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實用】散文的作文集錦六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56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散文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散文的作文集錦六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時光流逝,慢慢想來自己當初無意間點進一個網站才遇到中國作文頻道。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個是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我猶豫着,發表了我的第一篇作文。我不期待有什麼回報,只期待有一點點好的結果。

第二天當我抱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重新回到中國作文頻道,我興奮,我期待,同時又有一點點害怕。但結果總是好的,我成功獲得了兩塊錢。

那次大大的鼓舞了我的自信心。我開始每天都會留下一兩篇作文。即使那天有事,時間很短,不能寫作文,我也會拿起手機看一看最新投稿。

最受傷的一次,莫過於那一天我喜滋滋的發表了十篇作文,到了晚上我偷偷摸摸的拿出手機,打開網頁,右眼眼皮卻一直不停的跳。心中也莫名的有些打鼓。我把這種感覺壓下去,手指在手機上停留着。

我終究還是進去了,可是看到結果,心裏卻涼了半截。整整十篇啊?為什麼為什麼只有五塊錢呢?難不成一篇才五毛錢嗎,我心中充滿了不甘。未讀消息卻顯示我有六篇作文被駁回。

為什麼呢?那些都是我自己寫的呀,我很憤怒,但更多的是委屈,從那一天開始我就對自己説,放下吧,或許那些都是騙人的把戲。每寫一篇都是那麼的麻煩,卻沒有一個真心的回報。

我放下手機,玩起了遊戲。就當以往的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心裏卻常常不能忘記你,總是空落落的,當朋友不理解我時父母不理解我時家人也不理解我時,我找不到人訴説,所以我把這個當成了最好的一個情感訴説地。

我終究還是回來了,不為別的,就為了心中的這一份牽掛,這一份喜愛。我想通了,或許是我之前太過分,太貪心了……

現在的現在,我已寫了三十多篇作文,錢也賺到了四五十多。信譽度也逐漸提高,再也不會有被駁回的作文。如今想起那些被駁回的作文,或許是一次次的考驗,或許是一次次的歷練,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他們曾經那一次次的浴火重生,讓我們看到了生的希望。

散文的作文 篇2

人生,是個不斷成熟的過程。這種成熟,它不同於樹上的果實,熟了就能夠嚐到甘甜。它,總是在甜與苦之間徘徊。有時候,在別人看來,甜的生活就是一種成熟。然而,在我看來,苦的心情才是一種成熟。尤其是在經歷了苦的煎熬之後,才是一種真正的成熟。生活的甜,與心情的苦,相互交錯,迷糊了外人的眼睛,遮蔽了他們的同情心,不再為你思考。所以,內心的苦,就只有獨自承受。還不能説,説了,就是一種傷害。招致的最無情的結果,就是別人的疏離和冷漠,羨慕變成了仇視。這也無疑是自戕,抹殺了自己在別人心中那最後一點點的憐憫。

苦的成熟,那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獨自消受。樹果成熟,甘甜大家分享。無論以何種方式,都是一種收穫。我能夠給別人什麼?別人都希望收穫的甘甜,無論是生活上的還是內心裏的,都以一種愉悦的面目呈現。誰願意與你一起,唧唧歪歪的哭泣?畢竟,誰也不是別人肚子裏的蛔蟲,怎麼能去揣摩你的心思呢?放着自己自在的日子不過,陪着你來遭受內心的折磨,這個人一定是一個大大的傻瓜!

當一個人在特別苛求別人的同情和諒解的時候,他的言行一定不會委婉,都是呈現的那麼直接。本以為如此了,別人就能夠看到,就會施以安慰。豈不知,結果是別人類似東施效顰的厭惡。避你已唯恐不及,何來眷顧慰藉!我在收穫着生活上的風光和如意之時,不能對別人有些許的幫助,別人也難以從我這裏分到一杯羹,有誰願意替我分擔內心裏的痛苦?我所遭受的失母之痛,別人也許早已受過,也或者還未有受到。受過的,已經是雲淡風輕了,不願意再舊事重提,更不願意回顧那些傷心的記憶。沒有受到的,心裏根本沒有那種痛苦的概念,更不要説她會設身處地的為你分擔。連理解都很費勁的時候,冷漠的態度也是情理之中的,又何必埋怨別人!

