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第九個住處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7W

從客廳明亮的窗玻璃望出去,是市中專的操場和教學樓。每天早上,學生們跑操的黎明腳步,於6:30準時叫醒我。拉開窗簾,即可看到一色色身着校服跑動着的少男少女,一二一,一二一。從他們稚嫩的絨毛畢現的臉上,我會想起久違的學生時代。每個週一,準時十點鐘,全校大集合。待大家安靜下來後,麥克風傳出年輕女教師標準的普通話,通報上週學校的各項事宜,大掃除的名次,某項活動的名次,然後是表彰,頒發流動紅旗,強調或佈置本週工作等。而在集合前,大喇叭會準時播放一首譚晶唱的歌,旋律鏗鏘優美,只是歌詞聽不真。時間長了,我才知道那首歌叫“八榮八恥”。

第九個住處散文

窗前一棵女貞樹,綠葉輕輕摩挲着窗稜,發出細細簌簌的聲音。樹下時而有一、兩個少男少女,或坐或站,或竊竊私語,或吃吃發笑。有溜溜的小風從樹葉間穿過,在他們烏黑的髮梢上撫弄一陣,然後地上就有個紙片動了一下。室外的動和室內的靜,構築出一副“歲月靜好、現實安穩”的美好圖景。

這是2006年6月,我家從市中醫院後面的城中村搬到五原路家屬樓後,我感受到的最初印象。老公這時在市區一家銀行辦公室上班,兒子在市一中上學。我呢,雖在遠離市區的縣城工作,但星期天、節假日、出公差等,在市裏的時間還是蠻多的。這套我們買來的二手房,雖然外表很破舊,但裏面三居室佈局還是非常合理的,原主人把客廳窗户往下落了十幾公分,窗子就顯得大而明亮。從此我們在市區真正擁有自己的住房了。那個新鮮與快樂,沖淡了買房過程的奔波艱辛。每次一有空閒時間,我都要走到下邊的澗河邊去散步,那新修的澗河公園,長滿國槐,雪松、綠竹,還有許多花----小時候在外國文學作品裏才能看到的----風信子,鈴蘭、金盞菊、格桑花等,都讓我喜出望外。

更大的驚喜是,我不期然就和市中專作了隔牆鄰居。而市中專,曾經是讓我那麼遙不可及的啊。我想起10年前----1996年,有一次我和同事來三門峽參加自學考試。那時我在鄉鎮工作,我們中午從鎮上坐班車,一路搖搖晃晃來到市裏時,時間已是晚上七點。我們在黃河東路一帶找旅社,一家一家問過去都是滿員,最後在宏遠市場附近才找到一個小旅社。房間條件很差,樓板踩上去,咯吱咯吱響。我們住在三樓,夜裏起來上廁所,要跑到二樓。第二天一早去考試,考場就設在市中專。這天考古代漢語,本來還是我擅長的課程,但等我七拐八拐找到考場時,已經晚了15分鐘。和守門人一番好説歹説,我氣喘吁吁進入考場開始答題。記得有一道題目是:寫出“賞心悦事誰家院”的上句。多麼熟悉的句子,我一時竟想不起,直到下課鈴響時,我才匆匆忙忙填上“良辰美景奈何天”。這門課最後只得了61分,勉強及格。下課後,我四下打量,牢牢記住了市中專這個名字。我想,我要是住在三門責,不,甚至住在它的郊區,何至於受這麼大罪,着這麼多急,最後考這麼差。但那時我不可能調到這裏,也沒有什麼理由來這裏白住,連想都不敢想。誰知十年後,我竟然來到三門峽,並且住到市中專的隔牆。很長時間,我都沉浸在一種如夢似幻的驚喜中,絮絮叨叨給老公和兒子訴説當年的遭遇,如今的感慨。

剛住到五原路時,門前的路還沒有鋪柏油,周圍還是一片荒涼。現在湖濱和諧家苑下面還是廢品回收站、越海華府下面還是菜地、水湖窩子,陽光小學的下面還是城中村。我們6月住進,國慶節門前就開始修路,後來10路公交車開通,澗河兩岸河堤路也全部打通了,湖濱區政府、區檢察院、區法院都相繼搬過來。五原西路又建起了陽光小學。接着市醫院擴建,市第三小學的建成,這一帶徹底繁華起來。

