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經

詩經·國風·王風·兔爰

欄目: 詩經 / 發佈於: / 人氣:2.73W

兔爰

詩經·國風·王風·兔爰

朝代:先秦

原文

有兔爰爰,雉離於羅。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尚寐無吪!

有兔爰爰,雉離於罦。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

有兔爰爰,雉離於罿。我生之初,尚無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兇。尚寐無聰!

註釋:

1、爰爰:猶“緩緩”,寬縱貌。

2、離:遭,也就是著。羅:網。這裏將兔比享受着自由的人,雉比自由被剝奪的人。

3、無為(古讀如訛é):指無勞役。“為”和“徭役”的“徭”古同字。

4、罹(古讀如羅luō):憂。“百罹”是説多種憂患。

5、尚:猶“庶幾”,表希望的意思。吪(俄é):動。這句是説但求長眠不醒,也就是不願再活着的意思。下二章末句意同。

6、罦(孚fú):附設機輪的網,又叫做覆車網。

7、造:營造。“無造”也就是説沒有勞役。

8、罿(童tóng,又讀衝chōng):捕鳥網名。

9、庸:勞。

10、聰:聞。

譯文:

野兔往來任逍遙,山雞落網慘悽悽。在我幼年那時候,人們不用服兵役;在我成年這歲月,各種苦難竟齊集。長睡但把嘴閉起!

野兔往來任逍遙,山雞落網悲慼戚。在我幼年那時候,人們不用服徭役;在我成年這歲月,各種憂患都經歷。長睡但把眼合起!

野兔往來任逍遙,山雞落網戰慄慄。在我幼年那時候,人們不用服勞役;在我成年這歲月,各種災禍來相逼。長睡但把耳塞起!

詩經故事

甘蔗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從梢上吃到根部,先淡後甜;還有一種是從根部吃到梢,先甜後淡,最後是無味;若只是淡也倒罷了,就怕再遇上節壞梢子,一口吃出苦味來,那不管還剩有多長的甘蔗,是一定要扔了,不再吃了。

人一輩子大概也和吃甘蔗似的,有的人是先苦後甜,越活越有味,有味的不想離去,歌中不是唱了一些人的心事嗎: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那就真的是個老妖怪了。

可姬奉天那時是一天也不想再活下去了。

若大的山莊,十室九空;零亂的街道上,塞滿了殘磚亂瓦;街面上白日也有成羣的野狗,張着一雙紅紅的眼,四處嗅着,在瓦礫中刨着什麼;以前那些説笑忙碌的人們、成羣的雞羊、嘻戲哭鬧的童子,都去了哪?

坡上是荒蕪的田地,野兔在草叢中安卧,細眯着的眼睛,不時的睜開,看看天上的太陽,一隻背時的山雞,鑽進了姬奉天佈下的網中,掙扎中發出悽慘的鳴叫,很難得的打破了這山莊的寂靜,可也沒叫幾聲,甚至連酣睡中的野兔也沒吵醒,姬奉天就卡斷了它的叫聲,天地復如死去一般的安靜。

這隻山雞就成了姬奉天一天的飯食了,但若要進得他的口中,還要看他的運氣好不好哦。

小時的姬奉天應該還算是幸福的.,他是家中的長子,爺爺、婆婆的長孫,父親力大身強,母親聰明賢能,家事在村中也屬上等,一年有吃不完的糧食,穿得全的衣料,銀錢也夠支差、完糧、年節、祭祀、出門的用度;五歲時爺爺就把他送到了村學中識字學禮去了;散學後也是和一幫小夥伴們在村中追雞打狗的瘋玩累了才回家,媽媽早就把一大缸晾涼的開水端給了他,爺爺、婆婆早坐在了飯桌前等着他,父親有一些公務的,時常是天黑定了才回。

周天子的烽火台燃起來後,父親是去救援了的,接到令來後,和一大幫人連跑了三天三夜,才到了京都,卻看見周天子和一個美麗的女子站在烽火台上,那女子笑了,笑的真好看,周天子也很笑了,笑的就不那麼好看了。姬奉天的父親是生氣着回來的,因為他的馬跑死了。

三年後,父親就死了,死在了驪山腳下;還是烽火招去了他的,當烽火燃時,很多人都不去了,可姬奉天的父親在猶豫了一天後還是去了,只是他們趕到時,京城已經破了,聽説周天子跑到了驪山,大家也就去了驪山,一場混戰下來,姬奉天的父親就沒了,同去的人帶回了他父親的兵刃和人頭,老太太一口氣沒接上來,也跟了去,家中一下就亂了。

