx年3月5日開始的。實習一開始,由於剛過春節公司人員配備很不完整,這使我有機會在一進入公司就接觸一些很專業的工作,有機會接觸一些公司很核心的東西,減少了做基礎工作的時間。一開始我主要負責管理產品銷售的單據,用電腦準確地開據產品的銷售憑證,由於每天下午下班時才會將第二天的銷售訂單拿回公司總部,為了保證第二天正常的產品銷售我不得不加班到很晚才可以打印完第二天的訂單,在我一開始的幾個周內每晚都要工作到九點多鐘,真的特別辛苦,這時我才想起學校生活的悠閒,儘管在學校時,感覺學校生活很苦。就這樣,通過近兩週緊張而充實的適應,我逐漸適應了公司工作節奏,熟悉了公司各種財務軟件的使用方法,此外,通過大量的實踐我也逐漸熟悉了公司的各種產品型號,使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使自己在公司領導心目中的地位的到了極大的提升,為自己染指公司更核心的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這一切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只有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將工作作好、做紮實,才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這段艱難的經歷將激勵我在以後的日子更加努力的付出,因為只有付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我原本是一個挺內向的人,不是很善於和別人交流溝通,總是在沉默中獨來獨往,這種生活習慣也許在學校中不會產生太多的負面影響,但是在公司中,各種工作需要大家團結協作來完成,任何人單打獨鬥都很難把工作作好,這使我初到單位很不適應這種整體化、系統化的工作環境,所以一開始我的工作做的很差,這使我充分認識到交流溝通的重要性,交流和溝通是解決困難、創造機遇的有效途徑,也許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獨來獨往的生活方式,用更多的自我思考代替相互交流,但是現代社會要求我們每個人要學會相互交流和深入溝通,交流溝通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為人處事的生活方式,我會慢慢改變自己,讓自己擁有交流的智慧,養成一種為人處事的良好生活方式,這一切不僅是個人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趨勢。

誠信,對於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來説都是其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條件,這一點我有着深刻的體會。

我實習的公司由於自身的原因曾經拖欠外地一生產廠家一筆數目相當可觀的貨款,我們公司拖了很久才將貨款支付給對方公司,雖然對方公司沒有因為此事而中斷了兩家公司的合作關係,但是從此以後我們公司

每次訂貨都要預先全額支付給對方公司貨款,使我們公司在資金運作上處於更加被動的地位,並損壞了公司在其他合作伙伴心目中的信譽,影響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

在實習過程中,我遇見了很多這樣的事情,這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誠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個人只有誠信做人,才能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從而順利地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個企業只有誠信經營,才能使自己的經營活動更加順利的展開,即使企業遇到了一時的困難,其他企業也會因為其以往的誠信經營,而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一個國家也只有具備了誠信的民族品質,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取信於其他國家,為其國家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讓我們整個國家在一個更加和諧的周邊環境裏去積澱更深的民族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藴。 認真作好每一件小事將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去努力追求的,在實習單位中,我一開始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慢慢地我開始做財務工作,這讓我深深地感覺到認真作好每一個細節的重要性,因為每一個數字都關係到公司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自己的一不小心就會給公司和同事造成相當大的損失。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原本不很嚴謹的我努力作好每一個細節。自己在工作中的一次次失誤深深地刺痛我內心深處的每一根神經,這樣的環境迫使我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把日常工作作好,作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讓自己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通過近幾個月的實習,我不僅明白了實習報告怎麼寫,而且還認識了到實踐的重要性。實踐中藴涵着無窮無盡的知識,這些知識需要我們在實踐去發現、去總結。在實習單位中有許多同事,他們沒有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但是他們仍然作出了良好的業績,在公司佔據了一席之地,為公司和個人都帶來了良好的效益。這一切證明了實踐出真知,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通過幾個月的實踐學習,我學到了學多在校園內無法學到的知識,這些寶貴的人生經歷將激勵我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勇於實踐,開拓創新,為人生的下一次輝煌奠定堅實的基礎,成為我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

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最後,再一次感謝杜洪亮老師在實習過程中對我的指導和幫助!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2

