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散文:寓意於物而不留於意物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留意於物。寓意為物,雖物微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物微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為樂。

散文:寓意於物而不留於意物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灑脱的詩仙李白,不寄於高堂的莊嚴,不豔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盪心靈,隨月輝起舞弄影,他不願沉溺官場的敗壞骯髒與權貴之下的縱情聲色,也不願在這滿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的地方,為了權貴與地位,扭曲自己的靈魂,改變自己的本意,變得趨炎附勢,舞權為利。於是,他毅然拋棄了金錢與地位,在一葉扁舟之上,濁酒深酌,尋幽豪飲,對影成三人。他對官場名利的寓意而不留意成就了他瀟灑的靈魂,成就了詩詞的傳奇,成就了盛唐半個錦繡江山的豪氣與壯麗!對他來説,身外之物只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並不能左右他的思想,影響他的行為,他飲酒,卻並不縱色,他寫詩,卻並不為之嘔血痴狂,這些東西為他的生命鑲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平添了一份姿意,卻不能遮掩他本身的'輝煌!

反觀有一些人,留意於物,玩物喪志,最終一發不可收拾。商紂王縱情聲色,沉迷美色,荒淫無度,終親自葬送了江山;和珅為金錢利慾所控,最終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鍾繇因留意於書畫,嘔心瀝血,將家財揮霍殆盡,甚至盜墓取畫,最終一發不可收拾,只落得個悽慘的下場。這些,都是因為留意於物而造成的禍患。那些喜好和權欲,在他們的生命中佔據了太多的位置,他們散發的光芒遠遠超過了生命本身的光芒,漸漸地,生命被吞噬了,他們為之所操縱,失去了本心,失去了自我。

生命的過程中,我們自然會擁有理想、喜好和追求。可當所喜好的、所追求的東西變為了一種執念,深深地駐扎進你的靈魂的時候,便是很危險的事情了,那些在所喜好、所追求的東西上滯留的情感,會漸漸消耗生命的養分,生命會因此枯萎。所以,我們要寓意於物而不是留意於物,讓喜好滋養我們的生命,而不是讓他們榨乾我們靈魂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