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種菜逸事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5.51K

沒想到還能分到一塊菜地。據説是大首長下連當兵的時候知道我們單位沒什麼福利,特別指示有關機構,給我們單位開闢了一塊菜地。菜地分到單位後領導徵求如何種植,聽説有些下屬單位領導怕麻煩不想種的時候,我踴躍報名要一塊地。最後領導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分給我們幾個職工一片菜地。誰牽頭誰負責,簽定種植責任書。籤責任書的時候我不在家,委託別人代簽,責任是跑不了的。這個責任就是不能撂荒、不能轉手什麼的。這個責任書籤不籤對我完全不起作用。自從曾經種了好多年的“自留地”被徵用鋪路之後一直想念着種植,現在有了地哪捨得撂荒。太不可能的事了。重拾種地的活,幹着幹着,有了好多新鮮感受。

種菜逸事散文

一、最辛苦的事

種菜當然是體力勞動,相對坐在辦公室,全是出力流汗的活。然而,最辛苦的活到底算哪樣呢?回憶過去展望當下,莫過於拔草了。道理如下。説起來,拔草沒有翻地累,沒有栽苗要求高,沒有鋤地流汗多,但是要説草的前赴後繼拔了又長、不拔它就把菜苗的養分吸去了的能耐、是從種到收纏繞在種田人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個事情,誰也不能否認。對付拔了一茬又一茬利害極了的草,可不是最辛苦的事?今天下午到菜地上還跟大家討論草的威力無窮:精心種植的苗哪一個也沒有它的能耐,動不動還死了折了病了;草就不一樣,儘管你把它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見了恨不能“剝其皮、烹其肉”地把它狠狠剜走,但它可能永遠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一棵被你拔了不要緊,下一顆早就蓄勢待出了;這一截頭被你剷斷了,下一個頭又伺機出來。尤其是蘆葦這個傢伙,見到它在地裏我的頭皮都會發麻。過去我就對付過它,曾經與同伴“深挖三盡驅蘆根”,可結果是過不了多久它又會冒出來。哪怕你把它斬斷曬乾好多年,只要有一個蘆結還在,只要有土和潮濕的地方,它都會重新冒出新芽長出來。説實話,講地裏與菜爭食的蘆葦這種雜草我非常痛恨它;講自然界裏蘆葦這種生命的頑強不屈我又不得不佩服的五體投地。在我見過的植物裏,沒有一樣能比它更有生存能力了。如果説菜地裏的蘆葦是靠它的不屈不撓與人搏鬥的,那麼馬齒莧就完全是靠它不計其數的種子與人爭高低了,而且它也是沾土就長,一長就打籽兒傳宗接代,就把萬千黑黝黝的針尖大小的種子撒播開來,叫你無法鋤淨,無法拔完。

沒辦法,世事一理。這世上的東西大都是你需要的孱弱,容不下的頑強;你扶持保護的從來不是打壓剔除的對手。菜地裏的草如同身體裏的病。你要的它長不好或者經常虛弱,你不要的它動不動就讓你受不了。樓上的.老杜被查出是肺癌,前樓小張剛做了心臟支架手術,看來,人想好好活幾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最辛苦的事情都集中在不是幹正事、而是對付邪事上了。

二、遠近高低各不同

今天去給西紅柿苗追肥搭架子,領導轉來看,評説誰家種的好誰家種的不行。我們被評為較好。給菜地打分沒多少難,站在埂邊一搭眼高低強壯一目瞭然,除非評判者眼睛出了問題。領導到菜地裏絕對不會走眼,原因很簡單,菜地沒什麼利益糾紛,沒有什麼用人問題,也不牽扯福利多寡,不像現在好些地方的所謂民主測評、領導決策,總叫着公平正義,做起來還是各方掣肘,這邊一個電話那邊一個條子的事情免不了。條件差不多情況下,條子電話甚至潛規則還是發揮着重大甚至關鍵性的作用。

