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老舍

養花老舍讀後感9篇

欄目: 老舍 / 發佈於: / 人氣:1.21W

養花老舍讀後感1

《養花》這篇課文,詳細記敍了老舍爺爺在養花勞動中的苦與樂,充分表達了老舍爺爺對勞動的熱愛。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勞動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體會。

養花老舍讀後感9篇

“要是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腰痠腿疼,熱汗直流也不在乎。”勞動中要是沒有苦,又怎麼會有甜呢?世間沒有不勞動就獲得的快樂,也沒有可以不吃苦的勞動。老舍爺爺的經歷不正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嗎?勞動先苦後甜,我寫作文不也要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嗎?吃完了苦,看到自己滿意的作文,心裏是多麼甜呀!

“多得些知識並不是壞事。”説得多好啊!不過,要獲取知識,如果不付出勞動,不嚐盡酸苦,怎麼能行?又怎會取得快樂和甘甜?吃不得苦的人,永遠無法邀遊知識的海洋。我以往學習,吃不得苦,想學好功課,卻又改不掉貪玩貪睡的毛病。經過老師和父母的教育,我終於明白了“學習應當吃苦耐勞”的道理。現在,我放棄了過多的玩耍,抓緊時間努力學習,掌握了更多、更紮實的知識,終於嚐到了學習的甜頭。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多麼富有哲理的話呀!老舍爺爺不但説明了勞動的重要性,還揭示了為人做事的真理。這句話將永遠是我的座右銘: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出美好的生活。試問,不勞動又哪來什麼作為呢?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製作飛機模型的情景:酷暑,太陽火辣辣的,熱氣的人,蚊子“大軍”更是令人煩惱不堪,但我還是專心致志地拼裝,拼裝相當困難,勁兒使大了,零件往兩邊滑;勁兒用小了,又粘不牢。塗膠均勻也很難做到。第一次失敗了,我毫不泄氣,再來第二次。我把膠水均勻地抹上去,使勁地握在手心裏,毫不放鬆。一秒鐘、兩秒鐘……一分鐘、兩分鐘……我的手心裏積滿了汗水。手又酸又痛,我堅持不懈地擠壓着,連零件的鋭角劃破了手也不在乎。終於,一架精緻的小飛機模型在我的手中誕生了。我愉快地想:雖吃了些苦,值得!

讀了《養花》這篇課文,我深深認識到了勞動的真正含義:在嚐盡了苦、辣、酸、鹹之後,才會有不盡的甘甜。

我一定永遠熱愛勞動!

養花老舍讀後感2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又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同名另有介紹如何養花以及養花的注意事項。

成功的文學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字面之外還有一層意思,也就是古人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似乎作家並不曾要表達這種意思,是我們在閲讀時體味到的。

這篇散文的題目是“養花”,全篇也沒有一處離開養花。但是,在字裏行間,我們又聽到作者另一個聲音:“生活是多麼有趣啊!生活是多麼美好啊!”它簡直就是一篇生活的讚歌,洋溢着對美的事物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作家隻字沒有提到這個意思,可是每個字又都包含着這個意思。

這篇散文因為有了這樣的弦外之音、韻外之致,才會讓人感到味之不盡,富有魅力吧!

這種弦外之音是打哪裏來的呢?它是打作者的心裏傳出來的,它是作者的心聲,它不是硬塞進去的,不是技巧,不是寓言之類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從血管裏流出來的是血,從水管裏流出來的是水。”心靈中沒有的東西不可能流淌於筆端。

若是老舍先生不是這般打心眼裏熱愛新生活,若是他沒有那樣一顆善良、美好的心靈,他是發不出這樣的弦外之音的。

他心地太美、太善良了,他太愛美好的東西了。他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就難過;搶救風雨中的花草,累得腰痠腿疼、熱汗直流,他感到説不出的有意思;他甚至會感謝起花草來,因為它們給了他快樂……散文中流露出的對美好事物的熱愛正是源於老舍的那顆美好的心。

所以,文學創作塑造的第一個形象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創作就是把自己的心打開給人看。以抒情為主的散文、詩歌尤其是這樣。只有美麗的心才能唱出美麗的歌。藝術的修養離不開人格的修養。陸游説寫詩的功夫在詩外,就是這個意思吧。

《養花》寫得非常自然、流暢,像是面對朋友隨隨便便講出來的,像是清泉自然而然流瀉出來的,看不到一點刀斧痕跡。

然而,它又很講究結構、講究佈局。全篇不離養花,層次十分分明,或談養花的愛好,或談養花的辛苦,或談養花的快樂,或談養花的憂傷……有對比,有變化。最後一段,寥寥數字,畫龍點睛,明確題旨,收束全文,使全篇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有功夫,卻又似乎不見功夫,自然天成,這才是為文的最深的功夫呢!

承上啟下句(過渡句):花雖然多,但是沒有奇花異草。

養花老舍讀後感3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文章《養花》,我的感受很多。

通過《養花》一課我認識了一位熱愛勞動,熱愛生活老舍先生,他通過養花的過程,體現出他養花時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既然談到了樂趣,那我也談談我對樂趣的看法。

我覺得樂趣其實很容易會得到比如創造和發明是件有樂趣的事,克服困難,向自己挑戰取得了勝利會感到樂趣,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是件快樂的事,當然還有幫助了別人,得到他人的稱讚也是能感受到樂趣的。

文中還有一句話對我的感觸很大就是:不勞動連棵花都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我認為自己這就是真理,因為,如果不勞動的話你就會死,為什麼會這樣説呢,因為你看吃飯也是勞動吧,穿衣服也是吧?打掃衞生也是吧,所以我們要勞動。

我下次一定要養花!!

