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括蒼山上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12W

巍巍大山,綿延起伏。

括蒼山上散文

括蒼山,不愧是一座奇秀的“神山”,令人嚮往。行之,能上天入地;觀之,見山海風雲;悟之,品江南情懷。

山上有比較,比較中有看點。

括蒼山高嗎?只是浙東南最高峯,但比起世界之最的喜瑪拉雅山脈,其主峯約8844米海拔高度的珠穆朗瑪峯,一點也不高。

括蒼山名氣大嗎?僅僅為浙江名山之一,在泰山、黃山、峨嵋山、廬山、喜瑪拉雅山等中華十大名山面前,連邊都沒粘上,顯得蒼白遜色,毫不起眼。

括蒼山神奇嗎?宋?蘇軾留下的絕句,讚美廬山多雲霧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然而,比起廬山的霧日雲海,括蒼山則更勝一籌,整整多出了91天,年平均霧日286.3天,最多年份高達307天……

融合了多種元素的括蒼山脈,底藴是深厚的,也是豐滿的。假如從數學的角度去觀測,括蒼山不是一道答案只有一個的簡單算術題,而是一道運算複雜的幾何題,要用幾何的眼光去解題,甚至尚未形成科學的定義和運算公式,只是存在着抽象的某種意識形態而已,僅憑心靈去感應,才能揭示那些無知的奧祕現象。那裏有:古代的、現代的,寫實的、寫意的,自然的、人為的,陡峭的、平坦的,虛實的、深淺的,明的、暗的等等。

當然,還有那些天方夜談的神話故事,痴人説夢的幻想,難以描述的精彩的世界。

山上有痕跡,痕跡中有記錄。

括蒼山,得天獨厚的天文地理優勢,使其成為一塊香餑餑的風水寶地,自古吸引着眾多仙道者,修煉道行。相傳,紫陽真君、漢時太極法師徐來勒、三國時葛玄和其叔父葛彌、南朝齊樑年間時陶弘景等,都在括蒼駐足留蹤,盡顯靈氣,映襯傳奇色彩。

歷史上,括蒼山又名真隱山、天鼻山、蒼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其約1382米海拔高度的米篩浪主峯,擁有中國大陸沿海海岸線60公里範圍內最高峯,是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此山地處浙東中南部,南呼雁蕩,北應天台,西鄰西都,東瞰大海,主幹山脈呈北東—南西走向,支幹山脈展布仙居、臨海、黃巖、永嘉、縉雲等縣(市、區),餘脈伸展至三門灣以南,入海為東磯列島。

據《台州府志》引《五嶽圖序》一文裏記載:括蒼凌映桐柏(天台桐柏山),登之見滄海,以其色蒼蒼然接海,故名括蒼。《臨海縣誌》則記載:括蒼原作“栝”蒼,以“山多栝木,鬱郁蒼蒼”而得名。《唐六典》列江南道名山之一。括蒼山勢雄拔陡絕,峯巒疊嶂,被稱為“泰山之佐”。山上長年雲霧繚繞,盤山公路自白雲深處旋繞而下,勝似錦帶飄舞與碧海、藍天相映,風光旖旎,美不勝收,有鬼斧神工之美,宛如人間仙境。

身纏絲絹半遮臉,嬌娜異常惹人愛。平平常常的大霧天,卻構成神奇的基本參數,括蒼山的雲海,變幻多姿,猶如仙氣繚繞,一大口一大口的吐出來,一陣一陣的襲來,一片一片的飄來,徐徐飄過山谷,穿過風,越過雨,完全成就了山海奇觀,若隱若現,無不契合了人間仙境的神話傳説,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可見,括蒼山上的生活感受,竟與天上神仙生活的殿堂相媲美,但快樂的時光總覺得很快,一閃而過。而地上是人間的地獄,受盡生活苦難煎熬的時光是漫長的,往往過得很慢很慢。假如我們有機會來到括蒼山頂,保你做一回類似於天上神仙過的日子。是啊,同樣的時光,為何給人不一樣的感受,產生一種神奇的體驗呢?