我非常認可領導對我們菜“長象”的點評。因為這與我們在這裏灑下的汗水相符,也與我們看到的情況一致。要不説,領導講話大都重要,領導的眼光一般都很準確,領導的認識水平總是高人一等。

地種成什麼樣子,在土地本身沒有太大差別的情況下,完全與汗水成正比,與惰性成反比。大家公認長的好的那片地,負責那片地的老D同志可沒少下功夫。除了有科學的地膜技術作支撐,還有他天天下班後帶着夫人鬆土拔草、培土施肥的辛勤。我們下的功夫與他相比,差了一大截。我業餘時間到菜地的時候屈指可數,我不夠勤勉,其他人就更不會太自覺。開始種植的時候,地都沒有好好翻,就馬馬虎虎地耙平種上了。我們的比較好,只是比其他人種的更有些經驗,把握住了灌水、中耕、追肥幾個環節。那兩家種的不好的,一家是他們的人都不大來地裏幹活,一家是連續大水漫灌把菜苗泡死了重新種植的。好有好的原因,壞有壞的必然,菜地裏是最無法隱瞞什麼、也最教人如何坦誠的。

三、經驗不是萬能的

某單位到菜地勞動的人中有僱請的農民工,其中有個老王被恭請為種地顧問,很負責任。從打壟、栽植、澆水、薅草等都由他招呼大家,並具體示範和指導。四五十歲中年男子,勤懇又努力。他亦好為人師,告訴別人如何種植,評説別人怎樣不好。但直到目前為止,在領導評判的種植情狀名次中,他們還在我們之後。

我想了一下為什麼要比他們好一點的原因,是我們種植操作更適合這裏種植的實際。比如壟多大為好、溝多深為宜、多久澆一次水合適、什麼時候追肥恰當等等。而老王的經驗是從他的家鄉來,他沒有在城市菜地裏種植的太多經驗。他的方式與格式雖然也很好,但顯然與當下環境與這塊地上的實際有一定差距。比如他安排打出種辣椒的壟一米多寬,顯然浪費土地,像是抄襲種瓜的田壟。辣椒是個適當密植的品種,壟太稀還容易被風颳倒,適宜的寬度才能讓它們發揮“抱團取暖”的抗風能力。再説,鄉下也沒有那麼多土地浪費啊。至於追肥、澆水等等,他也以過去在農村種地的經驗做參照。所以他們的菜雖然也科學地鋪了地膜,但長得並不怎麼健碩。倒是老王嘴裏説的相鄰那家弄的不對的,長勢好的多。儘管我聽老王還在説“他們以後就長不動了”,但我知道,如果不是他用來掩飾虛榮,就是他的固執。

經驗這東西從來是兩面性的。昨天的經驗今天不一定適用,別處的經驗到異地更難不總結就能成功。“歪嘴和尚把經念歪了”的事情,説的就是這種情景。“桔到淮而為枳”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的。

所以當別人講説我有種菜經驗的時候,我從來不認可。不是假謙虛,而是實在如此。在一塊新地上種植,曾經熟地裏的經驗怎麼適用?我只能在新的情況下學習、檢討、總結,才能知道下一步怎麼結合當下的實際做好事情。種菜以來值得總結的東西好多。比如我們沒有鋪地膜,沒有藉助科學種田的力量把苗種好,有些菜比如苦瓜、豆角、黃瓜都多次補種;我們中耕鋤地的功夫遠遠沒有那些長得好的人家下得深。經常是大家跑來地頭淺嘗輒止、走馬觀花就回去了。還有就是種植規劃沒有落實,有些菜種得多,有些種的不夠……需要檢討總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我永遠在耕作的路上,希望今年的種植讓我積累新的東西,豐富我的閲歷和生活。當然種菜的最大收穫是能吃到自己種的果實,看着茁壯成長的苗苗,每每從心底生長出的甜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