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賈平凹

賈平凹談創作過程-像初學者一樣

欄目: 賈平凹 / 發佈於: / 人氣:2.2W

引導語:在文風上,賈平凹也已不滿意以前那種明清文學的柔美,而有意想靠近兩漢文學的平實硬朗。“一切都還在摸索和試驗着。寫作是得在內容上、形式上不斷有點突破吧,否則,老是一個樣子,別人厭煩,我也厭煩了。”

長篇小説《帶燈》故事素材源自一位深山中鄉鎮女幹部的短信講述。賈平凹説:“寫完《古爐》後,我曾經結識了山區一位鄉鎮幹部,她不知從哪兒獲得了我的手機號,先是給我發短信,我以為她是一位業餘作者,給她復了信,她卻接二連三地又給我發信。”賈平凹發現,女幹部的短信文學感覺和文筆極好,讓他不僅盼着短信的到來,而且決定山高路遠地去看看她和生她養她的地方。

在深山的日子裏,那位鄉鎮女幹部是個滔滔不絕的傾訴者,賈平凹變成了忠實的傾聽人,“她使我瞭解了另一種生活和工作。她又領着我去走村串寨,去給那些特困户辦低保,也去看她怎麼與上訪的人打交道。”賈平凹説。

賈平凹將他在現實中的真實經歷和多年來在農村的體驗,以及他對中國現實的深入思考,化作了《帶燈》。這部小説寫作前的構思時間非常長,初稿在筆記本上寫,然後抄寫在稿紙背面,作大修改時又重新在稿紙背面寫一遍,最後在稿子上作小的增刪,整個小説寫了三遍。

發表的過程就是修改的過程

“發表的過程就是不斷修改的過程。”《收穫》雜誌副主編程永新説,今年9月底拿到《帶燈》書稿後,賈平凹的短信也開始接踵而至。

賈平凹總是幾天發來一條短信,隨後又寄過來幾頁紙,那是他細心寫下的'修改稿。和許多作家不同,賈平凹直到現在也不用電腦,40萬字的書稿全是用手一筆一畫寫就,滿目古樸、圓潤的字跡,程永新讀起來覺得賞心悦目。如此反覆的修改至少有五六次。

和不斷修改合拍的是,作家忐忑關注着自己的“孩子”是否漂亮。程永新回憶,賈平凹發了幾次短信催問讀後感,最後,他在高鐵上發短信告訴賈平凹,《帶燈》集中反映了當下中國各種各樣的矛盾,女主人公很有意思,像螢火蟲一樣,身上帶着光、發着熱。“您完全可以放心,小説會得到文學界和讀者的關注。”當賈平凹聽聞這一切時,程永新分明感到對方鬆了口氣。

對此,賈平凹實話實説:“每次寫作時自己信心滿滿,寫完後就惶恐不安,尤其對自己所寫的內容和敍述方式稍有突破時,不知結果到底如何。”賈平凹坦言,其實他對寫作很看重,更十分敬畏,所以總是又新鮮又激動又惶恐,好多人都在笑話他還像個初寫作的作者。

《帶燈》比《古爐》易讀

在閲讀《帶燈》的過程中,程永新意識到賈平凹的全新變化和突破。他認為,跟賈平凹以往作品相比,《帶燈》雖然依舊將場景放在了陝西這塊土地上,但地方方言特點少了一些,語言色彩更明快、透明。“我想老賈在60歲時,還是希望更多的讀者,包括西方的讀者,認同他的作品。”

賈平凹則自己解釋道:“在《秦腔》和《古爐》裏,我堅持的是一種寫法,那樣的敍述方式得到了文學界和讀者的認可,但我也聽到有讀者反映書難讀。我是不想讓書讀得太順溜,但也得讓人容易進入,所以這次有了一些改變。”此外在文風上,賈平凹也已不滿意以前那種明清文學的柔美,而有意想靠近兩漢文學的平實硬朗。“一切都還在摸索和試驗着。寫作是得在內容上、形式上不斷有點突破吧,否則,老是一個樣子,別人厭煩,我也厭煩了。”

賈平凹透露,《帶燈》一寫完,他又到鄉下呆了一段日子,現在回來主要是讀書,到春節前還會再跑些地方——“回想這十多年,我基本上是冬天不寫作,要寫都是夏天動筆,差不多一個長篇寫兩三年,總是在秋天寫完。這也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