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況。我除了獨自承受失去母親的悲哀和別人冷漠的離開,我還能夠希冀什麼?我除了想着媽媽在世的那些美好,我還能想誰?想法的不切實際,換來的不是同情,而是別人的鄙夷;行為的不着邊際,得到的不是支持,而是別人的嫌棄。這無疑又是雪上加霜。都是自己希望苦的結局嗎?這也並不是我故意要這樣的,可是,結果就是如此。苦不堪言,就是最好的結果。真正到了什麼都不能説,什麼都不能想,什麼都不能做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成熟。這,也是苦出的成熟。這樣的成熟,別人都不稀罕,還何談分享?恐怕連身邊的人,都也不屑一顧了,只要我不會無事生非就皆大歡喜了,誰還給我稱讚?!

剛剛在微信上看到一句話:“最堅強的堅強就是什麼都不在乎。”仔細思量,還真的是如此。我為什麼要在乎那麼多呢?已經得到的,別人都看在眼裏了;沒有得到的,別人也明在心裏了。這,對於別人來説,於己何益,憑什麼要去管你的閒事?我輾轉反側極盡心思要去爭取的利益,連同牀共眠的妻子都不理解還予以排斥,我還費那麼大的勁去得罪那些土豪幹什麼?我想在心裏有一個人的位置,憑這個位置來支撐自己活着,可是終究都成了別人的把柄,並以此來討伐和拷問我的良心。無人訴説不是最苦,最苦的是我想着的人離我而去。也許,上天在替人行道,要用這世上最殘酷的結果來將我懲罰。我不堅強,就要被世人恥笑,被身邊的人拋棄。如果,老是想着自己所遭受的這些苦,又怎能堅強?看來,也只能是什麼都不在乎了。

何必為痛苦和悔恨而失去現在生活的好心情?偶爾的抱怨發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無休止的抱怨只會增添煩惱,只能向別人顯示自己的無能。抱怨是一種致命的消極心態,一旦自己的抱怨成為惡習,那麼人生就會暗無天日,不僅自己好心境全無,而且別人也跟着倒黴。“抱怨沒有好處,樂觀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常常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看法,能改變的恰恰只有我們自己。“壞的生活不在於別人的罪惡,而在於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讓生活變好的金鑰匙不在別人手裏,放棄我們的怨恨和歎息,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所以,我們不要指望改變別人,要自己做生活的主人,要用樂觀的心態去戰勝自己,從內心的苦海里掙脱出來。這就是我今天的成熟。

媽媽,已經去了,她也是一種苦海的掙脱。我們還要繼續生活,只能自己掙扎,不要再累及別人,包括自己的親人。今後對待親人的態度,就是把一切都裝在心裏,用行動去關愛他們。就像歌曲《好妹妹》中唱到的:“……對你的好你是否能體會?……你是否知道我在想着誰?……”我為什麼一定要讓他們回報我對他們的好呢?他們能夠忘記我的存在,這也一樣是一種掙脱苦海的方式,我又何必那麼在乎他們呢?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是一種負責的態度。別的,不去想不去説不去做,也一樣能夠讓自己活得心安。

散文的作文 篇3

寫散文的人,他們本身就是一部散文,他們習慣在生活的零零總總裏尋找素材,在每天的心情裏訴寫得失,總是留有太多的感慨與歎息,斟酌生活。寫散文的人是感性的,他們善良的對待周邊的人和事,處處留心着生活的美,因為喜歡文字的他們更相信處處留心皆學問。

