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人要多動動怎麼動都行現代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92W

昨天是岳母大人仙逝週年的祭日。岳父率兒女媳婿孫輩曾孫輩一支精幹的“岳家軍”前往小山灣小山坡岳母墳塋祭祀亡靈。

人要多動動怎麼動都行現代散文

岳父大人年且九十,立於山下,面對我等不值一提的小小山坡,一時視為畏途,原本患有氣腫的肺部更是羅音大增,呼吸不免急促起來,更何談一步一步挪移上坡!見狀,攙扶着他老的我,不管不顧揹着他就上山,山不在高,幾十步就到。還沒嚐到負重登攀的“重口味”,這活兒就幹完了,感覺自己彷彿尚有餘勇可嘉似的。

這也難怪,岳父體型瘦小,對於我這背過比他重好幾十斤的胖大老者的人來説,自然不是什麼重體力活。

胖大老者是家父。前幾年,家父摔斷髖關節還沒有康復,拄雙枴行走仍很艱難。適逢九十大壽。賓客盈門,壽宴在店,電話催請,而大雨如注,賀客中不乏有車一族,自可載上老爺子前往酒店。然則一個高達十多級且比較陡峭的碼頭阻擋了小車與屋檐的銜接。老爺子與一干親友賀客正自躊躇,我讓身旁一親友為我們打傘,自己二話不説,來到老人身前,躬下來,手臂後摟,叫聲起,八十多公斤重的老爺子立馬雙腳離地,成了我並不太寬厚的脊背的一個碩大的附着部分了。我下碼頭縱然有些吃力,但不打哆嗦,一步一台階,畢竟還是挺住了,安全送入了小車。不成想俺這背伕範兒讓開車的堂妹夫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竟然如法炮製了,一到酒店,他極為利索地下車為老人拉開車門,躬身背上他,跨了三四節台階走進酒店。宴罷,又是他背上車,到家門口碼頭前,我揹負他拾級而上,進入房門。

一干親友都誇我,但更多的是驚訝:你這傢伙自個兒都老頭一個了,又多年不幹體力活,哪來的這把蠻勁?一時間我也被問得莫名其妙張口結舌了,忽的記起上一年擔水泥上這陡峭碼頭的事兒,便跟他們侃起了裝修這房子一應砂石水泥瓷磚等建材都是自己這副鐵肩膀所為,比老爺子體重還重幾十斤的兩包水泥不照樣讓我擔上去了麼?

今兒個祭掃歸來,想到這些粗活還可支楞幾下,不免略有得瑟之意。得瑟之餘,禁不住在心裏嘀咕一個老掉牙的理念了:蠻勁不是天生的,怎麼説也得靠日積月累的勞其筋骨賜予吧。不管是有意識還是下意識。

不是嗎?多年來,不管年齒如何痴長,不管職業如何摒棄了體力,不管年輕時胼手胝足肩挑背扛系列“苦力的幹活”如何成了過眼雲煙,本人雖從未有天將降大任於鄙人的榮幸何使命感,可勞其筋骨的情結還是系得蠻緊的。有些時候吧,還真得吃飽了撐的,自找罪受,沒有苦力的條件,設法找個或者利用個條件也要苦力一把。

譬如,乾子校校長那活時,自個兒偏要兼幾節體育課,帶領孩子們繞公司大院跑一兩個圈。一度還讓一副無人問津的輕量級槓鈴纏上了,每天或隔天隔幾天就跟它死磕好一會。一般是在沒有觀眾或頂多有一二個小觀眾觀摩的情況下,不得要領不講姿勢不怕何等狼狽搞笑,抄起這傢伙舉它個十把二十把不等。及至後來調公司工會任職了,還不捨子校這槓鈴,以“分管子校”的名義,保留一片體育室鑰匙,下班後時不時竄進來,權作業餘雅興,不,蠻興,如此這般重操舊業,讓寂寞的槓鈴拔地而起一把把上行空中,拉出呼呼風聲。

不過,畢竟是業餘,沒堅持多久便興味索然,把鑰匙奉還了。我這人其實隨搞什麼鍛鍊都只是趁個新鮮勁,沒個長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乃至一曝十寒的頻率自己感覺受用就行,從沒給自己規定過什麼目標、任務,一切從體感的需求出發,隨心所欲,率意而為。所以,如此另類“鍛鍊”許多年,不説與運動員,即便只是與業餘健身族相比,也不知低了多少個檔次。槓鈴休矣,此後的體力功課沒有全休,拉拉力器,做俯卧撐,仰卧起坐、冷水浴之類折騰賤體的活兒,總還是零零星星沒個定準地幹着。

幾年後工會從開展職工文體活動的需要出發,從省城購買了跑步機、力量綜合訓練機、蹬力機等健身器材,開設了一個定時開放的免費健身室。管着這一攤子的我,自然撈了個趁手的“條件”,名正言順地“慷公家之慨,健自己的身”嘍。起先,來室內健身的職工絡繹不絕,可沒過多久日漸式微,半年下來居然門可羅雀了。好在我這個“雀”自得其樂地“羅”在裏面,不“苦力”個大汗淋漓通體舒泰不下器械。雖然啟用的照樣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模式,一兩年下來,拉動綜合機上十來塊配重片也不在話下了。要知道,這玩意,棒小夥子拉動的片片數也就十五十六而已。至於隨我入室而從不健身的王三,總是在我“拉片”時喋喋不休侃些體壇風雲明星花絮什麼的,彷彿為我助興。偶爾興起,我非要讓他上機試試,年富力不強的這小子呲牙咧嘴也就能對付五到六片。