 實習時間:20xx年7月8日——20xx年8月20日

——養成良好習慣是減少錯誤的最好方法

本人於7月8日到8月20日在南方電視台經濟頻道新聞部今日一線實習。實習第一天就接到一個暗訪任務,第二天早晨6點到廣州火車站暗訪手機詐騙。實習期間分別接受盧戰、王世軍、單湘石老師的新聞實戰、出鏡、拍攝培訓。隨後跟隨多個記者、攝像較系統地學習了今日一線新聞的操作。懂的了dvcp機器,偷拍機,大洋新聞採編的基本操作。

 新聞類型:會議、暗訪、突發、投訴、封面、跑腿等。

會議——廣州中級人民法院公佈一批賴帳者名單,電視不可能把那批名單播出去,只能從中找到典型的。比如欠錢最少的一個公司只是欠了幾千塊,但是法院還是將它的名單公佈了出來。記者等開完會還要跟法院的人聊下,可以通過怎麼樣的途徑來解決或者緩解賴帳的問題。法院想通過媒體呼籲相關部門能夠建立一個誠信的信息平台,可以通過那個平台來查詢個人或者公司的信用信息。在這個新聞的處理上,記者要找出與別的電視台不同的東西。

暗訪——社會新聞的暗訪帶有一定的危險性。記者要懂得保護機器,保護自己,要有憂患意識。養成好習慣是減少錯誤的最好方法。取機器時要檢查,到了目的地要用機器之時也要檢查,特別是隱蔽採訪。檢查過程可以在隱蔽的地方,比如在車內檢查就要將機器低於窗口的位置。用小動作來把對方的視線轉移開放置機器的地方,比如可以抽煙或者撓頭等。【手機詐騙,伏擊三天兩夜】那個封面我在火車站等人的時候就撓了很多次頭。

突發——突發事件不全部是災難新聞,也有衝突的相關方加強衝突力度,比如暴力等。抓捕現場,還原現場很重要。關於車禍的突發,【失魂金盃車連奪三人命】由於當時事發地距南方台很遠。等我們打車過去的時候,屍體已經運走,只是路上還留有血跡。在拍攝過程中我差點也給車撞了。事發在一個S形的轉角處,汽車路過也不減速就在我身後擦過,現在想想都後怕。拍突發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保護自己。

投訴——有矛盾才有投訴新聞,矛盾相關方對事件的闡釋,跳出事件本身。一次跟馬東東老師去拍一個牆上漏水的投訴。小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強烈要求不準拍攝,我們的攝像葉劍老師就把機子放在大腿上,靜坐在那裏。把該拍的採訪鏡頭都拍了下來。記者與攝像要配合默契,攝像注意看記者的暗示。【區劃調整便民先行】——8月11日,早上8點半我就在辦公室了。楊海濤老師問我有沒有空,説要去拍一個新聞。當初也沒問什麼就跟着去了。到了現場才知道是原東山區礦泉水街道劃歸越秀區管,正在開現場諮詢會。迅速擺好機位就開始拍了,心裏默記從多角度拍,還要在現場抓典型人物。一個阿伯每個檔口都去諮詢一下,我就決定以他為重點來拍。拍了三個鏡頭我覺得夠了,就去拍空鏡。後來記者説我典型人物的鏡頭拍的還不夠,不是三個鏡頭都能用的上,剛開始拍的時候就要多拍幾個。

實習與學校所教的配合方面教與用

電視跟平面媒體一樣都是要講故事,只不過電視是要通過電視畫面來表達。電視一定要在現場,有現場的畫面。特別是要儘量塑造故事的主角,並要有故事主人公相關的畫面來支持要講的故事。

電視編輯學中的編輯思想:動接動,靜接靜。常理思維(比如有一段採訪是記者A站左邊,受訪者B站在右邊。如果編輯一下子就接下一個畫面是A站在右邊,B站在左邊。給人一種視覺的錯感。)主體位置相似銜接,在拍攝,編輯過程中就會有意識的用到這點。主體人在左邊就要在他的右邊留有一定的空位,做方框的時候也在他所面對的一面留空鏡的框。

記者出鏡,如果背後畫面不能説明問題就要考慮選取正確的位置,可以通過記者的走動來説明一下現場的信息。帶着編輯思想去拍攝,比如一些比較急的會議。當天的新聞非當天播不可,下午5點才拍完,晚上7點就要用稿子了。只能是不剪輯拍攝。要求非常熟練,可以採取對着通稿來拍的方式。拍到要的內容,構圖倒在其次。一個字快。比如鏡頭起幅、落幅,重點在落幅,起幅、落幅都兩秒,中間兩秒勻速搖過。少用搖鏡頭是為了多表達信息量。一個搖鏡頭要6秒左右,相當於兩個鏡頭。所有鏡頭都要求到最穩。