喜歡散文,從懂得欣賞文字開始,寫散文,從初中的話題作文開始,品味散文卻是從孤單的獨立思維開始。喜歡散文的人,他純靜如清泉,心靈細膩如紗,想把每個簡單平凡的生活細節變成綿綿詩意。或肝膽柔情,或思緒萬千,或悲天憫人,或纏綿悱惻。用婉約温雅的方式進入靈魂深處,找尋許久沒有的觸動。我相信,寫散文的人,他們都擁有着像雨水般清洗過的良心,淳樸純醇,不落俗套,清新自然,能夠敏感的洞悉生活給我們的任何靈感,也能悉心的感悟生命富於我們的美好與缺憾。所以,喜歡寫散文的人心中都有一片淨土,有唯美的思想,有豐富細膩的情感。

好的散文,每一字,每一句,都帶讀者徜徉其中,情感隨着方塊字在熒屏上悠情憂傷,歡樂惆悵,沒有任何的直白表述,沒有作者的潛心暗示,更沒有故事的敍意安排,都是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留讀者更多思緒,激發每個人心靈上的共鳴,在隱祕的空間勾勒一幅簡短的意境,卻同樣像小説一樣意味深長,甚至有時候比小説更有穿透力,顯示留白的美。

寫散文的人,有着詩一樣的情懷,也有着小説一樣的素樸,像二月的山桃花,可以開在任意一座大山上或者農家小院裏;像三月的楊柳,範活着生命的希冀悠然在小河邊詩情畫意;像四月的丁香,一簇簇在路的兩邊迎接着行色路人,以她的清新雅緻迎得路人回眸,流連忘返;五月的洋槐花,既然不顯高貴就純潔的綻放,營造甜美的氣氛抒寫自己的五味人生。散文,也像一切美的事物,給我們的心靈留下美的感受,像蜻蜓點水那般匆忙,卻回味無窮。像深窖老酒那般神祕,卻歷久彌香。像陽春白雪那般聖潔,卻愛意濃濃...我們習慣了以散文的形式抒寫生活,用散文的格調見證生命的形形色色,在不同的情景下,不同的故事裏,用多樣的形式使得表達更完整,別出新意,也更貼切作者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引得讀者思想上的共鳴。越來越懂得生活之後,就越來越喜歡散文,覺得隨處可以抒寫每一種感受和情緒,不用編故事展示真實的自己,真實的情感,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真情實意。

我不是一個散文寫的很好的人,但一直喜歡散文,喜歡讀別人的精美散文,嘗試着用拙劣的文筆,笨拙的詞彙描寫那些每天範活的思想。讓自己成為許多寫散文的人中的一個,讓酸甜苦辣呈現在白色紙張上,讓每一種風景定格在文字裏,用不老去。

散文的作文 篇4

年年的清明,擊碎了虛渺的晨夢。

年年的山祭,打破了暗夜的沉靜。

——題記

清明,毫無預兆的到來了,對於清明,卻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滿山的祭祀,就真的可以換來靈魂的歸宿?就可以換來地下之人的祥和?蕭條的.清明,便總易想起一句話:生時不珍惜,死又何必長跪與墳前?的確,在世之時不珍惜,死了才懂得挽留,才願花時間,花金錢與地下之人,才可以安心的活在世上,這便是人,以為這樣,就可以無愧於地下之人,就可以贖罪,這又與掩耳盜鈴有何區別?自欺欺人而已……

墳前的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看着這年復一年滿山絡繹的人羣,花也無奈,墳下之人,愈是無奈,到了黃泉,也要回頭,回頭看去,卻在心底留下一烙印記,是後悔,是無奈,無奈於在世之人的無知,後悔於方才的回眸。