養花老舍讀後感4

老舍先生的語言特點是”俗“、”白“。

《養花》一文,便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全篇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但一路讀來卻自然地生出親切之感。似一位身披素樸的外衣,手提噴壺的叔叔坐在你的對面,用京片子向你絮叨地聊着自己侍弄花草時的愉悦、花開時的興奮、分贈友人時的高興、花草凋零時的傷心——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親切自然、質樸真實的大家名作之至純至善至樸的魅力!

細細讀來,文章藴含的老舍先生釋然、頤性、澹泊、熱愛大自然的生活態度,也使我收益頗豐。老舍先生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學會了自行其樂:養花時自然,花開花落時恬然,秉燭夜遊時欣然,貓兒戲於花草時的陶然——無不為我的人生樹立範本

有思有悟、有感有想、有品有味。這,就是品讀老舍先生作品之最大樂趣!

養花老舍讀後感5

近來,我們學了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養花》,當我學完這篇課文知道了老舍在養花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樂趣。

在工作時養花,不但可以讓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結合到一起還有益身心,勝於吃藥;當我看着自己的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是,心裏別提多高興。當然老舍在養花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去不止這些。但有時也有悲劇:三百菊秧養還在地上,下了暴雨,鄰居家的牆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

”不勞動,連棵花都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這句我最喜歡,因為這句話對學習有着聯繫”不動腦,連道題都不會作,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繼續勞動,又張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也希望我們在學習上也能這樣!

養花老舍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老舍寫的作品《養花》,讀完了這篇文章,使我有了許多感想。

這篇文章講的是老舍把養花當做樂趣,通過親身去做,得到了許多知識。

確實如此“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以前在我奶家,有一個寬敞的大院子,我奶就在院裏種點花或草,但並不種那些名貴的花和草,因為珍貴的花草不容易養活。但如果真讓花草自生自滅,那草和花長的也不會發那麼枝繁葉茂。我奶家的花草長的茂盛也有一份功勞。在平時,每天寫完一篇字,我便到院中澆水施肥,不幾天那些花草就長一大塊。

記的有一次,我買了一料醜菊的種子,我便把它種下,天天澆水,盼着它快點大,因為我倒要看看有如此惡名的花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可產事與願違,它偏偏跟我過不去,懶洋洋地睡大覺,連花的影子也沒有,我氣得真想把它撥子了,可又捨不得。終於在“五·一”節沉睡了,一年的醜菊忽然打了苞,真慶幸沒把它扔掉。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養花也想有耐心,從這裏也想到老舍也一定是一位有耐心的人,醜菊的花的顏色是金黃金黃的,幾十個花瓣擺了三四層,雖只有銅錢大小,但它嬌小美麗極了。

是啊,種花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養花老舍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老舍寫的養花一本書。這本書含義深刻,寫得非常好,令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體會到了養花趣樂:”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必須勞動,又長知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去年,一位朋友送給我幾條蠶,我把桑葉往養蠶的盒子時扔進去,別的.一概不管,任其自生自滅。我想反正蠶自己會”奮鬥“,我管它吃喝,説不定還能結出又白又大的蠶螢呢!可是,出乎意料,蠶不但沒有吐絲結螢,反兒都死了。通過這次養蠶,是我知道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靠自己堅持不懈的勞動,不勞動將一事無 成。

讀了《養花》這本書,我不僅領略了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同時還受到了 深深的啟發和教育,真是受益匪淺。

養花老舍讀後感8

最近,我讀了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養花》。

文章主要講了老舍先生愛花、護花、視花如友,對花的喜愛。

通過《養花》,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1、生活十分有趣,養花也有門道,易活的花多是自己會奮鬥的。

2、要學會自拔。老舍先生的花有一次死了30多種,100多棵,但老舍先生卻從悲痛中自拔了出來。所以,大家應該多學老舍,生活有喜有悲,不要想不開,要真切的體會生活的無窮樂趣。

3、老舍先生很愛花,又澆花,又拔草。心靈善良,美麗,這就是可愛的老舍。我們也應該這樣愛護花草,保護樹木。花草畢竟是我們的好朋友,何必傷害它們呢?應該友好的對待它們。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實,有香有色,即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我喜歡這篇散文,更喜歡”愛花使者“老舍先生。

養花老舍讀後感9

我喜歡很多文章,例如:《春》、《賣火柴的小女孩》、《養花》……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老舍爺爺寫的《養花》這篇文章了!

老舍爺爺寫了許多養花的實踐和樂趣。我讀了這篇文章,不僅瞭解了一些養花的知識,而且懂得了生活中的道理。養花其實也是有大學問的,要根據各種花的特性來管理。正如老舍爺爺重實踐中摸索出來的那樣:有得喜幹,就別多澆水;有的喜陰,就別放在太陽的下暴曬……知道了這些知識,話就應該可以養活了!

我也非常喜歡養花,可是我不注意它是“喜陰”的還是“喜幹”。知識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給它澆水,有些還好,生命力強,開了花!有些光長葉子,不開花不開花;有的生命力不強,死了……我是應該好好學習一下養花的知識了!

老舍爺爺從養花中悟出一個深奧的道理,是:不勞動連朵花都養不活!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不勞動,連朵花都養不活!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不勞動,連朵花都養不活,還能幹什麼?

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老師讓我們背第5段得第一自然段,我沒太在意,就大概看了幾遍。第二天去組長哪裏被結結巴巴。回到座位上,我用心記了一會,再去組長哪裏背的時候,一字不漏的背了下來。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也是我學習這篇文章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