山上有巨碑,巨碑中有文字。

那年入秋,9月9日的下午。天公不作美,下起一場不大不小的陣雨。這時,天上黑沉沉的烏雲壓下來,大霧封山,能見度不足百米,由6輛汽車組成“牛人俱樂部”的車隊,有20多號“牛人”吧,逗留在括蒼的半山腰,簡單地吃了豬肉炒糯米飯,補充給養,恢復體力。並洗刷炊具,再次檢查野營裝備,點驗食物和水。尤其是那輛負責後勤保障的小貨車,整個車箱都裝得滿滿的,有自備的發電機、四腳大帳篷、行軍鍋、煤氣灶、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等“行頭”,基本上用的、吃的,應有盡有。

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午後,“牛人”的車隊冒雨發出,向括蒼山主峯營地進軍。一輛接一輛的汽車,沿着路面又窄、急彎道又多的盤山公路,一直向山頂延伸。車隊不怕風雨天氣,一下子鑽進濃霧裏,在茫茫的霧海中,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在帶路的是位“老驢”,駕技沒得説的,此前還來過幾次,熟知這裏的地形山道。“老驢”通過對講機,不時發佈預警信息:前面有處急轉彎了,又有一輛交會車下山了,請大家必務注意,按規定車道行駛等等。“老驢”的叫聲,一路相隨,令人驚喜,温暖人心。

一小時後,車隊順利地抵達括蒼山脈主峯——米篩浪。汽車剛停穩,我們就從車裏鑽出來,停留片刻,觀景拍照。站在括蒼山上,不是山峯有多陡峭險峻,景色有多美,而是巨碑有多雄偉壯觀。最先映入眼簾,便是一座碩大的巨碑矗立在山峯上,引人矚目。並鑲嵌着一行金黃色的大字,光彩奪目。即:中國二十一世紀曙光碑!在巨碑的腳下旁邊,還立有題為《二十一世紀曙光碑記》《耀江中華世紀封碑》兩塊碑文。

其中,《耀江中華世紀封碑》的碑文稱:維二0O一年一月一日,耀江中華世紀封活動於中國浙江省臨海市隆重舉行。臨海者,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浙江現代經濟強市。人文山水交融一體,經濟文化雙翼齊飛,政通人和,聲名日隆,適逢新世紀曙色初開,第一縷陽光甫照。遂遍邀賓客觀日於古城,壘築百年之封於括蒼。珍物封存於世紀黎明……

山上有風場,風場中有營地。

括蒼山頂上,建有全國“四大風電場”之一,總裝機容量32.4兆瓦,年發電量約45000萬千瓦時。括蒼山風電場,54台45米高度風力發機組的大風車,分佈矗立於三個風場,蔚為壯觀。並因相對海拔高度居世界風電場而聞名。這給晨看日出、霧觀雲海、夜數星星、雨覽白線的括蒼山,又增添了一大高新科技的亮點景觀,將天文奇觀、大自然無窮奧妙與現代文明的景色組合起來,融為一體,交相輝映,構成了美妙多彩的巨幅畫卷。其中,風場的一小塊,就屬於我們的臨時營地。

不一會兒,雨停了,霧也漸漸散去。畢竟,陰天的太陽像小媳婦見公婆似的,羞澀地躲進厚厚的雲層裏,不好意思露個笑臉。我們管不了那麼多,考慮的頭等大事是,一班人在山上露營的問題。怎樣安營紮寨,解決吃喝拉撒睡呢?接下來,心中早已有數的那位“老驢”,首先搶佔優勢的地理位置,完成了對營地的選址,看準了離曙光碑東北面附近,大約垂直落差三五十米處,一塊南北走向的長方形空地,作為野炊露營的場地。於是,招呼大家“快到這邊來”,一輛接一輛汽車的車隊,一呼百應,緊跟而來,依次排列,各自停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營地現場,“牛人”們集結於風場的一台發電的大風車底下,開始緊張作業,自由勞動,能者多勞,晃動着忙碌的身影。各自手上的活計,無論重活、累活、髒活,還是巧活、技術活,一刻也停不下來,大幹快上。而此時,不停旋轉的風車葉,就是我們最富有感染力的參照物,分分秒秒在繼續。不過,我是“趕鴨子上架頭一回”,第一次參加露營活動,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搭帳篷,户外露宿這些學問,只能跟着人家依樣畫葫蘆,做做樣子,打打下手。但大夥兒誰都不好意思偷懶,人人自告奮勇,自覺自願投入營地建設,能幹啥就幹啥,願出力就出力,力所能及。有的揮動鋤頭,清理場地;有的搬來石塊,壘砌鍋灶;有的買柴爿,撿柴火;有的鋪牀板,調試發電機,搭帳篷等等。

眾人拾柴火焰高。本着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絕活出絕活,大夥兒齊上陣,忙這忙那,忙個不停,好像都有使不完勁,忙得不亦樂乎。從陰天一直忙到濃霧又起,從晴天一直忙到朦朧煙雨,從白晝一直忙到黑夜,連續忙活了三個多小時。就算在平時,忙到這個時候,也該是暮色籠罩的傍晚。

