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經

《詩經·蒹葭》欣賞

欄目: 詩經 / 發佈於: / 人氣:2.74W

《蒹葭》是秦國的民歌,這是一首愛情詩,寫在戀愛中一個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實、曲折、動人。“蒹葭”是荻葦、蘆葦的合稱,皆水邊所生。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詩經·蒹葭》欣賞,希望對你有幫助。

《詩經·蒹葭》欣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清涼景色,暗襯出主人身當此時此景的心情。“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詩集傳》:“伊人,猶彼人也。”在此處指主人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來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麼也沒有,可由於牽腸掛肚的思念,他似乎遙遙望見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邊,於是想去追尋她,以期歡聚。“遡洄從之,道阻且長”,主人沿着河岸向上遊走,去尋求意中人的蹤跡,但道路上障礙很多,很難走,且又迂曲遙遠。

“遡遊從之,宛在水中央”那就從水路遊着去尋找她嗎,但不論主人怎麼遊,總到不了她的身邊,她彷彿就永遠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這幾句寫的是主人的幻覺,眼前總是浮動着一個迷離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陸行,還是水遊,總無法接近她,彷彿在繞着圓心轉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邊徘徊往復,神魂不安。這顯然勾勒的是一幅朦朧的意境,描寫的是一種痴迷的心情,使整個詩篇蒙上了一片迷惘與感傷的情調。下面兩章只換少許字詞,反覆詠唱。“未晞”,未乾。“湄”水草交接之處,也就是岸邊。“躋”,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這首詩三章都用秋水岸邊悽清的秋景起興,所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悽悽,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劃的是一片水鄉清秋的景色,既明寫了主人此時所見的客觀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時的心情和感受,與詩人困於愁思苦想之中的悽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換過來説,詩人的悽惋的心境,也正是借這樣一幅秋涼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體的表現。王夫之《姜齋詩話》説:“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這首詩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從而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的一個撲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

另外,《蒹葭》一詩,又是把實情實景與想象幻想結合在一志,用虛實互相生髮的手法,藉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朧性,來加強抒情寫物的感染力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他第一次的幻覺,明明看見對岸有個人影,可是怎麼走也走不到她的身邊。“宛在水中央”,這是他第二次的幻覺,忽然覺得所愛的人又出現在前面流水環繞小島上,可是怎麼遊也遊不到她的身邊。那個倩影,一會兒“在水一方”,一會兒“在水中央”;一會兒在岸邊,一會兒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夢境中,但主人卻堅信這是真實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艱辛去追尋她。

這正生動深刻地寫出了一個痴情者的心理變態,寫出了他對所愛者的強烈感情。而這種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詩具有一種朦朧的美感,生髮出韻味無窮的藝術感染力。

Tags:詩經
熱門搜索
中學數學教育教學實踐探討論文 你是我生命中的陽光作文 最新教師暑假思想政治學習心得體會 上海迪士尼樂園一日作文 小學四年級三月三的習俗作文 要學會微笑的面對生活作文 五指鳥作文 樟樹的初中作文 致老師作文400字 給張老師的一封信小學作文 智捉小雞小學生作文 收穫第一筆稿費作文 日子對日記沒有説再見 閲讀答案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培養學生在古典詩歌鑑賞中的想象聯想的能力 國慶節快樂的祝福語50條 中秋吃月餅作文300字 楊羣 遊玩杏花村的作文 心中有優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什麼的作文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家鄉的美景 我不想長大作文 童年的桃樹作文 做蛋糕敍事作文200字 可愛的小狗樂樂的作文 我是一顆六齡牙作文500字 六一的作文500字-複製六一 小學一年級輔導後進生工作總結 記行冠豸山作文 閲讀為話題的寫事作文1000字 鄉教辦德育工作總結優質 教學大賽心得體會 羣發勞動節QQ祝福語27條 美文賞析:流年滴出一粒沙 感恩親愛的老師作文 做好自己高三作文 過生日續寫作文 離職承諾書 感謝老師語文作文150字 礦石 五年級寫幽默的老師左右 四季裏的柳樹作文200字 快樂的五一作文:我愛我們的家園 度過愉快的六一作文 秋天的景色五年級作文450字 難忘的師生情-抒情作文700字 高三歷史備課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