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三月遊記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17W

三月伊始,便有計劃去隔壁恭城縣去看桃花,怎奈醫院事務繁忙,直到十號、十一號逢週末方有空閒,想到四月便要開始為期半年的下鄉體檢,經商量,便決定週末結伴出遊。不料九號聽同事説恭城桃花已謝,可是出行之心一興起便不可收拾,我們便將目光轉向了其他縣市。

三月遊記散文

經過半天的篩選及簡單的討論,我們便將目標定於資源縣瓜裏鄉金紫山風電場。金紫山風電場於2009年開工建設,2011年併網發電,海拔一千七百多米。這裏四面環山,中間有一塊約10平方公里的開闊地,故又名“十里平坦”,在網上搜出的圖片,一座座山丘綠草如茵,延綿起伏至天際;又有圖片雲海翻騰,宛如仙境;再有圖片日出東方,層雲盡染,金光璀璨。看了圖片及介紹,我説:“這是個露營的好地方啊!”他們一聽我説這話,頓時來了興趣,經過商量我們當即決定去那裏露營,第二天看日出。

目的地確定,經過一番邀請,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就要開始了,同行人員有:霍副院長一家三口、婦保芳玲姐及她女兒雯涵、防保科水哥與二師兄,加上我與女友,一行九人七個大人兩小孩。確定人員,我們便建立一個微信羣,便於聯繫及商量相關事宜。

當晚,我拿出去年買的帳篷,和女友説道:“那時候買帳篷本來説是想去衡山玩的時候用的,結果沒拿去,現在終於可以用上了。”

十號早上,由於女友不好調班,上的早班,下午兩點才下班,我便在醫院等她,其餘同事在上午十點鐘便出發,他們先去了青獅潭水庫,那裏有一片紫雲花海,正是春暖花開時候,如夢如幻,他們發來的相片讓我一陣嚮往。他們都沒有帳篷,我便聯繫了縣城一家户外店,定了兩個帳篷,兩點鐘,我們也從醫院出發,先去了陽朔縣城拿好帳篷,下午三點多,我們從白沙鎮上了高速。

陽朔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卻不大,也不高,一眼能看到頂,在遠處看延綿不絕,其實一座座小山各自獨立,互不侵擾,與廬山、黃山這般的雄偉不一樣,就如小家碧玉的江南水家姑娘。過了陽朔地界,山開始變少,過了桂林繞城高速,就慢慢地出現嶺,高速路就在山嶺中,猶如睡卧青嶺中的銀色長龍。

出了桂林沒多久,就看見遠處山嶺上佇立着一些風電,大風車在風中緩緩轉動。我們還説是不是到了,我看了一下導航,好傢伙,還有一百五十多公里才到瓜裏,之前看地圖到了瓜裏還有二十公里左右的山路。

一路在山嶺中穿行,以前都是搭車,很少把目光望向窗外的風景,要麼看書要麼玩手機要麼睡覺。現在是自己駕車,一路的風景向後倒退,看着周圍的景色由喀斯特變為田園再到山嶺風光,想到人生就如一段旅途,每時每刻都有不同的風景,只不過這個旅途只有前進沒有返程,錯過的風景永遠不會再來了。

在高速上還鬧了一個烏龍,因為我是第一次駕車上高速,到變更高速路的時候,四點多,看到導航提示:前方三公里泉南高速出口。我一聽就來勁了,叫女友在羣裏發消息説我們要下高速了,而他們回覆説剛從青獅潭上高速,叫我們先去買點食物,我們一口答應了。沒想到出了泉南高速,是進入另一條高速路,我沉默了一下説道:“我們這是鄉巴佬進城,沒見識啊!”

下午剛過六點,我們總算下了高速,在高速收費站等待繳費時,突然聽到女友説他們在後面。我一看,只見水哥開着車在我們後面,朝着我揮手,後面還有輛黑色轎車,想來應該是霍院長的,真巧真合適,不然還不知道要在哪裏匯合。

六點半,到達瓜裏鄉街上,我們直奔超市和市場,買了一些面、肉、青菜等食物與一些用品。七點鐘,留下兩個小孩和媽媽在鎮裏賓館住下,我們剩下的五個人就直接駕車前往目的地——金紫山風電場。

出了瓜裏十公里左右,來到一處山腳路口,路牌上指向山上,十里平坦,十公里。我們很興奮,十公里,不就是十幾分鍾就到了,事實上,我們錯了。

上山的路都是盤山公路,我之前去過廬山,也去過衡山,去過這種大山的朋友應該知道,山上的路除了彎還是彎,直線的路幾乎沒有。這時候天已經黑了,水哥開車在前方開路,我們在後面跟着,霍院長要安排兩隊母女的住宿,還沒有跟上來。我們在後面,只見前方的車尾燈,忽隱忽現,剛見着尾燈,沒一會兒就拐入彎裏了。

行駛了半個小時,我們還在上山的路上盤旋着,要不是路邊的景色都不一樣,我都以為遇到了傳説中的鬼打牆。這時候海拔應該在一千米以上了,耳朵已經出現了封閉感。前方出現了一個路牌,上面寫着:十里平坦,六公里。我對女友説:“這裏的人是不是對公里這個詞有什麼誤解?我們都開了半個小時了,合着才走了四公里。”

又是半個小時過去了,隱約能見到路邊轉悠的風車,我們開始興奮了,目的地終於要到了,八點十分,我們到達十里平坦A線的一個巨大的風車下面,這時候後面車燈照過來,霍院長也到了。和電視裏、網上和遠處看到的不一樣,很震撼,原以為風車是小小的,沒想到比想象中大多了,粗大的柱子,直徑估摸着有五米左右,巨大的扇葉與空氣摩擦發出“呼呼”的響聲,一千七百米的海拔,冷風吹在臉上宛如回到了冬季。

八點多了,我拿出買好的帳篷出來給他們,找了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迅速搭起了帳篷。搭完帳篷,他們左右看了看,二師兄地説:“這是二人帳篷嗎?怎麼這麼小。”我説:“二人帳篷就是這麼大的。”他説:“那你的怎麼那麼大?”我先是大笑三聲,然後説道:“我的是四人帳篷,在裏面打滾都行!”他們表示不服,我説:“我去年去衡山玩之前就買好的帳篷了,你們這昨天計劃來玩,今天早上才叫我買帳篷,能買到給你們就不錯了,還想挑!”

