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散文讀後感範文11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08W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讀後感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散文讀後感範文11篇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1

最近對長篇小説有些厭煩。宂長的情節像迷宮般曲折。有時提着的心還未放下,又一次聲勢浩蕩的生死離別赫然擺在眼前。這些大起大伏大悲大喜不斷衝擊着我,受不了。我需要一些寧靜淡雅的文章,於是理所當然的,睡前讀物定為《琦君散文》。

初次接觸這個作家是在小學課文《桂花雨》裏,如今具體內容已記不真切,卻仍然能在腦海中勾勒出那幅畫面,閉上眼睛就能嗅到撲面而來的桂花香,是淡淡的,樸素且不張揚,一如琦君的文字。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華麗的辭藻,圓潤似光滑的碗底。就像是和你對面而坐,用一種温婉的語氣將人生的酸甜苦辣細細道來。我看了太多人的文章,他們以為好的文章,就必須要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和華麗的詞彙,於是讀下來一路跌跌撞撞手足無措,有些甚至都不能把握其中的情感。琦君的文章多寫童年、故鄉、親人,有人説她的選題範圍太過狹隘,但是她説:“像樹木花草一樣,誰能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我寧願擱下筆,此生不再寫。”

獨孤的時候,難過失意的時候,如果腦海裏沒有那些美好的過去,會不會更加心灰意冷,覺得明亮的月光也是冷的刺骨。我們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經過光反射後到達眼睛的,也就是在零點零零零一秒甚至更短的時間後。所以,所有人都活在過去。

如果有一天面不改色地談起自己的故鄉、童年,用一種高高在上事不關己的語氣,這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讀着琦君的文章,我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對家鄉親人深沉的愛。她用自己幾十年的心血將這些眷戀精心雕琢,使其成為一件藝術品,隨着時光的打磨沉澱出一種獨特的美。她的童年,温馨而美好。《春酒》中那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善良能幹的母親,每每想起總是讓人會心一笑。

在這裏,看不到氣勢恢宏的大場面,看不到撕心裂肺的愛恨情仇,所有的一切都與我們近在咫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親情,友情,這些都是我們伸出手就能觸摸到的,也正是因為對它們捻熟於心,開始司空見慣,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然後置之不理。當週圍的人都在為金錢、名利拼的你死我活時,琦君捧着茶,坐在搖椅上,回憶着過去的一點一滴,領悟着身邊的一草一木,內心如一汪平靜的湖,風起卻不見半點波紋。她的語言精緻而優美,描寫細緻入微,手法是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卻如涓涓溪流從不枯竭。這和我喜愛的作家落落很像。可能最初讀時並沒有太多的感觸,但是回想起來,彷彿被電流擊中,驚歎於自己的心情竟然被對方完完整整地述説出來,彷彿前世有緣。有時也會疑惑,為什麼她總是放不下過去,一味地沉浸在回憶裏,現在恍然大悟,承載這一切的,都是愛啊。

琦君的文是美的,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胭脂,是一種洗淨鉛華的美。讀來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好不舒暢。她沒有刻意去描寫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是從字字句句,甚至一個標點符號中自然地流露出來。如此波瀾不驚的平靜敍述下是洶湧澎湃的感情。我有幸窺見這麼高超的寫作技巧。她得心應手地駕馭着文字,一個個人物在她筆下紛紛鮮活起來。也許在她心中,他們一直是有血有肉的吧。

放下書,我沉沉睡去。夢裏有一個女人,她眺望着遠方,繼而低頭,撫摸着相片上家人的笑臉,眼角沁出大顆的淚。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2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動中體現着凝注。他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温情。

他有一篇美作,名為《心田上的百合花開》。這篇文章深深的感動了我。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繹出一段美麗而又令人感動的故事。一個小小的“心靈”,為了心中那個美好的願望,竟是如此的執著和堅韌。它,的確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遙遠的山谷、高數千尺的斷崖,預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願望的道路必然艱難曲折。惡劣的生長環境,並沒有消磨它作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雖然它剛誕生時長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樣。但一個堅定的念頭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開花,我要以花作證。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着胸膛”——與自然環境頑強地抗爭。