雨絲打在墳前的的一片泥濘,絲絲細雨,就如同被篩子刷過的心,一條一條的血絲,橫倒於墳前,看着滿山的人羣,似笑非笑,悲傷的天地,卻洋溢着歡愉悦的氣息,這種諷刺般的矛盾,令人心痛,這種贖罪的方式,便讓他們覺得輕鬆。滿山飄逸的煙霧,瀰漫在矛盾的空間裏,似聚似散,凝聚了,便容易散開,散開了,就想着凝合,可最終,也只會消散於空中,於天地融為一體,才終於懂得了存在的真諦,可已經晚了,矛盾的空間裏,便只存在着矛盾。

一個個的墳堡均勻的分佈在一個個山頭,無知的人卻不知道,墳堡已如他們的心,空空如也,肉體不復,靈魂也會飛去遠方,亦或是早已消散,靈魂只會在一個輪迴裏轉着,轉着--一世一世的走向新的輪迴,一世一世跪倒於墳前,再一世一世的回到墳堡。這可笑的輪迴……

滿山絡繹逐漸消散,只剩下一個個孤寂的墳堡,黑夜將一個個山頭逐漸籠罩,他們也是害怕鬼魂才匆匆離去的?黑夜拉下了表演的帷幕,主角與配角最終也離開了這蕭條之地,毫無春意的枯枝與墳堡相映成趣。當黑夜完成降臨,他們還會記得,今天是清明麼?

暗淡的清明逐漸上升,飄蕩,最終,只剩下一個虛影,飄渺的虛影,掙破了墳堡的束縛,漸行漸遠……

清明,猶逝……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題記清明時節,草薰風暖,柳葉深青,梨花若雪。"梨花開了信君,又是清明瞭嗎?那個清明,我偷偷跑去看梨花。...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個時節的春意總帶着三分悽絕,像是開至極盛的花,下一秒,就會從枝頭墜落似的。一個穿着黑色風衣的男人從車上下來,他深吸了口帶着清晨濕氣的空氣,眼神定定的望着不遠處無聲的墓。

今年清明我不哭媽媽,彷彿還記得扎着羊角辮的小丫似小雀繞着你的周身追逐戲耍嘰嘰喳喳,幸福溢滿臉頰,與春風爭寵,與春花媲美,無憂無慮,童貞無瑕媽媽,人生的風雨襲來你訇然倒下。

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可不像以往充滿了濕潤的雨珠,雨已經停了兩天了,空氣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早上九點,天空中帶着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着好心情出發了,登上了踏青掃墓的路上。

清明節作文結尾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作文之作文指導:清明節作文結尾。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隨着清明時節逼近,不禁暗生怯意。

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有了茶。茶,是人處在草木之間。茶,經歷了水與火,生與死的歷練,與我們相遇,茶的命運也是我們的命運。

素白,飄舞着,輕盈,好似白鴿,撲哧撲哧着翅膀,飛。落日的餘暉中,所有的畫面都很美,是獨屬清明的韻味,枯槁,斷魂。若塵世的天之國,巍巍,純淨,空空如也,似脱離生命的循環,開敗的因果,走出了周知的清醒,與凌亂。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來到這裏,一個埋葬着無數英雄的地方,這矗立在我們面前的烈士豐碑,訴説着英雄們光榮而無悔的事業,歲月的風塵早已在它身上刻下斑駁的印記,讓我們無法不回想起那段滄桑沉重的往事。

散文的作文 篇5

《人生如春季》:人生如春季,充滿生機勃勃,充滿鳥語花香。

朦朧的童年,我無知地走入這個世界,卻也充滿快樂。四個多月時,我便會笑了,母親常常為我“找開心”。一天,母親帶我去了農村的外婆家,來到新的環境,我不由得歡喜起來,指着屋後的樹林,“嘿嘿”地笑。母親把我抱入樹林,年幼的我,指揮母親這兒跑跑,那兒跑跑。看見美麗的花朵、飛舞的蝴蝶、可愛的小鳥、高大的樹木、嫩綠的小草……都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指揮母親上前去。樹林子裏,不時傳出我快樂的笑聲。

人生如春季,剛送走寒冷的冬季,怎能無挫折?