也許,忙碌容易使人忘卻疲憊,消除苦悶,吿別煩惱,增添樂趣,即便是勞動強度大一些,再辛苦一點,甚至付出汗水白忙碌,照樣毫無怨言,累並快樂着;也許,忙碌再能得到高顏值的回報,釋懷壓力,放飛心情,收穫意外的驚喜;也許,忙碌再能證明一種能力的發揮效果,往往體現成就感、滿足感、自豪感……

更何況,户外活動的忙碌,極具新鮮感、誘惑力和吸引力。既豐富業餘愛好,培養生活情趣,又親近大自然,鍛鍊自我,陶冶情操,美麗心情。儘管我們不是專業遊人,只是臨時性組合的貪玩羣體,但真正動起手來,一點也不比專業遊人遜色,幹得活感覺還是挺不錯的。不信你瞧瞧:

帳篷,有橙色的、迷彩的、藍色的、姜紅色的、軍綠色的等,一頂一頂搭建,總共搭了12頂,整齊排列開來,把衞生糟糕、牛糞堆積的營地,拼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裝點得五顏六色,多姿多彩,五彩繽紛;電燈,讓自發的'電轉化為光能,猶如一顆發光的“夜明珠”,完全替代了星星點燈,在濃霧、煙雨朦朧的黑夜裏閃亮,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把營地照得的一片通明,還能“招鳳引蝶”,引來一撥又一撥遊人的好奇心,到此探訪。“老驢”説,本想弄個篝火狂歡活動的,但天氣不好就免了;鍋灶,二眼簡陋的野炊土灶,還真象模象樣。不管燃燒的還是剛添進去的柴爿,熊熊的烈火在灶堂裏盡情燃燒。火焰,在柴爿的縫隙間穿梭。火苗舔着行軍鍋的鍋底,經三個小時的燉煮,香氣四溢,終於把骨頭、雞爪、豆腐拼鍋燉得爛熟,把花生、玉米、土豆、芋頭、紅薯一整鍋煮透……

山上有記憶,記憶中有歡樂。

露營自有後來人。預約的七八個臨海當地人,也分兩部汽車趕來助陣,向“牛人”活動輸送了新的血液。不僅興旺了人氣,營造了野炊的氛圍,熱鬧不少,而且盡顯青春活力,激情洋溢,備受感染,特別是幾位美麗能幹的“廚娘”,隨夫攜子而來的,紛紛施展手藝,切菜的切菜,切肉的切肉,切糕的切糕,堅守在灶台上。未等第一鍋炒的年糕出鍋,就準備好炒第二鍋,作為我們的晚餐。俗話説,台上三分鐘,台下三年功。看着她們下在灶台上的真功夫,毫不拘束,大大方方的嫻熟動作,肯定是長期養成的習慣,平時在家時練就的一身廚藝領本,而絕不是“臨時抱佛腳”,匆忙應付上陣。

緊接着,30多人擠進2間四腳帳篷裏,不論是炒年糕的主食,還是骨頭、豆腐、雞爪的美味佳餚,以及花生、玉米等零食,實行按需分配,人人有份,不夠自拿,一起分享快樂晚餐。透過電燈光亮,真乃“偷得浮生半日閒”。幾位男士喝上了幾口小酒,手上剝着花生,吐着仙氣,談笑風生,快活得像神仙;幾位女士倒上雪碧、可樂,嘴上啃着雞爪,嘰嘰喳喳,閒話西遊,臉上樂開了花,高心得像可樂;幾位貪玩的小孩子,腳上功夫真不錯,吃飽喝足後,開始逗着小狗狗,東跑跑西跑跑,逍遙自在……

愜意的時光,歡樂的場景。無關浪漫風月,不管今朝何夕;無論高矮胖瘦,還是男女老幼。就這樣,聚到一塊總是一種緣分。一羣“牛人”相聚着、融合着、互動着、交流着、分享着,人人把笑意寫在臉上,快樂着我的快樂,印象無比深刻,但最終無不凝固成一絲絲淡淡的記憶,永藏心中。

山上有仙境,仙境中有人間。

當我獨自一人,悄然走出四腳帳篷,本想欣賞夜景,但發覺眼前一片朦朧,風大霧大還很冷。夜的漆黑、濃霧的白茫茫、燈火的光環,將靜態或動態的,物質或非物質的,多種環境因素交織在一起。於是,只能透過黑夜、霧海,先仰望近在咫尺的大風車,發現風車葉子不是在旋轉,而是在飄動。再看看帳篷內外的人們,像修練輕功、得道成仙似的,正在騰雲駕霧,慢悠悠地在雲中飛。又摸了摸自己的頭髮,天啊,僅僅不到10分鐘時間,竟積起了一層厚厚的露水,帶着冰冷的水分子,分明感受到水珠順着頭髮往下滳。

