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母親的豬寶貝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06W

【一】

母親的豬寶貝散文

從我記事起,養豬,好像就是母親的專利,一年到頭雖説養的頭數不多,就是那麼兩頭,上半年養一頭,宰了之後,接着下半年又養一頭。可別小看這一年僅養的兩頭豬,它卻能為我們全家解決很大的問題,比方説,我和弟妹們全年的學費就出自於母親養的這兩頭豬身上,全家人舌尖上的年味也要靠它來滋潤。

每年,看似不起眼的兩頭豬,它卻讓母親操碎了心,勞盡了神,母親常常像保姆對待孩童一樣,時刻把那些豬牽掛在心上,呵護在手頭。

記得那時候,每買回來一頭小豬崽,母親總是興奮得像對待寶貝似的,首先,要用籃子兜着小豬崽稱一稱;再就是用做衣服的皮尺,就像裁縫給人做衣服打碼子一樣,給小豬崽量一量胸圍,量一量長度,然後,再用一個小本子,清清楚楚地把這些測量的數字和日期統統記下來,留着給豬崽今後的成長對比。

每一頭豬長大了,母親那本“育豬筆記”基本也就寫滿了。我曾經好奇地翻開過母親記下的一本豬的“成長錄”,看了裏面的內容,那稀奇古怪的“洋碼字”、天花亂墜的符號,讓我笑得捧腹。母親不僅每天都有更新,而且,字也是寫得千奇百怪,各有千秋。

母親雖然識字不多,但簡單的幾個字還是會寫,實在遇到一些不懂寫的字,她就會用其他簡單的、同音的字來代替,就像我小時候學英語一樣,懶得去讀,更懶得去記,乾脆,就用中文音標出英文單詞的發聲,照着中文讀英文就OK了,不管你英文長什麼樣,就懶得去搭理了。結果,考試起來,一個英文單詞也沒記住,記住的還是那幾個中文字,寫出來可就成了天書,誰也弄不懂它的意思。

母親的“育豬筆記”也是這樣,我曾仔細看了母親記載一頭花豬的“成長錄”,只見上面密密麻麻記了很多,登記了那隻小花豬哪年哪月買來的;當時買來的重量是多少斤;長短、胸圍又是多少尺等等,甚至,還註明了當時的重量是在什麼情況下稱的,是吃飽了潲稱的,還是沒吃潲稱的,一切都記得仔仔細細,清清楚楚。

令我難忘的是,在那本記錄裏,母親把個花豬的“花”字寫成了“化”字,我當即就好心告訴母親説:“媽媽,這個花字寫錯了,上面還有一個草頭。”母親聽了,不屑一顧,當作沒聽到一樣,極不虛心地説:“哎呀,沒關係的,只要我自己知道就行,又不要給別人看的。”她一邊説,一邊不好意思,“呼”的一聲從我手上把本子抽了過去。見母親這樣,我也傻乎乎地很固執,很生氣地説母親:“媽媽,你也太不虛心了,那兩個字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照你那樣寫,那個豬囉囉剛買來就‘化’……”“呸呸呸!你這個孩子説什麼話。”我剛想説“化了”,誰知我的話還沒説出口,母親就認起真來了,罵得我狗血淋頭。

母親對於每買回來的一頭小豬崽,總是要小心翼翼地捧着,謹小慎微地呵護着,生怕我們一時的烏鴉嘴無意説錯什麼話,而讓豬囉中了邪,惹出個什麼叉子,讓豬囉夭折。因為,小豬囉,在沒有工作的母親心裏,那可是一坨子錢,那可是家裏生活的希望,甚至,可以説那是家裏的一棵搖錢樹,決不是鬧着玩的。

我常猜想,母親為了那些豬崽,可能費盡了心思,絞盡了腦汁;我又猜想,母親為了那些豬,可能也會時常在心裏,祈禱上蒼像保佑自己的每一個孩子一樣,保佑那些豬崽好好長大。

母親常對我們説的:“豬養得好不好,關係到一個家庭的人氣旺不旺,更關係到一個家裏平不平安、發不發達。”甚至,母親有時還迷信地告訴別人説:“你如果想要你家裏的運氣好,你就養一頭豬去試一試吧!”

