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余光中

余光中訪談閲讀題及答案

欄目: 余光中 / 發佈於: / 人氣:3.13W

試題內容:

余光中訪談閲讀題及答案

閲讀下面的訪談,完成19~22題。

①楊瀾(以下簡稱“楊”):您看您去過這麼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國、香港,哪能一塊地方是您最心愛的?

余光中(以下簡稱“餘”):這很難説。有人説我是鄉愁詩人。我寫過好多鄉愁詩,可是我覺得我的鄉愁呢,不是同鄉會式的,不是關乎某省、某縣、某村的,因為鄉愁可以昇華或者普遍化為整個民族的感情寄託。這樣説來呢,鄉愁就不完全寄託在地理上的某一點,它不僅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歷史的,可以説是歷史的鄉愁,文化的鄉愁,而且在中文裏面也可以有所寄託。那一年到東北訪問,我在短短的致辭裏就講到,小時候在抗戰時就會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還有“萬里長城萬里長”。那時,我沒有去過長城,更沒去過鬆花江,可是整個民族的一個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説着説着眼淚就掉下來了。我有一篇散文,結尾兩句我是這樣寫的:“你以中國的名字為榮,有一天,中國亦將以你的名字……”

楊:為榮?

餘:沒有。

楊:沒有這兩個字,所以我不是詩人,就要差這兩個字才好。

②楊:我們看您的人生經歷,覺得您其實並沒有遇到過特別大的困難,家庭很美滿,生活呢,教書、寫詩、寫散文、寫評論,也是人們想像的比較安定的生活。但您為什麼卻説“我寫作是因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繆斯不會去照顧他們”?

餘:一個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職業和家庭。他內心有很多心魔,內心世界可能很複雜,比如他的願望並沒有完全達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來的。我在21歲時就離開大陸,那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見了。我投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要重新來過;而且一個人到了21歲,記憶已經很多了,所以這件事情讓我念念不忘,也成為我的一個……心結,一箇中國結。

③楊: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歡您的詩,但人們的欣賞對象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年輕人喜歡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種節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東西。那麼用於看白紙黑字的時間呢,相對就要減少一些了。您覺得未來的詩歌,希望在哪裏呢?

餘:這個情況不僅僅存在於大陸、台灣、香港。因為媒體變了,價值觀也隨之改變了。我向來不認為文藝要大眾化,而應該小眾化。可如果你連小眾都維持不了的話,那就有很大問題了,像三毛也好,或者餘秋雨也好,到底還是不能跟一個流行歌星比,對不對?可是,聽流行歌的跟讀餘秋雨散文的還是不一樣,所以不能夠拿來比較。目前的'新詩有相當多的毛病,很多詩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應該反省一下,檢討自己的詩是不是能吸引人,這是多方面的因果現象。

④楊:現在年輕一代接觸更多的是一種網絡上的語言,要想保持中文原來的那種純粹和一脈相承,已經是越來越難了。您擔不擔心中文的純潔度問題,或者認為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所以也要聽之任之?

餘:我是相當擔心的,也不能聽之任之。有學者説,語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礙它。問題是有河流就有兩岸,兩岸如果太模糊了,這河流不曉得流到哪兒去了。所以很多人認為語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實不然。比如説我們目前的中文,如果過分西化的話,中文特色就會蕩然無存了。

(有刪改)

19.這篇訪談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請簡要概括。(4分)

20.閲讀訪談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

⑴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説的鄉愁?(2分)

⑵為什麼楊瀾説“就要差這兩個字才好”?(2分)

21.怎樣理解第二部分劃線句子的含意?(4分)

22.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學者説,語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礙它”而餘中認為“有河流就有兩岸,兩岸如果太模糊了,這河流就不曉得流到哪兒去了”。請聯繫中文的純潔度問題,談談你的看法。(6分)

試題答案:

(二)19. ①對鄉愁的理解②詩人的創作動因③詩歌的現狀與發展④中文的純潔度。

20. (1)余光中認為鄉愁並不完全由地理造成,它是歷史的鄉愁,文化的鄉愁,可以昇華為民族的感情寄託。

(2)這樣更有懸念,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21.(1)文學創作的動力源於作家內心世界的衝突和體驗,這正是作家能夠創作出優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2)心安理得、內心世界過於平靜的人,不會產生強烈的創作願望,也就創作不出優秀的作品。

22.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語言也在不斷髮展和變化,面對語言的發展不能聽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規範。在當今社會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斷豐富和發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純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