新聞是有立場,做給誰看?利益相關的選題,利益相關的鏡頭。與主體相關的一切有用鏡頭。全景交代環境,特寫表達情感,中景交代事情的進展。空鏡頭用來銜接下個畫面,不至於鏡頭硬接,讓觀眾有中突兀感。

攝像

攝像,首先確保機器的安全,愛惜機器。出發前檢查DVCP機器配套是否齊全,Mic電池是否有電。檢查DV,偷拍機是否使用正常;調白,晴朗室外優先考慮D3、D4檔,室內用C、B檔,星光效果用A檔;採訪環境光線不足,帶燈;調好水平,有條件的情況下儘可能用腳架。調白、水平、對焦、構圖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用一個鏡頭可以表達的內容不用搖鏡頭。搖動鏡頭,重點在落幅,中間勻速,起幅、落幅留有兩到三秒。

注意多角度,使鏡頭畫面有衝擊力。全景、中景、特寫為一組畫面鏡頭。每拍完一組鏡頭,拍個特寫或空鏡。畫面簡潔,突出主體。選定主體,將鏡頭拉到最近,調好焦,再拉開構圖。暗訪,隱藏身份,保護機器。預製室內C檔4.3k室外D檔6.3k(可以根據當時天氣適當調灰度片,晴朗調到D4都可以,以畫面的斑馬線為準。主體物體有兩三條斑馬線就可以了。比如主體人的臉部突出骨頭部位)燈泡3.2k演播廳黃色燈光AB檔。鏡頭推進調實,再拉開構圖,面向留空。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3

8月10日一早8點,我來到香港的一著名中學皇仁書院等待會考放榜結果。8點45分,學校開始派發考試成績單,校方有消息傳來本校今年出了四個10a狀元,我立即把消息報告給報社總指揮,總指揮交代我務必要照到相和拿到考生的基本資料。發成績的過程中,校方暫時無暇安排我們採訪狀元,我們一羣記者就自己紛紛到處在學生中穿行,聽其言,觀其色,確保儘快找到那四個狀元,時間一分一分的過去,有同學已經拿着成績單離開校園,如果我們再找不到那四個狀元他們就有可能失去這條新聞。突然我抬頭看見幾個電視台的記者和攝影師匆匆從後門離開大禮堂,我連忙叫上旁邊的行家快速奔跑過去,後來在禮堂外一間小的接待室裏發現了四個學生和幾個記者,原來他們已經暗中安排了狀元在此採訪,幸好我們趕到的時候他們才剛開始採訪第一個狀元,沒有錯過重要的內容,而等我們採訪到第三個狀元時,一些後來的記者才紛紛趕到。在我就快採訪完第四個狀元的時候,接到報社的電話要我馬上去到另一間中學有新的採訪任務,幸好之前有把握好時間完成了四個狀元的採訪,否則此時就無法去完成新的任務。做記者真的需要眼,耳,口,手,腦一刻都不能鬆懈,稍不留神,就會錯過良機,失去新聞。

做記者,你什麼都要懂

在《文匯報》實習的一個月中,我接觸到香港社會方方面面,包括簽名遊行,就業調查,粵劇發展,美體修身,抗日紀念,郵票發行,按摩大賽,月餅展銷,環保論壇,醫療設備,中藥保健,會考放榜,地鐵調查,香港迪士尼等等,這些不同採訪事件所需要的不同的背景知識都是記者需要了解的。記得有一次我完成了採訪任務之後,報社突然打電話給我,説今日突增一條關於全港中藥材可能含農藥超標的重要新聞,讓我去了藥店瞭解關於人蔘當歸田七等藥材的一些資料,並需要拍照。我走到一些大藥店想做採訪,但所有的大藥店都表明沒有經過上級批准不接受任何採訪。而我是連田七當歸長得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想偷拍也不行。後來幾經周折,終於在一間較小的藥店與老闆溝通成功,他同意讓我在那裏拍照並給我講解了一些關於藥材的知識,最後順利完成採訪任務。這讓我越發感覺到記者應該是通才,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時時留心身邊事物,積累不同的知識。