隱約中,一種誤闖仙境奇怪的感覺油然而生,這就是傳説中所謂的人間仙境吧!其實,大地在動,霧海在動,人也在動,但當人處在濃霧瀰漫時,依託雲海翻滾的動態環境條件,在看不到腳下踩着土地、只看到人站上雲端、感覺不出地球轉動的情況下,一切動態物質和生命運動,只要處於動感狀態,往往容易令人產生錯覺幻想。並通過動態視覺神經感官和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存在的迷信心理作用,誤以為動態的物質就離開了地球的引力,除了自己看不到自己以外,人家都站上雲端飛的假象。

儘管剛剛告別夏季,進入初秋季節,秋風瑟瑟,但江南的氣候,依然停留在炎熱的夏天,白天氣温仍高達36℃,人們穿短袖汗衫都還嫌熱。可山下與山上,温差實在是太大了,大到難以置信,令人受不了的地步。一到夜裏,晴朗天氣可能還好些,特別是多霧陰雨天氣,氣温狂下急降,一下子夏日卻變成寒冬,降至七八攝氏度。就在露營的那天,我穿着短袖、吹着汽車上製冷的空調上山,但到了黃昏,加了件較厚的雙層外套,我還是明顯覺得太冷了。

今夜無眠,註定冬天。山上的夜晚,出奇的冷,秋風夾帶着朦朧的煙雨,寒潮十足,寒氣逼人。我去附近隨便走走,用羨慕的眼光,真實的感受,看到遊人明智地攜帶冬衣,身穿連衣帽的大衣、棉襖、羽絨服,一個個從我身旁經過時,後悔自己沒有帶冬裝,對活動的友情提示領會不透,真是應驗了那句俗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有點憂心忡忡,以走動增加運動量來取暖,不停地東轉轉西看看,轉着轉着,看着看着,可時間不等人,擔心自己來時匆忙,估計不足,忘記了帶冬衣和被子,晚上怎麼熬呀?

吉人自有天相。我沒有別的選擇,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好在“牛人”活動羣體裏,有位叫“柯老大”的人向我伸出了援手,主動接納了我,説把我安排在和他一起住。這簡直是雪中送炭,令人感動。他一個人自帶一頂帳篷,備了三條被子,一一派上用場。其中一條當墊被,鋪在帳篷裏的防潮墊上,作為兩人共享。一條丟給我,説晚上天氣太冷了,你拿去蓋,另一條則留給他自己。還把帳篷搭在四腳帳篷下,使小帳篷的篷布直接接觸不到露水,增強防寒性。這才讓我度過了安穩的一夜,嚐到了露營別樣的滋味,苦樂自知。

給你一日,還我一年。富有靈氣的括蒼山,以其特定的氣象條件,就把一年的時間成為一日的精華濃縮,太神奇了。我們身臨仙境,體會最真,感受最深,也最有發言權,在雲海茫茫的生活環境中度過一日,卻領略到一年四季的自然氣候,意味着嚐遍了春夏秋冬的滋味,彷彿做了回活神仙,使人感慨萬千,稱奇驚歎。當我告別“仙境”,重返人間,透過一張張真情的面孔,早已見證了握手、微笑、交流、友誼的力量,一種被關懷的温度、熱度、大度和厚重,正傳感至心靈深處,令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

山上有日出,日出中有生命。

貓進帳篷臨睡前,我特地看了下手機天氣軟件,關心的是明天有沒有日出?肯定有日出。也就是10月10日那天,大概是早上5點20幾分吧。並帶着小小的感動,只顧自己和衣入睡,告誡自己別睡過頭了,錯過看日出的機會。

第二天,不見濃霧,天高雲淡,氣温漸漸回升。我起了個大早,天際露白,曙光漸現,提前站在帳篷前,靜靜地期待着日出的到來。並想起那次不愉快的黃山遊,住山頂賓館一心想觀日出,誰知走了半小時的山路,結果還是沒等來日出,失望而歸。可這次在括蒼山頂,卻不用爬山走山路,只要瞭望東方,一輪紅日從大海中噴薄欲出,釋如負重地一躍而起,放射金光。

頓時,滿天紅霞,奇觀驚現,壯麗山河。初升的太陽,彷彿像裹着紅色光環的“火球”,勇猛地衝破雲霧牆,穿透雲海,“火球”慢慢升起,光環漸漸放大,變化萬千。當第一縷陽光温暖整個世界的時候,不僅僅為我們創造了觀看日出的時機和條件,更是給我們迎來了希望的曙光,幸福的光芒,人生的燭照。

括蒼山上,註定把太陽的光輝色彩,融化為生命力量的源泉。讓我們迎着曙光,青春永駐,朝氣蓬勃,奮力向前,開啟新的人生航程。

Tags:蒼山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