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席慕容

席慕蓉詩作《一棵開花的樹》賞析

欄目: 席慕容 / 發佈於: / 人氣:2.11W

《一棵開花的樹》是中國詩人席慕蓉1980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席慕蓉詩作《一棵開花的樹》賞析,歡迎大家閲讀學習。

席慕蓉詩作《一棵開花的樹》賞析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創作背景:

台灣詩人席慕蓉的這首《一棵開花的樹》深受海內外讀者喜愛。這是一首女孩子寫給男孩子的情詩嗎?2007年12月22日,在福建參加“海峽詩會”的席慕蓉披露了作品的創作經過,她説,這是“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

席慕蓉説,在她看來,生命是不斷的經過、經過、經過,她寫的東西都是在生命現場裏所得到的觸動,儘管有些觸動要等到一二十年後才恍然大悟。

為了解釋自己在生命現場裏的觸動,席慕蓉講述了《一棵開花的樹》的創作過程。她回憶説,當時自己在台灣新竹師範學院教書。5月份有一次坐火車經過苗栗的山間,火車不斷從山洞間進出。當火車從一個很長的山洞出來以後,她無意間回頭朝山洞後面的山地上張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開滿了白色的花。“那時候我差點叫起來,我想怎麼有這樣一棵樹,這麼慎重地把自己全部開滿了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像華蓋一樣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剛要仔細看的時候,火車一轉彎,樹就看不見了。” 就是這棵真實地存在於席慕蓉生命現場裏的油桐,讓她念念不忘。她心想,正如海是藍給自己看一樣,花當然也是慎重地開給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沒有自己那一回頭的機緣,樹上的花兒是不是就會紛紛凋零?這促使她寫下了《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蓉説:“這是我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我在生命現場遇見了一棵開花的樹,我在替它發聲。”至於有些人把作品解讀成“女孩子站在那裏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詩,她表示“有點猶疑”。但她同時聲明,詩人的解讀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為讀者的解釋也有權威性。

賞析

詩之靈魂在於情,情真意切才有詩。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把一位少女的懷春之心表現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詩一開篇,一位美麗端莊,大膽坦率的少女形象傾瀉而出,鮮明動人。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美麗”三字把少女追求純潔,神聖,偉大,美好的愛情之心描繪得細緻入微而又淋漓盡致,卻又沒有一絲一毫的矯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誠的自然流露。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有人説,愛情是緣分,愛一個人與不愛一個人,是感覺,是無法選擇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強,是徒勞白費,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隊,拿着愛的號碼牌,向左向右向前看,愛要拐幾個彎才來?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如果説,緣在天意,那麼,份在人為。現代人所奉承的有緣無份,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放棄的安慰。詩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經的路旁”“慎重地開滿了花”,是愛的宣言,是積極成就與其意中人“份”的舉動。“慎重”一詞更細膩地刻畫了女子努力完善自己,用一顆真心去跳眺望愛情的心理活動。人生匆匆,在我們不經意間流走的又豈止是愛情呢?成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當意中人“無視地走過”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淚,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訴,其淒涼之狀況,催人淚下;然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無愧,情之無悔,生之無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執着,倒真是驚天地,泣鬼神了!

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李朝全:一棵正值盛花期的樹,就像一個正當芳年的少女。她期待着一段愛情,一段美麗的邂逅。這樣的愛情和邂逅歷經了百年的祈求,然而那個心目中的愛人卻匆匆走過,連個回眸都不給,更遑論駐足欣賞。花自開放,亦自凋零:那掉落的何止是一朵朵花瓣,那是一顆正在死滅的心靈,一個美麗的期冀。全詩充滿了一種哀婉、悽清之旋律,詩人揭示了一個從祈求到守望、從期待到失落的心靈活動的全過程。這棵開花的樹既可以是對愛情的追求,也可以是守望友情和願望、念想的象徵。(《詩歌百年經典 1917-2015》)

江蘇文藝出版社編審郭濟訪、王建:詩人借“開花的樹”喻美麗年華,喻情竇初開、情真意切的美妙時光,將主人公那種持久、騷動、激昂、盼望的情緒、意念表現得含蓄而又熱烈,並把這種時時處處都在湧動着的熾熱的情感與冰冷的無視相對應,更加重了失落的銘心刻骨。我與你,人與物,熱情與冷漠,等待與無視,這種種相對立的形態衝擊着讀者的想象世界,也更映襯出抒情主人公那種追求無着的落寞與淒涼。結尾兩句詩也正是詩人於茫茫大千世界中尋覓了許久而終於絕望的呻吟。(《中國新詩名作賞讀》)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院長董小玉、韓敏:“不精不誠,不能動人”,這首詩情感真摯濃烈、體味透徹深沉。對於愛情,既要堅守一份度誠與執着,又要安然於一種殘缺與放棄。無論是終成眷屬式的圓滿,還是相見不相識的離散,都應該去珍惜、去懷念。(《中外詩歌名篇賞析》)

後世影響

《一棵開花的樹》被選入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大學語文教科書的課文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 ),台灣女詩人、散文家、畫家。筆名有肖瑞、漠蓉、穆倫、千華等。祖籍內蒙察哈爾盟,1943年9月生於四川重慶,1949年遷至香港,1954年由香港赴台。先後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和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席慕蓉長期擔任新竹師專美術科教授,主要作品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詩畫集《畫詩》,散文集《成長的痕跡》、《畫出心中的彩虹》、《有一首歌》,美術論集《雷射藝術導論》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