突發新聞:等待8小時為了8秒

在報社的最後兩天裏,我跟隨突發新聞組做突發新聞,包括去慈雲山派米現場,火災現場,樹木倒塌現場採訪和拍照,不過時間做得最長的就是在醫院門口等新聞。香港8月其中一個比較大的新聞就是“七歲男童賢仔被斬案”,引起香港社會的極大關注,而我的任務之一就是在被斬傷男童醫院病房的門口等新聞。在狹窄的病房走廊裏,你可以看見約二三十個記者,有的攝影記者抱着相機蹲在門口,有的電視記者穿者西裝革履手拿話筒靠在牆邊休息,有的一手捧着飯盒,另一手還忙着打電話報料,還有的乾脆坐在地上,把攝象機放在身邊。身邊的記者告訴我,他們已經在這裏等了整整三天了。由於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被斬傷的男童的健康狀況和案件進展,所以記者們每天都必須守在醫院和現場隨時報道最新情況。我於是也和其他記者一同在病房門口等待。幾個小時過去了,病房沒有一點動靜,我開始有點待不住了,旁邊的記者看出來了,笑着説:“悶不悶啊,有時做記者就是這樣的。上次我們等了一天什麼新的進展也沒有,突然歌手陳慧琳探訪賢仔,我們啪啪連忙照了幾秒鐘相,於是成為頭條,有時候新聞是等回來的,等了八小時只是為了八秒鐘。”原來除了搶新聞,等新聞也是記者應具備的能力。

寫稿

實習的一個月中,我平均每日完成1-2篇稿件,一共發表了30多篇稿件和10多張照片。稿件一般不會要求很長,大概600-700字左右。看似工作量不是很大,但只要時間允許,我會花很多時間去構思和修改的。大部分稿件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改動第二天就上了報。但是也有編輯退回稿件讓我自己修改的時候,通常都是因為導語。

溝通

採訪過後要及時和編輯溝通。當我把收集到的料報給編輯聽後,他們一開始會告訴我,一篇稿應該怎麼寫,捉住什麼point。幾次之後,他們會問我你覺得這篇稿應該怎麼寫,要寫哪個piont。當聽到編輯説,對,我也覺得應該這樣寫的時候,我會覺得很高興,當有時編輯會指導我説其實另一個點會更好一些,我也會虛心聽取編輯的意見,想想為什麼別人想到的我沒有想到。

導語

我導語寫的不好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過於宂長,沒有突出新聞點,二是找錯了新聞點。經過幾次編輯的指導,自己才慢慢有了進步。寫導語時一定要想着讀者最想知道什麼,讀者覺得什麼對於他們來説是最重要的,讀者是否看完導語即使不看全文是否可以瞭解新聞內容。香港報紙的導語在排版上是一般是和下文區別開的,用較為醒目的字體顯示,除了讀者有興趣的新聞,其他新聞讀者通常就只看導語,所以導語非常重要。

準確性

在報社刊登文章不同於你在學校交功課,學校或許可以矇混過關,但你真正成為記者的時候,你就應該承擔記者的責任,有一次的教訓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天晚上凌晨時我突然收到編輯的電話,問我文章中一個數字是否確切,我心裏一害怕支支吾吾打不上來,説應該沒錯的。編輯立刻説我們報紙的是要對讀者負責的,如果出了錯,會被人告的。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認真查閲的自己的筆記後,給了編輯一個明確的回答。第二天報紙出版後證明我確實沒有出錯。雖然如此,但是這個經驗也給了我一個教訓,就是新聞的準確性是最重要的,容不得半點含糊。

感受篇:酸甜苦辣

香港熱情友善,也是讓我非常感動和印象深刻。在路上問路,人們總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你,甚至帶你去到目的地。這和人們認為香港人勢利自私截然相反。在公共場合,大家一般總是相互禮讓,人很多的地方也井然有序。

香港社會的自由是香港人最引以為傲的地方,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自由意味着更多的包容和選擇。特別是電台的一些節目,有來香港可以帶上一個小收音機,你會聽見真正言論自由的聲音。説到選擇多,舉個簡單的例子,來到香港想買一張電話卡,發現有很多的電訊公司,很多種的服務,我這些在大陸一貫只是知道“移動”和“聯通”的人竟然一時間不知怎麼挑選哪個最適合自己,突然發現沒有選擇的我們早已喪失了選擇的`能力。