搭好帳篷,我們將三輛車開到風口擋風,然後拿出從飯店借來的便攜式煤氣灶、桶裝水、鍋以及各種食材調料,準備做晚餐吃了。一個個興高采烈地準備晚餐,最後拿出啤酒,一邊吃着火鍋吹着風一邊時不時乾一杯。空曠的夜,呼嘯的寒風,無邊的黑暗,低矮的燈光,歡快的笑語,沸騰的熱血,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感受。

或許骨子裏的性子比較野,對於荒野露營這種事情,沒有恐懼、沒有茫然、沒有害怕,只有興奮。夜越深,風越大,躺在帳篷裏,外面好似有人在拍打着帳篷一般,好在帳篷結實,倒也沒有風吹進來。對面霍院長和水哥還在帳篷裏喝瓶啤酒,還一直叫我過去幫他們拍照,我想了想,頂着寒風過去和他們合影了幾張,吃了幾顆花生。

看了下日出時間,六點五十,調了六點半的鬧鐘,十一號六點鐘就醒過來了,出了帳篷一看,昨晚不説滿天繁星吧,那也不少了,早上怎麼會是大陰天,感覺還會下雨的樣子,頓時大失所望。

雖然沒看成日出,不過早上出了帳篷就被周圍的.景色震撼了,周圍每個山頭都佇立着一台白色風力發電機,晨風吹過,優雅地轉動着,不急不緩,像是看淡風雲的豁達老人,又像是一位位翩翩起舞的妙齡少女。

“哇,這就是我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天線寶寶的家,我小時候看電視就想來這種地方!”女友在一旁興奮地大喊。

沒多久,我見到東方出現一絲金光,一看,只見雲層的空隙中,太陽突然跳了出來,散發着迷人的光芒,那是一種衝破束縛的倔強,是不甘被雲層遮掩光芒散發出的不屈精神。

光芒稍縱即逝,不到一分鐘,太陽便又隱入雲層之中,天空重歸於陰暗,過了幾分鐘,竟然下起了米粒大小的冰雹,讓我們一陣哀怨。

霍院長起牀便開車去瓜裏鄉接兩對母女,我們玩了一會兒便拿出買好的餃子麪條出來迎着冰雹做早餐。待到早餐煮熟,冰雹也停了,霍院長五人剛好也回到了這裏,一下車,喜羊羊和雯涵兩個小朋友便興奮地蹦蹦跳跳。

吃過早餐,我們將垃圾收拾好放進車裏,拍了許多相片,然後打算將這一片山頭一個個征服了,怎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夾雪,越下越大,不得已,我們只好提前下山了。

下山之時,總算見到了昨晚黑暗中的風景,一台台風車佇立在風中,見不到盡頭,延伸至茫茫雲霧中,在風雨中昂首挺立,像守衞一方平安的衞士般。這話也不錯,這延綿的風車據説還不是全部,還有後期工程還在準備中,為桂北一方提供電力保障。

在梅溪鎮吃過午餐,下午三點,我們到達資江——天門山景區,此天門山不是張家界那個天門山,重名而已,天門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形俊秀,巖壑爭奇。

我主要是衝着天門山頂上的玻璃觀景台而去的,坐着纜車上山頂,看着下面的景色慢慢縮小,依偎在天門山旁的資江已經變成一條碧綠的綢帶,迎面而來的山體讓人感到自然的雄偉,不過對於恐高的人來説,這就是恐懼了。

到達山頂,兩米寬的路鋪在山脊上延伸到盡頭,圍欄邊便是懸崖峭壁,我想若是有龍,龍脊也就是這般模樣吧。走過山脊,便來到了玻璃觀景台,到了這裏,我是有些失望的,説是玻璃觀景台,其實只有最前方那幾平米的地方是玻璃的,其他地方都是木板鋪成的,一點都不刺激,不過這裏觀景是極好的,青山綠水相得益彰,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下山的時候,我們沒有坐纜車,而是從一線天沿着石梯走了下去,一線天,顧名思義,便是兩山之間只有一絲空隙,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兩個人並排着從這裏走下去還是很可以的。看着一線天,兩座山像是被劈開一般,想到一個詞,鬼斧神工,嗯,很貼切。

天門山中很是幽靜,沁涼沁涼的,山谷中水流潺潺,鳥鳴啾啾,一步一景,猶如世外桃源,讓人沉醉,忘卻外界的喧囂。在將要到達山腳的地方,有一山谷名曰藥谷,一片木屋錯落有致,據説李時珍曾在此採藥收徒,當真是空山幽谷住人家,不想世俗不想仙。

下午五點,走得腿腳痠麻,總算出了景區,我們簡單吃了些水果,便返程回家,回到醫院已是將近九點鐘。

讀萬卷書,給自身充實,行萬里路,讓眼界寬廣,感受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風景,此乃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