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歌

詩歌的平仄怎麼區分

欄目: 詩歌 / 發佈於: / 人氣:1.05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具有精煉含蓄的特點,起着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什麼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歌的平仄怎麼區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歌的平仄怎麼區分

詩歌的平仄怎麼區分 篇1

一,什麼是平仄

簡言之,平仄是就聲調而論。漢字是單音節字,聲調具有區別字義的作用。所以聲調是漢語的自然屬性,而不是哪個人的發明創造。最先從理論到實踐發現並運用聲調的是南朝的沈約,他把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即所謂的“沈分法”)。平指的是平聲,仄的本意是“不平”,包括上、去、入三聲。

平仄是相對於古四聲而定的。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古漢語發展到現代漢語,四聲已大不相同。但是,今四聲和古四聲是一脈相承的:古平聲分化成今四聲的陰平、陽平兩個聲調。古上聲和古去聲也大大致相當於今四聲的上聲和去聲。古入聲字消失了,只是在一些方言中,還不同程度地保留着。那麼,古入聲字到哪裏去了呢?分別轉到現代漢語普通話的今四聲裏,叫“入派三聲”(陰平、陽平通稱為平聲,再加上聲去聲,合計為三聲)。這就會給今人識別平仄造成一定的困難。

進一步探討,由於漢字的讀音是由三部分決定的,即聲母、韻母、聲調。因此,平仄不單指聲調,還和聲母、韻母有關係。除去聲調外,韻母對區分平仄的影響要大於聲母。因為韻母主要由元音構成,元音也叫母音;聲母則完全由輔音構成,輔音也叫子音,顧名思義,子音沒有母音發音響亮清淅,輔音發音時聲音受阻。還因為韻母處在音節中聲母的後面,發音時大致以韻母的發音口型結束,聲母只起到輔助發音作用。

二,為何要講平仄

漢語是單音節字,一字一音,通過字音微妙多變的對比,也就是平仄交錯,可以達到聽覺上的享受,使之悦耳動聽,增強詩詞的抑揚頓挫效果,形成漢語的音樂美。平仄是漢語特有的東西,並非古人閉門造車的產物,而是歷代聲韻學家在研究分析古代語音規律後所達成的共識,也帶有一定的約定束成的因素。

在客觀聽覺和發音時個人感覺上,我們不難接受以下事實:1,有的字發音時口型圓,發音部位放鬆,聲音舒緩可延長。而有的字發音時口型收攏,發音部位緊張,發音短促急澀。(即聲母韻母的不同搭配所造成)2,發音時還有高低升降的不同,具體説有平的、升的、降的、曲折的(即聲調的不同調值)。平仄的區分正是建立在這種客觀存在之上。經過對平仄合理安排的詩句,讀起來緩急相間,高低起伏,長短結合,鬆緊交錯,樂感自然而生。否則嘴巴老是張着合不上或撇着張不開,而喉舌緊張不得放鬆歇息,真可謂“苦不堪言”。或者聲調直來直去,繞去繞來,缺少變化,實在是“味同嚼蠟”。有些詩讀起來覺得拗口正是這個道理。

下面是一首“拗口詩”的精典之作,試體驗平仄失調、換氣不順的感覺:

苦雨中寄魯望唐·皮日休

涔涔將經旬,昏昏空迷天。

鸕鶿成羣嬉,芙蓉相偎眠。

魚通蓑衣城,帆過菱花田。

秋收吾無望,悲之真徒然。

三、律詩中平仄的運用

我國詩歌發展到齊樑時代,開始有意識地講求聲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以講平仄、對仗為形式的格律詩。以前對平仄、對仗、用韻等要求不嚴格或沒有要求的詩,叫“古體詩”,簡稱“古詩”或“古風”。與之相對應的格律詩,叫作“近體詩”。

平仄是律詩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平仄,是為了使詩句抑揚頓挫,有音律和韻美。

律詩一般由八句構成,每兩句為一聯。八句中第一、二句是“首聯”,第三、四句是“頷聯”,第五、六句是“頸聯”。第七、八句是“尾聯”。首聯、頸聯又可稱之為上聯,頷聯、尾聯又可稱之為下聯。每一聯中的上一句是“出句”,下一句是“對句”。例如:

出句對句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首聯)

莊生曉夢迷蝴蝶,蜀帝春心託杜鵑。(頷聯)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頸聯)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尾聯)