香港節奏快,雖然平時在一些香港的電視劇看到過,但當你真正處在站在錯綜複雜的街頭,看見身邊行色匆匆的人擦身而過,在電梯上快跑,在地鐵裏狂奔,你才會真正感歎這個走在時鐘上的城市。在香港的一個月,是我非常辛苦的一個月,一個月只有6天休息,每天工作時間一般在10個小時左右,也曾試過一天工作15個小時上,同事經常也是廢寢忘食的趕稿,晚飯常常是11點後才吃,一開始我會對此感到驚訝和不解,但當他們和我談論起這些的時候,流露出來的自豪神情讓我感受到到這也就是香港人獨有的拼搏精神。但對此我持有懷疑態度,如果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真的值得嗎?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好的才是應該追求的,否則這種“搏”也會變成一種盲目。

香港東西貴也是眾所周知的。出門在外實習要學會照顧自己。為了省錢,我們常常是一天一頓麪包,一頓飯,一頓泡麪。由於平時吃蔬菜非常貴,我們就週末有時間的話就去市場買點青菜用水燙熟蘸醬油吃。

這麼樣一個月也過來了。一個月前我帶者從大陸買的《文匯報》懷着興奮踏上香港,一個月後,當我捧着最後一份有着我的名字的《文匯報》走出報社大門時,不知不覺間,淚留滿面。慶幸自己,再苦的再累的我也堅持下來了。一個月的實習,一個月的成長,一個月的艱辛,一個月的收穫,這一切都成為了我大學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個暑假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4

我想作為一個大學生,學業固然重要,課餘也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爭取多學一些東西,多見識一點世面,培養自己的心理素質。

誰該服務誰!?

有時候覺得去到香港才真正體會到一些關係的正確性,誰是賓,誰是主,誰該服務誰。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同事帶我到中行兑換港幣。人很多,我看着後面長長的隊伍,心裏一急,就用巴掌去抓兑回來的散錢,狼狽得很。櫃枱裏面的小姐保持着一直禮貌的態度説:“沒關係的,慢慢拿!”這讓我想起汕大中行有一段時間在櫃枱前放了一個客户評價器,一位黑着臉工作的櫃枱小姐在別人給她評了“差”之後竟然破口大罵:“你憑什麼評我差!”,把客人嚇得拔腿就跑。

後來和同事提起大陸銀行櫃枱小姐的態度惡劣,他不可思議地説:“你把錢放他那,他還對你這麼兇!以後就別把錢放那裏了!”我想想,對啊,為什麼我們把錢存在他們那裏,還要受他們的氣?可悲的是,我們沒有更多的選擇。

又説説bbs上的熱門話題,宿舍管理。我真不得不説,樹仁學院的宿管組態度和辦事效率都好得不得了!打電話去請求幫忙的時候,他們是禮貌的,説話的語氣是積極的,讓你感到信心十足。他們會用一些很禮貌的話語,例如“你介意我們在你不在的時候到你房間去修理嗎?” 、“你介意把你電腦的密碼告訴我們嗎?”等等。然後他們的辦事效率是很快的,最快一次幫我搞定電腦上不了網的問題是在十分鐘之內。我打電話過去後的十分鐘之內,那邊就回復説問題已經解決了。我驚喜得無以復加。

睡覺是浪費時間?

在香港,平時接觸得最多的是我的同事。我覺得他們有一個生活習慣和我很不一樣,就是睡覺!在大陸,我和我身邊的很多同學、朋友都是很喜歡睡覺的,恨不得能睡多久就睡多久,睡覺真是件美妙的事情啊!但是我的同事卻不這樣認為,他們會覺得睡覺是浪費時間。記得一位同事跟我説過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常常捨不得睡覺,總希望多做些什麼”這個“多做些什麼”,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有的人希望多看些書,有的人希望多玩一點,總之不要睡覺,浪費時間。

我想他們這種珍惜時間的習慣很好,但是對於我來説,現在還不能完全的認同,我仍然覺得,睡覺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哦!

適應能力強

香港職位的流動性很大。我們呆了短短一個月,有一位同事轉工了,後來連頭頭也離開了雜誌社。我想香港人的適應能力挺強的!

