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六哥六嫂來了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9.26K

那天,六哥在qq上問我:"十一去哪裏?"

六哥六嫂來了散文

我説:“去蕭紅故居,六哥陪着嗎?”

他回答説:“當然。”

由於瀋陽來的親屬,哪裏都不能去了,我這是開玩笑罷了,而玩笑的根據是去蕭紅故居兩次,都是六哥和六嫂他們陪着的。

那年丫丫還在讀小學,我們帶她去省城測視力配眼鏡,因為正是五一長假,有時間,就去呼蘭探望丈夫的同學,也就是他們宿舍排行的六哥。

至今十幾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可是,初見時樸實厚道六哥、大大方方的六嫂的穿着都清晰地在眼前。

那次,六哥六嫂熱情款待自不必説,我不得不提的則是,他們兩口子陪我們去參觀了蕭紅故居和西崗子公園。

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蕭紅故居,感慨着蕭紅的人生和她的文學成就,並把從書本上讀來的那些落實到了蒙塵的實物。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無論我如何看蕭紅,都不可能不關注家鄉的文學先輩。

恰好,六哥六嫂幫我圓了這個夢。

內心不勝感激。

從蕭紅故居出來,沿着初開桃花夾着的街道,我們來到了西崗子公園。

在那裏,我們得以觀賞到西崗公園景區的一株奇葩,它和世界各地的仙人掌一樣,屬熱帶植物,適應在沙漠裏生長。本株仙人掌株高 8米,主幹徑20 釐米,花冠合圍直徑近4 米。仙人掌5, 6,7月開花最茂盛。1958 年在它60歲生日時第一次綻蕾,開花20朵。1992年開花近千朵,現花期常年不敗。落花後結果,其果實大如西紅柿,小似核桃,有仙果之稱。

那株仙人掌在1896年由呼蘭城內一楊姓人家栽植,於 1927年移入西崗公園花窖至今歷世百餘年。在其生長過程中曾被三次削頭, 又曾於距地面2米高處鋸斷,取根栽在原處成為現在的奇特形狀。它不僅因形體高大,花繁果碩成為亞洲之最,更以其熱帶作物能在寒冷的東北開花結果使人歎為觀止。近年來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的遊客前來觀賞,每年達萬人之多。

從這兩個點上,便可概括出六哥六嫂的家鄉的確是值得驕傲的,也是我欣賞的。

所以,每次去都忘不了美好的人情映襯下的這兩個點,甚至,偶爾聊天時,也會拿這兩點説事兒。

剛才不是開玩笑,只要去呼蘭看六哥六嫂,就會順帶去看“兩點”。

我正在回味呢,忽然,丈夫接了個電話,然後喜滋滋地告訴我説:“六哥和六嫂要來啦。”

我説:“每次請都説有事情,咱就這個重大節日沒發出邀請他們就來了, 不會這麼湊巧吧?我可是剛跟六哥開過玩笑啊。”

丈夫卻肯定地説:“是真的,已經在路上了。”

都到這份兒上了,還猶豫什麼?準備迎接六哥六嫂吧。

我們在高速收費站接到六哥六嫂。

幾年不見,他們兩口子依然年輕有活力。

我們聊了簡單的幾句,趕緊一起開車進城吃飯。

常在一起活動的幾家,只要能出來的,都是夫妻雙雙幫我們陪着六哥六嫂。

雖然,他們和六哥六嫂都是萍水相逢,卻並沒有生疏的感覺,使得聚會的氣氛一直都很熱烈。

接風的飯是由科請的,該買單的我們沒有搶上。

暖暖乎乎地吃了午飯,我們驅車陪六哥六嫂去高峯森林公園參觀,就像當年他們陪我們參觀蕭紅故居和亞洲最大的仙人掌那樣。

一進入森林公園,頓覺空氣清新、松濤陣陣。

我們多次來這森林氧吧,已經習慣,六哥和六嫂則連連叫好。

從高峯森林公園出來回城,天色尚早,我們又直接去了江畔公園。

一路走下來,聽到的.都是六哥兩口子對我們家鄉的讚美,我們的心裏有一種“誰不説咱家鄉好”的自豪感在湧動,很是受用。

大家在韓國烤肉館吃了晚餐,是勝兩口子搶着結的賬。這都一小天兒了,六哥六嫂還沒吃上我家的飯呢。

接着,我們又去了萬山紅歌廳,邊聊邊唱邊暢飲,盡興了才在十點多送六哥六嫂去預先定下的旅館。

第二天,依然是那四家幫我們陪六哥六嫂去內蒙境內的尼爾基水庫主體庫區參觀。

驅車到達內蒙莫力達瓦自治旗時,已經是中午了,幫我們聯繫參觀事宜的朋友直接帶我們去了飯店。

待出發去參觀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

觀看雄偉壯觀的水庫設施和浩瀚如海洋的藍色水面、穿越五花山、瀏覽薩滿博物館的陳列品、鳥瞰曲棍球場等等一系列景觀時,聽到最多的還是六哥六嫂的叫好稱快。

當乘着深藍的夜色從內蒙返回到我們縣城,又在一個牛骨火鍋店吃飯時,我們才終於搶上買單。

邊吃邊聊到九點多,我們才又送六哥六嫂回到旅館休息。

第三天,在我們大家陪六哥六嫂吃完早餐,六哥六嫂的堅持下,不得不依依惜別了。

雖然分別了,但是大家都彼此留了聯繫方式。

六哥六嫂來前,只認識我們一家,待他們回返時,卻又收穫了四家的友誼。同時,那四家也有了一對新朋友。

我們的共同感受是,這輩子,有朋友真好!

另外,我們這幾家還相約在明年一起去找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