律詩講求“黏”、“對”。如果詩中的平仄格式不符合“黏”、“對”的規律,稱之為“失黏”、“失對”,都是律詩的大忌。

所謂“黏”,是指上聯對句第二字的平仄與下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以上面所舉李商隱《錦瑟》為例,首聯對句第二個字是“弦”,為平聲,頷聯出句第二個字是“生”,也是平聲。頷聯對句第二個字是“帝”,為仄聲,頸聯出句第二個字是“海”,也是仄聲。頸聯對句第二個字是“田”,為平聲,尾聯出句第二個字是“情”,也是平聲。這就是所謂的“黏”。

所謂“對”,是指一聯內出句和對句第二個字的平仄相反。以上舉律詩為例:首聯出句第二個字是“瑟”,為仄聲;對句第二個字是“弦”,為平聲。頷聯出句第二個字是“生”,為平聲;對句第二個是“帝”,為仄聲。頸聯出句第二個字是“海”,為仄聲;對句第二個字是“田”,為平聲。尾聯出句第二個字是“情”,為平聲;出句第二個字是“是”,為仄聲。

為何律詩制定“黏”、“對”規則時,落在每句的第二個字而不是其他字上?許多書裏都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根據我的看法,無論是五言還是七言,朗讀起來第二個字都比其他幾個字容易引人注意。這是聽覺上的自然感受,幾乎沒有道理可言。

律詩的每一句,平仄句式都是固定的。

其中五言律詩有兩類四種:

仄起甲1仄仄仄平平甲2仄仄平平仄

平起乙1平平仄仄平乙2平平平仄仄

七言律詩也有兩類四種:

平起甲1平平仄仄仄平平甲2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乙1仄仄平平仄仄平乙2仄仄平平平仄仄

律詩對用韻的平仄也有規定,即一般只用平聲韻(極少數用仄聲韻)。而古體詩則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

按照律詩“黏”、“對”規則和入韻原則(平聲韻入韻,仄聲韻一般不入韻)的規定,把上面四種句型配合安排,就是律詩的平仄格律:

1,平起首句入韻。

五言。七言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韻。

五言。七言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韻。

五言七言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韻。

五言七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為格律詩平仄句式固定後的四類八種搭配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被一串串的平平仄仄所嚇倒,也不必死記硬背,只要照章辦事,自己也可以推出來。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律詩對平仄的要求很嚴格,但也充許某些地方不完全符合上述格律,這就是所謂的變格。但是變格也是要按遊戲的規則來變。即只能出現在詩句的第一、三、五(五言詩不包括第五字)字。傳統的説法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詩歌的平仄怎麼區分 篇2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平仄理論好比把四個班(四聲)學生按性別(平仄)分成男女兩類。至於這樣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論者考慮的。

四聲,這裏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裏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來説,共有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箇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⑴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⑵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⑶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⑷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着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保存着入聲。

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聲這一調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裏,入聲已經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為陰平,有的變為陽平,有的變為上聲,有的變為去聲。就普通話來説,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西南方言中(從湖南到雲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不能詳細知道了。依照傳統的説法,平聲應該是一箇中平調,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

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疏藏。

這種敍述是不夠科學的,但是它也讓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

四聲和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什麼字歸什麼聲調,在韻書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還保存着入聲的漢語方言裏,某字屬某聲也還相當清楚。我們特別應該注意一字兩讀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在古代漢語裏,這種情況比現代漢語多得多。試舉一些例子:

騎,平聲,動詞,騎馬;去聲,名詞,騎兵。

思,平聲,動詞,思念;去聲,名詞,思想,情懷。

譽,平聲,動詞,稱讚;去聲,名詞,名譽。

污,平聲,形容詞,污穢;去聲,動詞,弄髒。

數,上聲,動詞,計算;去聲,名詞,數目,命運;入聲(讀如朔),形容詞,頻繁。

教,去聲,名詞,教化,教育;平聲,動詞,使,讓。

令,去聲,名詞,命令;平聲,動詞,使,讓。

禁,去聲,名詞,禁令,宮禁;平聲,動詞,堪,經得起。

殺,入聲,及物動詞,殺戮;去聲(讀如曬),不及物動詞,衰落。

有些字,本來是讀平聲的,後來變為去聲,但是意義詞性都不變。"望"、"漢"、"看"字都屬於這一類。"望"和"歎"在唐詩中已經有讀去聲的了,"看"字總是讀去聲。也有比較複雜的情況:如"過"字用作動詞是有時平去兩讀的,至於用作名詞,解作過失時,就只有去聲一讀了。

Tags:詩歌 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