如果説與生長環境的抗爭,只是野百合為實現美好心願邁出的第一步的話,那麼,野草的譏諷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對的更嚴酷的考驗。野百合是執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對野草的嘲諷譏笑、蜂蝶的鄙夷勸導,野百合堅定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不事張揚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抗爭,獨行其道,終成“正果”:“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這花是信念的結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正因為這美麗來之不易,所以當百合谷成為人們的“聖地”之時,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謹記第一朵百合的教導:“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3

我負責讀冰心的書,是緣分使然。書是前年買的,是兒子的初中語文師長教師列舉出的學生必讀課外書本之一。買回來後,兒子並沒有怎麼看,促翻閲一下便扔在書櫥裏了。前些日子,我清理房子,翻出來,便想起我本身小時刻,讀冰心的課文《寄小讀者》、《一盞小桔燈》,印象很深刻。那時刻,師長教師也是極其推許冰心的,只是,孩子們更願意積極踴躍地去懂得比小桔燈還要別緻的大年夜大年夜千世界(我兒子如今也是如斯),所以便將冰心拋在腦後了。至此,冰心留給我的,就是一位慈眉善眼的老奶奶形象,就像我的`外婆。只是,冰心會寫文章,外婆是文盲。我腦海裏,外婆年青的時刻,是在給本身縫製旗袍嫁衣,那麼,冰心年青的時刻,一個上個世紀初的女子,在那樣動盪的年代,她是什麼樣的經歷,讓她最後成就瞭如許的事業,成為萬人敬佩的文學尊者?她的文章到底是若何的好?對這些,我很好奇。

讀冰心的文字,就似乎是清澈見底的涓涓細流,慢慢流進讀者心坎。讀者也慢慢感觸感染到冰心的心坎世界,彷彿是陽光照過的暖和、清風吹過的和煦,多半時刻,很沉着,很舒暢。水草搖曳時,是冰心在吶喊,因為不是唯唯諾諾的那種舊式女子,所以,她有本身果斷的聲音,大年夜膽的用文字含蓄表達對時事的不滿。一點點接觸,我就妄自評判這位白叟,汗顏!但都是欽佩、敬佩的話,所以大年夜大年夜膽的寫:她就是一個文化素養極高的人、有崇高品德的人,她有安詳平和的心態,有識破世事的睿智。我慾望她是我的榜樣,在我讀她的時刻,可以或許起到潛移默化的後果,也擁有安詳平和的心態。

喜好看冰心的《繁星。春水》,這本書裏收集了冰心的多篇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説。比來一段時光,餘暇的時刻,我一貫在翻閲。讀的過程,彷彿在和冰心做心靈的交換,年紀的差距並沒有在我們之間有任何鴻溝。認為她就似乎看得見、摸得着的比如裴姐姐、竇姐姐一樣的人,知道她有時刻高興,有時刻惆悵,有時刻我又跟着她的視線懂得上個世紀的風土情面、冷暖人生。

也許如今,也許將來,不讓這個浮躁社會攪亂我的心,做一個靜心的人。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4

窗外,依舊車水馬龍,窗內,我輕輕將這本《畢淑敏散文集》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回書架。

畢淑敏,一個多麼柔和雅緻的名字,連帶她筆下的文章,也如她的名字、本人一樣,睿智不失柔雅,多思不失理性。沒有太過華麗的點綴,只有將對人生、生活的感悟融進文中,打開人們的心靈窗户,於是,在她的筆下,我看見了一位深思的智者。

她的文章,如同春日裏和煦的春風,雜着人生百味,真、善、美,便隱在了這字裏行間中,描繪成燦爛的人生百觀,她曾説:“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她的話,十分樸素,但它所發出的美麗卻是如此的安詳,柔婉,如果一定要給她這本散文集做出評價的話,請允許讓我將它比作一盞上好的人蔘烏龍茶吧,它清香撲鼻,令人受益無窮,在我的眼中,大多女性作家的文風無非是多愁善感、風花雪月,我不斥責也不認可,而畢淑敏女士的文章,詮釋了世間最美好的愛,我敬佩她所對幸福的感悟:幸福不是金錢,是人世間那些微不足道的所給予你的。

