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父親的七十九歲生日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49W

今天是農曆九月二十六,是父親的七十九歲生日。

父親的七十九歲生日的散文

春節我和弟妹一起,就父親的八十大壽,我們姐妹倆就徵求弟弟的意見:怎麼樣操辦,讓年近八十的父母高興一下。

精通人情世故的弟媳婦説:“農村的風俗,做九不做十。要熱鬧就在老爺子今年的正生日。”

日子確定了,就商量怎麼辦。按我和弟弟妹妹的意見,就索性熱鬧一下,把親戚朋友本家都請來,老規矩,宴客三天。

父親一聽就高興起來,連聲説好。在一旁的母親發話了:

“八十歲不能大熱鬧,不能放鞭炮。”

我們姐弟仨問她原因。母親説,人生七十古來稀,你都健健康康活到八十歲了,這是閻王老爺打瞌睡,沒有查點到你。你還興師動眾的,是怕閻王不知道麼?

接着母親就舉例説明,哪家老爺子,七十九做大壽,鞭炮放過了,沒有過到下一個生日,就被閻王請走了。哪家老太太,七十九的生日,大操大辦了,鞭炮放完,沒有等到散親,好好的就中了風,最後一病不起。總而言之一句話:不能吼起來的,驚動了打瞌睡的閻王爺,不是你們孝順,而是害了你們老子的命。

母親這樣一説,我們哪敢再堅持“嘚瑟”一下。三個人商量,就悄悄的盡點心意吧。

國慶節回家去興化新華書店簽名售書,正好妹妹也回來了。姐妹倆把父母帶來,一個人買了兩套新衣服。老倆口不肯要,我告訴他們,這是八十歲的禮物,女兒買的,不作興不要。母親才笑嘻嘻地接受了。父親卻連聲叫母親把錢給我們。他説:“我們現在有錢,不要你們買。”

“你是不是又去給人家種田大户打工了?”我生氣地問他。

父親嘿嘿笑着説:“沒事才去做了玩玩的。”

母親見我們要批評父親,肯定也要帶上她,她連忙打岔,説,你們姐妹倆花錢,我們早就不幫人家打工了,哪有什麼錢。

我們又囑咐一遍,不許給人家打工了。

父親一疊聲答應,説剛剛分了田,算上重孫子重孫女,一家八口人,分了十畝地。除了村前的一畝三分地自己種點口糧,其餘都流轉給種田大户了。

九月二十五,我和弟弟妹妹就都回來了。

二十六一大早,弟弟就去老家,把父母和姑姑、姑父帶來了,父親就一個妹妹,姑姑和父親的感情很好,前幾天就特地跑去問他哥哥嫂子,説她已經訂了壽桃,是到老家放炮仗,還是到顧莊侄子家?

母親把一家人的意見告訴她,讓姑姑趕快把壽桃退了,什麼也不要準備,等你侄子侄女們回來,一家人一起吃個飯就行。

因為昨晚姐弟仨商量好了,早茶弟弟管,我管中午飯,妹妹管晚飯。所以今天早上,我沒有要起早。等我去弟弟家,母親和姑姑已經弄好了禱頭,壽麪,點起了香燭,我們姐弟仨一個個磕了頭。父親笑眯了眼,説:“我重孫子呢?”弟媳婦連忙把我們老王家的第四代,兩個粉團兒似的孩子推出來,給老爺爺磕頭拜壽。父親笑得臉上像一朵花。

喝早茶的時候,因為弟媳婦送兩個孩子去了幼兒園,父親沒有吃得安穩。一會兒就向店門口望。望了幾回,終於忍不住了,起身走出去。我們都以為他出去抽根煙,誰知道一等不來,二等不來,原來他去迎他兒媳婦去了,回來的時候,又找不到是哪一家,走過了頭。好在弟弟看見他從門口過去,追出去把他們喊回來。

大家就笑話他,出門不看路。我婆婆就説起一段往事。三十年前,我和老樊在無錫打工。父親和婆婆相約去看我們,玩了兩天,老樊買好票,送他們去無錫汽車站,乘車去泰州,再從泰州坐幫船回家。眼看着他們倆隨檢過票的人流,進了檢票口,進去了,老樊才放心離開。誰知道他們倆跟着人家一起上了車,找的19號,20號座位坐下,歇了一口氣,等汽車開動。一會兒來了兩個年輕人,説這兩個座位是他們的。我婆婆拿出車票,跟人家爭辯起來。兩個年輕人一看,“這是去南京的車啊!”兩個人才知道上錯了車。連忙下來,泰州的車已經開走了。找人家車站裏的人,每人加了兩塊錢,跟下午的車回了泰州……

看着一桌子的人都在笑,父親有點不好意思。“這不能怪我們,那時候才五十歲,不會是老年痴呆吧?兩個人都是文盲,一個大字不識,哪兒認得是去泰州的車,還是去南京的'車!跟着人家走的,不知道怎麼還跟錯了,上了去南京的車。”父親説着,眉頭一揚,“現在我們家,大學生研究生都不稀奇了,我這重孫子孫女,比孫子輩的還要聰明伶俐。哪曾想到,我一個不識字的人,有這麼多好下人。”

中午飯過後,我們都有事去了。父親和姑父,還有弟弟的岳父,三個老頭在顧莊逛了一圈。晚飯後時候,我們年輕人都吃不下去了,三天老頭吃得很香。酒喝足了,三個人比吃飯。父親用這個小碗,吃了四碗飯。我看得目瞪口呆:我可是一粒米也沒有吃得下去啊!

看着父親紅潤有光澤的臉,我想到自己,胳膊疼得夠不到梳頭,天天沒精打采的。就向父親請教長生不老的經驗。父親笑着説:“有什麼經驗!天天干活,天天吃肉,身體自然好。”

父親的話很簡單,可是我做不到。天天吃肉勉強可以,天天干活我堅持不了。但為了父親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我要努力多運動,讓自己健康,在他九十歲、一百歲的時候,我還能和今天一樣,帶着弟弟妹妹,在他老人家膝前承歡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