轉工的同事是僅僅大我們一年的女生,她去年在浸會大學的新聞系畢業,然後就在盛世工作。

她在學校裏沒有接受過商學院專門的課程,但可以在財經雜誌做得非常成功。然後現在又轉到法律版,從事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工作。但是,她很樂意去嘗試,去挑戰自己。我真的很佩服她。

放手讓我們幹

去年聽一些師兄師姐説,實習單位不願意放手讓他們去幹,甚至跟記者出去都不行。而我這次實習,完全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實習的第二天我就自己“出街”了。同事這樣問我們:“你們想做誰的故事啊?沒關係的,想做就説出來。”聽到這句話時,我由衷地感到一種被信任的感覺,實在太棒了!他們從來都不懷疑我們的能力,不亂改我們的文章,讓我覺得實習期間很自由,也有足夠的獨立的發揮空間。

好玩的事

在香港做記者,好玩的事可多了!不不不,我想應該説做《盛世雜誌》的記者真好玩!

天天吃五星級酒店的點心

很多香港企業都喜歡在高級酒店開業績會。在港島,這樣的酒店就有港麗、萬豪、香格里拉等。作為一個財經雜誌的記者,我經常出入這些場所。開始的時候還真不習慣,去着去着就把到酒店的路都摸熟了。最開心的,大部分公司都在會廳裏安排很多點心和飲料招待嘉賓和記者。於是,我就有了許多免費的午餐,甚至晚餐,而且還是五星級的!

我開始以為到場的記者都不會錯過這麼豐富的食物,誰知道其他媒體的記者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後來聽其他同學訴苦才知道,原來他們一天到晚都趕時間,一項一項任務緊緊接着,連吃口點心的時間都沒有呢。我想我們還真幸運啊,這樣省下了不少餐費。

免費觀展

香港有一個會展中心,名副其實的會展中心。每當週六週末,會展中心都會舉辦一些展覽讓市民在假期有地方可去。幾乎所有展覽都有傳媒登記處,就這樣,一個月下來,我們免費看了不少展覽。例如美食展、電腦展、狗展、日本展等等。

有幸光臨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

因為同事們太照顧了,所以給我們安排了那麼好的機會。我去了迪士尼和李錦記合作的新聞發佈會,雖然並未能進入樂園裏面,但是能夠在度假村的仙度瑞拉酒店品嚐迪士尼推出的佳餚,還能看見活蹦亂跳的米奇和高飛,真是幸運無比啊!

另外也因為工作的關係去了海洋公園,那天是週日,所以工作完了之後,我們在裏面逗留了半天。免費看了海豚表演,坐過了纜車,夫復何求?

帥哥美女多得是

《盛世雜誌》為迎合有錢人的口味,也提供一些時尚信息,例如服裝、名錶等。我去觀看過一些服裝表演,模特兒穿着高貴的服裝走在t型台上閃閃發亮,煞是迷人!偶爾也會碰見一些藝人,我見過不算多,能數得出名字。楊彩妮、徐子淇、廖碧兒、王喜等。

其實除了出席這些盛宴能一飽眼福,在街上能看見的帥哥美女也不少。也許是香港人比較會打扮的緣故吧,走在銅鑼灣或中環一帶,看在眼裏的女生,個個都覺得漂亮,男生個個都挺有型。嗯,確實一飽眼福!

樂於助人的港人

在香港人生地不熟,每次出門,香港的市民確實幫助我們不少,我在心裏真的非常非常地感謝他們。記得小學時,英語課本常常用“friendly“這個詞來形容中國人,我想這個詞用在香港人身上比較適合!

絕大多數港人,我向他們問路,他們都會笑着回答我,而且回答得很詳細,有時候,我轉頭要走了,他還在背後提醒一句,生怕我你走錯了地方。也有一些人聽到我們在談論這個站,那個站,知道我們不熟悉地方,主動地提醒我們這個站是哪裏,下一個站是哪裏。天啊,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呢!是怎樣的教育方式教出來這樣的公民!

唯一的壞印象

香港人給我留下了這麼多的好印象,其實也有一個特別不好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這樣理解對不對,或者説這只是很表面的東西。我覺得香港人成天在嚷嚷環保環保,其實最不環保的就是他們。可不是嘛,無論什麼地方,公車、辦公室、酒店,空調都開得老大!下雨那幾天,我上班就冷得直哆嗦,看了看我們辦公室的中央空調調節器,15度!天啊!我趕緊把它調高到二十度,好讓大家都能少穿點衣服。其實香港的報紙也提過這個問題,巴士上的冷氣太涼,小孩子坐了車再到户外容易感冒。但這個情況就是不改,難道香港的電費就那麼便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