閲遍全書,我最喜歡的便是《讓我們傾聽》,畢淑敏女士捕捉到了生活中一個十分弱小,甚至並沒有很多人注意的美德,便是“傾聽”,她以她娟秀的文筆娓娓道來——傾聽,在他人語速不滿時,你有沒有認真的傾聽呢?她從一個實驗——認真與不認真傾聽帶給他人的感受從而感歎道:要在相當短暫的時間內,讓別人聽懂了你的話,讓你聽懂了別人的話,並且在兩顆頭腦之間產生碰撞,這就變成了心靈的碰撞,令我深深明白;在你的朋友遭受挫折時,請一定要認真的理解、傾聽你的朋友。

外面忽的下起雨來,打斷了我的思酌,不由自主把視線轉至那本一直在靜默的《畢淑敏散文集》上,我不禁衝着它莞爾一笑:是啊,讓我們一起,去感悟畢淑敏所提倡的“人性的愛撫”吧,讓我們懷着感恩之心,去關愛身邊的那些人!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5

幸福。談起這兩個字也許有太多的迷惑於此,什麼是幸福?它好似漂浮着,無影無蹤,而在畢淑敏的眼裏卻有七種不同色彩絢麗的顏色。它們分別通過畢淑敏的筆下詮釋着不同的幸福。

生涯?一個叫人生出滄桑和迷茫的詞語。我們明白什麼是生存卻從未知什麼是生涯,就讓我們隨畢淑敏一起來感受《拍賣你的生涯》吧!

畢淑敏的朋友去參加一場別緻的講座,外籍老師發給每人一張紙,上面印着數十行字:1.豪宅,2.鉅富……,15.直言不諱的勇敢和百折不撓的真誠。大家先是愣愣看着隨之而來的則是交頭接耳的笑聲。也許大多數人想這個拍賣是可笑的一個遊戲,但事實上當我們做這個遊戲時,才能更接近了真我。接着老師象徵性地發給每人一千元錢,代表你一生的時間與精力。開始拍賣,小島,三五個知心朋友,豪宅,鉅富一一被拍出高價之人買走,作者的朋友拍賣走了圖書館,留下了名垂青史,和家人共度週末,直言不諱的勇敢和百折不撓的真誠。在長久的拍賣中所有人拍賣的是一些實物,在得到後產生驚訝的發現和意料之外的收穫。現在的現代人對史的概念早已模糊不清,脆弱至極,我們已經無法去選擇留下些什麼給予子孫後代何來青史留名之説?勇敢與真誠對於我們而言已不在堅定,我們表面的不屑是因為骨子裏的不敢,我們沒有承諾勇敢的勇氣與面對真誠的真誠。

讀到這兒我終於發現畢淑敏的散文多數是發生在某些故事後而發出的感歎與哲理!卻又不那麼嚴肅與苛責。也許會留下那三件物品並非我們之錯,所有人所需與所求之物不同,有人想得到小島,有人想要鉅富。有人説這個是愛慕虛榮之表現,二者又有何之錯?如果你生活陷於困境之中你不會選擇鉅富嗎?當你渴望閲讀時你不想要一座圖書館嗎?我想回答一定是:“想”。然而對於不是十分實際的事物我們難免會疏生了它們。但無論你選擇些什麼,生涯,就是人生的追求和事業的發展。他可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性格則是命運,而生涯從屬於你的價值觀。