為了驅除犬戎狄人,王室裏加大了税賦,三天兩頭的摧糧派款,姬奉天家的一點底子很快就掏空了,家裏沒了主要的勞力,失去了主要的進項,全靠姬奉天的母親做一些紡織度日,怎麼也掙不回王室的糧款了,沒辦法下,六十多歲的爺爺去頂了差,風裏雨裏送糧送物到王室、到軍隊、到前方的大營。

周平王東遷時後,在朝歌又起了新的京都,老人家在送糧到朝歌后的那天早上,躺在泥地上就睡着了,一睡下就沒有起來。

戰爭還在繼續,青壯大多都去了兵營,老人也不知不覺的死了大半,姬奉天長到十六歲時,村中的小孩子就很少了,十六歲的人就應該上陣打仗了,帶着父親留下的兵刃,姬奉天去了兵營,這一去就在也沒能見到他的母親了。

十年後他又回到了他出生的這個小村,拖着一條殘腿,失去了一隻眼睛的回來了,家裏的房子垮掉了大半,只剩下正堂還在,住下來後又忙上了地裏的活,一季莊稼還沒收上來,王室的税賦就摧了下來;兵丁們進村後看見能吃的就先拿走,剛回家時鄉親們幫襯的一點糧食是藏了又藏,可還是等不到新糧收上,沒辦法時也只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可沒了一條腿的人又能做什麼呢?只好張上羅網,禱告山神,賜一天的口食,別讓自已餓着。

落網的山雞很是悲慘,可姬奉天覺得自已比那山雞還悲慘萬分。真盼着能常在夢中,能常眠不醒,在夢中。他能看見爹媽和爺爺婆婆。

鑑賞:

這是一首傷時感事的詩。《毛詩序》説:“《兔爰》,閔周也。桓王失信,諸侯背叛,構怨連禍,王師傷敗,君子不樂其生焉。”這是依《左傳》立説,有史實根據,因此《毛詩序》説此詩主題不誤。但意謂作於桓王時,與詩中所寫有出入。崔述《讀風偶識》説:“其人當生於宣王之末年,王室未騷,是以謂之‘無為’。既而幽王昏暴,戎狄侵陵,平王播遷,室家飄蕩,是以謂之‘逢此百罹’。故朱子雲:‘為此詩者蓋猶及見西周之盛。’(見朱熹《詩集傳》)可謂得其旨矣。若以為在桓王之時,則其人當生於平王之世,仳離遷徙之餘,豈得反謂之為‘無為’?而諸侯之不朝,亦不始於桓王,惟鄭於桓王世始不朝耳。其於王室初無所大加損,豈得遂謂之為‘百罹’、‘百兇’也哉?竊謂此三篇者(按:指《中谷有蓷》、《葛藟》及此篇)皆遷洛者所作。”

詩共三章,各章首二句都以兔、雉作比。兔性狡猾,用來比喻小人;雉性耿介,用以比喻君子。羅、罦、罿,都是捕鳥獸的網,既可以捕雉,也可以捉兔。但詩中只説網雉縱兔,意在指小人可以逍遙自在,而君子無故遭難。通過這一形象而貼切的比喻,揭示出當時社會的黑暗。

各章中間四句,是以“我生之初”與“我生之後”作對比,表現出對過去的懷戀和對現在的厭惡:在過去,沒有徭役(“無為”),沒有勞役(“無造”),沒有兵役(“無庸”),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而現在,遇到各種災兇(“百罹”“百憂”“百兇”),讓人煩憂。從這一對比中可以體會出時代變遷中人民的深重苦難。這一句式後來在傳為東漢蔡琰所作的著名長篇騷體詩《胡笳十八拍》中被沿用,“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那悲愴的詩句,是脱胎於《兔爰》一詩。

各章最後一句,詩人發出沉重的哀歎:生活在這樣的年代裏,不如長睡不醒。憤慨之情溢於言表。方玉潤説:“‘無吪’、‘無覺’、‘無聰’者,亦不過不欲言、不欲見、不欲聞已耳”(《詩經原始》),這也是《毛詩序》中所點出的君子“不樂其生”的主題。

全詩三章風格悲涼,反覆吟唱詩人的憂思,也正是《王風》中的黍離之悲,屬亂世之音、亡國之音,方玉潤評雲:“詞意悽愴,聲情激越,(三國魏)阮步兵(籍)專學此種。”(《詩經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