前段時間,我滿懷信心地走入實驗初中這個新的學校,沒想到,最近我成績直線下滑,成績和時間一點點、一點點地消磨了我的信心,我沒了信心。但是,雖然冬季剛剛走,但只要現在已是春天,還怕什麼,來到温暖的春天的懷抱,加油!

人生如春季,要迎接接下來的夏季,要給重新給自己打氣加油。

夏是一年的高潮,最熱的時候,也是人生的高潮,要迎接夏季,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不能退縮,可能你剛剛走入夏季,發現它仍然像春季一樣温暖和煦,重新給自己注滿信心,迎接高潮,加油!

人生如春季,是世間最美好的季節!

散文的作文 篇6

在我上學的路上,總要經過一條小巷子,巷子兩旁的建築物大多是自建的兩層小樓,灰色的水泥牆壁顯得很單調,其中有一堵“綠色”的牆壁格外引人注目,每次從這路過,我都要看上好幾遍。夏天,這堵牆被青翠的綠葉遮得嚴嚴實實的;秋天,樹葉變成紅色,就像楓葉一樣美的醉人;秋末冬初的時候,它的葉子變成了深紅色,愈加可愛!我問媽媽這時什麼植物,可是媽媽只知道它的俗稱為“爬牆虎”,不知學名叫什麼。

於是,我就在網上查了有關爬牆虎的資料:

爬牆虎又叫常春藤,天蜈蚣、假葡萄藤、捆石龍、楓藤、小蟲兒卧草、紅絲草、紅葛、趴山虎、紅葡萄藤,屬葡萄科。多年生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其形態與野葡萄相似,夏季枝葉繁茂,常攀巖在牆壁或巖石上,適於配植宅院牆壁、圍牆、庭院入口處、橋頭石堍等處。可用於綠化房屋牆壁、公園山石,即可美化環境,又能降温,調節空氣,減少噪音。由於爬山虎的莖葉密集,覆蓋在房屋牆面上,不僅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而且由於葉片與牆面之間的空氣流動,還可以降低室內温度。它作為屏障,既能吸收環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飛揚的塵土。爬山虎的卷鬚式吸盤還能吸去牆上的水分,有助於使潮濕的房屋變得乾燥;而乾燥的季節,又可以增加濕度。

爬山虎是垂直綠化的優選植物。垂直綠化又稱攀緣綠化,是利用攀緣植物向建築物或棚架攀附生長的一種綠化方式。爬山虎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攀緣植物,它依靠吸盤沿着牆壁往上爬。種植的時間長了,密集的綠葉覆蓋了建築物的外牆,就像穿上了綠裝。

通過這些資料,我對爬牆虎有了一定的瞭解。它可真了不起,能吸收噪音和塵土,還是一名“環境衞士”呢!可是,它是怎樣依靠吸盤爬上去的?我仔細觀察了它的莖和根,發現祕密全在根上,這不是生長在地下的根,而是長在頸上的“不定根”,用手去摸新長出的不定根,就會覺得有些黏手,這可能是根分泌的黏液,當根接觸到牆壁時,黏液就會將其粘到牆上,根和牆壁接觸的地方就長出了一個小圓盤,牢牢的吸在牆上,這些小圓盤就是被稱為“吸盤”的東西,這大概就是爬牆虎的“腳”吧。

看來,人們稱它為“爬牆虎”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逢物必爬”,頑強地不斷向上蔓延,它的根在牆上附的很緊,即使再大的風雨夜不會脱落。爬牆虎在實現自己的“攀登夢想”時,又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綠色和生機,我想,或許這就是它的生命價值。

爬牆虎的這種頑強、執著、永不放棄的精神難得不值得我們學習嗎?當我們身處逆境、面對挫折時,要向爬牆虎一樣,迎難而上。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要紮好自己的“不定根”,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