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歌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

欄目: 詩歌 / 發佈於: / 人氣:1.0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詩歌很是熟悉吧,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那什麼樣的詩歌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 篇1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六世紀)約五百餘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典,乃稱《詩經》。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衞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共十五《國風》,詩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頌》包括《周頌》三十一篇,《商頌》五篇,《魯頌》四篇。這些詩篇,就其原來性質而言,是歌曲的歌詞。《墨子·公孟》説:“頌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意謂《詩》三百餘篇,均可誦詠、用樂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記·孔子世家》又説:“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這些説法雖或尚可探究,但《詩經》在古代與音樂和舞蹈關係密切,是無疑的。《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就是依據音樂的不同。《風》是相對於“王畿”——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而言的、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其地域,除《周南》、《召南》產生於江、漢、汝水一帶外,均產生於從陝西到山東的黃河流域。雅是“王畿”之樂,這個地區周人稱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範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眾説不同,大約其音樂特點和應用場合都有些區別。《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毛詩序》説:“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這是頌的含義和用途。王國維説:“頌之聲較風、雅為緩。”(《説周頌》)這是其音樂的特點。《詩經》的作者成分很複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於民間的歌謠。這些民間歌謠是如何集中到朝廷來的,則有不同説法。漢代某些學者認為,周王朝派有專門的采詩人,到民間蒐集歌謠,以瞭解政治和風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種説法:這些民歌是由各國樂師蒐集的。樂師是掌管音樂的官員和專家,他們以唱詩作曲為職業,蒐集歌謠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唱詞和樂調。諸侯之樂獻給天子,這些民間歌謠便彙集到朝廷裏了。這些説法,都有一定道理。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蒐集來的樂歌,一般認為是保存在周王室的樂官——太師那裏的。他們顯然對那些面貌互異的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現在異時異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古代交通不便,語言互異,各時代、各地區的歌謠,倘非經過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現上述情況。可以認為,由官方製作樂歌,並蒐集和整理民間樂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業之一,在《詩經》時代是不斷進行着的。《史記·孔子世家》説,詩原來有三千多篇,經過孔子的刪選,成為後世所見的三百餘篇的定本。這一記載遭到普遍的懷疑。一則先秦文獻所引用的詩句,大體都在現存《詩經》的範圍內,這以外的所謂“逸詩”,數量極少,如果孔子以前還有三千多首詩,照理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再則在《論語》中,孔子已經反覆提到“《詩》三百”(《為政》、《子路》等篇),證明孔子所見到的《詩》,已經是三百餘篇的本子,同現在見到的樣子差不多。要之,《詩經》的編定,當在孔子出生以前,約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只是孔子確實也對《詩經》下過很大功夫。《論語》記孔子説:“吾自衞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前面引《史記》的文字,也説了同樣的意思。這表明,在孔子的時代,《詩經》的音樂已發生散失錯亂的現象,孔子對此作了改定工作,使之合於古樂的原狀。他還用《詩經》教育學生,經常同他們討論關於《詩經》的問題,並加以演奏歌舞(見《論語》和《墨子·非儒》)。這些,對《詩經》的流傳都起了重要作用。《詩經》中的樂歌,原來的主要用途,一是作為各種典禮儀的一部分,二是娛樂,三是表達對於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但到後來,《詩經》成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學習《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這種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語言的作用,特別在外交場合,常常需要摘引《詩經》中的.詩句,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叫“賦《詩》言志”,其具體情況在《左傳》中多有記載。《論語》記孔子的話説:“不學《詩》,無以言。”“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可以看出學習《詩經》對於上層人士以及準備進入上層社會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詩經》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義。《禮記·經解》引用孔子的話説,經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温柔敦厚”。《論語》記載孔子的話,也説學了《詩》可以“遠之事君,邇之事父”,即學到事奉君主和長輩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見(理應也是當時社會上層一般人的意見),“《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就是,《詩經》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總體上)是符合於當時社會公認道德原則的。否則不可能用以“教化”。這裏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論來推測當時人對《詩經》的看法,他們所定的“無邪”的範圍還是相當寬廣的。許多斥責統治黑暗、表現男女愛情的詩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認為是“無邪”即正當的感情流露。第二,儘管如此,《詩經》畢竟不是一部單純的詩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項文化積累,又是貴族日常誦習的對象。所以,雖然其中收錄了不少民間歌謠,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與社會公認的政治與道德原則相沖突的內容。

秦代曾經焚燬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於《詩經》是易於記誦的、士人普遍熟悉的書,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後二者取姓氏)。齊、魯、韓三家屬今文經學,是官方承認的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是民間學派。但到了東漢以後,毛詩反而日漸興盛,併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 篇2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共收詩305首。

《詩經》裏的詩,包括風、雅、頌三類,大部分產生於西周時代。詩經以四言詩為主,重章疊句,自由押韻,運用賦、比、興等手法敍事抒情。

“風”有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詩歌,計160篇;“雅”有“大雅”、“小雅”,多為貴族之作和周代史詩,計105篇;“頌”有“周頌”、“魯頌”、“商頌”,多為宴飲祭祀之歌,計40篇。

“風”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勞作生活中所創的詩歌,從性質上有敍事詩、抒情詩;內容上有諷刺詩、愛情詩、悲憤詩等。

諷刺詩以嘲諷、譏刺的手法,描述生活中落後消極、反動的事物,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戰鬥性。如《新台》、《相鼠》。

悲憤詩是抒發詩人悲憤情感的詩歌,如《魏風?碩鼠》。

愛情詩是以愛情為題材的詩歌。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以抒發青年男女由於相愛而激發出來的悲歡離合的思想感情。如“周南”、“召南”中就有許多優秀的作品。

現存的這部《詩經》是由孔子刪定的。大約於春秋末年,這部300多篇的《詩經》就成為流行的版本。

熱門搜索
中班體育遊戲《氣球樂翻天》教案 我希望的房間是作文350字 成人中醫藥大學畢業生登記表自我鑑定 希望的作文300字 國學與人生作文 英文簡歷的十大元素(五) 初中初一作文650字:背後的笑容 師範專業個人簡歷 我的中國夢250字作文 上古十二大元素分別是什麼 新學期幼兒園給家長的一封信 安祿山 駱賓王唐詩《詠鵝》賞析 七年級政治教學反思 次韻 信息技術師徒結對總結 我的植物朋友優秀作文500字 《新故事》雜誌徵稿啟事 秋初三作文600字 假如我有馬良的神筆初一作文 金色的魚鈎教案 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myself英語作文 家鄉秋天的作文 活動方案主題學前教育童年宣傳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計劃範文 閉店 那一刻的幸福作文400字小學生作文 小學六年級《西遊記》讀後感 美麗的菊花日記400字 護理幹部素質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祝教師節快樂的QQ祝福語50條 《小學生安全知識讀本》讀後感 讓我懂得珍惜作文 別吵讓我父親多睡會兒閲讀答案 程序員工作轉正申請書 可愛的小狼狗的小學生作文 高中以等待為話題800字作文 《老爺爺趕鵝》教學反思 用電安全作文300字 清明緬懷爺爺小學生作文 父親的作文1500字 回家寫景作文 職稱晉升申請書 國王和畫眉寓言小故事 與相遇的優秀作文 誇誇我們班的同學小學生作文400字 學生會宣傳部第一學期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