搬到五原路的驚喜,讓我的思緒又延伸到1986年,我剛從村裏來到縣城時的情景。在我們那個小山村,上世紀80年代,村裏女孩的最大願望,就是到縣城找一個婆家,過上城裏人的日子。女伴們紛紛通過各種途徑---或靠如花的顏值,或求人託關係,甚至委屈求全找一個殘疾人,實現當上城裏人的願望。我羨慕這些進了城的女伴,但又不能象她們那樣委屈自己。於是,時光荏苒,我象枝頭那隻紅柿子,晚秋了還掛在枝頭搖搖晃晃。直到五年後,我也來到縣城,不是憑嫁,而是靠自己努力有了一份工作。結婚後我們住在老公單位的一間筒子樓裏,十幾户人家共用一個水管,上廁所要繞過大半個院子。但我是高興的,因為我也是城裏人了。

1992年單位給職工蓋了一棟集資樓,我們也分到了一套小三居。房子總價只要1萬塊。但我們手裏只有2000元。於是夫妻倆分工,他回靈寶老家借錢,我回孃家借錢,千兒八百也要,三百二百也要。等到借夠錢回到縣城,老公的腿都跑成了瘸子。從此我們在縣城有了自己的住房。稍事收拾,那年5月,我們第一個搬進新居。水磨石的地面,光滑明亮,兩歲的兒子進到房間,高興得象小狗一樣在地上連打兩個滾。剛站起來又滑倒,咚,摔了個仰板叉,他竟然沒有哭。多年後,兒子在水磨石地板打滾那一幕,就成了我們住進新房温馨生活的佐料,不時拿出來抖一下。

作為一個進城不久的鄉下人,一時還有些不習慣。走路不由得弓肩縮背,低頭哈腰,小心謹慎,眼含膽怯。直到一年以後,我才能和別人一樣坦然,進出單位大門如入無人之境。

這個80平米房子,讓我十分滿足了。比起在村裏時的歲月,真是好太多了。我想,這就是我一輩子的居所了,住在這裏我哪兒都不去。不料10年後,老公到市區上班,我們在市區又有了自己的房子。

從小山村到小縣城,從小縣城再到市區,生命也象家鄉小河的涓涓細流,一路流進滔滔洛河,再流進滾滾黃河,再流進入海口。那種開闊和廣闊,深度與厚度,在不斷的拓展中發揚廣大,奔流到海不復回。

2010年,我們在黃河公園的西大門,又擁有了自己的新居。小時候對黃河是多麼神往啊,記得小學時學過一篇關於黃河的課文,現在還能記得第一句是“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曲……”但直到20多歲時才第一次見到黃河。上世紀90年代初,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一天,我來到三門峽,借住在朋友家。第二天一早,我騎上朋友的自行車,騎行十多裏去看黃河大橋。那時我更想不到,多年以後我竟住到了黃河岸邊,距離黃河大橋不到200米,每天與母親河朝夕相處,傾聽它的一呼一吸,潮起潮落。

每次,我沿着新修的北環路,轉個彎,就走到黃河大橋時,都有一種強烈的不真實的感覺。我想,山迴路轉,人生的每個願望,都延遲10年後實現了。只不過願望實現之日,你的渴望已不那麼強烈而已。用老公寫給我的一句詩來説,就是“當你把桂冠看得不那麼重時/桂冠已悄然落到你頭上”。

新居位於後川村,這裏是三門峽的脊背。剛搬來時,周圍還是雞場、狗場,道路不通,十分荒涼。不久就開始建設黃河濕地公園了,幾年以後一系列設施逐步健全。後來又有了9路12路公交車,生活逐漸方便起來。

最喜歡的還是黃河濕地公園,每天早上跑步,從西大門一直到東大門,20多里路程,十分過癮。穿過公園我的家,這裏幽靜,寬闊,依山傍水隨地形高低起伏而變,有溝,有樑,有窪,有高地。路分三條,最下面一條沿河而轉,繞湖而行,花草樹木,四季變化。冬天有白天鵝,天暖後大部分天鵝飛走了,留下幾隻不願飛走的,悠悠然散步,在湖心島覓食。各色鍛鍊的人,跑步的,散步的,扛着小紅旗的,扎着馬步練功的,皆怡然自樂;一條在半山腰上,登到最高處,可以憑欄遠眺,黃河大橋,對岸,遠處的中條山,山上的風力發電風葉等。還有一條就是北環路,向東通往火車站,向西通到山西。整個公園通透,悠遠,層次分明。

屈指算來,平生已住過9個地方。從小時候的窯洞到後來的土坯房,從單位的筒子樓到縣城的樓房,從市區的二手房再到如今的新居,住房水平不斷提高。我想,如果不是改革開放,那麼我也會象祖母、外祖母、母親那樣,從這個村子嫁到那個村子,一輩子生兒育女,燒鍋燎灶。而現在,只要你願意,想住到哪裏都可以實現。我珍惜我的第九個住處,靜享人生,品味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