這場遊戲結束了也許我們要以一個“孩子”的角度,重新剖析自己的價值觀和生存質量,在節奏紛繁的社會中,我們必要這種省查自我的機會,讓我們返璞歸真,我想當我們作重大決定之時,勢必將經過心中的規劃而定的,所以如果改變我們的命運,請首先為自己計算好的框架,改變心的軌跡,用一個良好的態度與實際的想法去做出改變,改變與掌握你的生涯。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6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事物,我們經常看到,所以熟視無睹,而就因為這樣,我們才更容易忽略。如果我們換一種看法去看待這個事物,不去忽略它,你就會有新的發現。季羨林先生寫的《槐花》正如此。

槐花在北方經常見,“我”雖然也陶醉於它的香氣中,但卻從來沒有認真注意過這種樹——因為已經看慣了。“我”的一位印度朋友來參觀北大校園時,由“我”帶他參觀。當他見到槐樹,問道槐花的香味時,他很吃驚,讚美槐樹的美。而這位印度朋友的話使“我”忽然懂得:自己從來沒有認真注意過槐樹。之後,“我”改變了對熟悉的人和事物一貫的看法。

我們也經常忽略自己身邊普通的、熟悉的、習以為常的事物。就像水,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用水時尤其在用“公家”的水時經常把水龍頭開得很大,而且用完水時水龍頭有時都擰得不緊仍在滴水,但是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不以為然。但我們換個角度看這件事,假如有一天,水沒有了該怎麼辦?書上説過,只要人七天不喝水就會死去。現在水資源已經慢慢枯竭了,我們應該節約用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越是看熟悉、習慣的東西越容易忽略、視而不見。一個熟悉的事物給你什麼樣的印象就會在我們的大腦中定格,再見到那個事物時,還會那樣想。但如果我們與存在的事物都保持一定的距離,客觀地去觀察、去發現,去用另一種眼光看待事物,你就會發現不同。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7

最早讀過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那時就被林清玄的清新淡雅的文風,深厚的底藴,以及對人生、對世界的參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購買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書是從林清玄這位多產的作家數百萬字的作品中,選出的二十餘萬字的散文精華,令人百看不厭。過後,許多片段泊在記憶中,不時地熠熠閃光。對這本書,我更是愛不釋手,常放於枕邊,睡前不時拿來欣賞。

林清玄的散文,最適合在平靜的夜晚,衝上一杯淡淡的金銀花,獨坐在發出温和的光的枱燈下,靜靜地欣賞,享受散文帶給人的平和與智慧。曾經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煩亂的時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邊,安撫我的心靈,讓我一次次平靜下來。這些文章,猶如一道道山泉,帶着它的淙淙流水聲緩緩地走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總有一種哲學的意味和一點“禪”的味道。讀他的散文猶如一次心靈的洗禮,總能給人深深的啟迪。

林清玄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污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為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來,慢慢地述説,絕少雕飾,猶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寫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這些是文章,初讀自是清新異常,再品更是心開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讀後都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寧靜與關愛。

我通過林清玄的散文,知道了文如其人,沒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純淨的心,怎能寫出美的文章?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8

有一次我去新華書店,看到了這本《林清玄散文》書,覺得很喜歡,把它買了,每一回家總是先看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少年時代林清玄所經歷過的事所思所想與所悟,有許多散文都值得我學習和借鑑如《清歡》、《從人生最底層出發》,不過最讓我百讀不厭的便是《黃玫瑰的心》,裏面講述了一朵黃玫瑰因水分不足,萎靡不振,後來整株花泡了20分鐘,變光彩耀人。這件事情讓林清玄知道了做事要有信心!

記得那一次,我數學考試,考完試,我心想:以前基本都是A,還很自信。第2天試卷一發下來我睜大眼睛,嘴巴都成O字形,因為只考了85分在班裏只能排到中等水平。成績刷的一下掉了下來放了學,我悶悶不樂,到了家一句話也不説,我怒氣衝衝推開書房砰地一聲,把門就關上了,作業也不想做了,就拼命地打被子,摔東西一肚子惱火。這時,媽媽推門進來了説道:“金聖哲,發泄怒火是沒有用的,你需要靜下心來、查找錯因、仔細一點。一次失誤,並不代表什麼,成功與否決定與你的努力!