那時,對於母親的話,我雖然不怎麼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但是,我卻深深地懂得,母親為了那個苦難的家,為了自己心愛的丈夫,為了自己幼小的兒女,操碎了心。她之所以把那些豬囉當成自己的寶貝,當成自己的命根子,也就是巴望把那些豬養好,能給家裏帶來平安,帶來運氣。

【二】

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説過:“父母所愛亦愛之,父母所敬亦敬之。”見到母親愛豬心切,我也常常把豬當寶貝,每次從外面回來,總不忘要給豬帶點“禮物”,送到豬囉的嘴邊,比如,看到什麼嫩嫩的菜葉,青青的草,都要撿回來,拔回來,去逗一逗母親心愛的豬寶貝,讓豬囉囉開一開心,也讓母親高興高興。

也許是母親的一番苦心,感動了天,感動了地,母親每年的豬都養得特別好,不僅長得快,又長得肥,往往殺一頭豬,那白白嫩嫩的豬肉,挑到街上不一會兒就被賣得精光。有時,還沒等到殺豬就會有很多人,一大早過來打招呼預定。到後來,殺的豬肉根本就不用挑到街上去賣了,在家裏就會早早地被別人定個精光。

由此,我相信了母親的話,相信了母親所説的:“想要家裏運氣好,就養一頭豬試一試”,也確實如此,母親的豬養得好,我們家裏也總是平平安安的。那時,雖然家裏貧窮,吃不飽肚,穿不暖身,但是,我和弟妹們個個都長得“豬模、狗樣”的乖,從來都沒病沒痛的,沒讓父母多操心。三個弟弟都是一米七幾的大高個,兩個妹妹也有一米六幾,就我雖然矮一點,但老天也沒虧待我,在人的眼裏也還是顯得高。

夏天,母親就像侍候老人一樣侍候着豬囉囉,基本上每天都要給豬囉洗一次澡,生怕豬囉熱着,更怕豬囉長蝨子,干擾豬的生長。母親常把豬身上洗得乾乾淨淨,透透亮亮,那白裏透着紅潤的皮膚上面,有多少根豬毛都可一清二楚。

一次,我放學回來,又見母親一個人,提着一桶水,用一個刷子在豬欄裏幫豬洗澡。我見她又是淋水又是洗,兩隻手忙得不可開交,就趕快上去對母親説:“媽媽,我來灑水,你來洗,我們兩人配合起來就要輕鬆一些。”母親立即阻止我説:“哎呀,恭喜你發財了,你別進來,不要把腳弄髒了。”也許母親還記得那一次我和母親給豬囉洗澡的事,現在仍然在心裏責怪我,提防我,所以,我剛一開口,她就要“恭喜我發財了。”就是説不要我來搗亂了。

記得那一次也是夏天,我看見母親一個人在給豬囉洗澡,兩手又是洗又是刷,還要澆水,看着母親忙得汗流浹背,出於好心,我就自告奮勇説:“媽媽,我來幫你吧!”母親聽了很高興地説:“好呀!你就站在豬欄外面灑水,不要把腳弄髒了。”並告訴我用瓢輕輕地澆,輕輕地淋,不要嚇着豬了。

我按照母親所要求的,慢慢地、輕輕地給豬身上一滴一滴地澆水,結果,母親説:“哎喲,你也太秀氣了,這比毛毛雨還小。”見母親嫌我動作太慢了,澆的水太少了,聽了母親的話,我就舀了一大瓢水,對着豬背上,用力一潑,可能是我用勁過猛,也許是那個豬囉怕生,結果豬囉被嚇得“嗯呀嗯”地在豬欄裏竄來竄去,到處亂鑽。原本母親已幫它快洗乾淨了的一身,反倒弄得髒兮兮的了。母親趕快説:“哎喲,恭喜你發財了,還是讓我一個人來吧!不要你幫倒忙了!要不就像滴屋檐水一樣,初一滴一下,十五滴一下,要不就像發洪水一樣,豬都快要被你嚇出病來了。”

平時,母親最怕我們驚嚇了豬囉,説那樣會影響豬長肉。特別是到了豬快要出欄的時候,也就是説豬即將要被宰殺的時候,母親就更會小心謹慎,不僅要準備一些好的東西餵給豬囉吃,還要小心地侍候着,簡直把豬囉當成了她的寶貝,當成了她的命根子。

【三】

殺豬,是我們家最熱鬧的時刻,也是我和弟妹們最開心的時候。往往一聽父母説明天約好了叫屠夫過來殺豬,我們興奮得整個晚上連覺都睡不着,不僅覺得很新鮮,更重要的還是覺得有肉吃了,寡淡的舌尖不用那麼難受了,嘈雜的肚子也不用那麼揪得慌了。

每次殺豬前,母親總是有一陣子悶悶不樂,兩眼恍恍惚惚。她會時不時去到豬欄裏,動手摸一摸豬的背,或給豬撓一撓癢,這或許是母親想給即將離開她的豬一種安慰;又好像是在向豬默默地賠禮道歉,總之,覺得母親好像有如與親人分別一樣地不捨。