兩年後,從公司調出,無奈地告別這些勞我筋骨的東東,前往新的崗位——有教育“正規軍”之稱的區(縣)屬學校——稱王(孩子王)。王不留行,得自行,上下班,每天十公里騎車行,也是一種鍛鍊,不過太小兒科了一點,僅僅是雙腳做圓周運動十多分鐘就告一段落。幸而還多了個早起的項目,跟着太陽起牀,有時在路上還放射視線吊着太陽出窩,當然,時不時地還吊出些霜霧雨雪之類副產品換換口味也是沒得説的啦。這可是個雖很無奈卻有幾分小清新的鍛鍊。起因在於隔天一輪的晨讀值班,得守着孩兒們。其實不守也沒太大關係,值日的學生幹部還壓得住陣勢,關鍵是我壓不住自己心跳的節奏:孩兒們遭誰惹誰了,在特留戀暖暖被窩的時候,就得一腳蹬開,朦朦朧朧就趕到教室伏案讀書,我怎能心安理得睡懶覺?我不正好趁機猛蹬自行車,跟太陽賽跑,同風雨兼程嗎?

內退後投奔兒子寓居北京,在名校園內幸會了諾大的體育場。多少個黃昏,我都是在塑膠跑道上和仰卧舉重槓鈴下度過自找苦吃的休閒四十分的。翌年,兒子轉換工作崗位,跑道、槓鈴無法隨行,只能在那些小兒科(應該算作老兒科)的室外健身器上弱弱地打發休閒光陰,甚是無趣,便幹起了步行亂竄單反亂拍的活兒,在京郊野外且行且尋覓美景的過程中不經意地健身嘍。

拉拉雜雜寫上心頭的這些嘀咕,自己也不覺得能説明個什麼,無非是讓自己幾斤蠻力氣給鼓搗出來的`:要想身體好,就得多動,不管是有意識有目的有針對性堅持不輟的長期健身,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隨心所欲自由支配你的動能,都有強身健體的效果。雖然在程度上,後者明顯不如前者。

至於本人,非但不能跟前者相拮抗,甚至連一個山野老人、一個病弱書生也比不上。

老人是岳父堂弟,八十有八,前天剛做米壽。看上去一點也不像耄耋老人,非但飲食起居完全自理,還能荷鋤種菜擔糞澆地,上山砍柴,百把斤擔子壓在肩上,走上個百十來米愣是大氣不喘。就連去年新修的前往岳母墳塋的上山土階,也是他老一把鋤頭開掘出來的呢。聽我驚歎,他只憨厚的笑笑;也不覺得自己有麼子好體格,更不曉得要像你們城裏人一樣搞麼子鍛鍊哦。只曉得打小就好動,一世人沒丟開過農活,假如哪一天不幹活,人就像病了一場,山珍海味伺候着也像嚼木渣子。

書生是朋友餘。深度近視,患有類風濕,指關節腫大,整個人看上去瘦骨嶙峋、弱不禁風的樣子。可幾個夥計偶爾驢行山野一回,我可是甘拜下風了:這乾柴棒一樣的腿杆子爬起山來,賊快,總是拉下我們一大截。還有叫絕的,這個文弱書生住一福利分房多年,一直維持交房時原貌不變,前年心血來潮搞裝修,立馬網購牆紙、牆漆、木地板等各類材料,接下來的動作不免讓人大跌眼鏡:搞裝修,自己一手來。從敷設電氣線路,到貼牆紙,刷牆漆,再到施工工藝精度要求極高的鋪設木地板,全都是這位眼鏡先生親力親為。關於這位工科優才生的動手能力,我早有所知,不太詫異,詫異的是這些活兒,他怎麼能所有環節所有細節無一遺漏地全程自己幹,充其量現場指導一下工人把好技術關就行了唄。就他這個病弱體格,估計鋪不上幾塊木地板,裝修房屋未過半,他這個人就得送院“裝修”了。誰知兩個月下來,人還好端端的不用“裝修”,房屋的裝修竟然竣工了,活兒幹得還倍兒漂亮,不亞於我所見識的能工巧匠的作品。面對我們一干朋友的讚歎驚訝,他才説出自己多年來一直在有意識地鍛鍊,家住六樓,每天上下樓梯十個來回,一個也不能少,還有步行二十里雷打不動,至於拍手做操同樣一天也沒拉下過。我等一干聽眾面面相覷,由衷佩服:人不可以貌相,鍛鍊可以創造奇蹟。不是嗎?從餘君身上不是可以看出端倪嗎?儘管外形瘦弱,只要有意識地健身並持之以恆,一樣可以鍛鍊到體力和內心同樣強大啊!

看來,神馬都是浮雲,身體好才是真好。有意也好,無意也好,怎麼動都行,人還是多動動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