我就開始認真讀書,不在驕傲自滿,而是謙虛,仔細查找錯因,第二次考試考了97分。我應該朝着滿分去努力,真取下次考一個滿分!

從此我悟出一個道理: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左右了你的思想,糊里糊塗,要振作。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9

《冰心散文集》這本書我非常喜歡。其中,我最喜歡《一隻小鳥》文章。《一隻小鳥》講述的是一隻小鳥對大自然充滿了新意,它飛到枝上唱起了歌,它的聲音裏滿含着清–輕–和–美,唱的時候,好像“自然”也含笑傾聽一般。樹下的許多孩子聽見那歌聲後,覺得非常優美動聽,從此,孩子們每天都來聽它唱歌。可不久後,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小鳥正唱着動聽的歌兒,突然,一顆子彈從下面射了過來,小鳥翻了個身從樹上跌了下去。這時,兩隻老鳥從叢林中飛了出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它的血從樹隙裏一滴滴的落到地上來。從此,孩子們再也沒聽到那歌聲。

讀了這篇文章,我為那隻小鳥而感到傷心。我們不能去傷害它們,而是去保護它們,因為只有和諧才能創造和諧。

文章題目《一隻小鳥》講得是有一隻小鳥,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樹枝上,它的羽毛還不豐滿,不能飛;每日在巢中唱歌。這一天早晨,它的爸媽都去覓食了。只有它一個人在巢中,它很無聊,便又唱起了歌,它唱的歌滿懷着清——輕——和——美。許多人聽到了歌聲都來聽它唱歌。小鳥也很樂意唱歌。就這樣,小鳥天天出來唱歌,人們也天天來聽它唱歌。可有人就是圖謀不軌,想乘小鳥唱歌時用彈弓將小鳥打下來。這一天小鳥唱歌時,一個彈子從下面射上來,它一翻身從樹上掉下來。斜刺裏它的爸媽子彈似得飛了過來,接住了小鳥,將小鳥銜到了巢裏輕輕地用嘴把小鳥流出來的血舔幹,可小鳥流出來血好象無窮無盡,血越來越多,都沿着樹幹流到了下面人的腳上,人們還想聽見小鳥那清——輕——和——美的聲音,可是,再也聽不見了,人們很後悔,就把這一天定作“後悔日”。

這一篇文章,表明了我們人類十分自私自利,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壞別人的歡樂——幸福——安詳。人類們啊!不要再這樣破壞下去了,好嗎?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10

作為《散文選刊》的主編,王劍冰肯定是應該閲讀發表在全國各地報刊上的許多散文作品。實際的情況也正是如此,他閲讀過的當代散文作品,確乎是太多了。正因為他讀得如此的廣泛,就能夠在認真和深入的比較中,高屋建瓴地俯視着整個散文創作的園地,得出了很精當的評價。

像王劍冰這樣不斷增加着的多麼巨大的閲讀量,也許是同樣都關心當前散文創作發展前景的不少作家和評論家所無法企及的。正因為如此,他在這部剛出版的《散文時代》中所提及的許多有關作家的篇章,以及在這裏闡述和發揮出來的不少洋洋灑灑的見解,就很值得引起相應的參考和思索。無論是產生認同還是引發商榷的諸多看法,都能引起不斷深入的探討,這樣就有可能推動當前散文創作和研究迅速向前邁進。

正是在這樣廣泛閲讀和深入思考的堅實的基礎之上,王劍冰對於散文此種文體的本體特徵,就有着很牢固和確切的認識。他提出了“自由”和“自然”的問題,他在反對虛構的時候,還提出了“想像力”的問題,這是很有道理和境界的一種藝術設想。對始終立足於真實的散文創作來説,鹵莽的虛構、矯情的訴説或隨風飄蕩的傾向,都會失去讀者的信任,而運用藝術的想像力,充分和巧妙地表達自己純潔與健康的個性,才可能引起大家的感動和共鳴。