有時,母親會不由自主跟父親説:“這人真是怪,豬剛買來時盼望它快快長,長大了殺了好賣錢,可真説要來殺掉它,心裏又很不忍。”這時候父親就會對母親説:“你想那麼多幹什麼,要這樣想,豬本身就是給人吃的,養豬就是為人服務的,人不吃它,人怎麼能活命呀?”每當聽到父親這麼一安慰,母親心裏好像又覺得舒服了不少。

殺豬時,母親更是一副虔誠的樣子,要我們在旁邊看的人不要亂多嘴,不要亂説話,生怕惹怒了神靈。另外,在屠夫宰殺豬的那一刻,母親還要趕快在旁邊燒一些紙錢,放一掛鞭炮。我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她也不怎麼仔細告訴我,就只是説:“是為了求神靈保佑。”

雖然母親不曾告訴我,到底是求神靈“保佑”豬,還是求神靈“保佑”人,但我心裏卻明白,那是在祈求神靈饒恕殺生的罪過,保佑我們全家人健康、平安;又可能是祈求神靈保佑母親來年的豬養得更好,家裏更興旺,更發達。

豬殺好了,接着,父親就忙碌着配合屠夫賣豬肉,母親就趕着切些肉啦、豬肝啦,忙着把豬血湯煮好,然後,便要我們端着分別送給張三李四王麻子,周圍的每家每户都要送到。

那時,我們家殺豬送碗豬血湯給別家嘗,別家殺了豬,也要送碗豬血湯給我們家嘗,不過,我見別人送給我們家的豬血湯就是幾塊純粹的'豬血,有的甚至連一滴油星子都沒有,就別説肉了,而且還很腥。記得那時候,就是再沒有東西吃,別人端來的豬血湯,我和弟妹們嘗都不去嘗,見此,母親只有在裏面撒點葱花和香料,重新加工一下,再給我們吃。

我母親弄的豬血湯,要比別人家弄的好吃多了,母親為人大方,心地又很善良,更愛臉面,搞碗豬血湯都還要費很多手腳,每次送給別人的豬血湯裏還要放幾塊大肉,放一些豬肝,做出來的豬血湯,不僅豬血又嫩又滑,而且,湯又鮮又甜,好吃極了。母親常説:“我們一年到頭也就是殺這麼兩次豬,送點什麼東西給人家吃,也要像個樣子,讓人家起碼也能痛痛快快地吃上幾口才行。”

為了讓別人嚐到我們家美味的豬血湯,愛臉面的母親從不嫌麻煩。她首先要把五花肉均勻地切成三指寬大小的小塊,放在鍋裏煎出一些油來,這些油留着好放豬血湯裏,再在肉裏放點醬油和八角粉去炒,直到把肉炒得黃澄澄的,香噴噴的。我曾經站在鍋子邊看着母親炒那些肉,忍不住口水直流,母親就順便夾了一塊給我吃,我吃完了還很不過癮,母親見了我那不滿足的樣子,就對我説:“喜歡吃,到時我再炒給你們吃,這些先送給別人,我是按數量準備好了的,吃一塊就少一塊,等下碗裏就不夠放了。”

豬肉炒好了,母親把盆裏已蒸熟了的豬血,用刀子劃成四四方方,一小塊一小塊的,與豬肝一起放進鍋裏早已沸騰的水中,煮了一會兒之後,就放點鹽,撒點葱花、胡椒粉,又淋上一些事先煎出來的油。

這時,母親一碗一碗地把豬血湯盛出來,最後,在每一碗湯的上面,擺放三塊早炒好了的黃澄澄的豬肉,一碗香飄四溢、顏色美豔的豬血湯就算完工了。於是,母親就吩咐我和弟、妹們每人端着一碗,分頭去送給周邊各家各户。

端着那一碗豬血湯,看着湯上面擺着的那三塊黃澄澄的豬肉,加上一些綠色的,在湯裏時隱時現盪漾着的葱花的襯托,讓我猛然間想起了夏天,那一池突出於荷葉上面的朵朵蓮蓬,清香、誘人,讓我看着就會忍不住口水直流了。

我和弟妹們送完豬血湯回來,見母親又在樂呵呵地打掃“戰場”。只見她用掃帚把豬欄掃了又掃,用水把地面衝了又衝,連每個牆旮旯裏都打掃仔仔細細,沖洗得乾乾淨淨,一點齷齪都不留,為迎接下一輪豬寶貝的到來而做好準備。不用説,母親心裏又在祈禱、盼望,盼望着新的豬寶貝將能給家裏帶來更大的希望,帶來更大的財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