他還認為“越樸素、越自然、越純真的東西,就越有生命力”,認為在散文創作中間應有“堅韌與永恆,鮮活與純美”,認為“散文的生命力在於它能讓讀者從中獲得生命的感悟、思想的啟迪、魂靈的慰藉、學養的滋潤和審美的愉悦”。

王劍冰在肯定當前散文創作,對歷史進行反思,以及追求人文精神,和在藝術上不斷提高和昇華的同時,也批評了某些經過喬裝打扮的貴族化的傾向和獨創性的缺乏。這是應該引起注意和思考的。

他還很細緻地指出,在當前的種種散文創作中,存在着的一些問題,譬如像他指出的“政治散文的説教性”,他在其中尤其反對運用詞語上的“絕對化”;“文化散文的論文性”,他反對沉溺於歷史資料的論述,卻難以見到作者自己內心對此的關照;“敍事散文的小説性”,他反對玩弄情節和虛構的做法;“抒情散文的詩歌性”,他不反對語言表達的詩意,卻反對整體上刻意雕琢的詩化的做法;“遊記散文的過程性”,他反對那種導遊式的解説。“生活散文的無序性”,他反對那種事無鉅細的全盤端出。這些都是從散文本體的視角,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和核心,很值得引起充分的注意。

在愈益趨於開放的時代,王劍冰主張要直面現實,拓展題材,深入思索,同時在審美方面又要注意文字和藝術技巧的昇華,並且要廣泛吸收諸如音樂和繪畫這些藝術門類的表達方法。像這樣堅實地立足在整個人類的生活之上,從事於哲思的深化和審美的翱翔,自然就更有可能提高散文創作與研究的水準。

王劍冰不僅在散文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像上述那樣豐富多彩和高瞻遠矚的收穫,而且在散文創作方面也是常常貢獻出自己的佳作,像《絕版的周莊》和《回望乾陵》等等,就是不少朋友所熟悉的篇章。對於散文本體論的深思熟慮,頗多卓見,對他從事創作的起點,對於整個過程的分佈與築構,以及思想和藝術境界追求的高曠與美好,產生了十分積極的作用。而像這樣在創作和研究方面相互的反饋與促進,自然就會獲得雙倍的豐收。

像他這樣兩棲型的既從事創作又埋頭研究的情況,在古今中外的文學史上,是早有先例的,像這樣就確實會在燦爛繽紛的觸發與融會中間,獲得更好的豐收。類似這樣的經驗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很高興地讀完了王劍冰的這部散文理論著作《散文時代》,深感他對於當前散文創作整體的現狀,真是有着高瞻遠矚和鈎深致遠的把握。對於不斷湧現出來的諸多名家的佳篇,從思想與審美的視角,分別作出扼要和簡潔的評點,既可以使得許多朋友更好地瞭解大概的情況,又能夠引起進行欣賞的興致。他還在這樣微觀剖析的牢固的基礎之上,昇華出不少宏觀的理論見解,對於當前散文創作拓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若干需要解決的問題,都闡述了自己很有啟迪意義的看法。他做出的這種貢獻,確乎是很值得注意的。

散文讀後感範文篇11

我合上書,回味着他純熟老練獨特的用筆,總有種莫名其妙的快感。

他——朱自清,與我們這些文學大海中的一滴水相比,他在無垠的文海中算上佔有一席之地了。若他能存活至今,創出的作品該令上帝眾神為之傾倒,更是有一羣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但他還是於1948年8月12日因病逝於北平。

他的散文在用詞上不免精雕細琢,嫻熟的技術使他膾炙人口的佳作更加有力優美。他善於抨擊打擊黑暗社會;也善於寫出情景交融給人以身臨其境般感覺的作品留傳千古。稱他文學界一顆奪目的明珠一點也不過份。

他的文章中我最喜愛的莫過於議論文了。名言於想法的完美結合,可謂天衣無縫,美妙絕倫,給人難得一見的教育,並將議論文中罕見的美文佳作留於後人,留傳百世。

我情不自禁地打開書,再次欣賞他簡潔精要的文筆,欣賞字裏行間鮮明的政治色彩,欣賞這本《朱自清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