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散文獨狼老林和栗子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65W

散文獨狼老林和栗子

散文獨狼老林和栗子

老林叫什麼名字,栗子至今不曉,也沒想去深究,每晚必見,已成朋友。

老林是船廠職工,並不與栗子同一個公司,時齡五十多歲,他可是百分之百的釣迷,稱他為狼絕無貶義,是因為他幾乎風雨無阻。勇敢的獨狼,很適合他,因為他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看來如此大的釣癮,沒有哪一位朋友能伴做他的釣友。

相識老林是在國際浴場夜釣,國際浴場雖魚獲不算很佳,但是沙底無障,不用擔心掛底,是夜釣的理想去處。

國際浴場位於威海西北,估計東西長有兩千餘米,此處無摭無擋,風急浪高,狂風之後沙丘移位,海底亦常變不穩。深秋白日,隨浪常有黑鯛、星鱸和藍鱸光顧,夜釣有黃姑、海鰻、黑鯛這三種魚。每到釣季,國際浴場隔三五十米便有一釣友,沿岸邊一字排開,自西向東很是壯觀。

老林常穿一身灰色帶帽麪包服,騎一輛二八半舊自行車,他的手拔輪是自制的,曾討教過他,或許他是老車工,用絕緣木車削而成,很結實。

他的三隻玻璃鋼投竿,架在自行車上,他的'自行車既是座騎,又做竿架,真正是一物兩妙用,三隻竿整齊一排,向前指向三方,很是威武。

他的拋竿方式也與眾不同,手拔輪出線輪轉,所以要用猛力從頭上拋出,八號線一經拋投,呼呼生風,老林的拋技絕對一流,別看他用的是手拔輪,栗子的紡車輪也不是他的對手。

更引人的是他的竿梢上掛的鈴鐺,每拋一竿均嘩啦嘩啦響個不停,在這靜夜曠灘,至少能傳出五百米,有此鈴做伴,夜晚絕對不寂寞。

老林一個人習慣了,並不主動與栗子和夥伴們攀談,乍一看很冷酷,與之聊談,方知亦是憨厚誠實熱忱之長者。

相處日久,已到無話可説。一日老林主動走過來,對栗子的竿梢指示燈,很好奇,很亮,魚上鈎後梢抖燈晃,夜晚很上眼,比他的鈴鐺靈敏許多。這可是栗子公司釣魚隊自主發明的專利產品哦,不過老林如此欣賞, 我們也不保密,詳細與他説明。

其實這指示燈很簡單:

材料:兩節五號電池、發光二極管、絕緣膠帶、軟細電線;

連接:一、兩節五號電池用線串聯焊好,正負各引出一根導線,用絕緣膠帶密封好,綁於竿手把位;二、一隻發光二極管,用導線焊引出兩端,用絕緣膠帶封好,綁緊於竿梢,用長軟細電線,與手把電池組相連,如此便製成夜釣指示燈。(這在二十年前很新奇,現在已有更先進的成品了)

老林似懂非懂,第二日便問栗子捎些發光二極管,自此老林的裝備也更新換代,用上了電器,從此釣場上那清脆的鈴聲不再響起。

聽老林講述他二十多年的釣獲趣事,亦是一種享受。

有一年週末下午,已至深秋,風冷浪湧。老林亦獨自一人釣於國際浴場,那一天黑鯛多的無法形容,一竿兩三尾, 絕不空竿,直釣到他的魚餌用盡,仍不停歇,沒有魚餌他就刀片魚肉做餌,又瘋釣一陣,直到搖不動拔輪,累倒在沙灘上。網兜是裝不下這麼多魚獲的,無奈只好往返兩次,方將魚獲運回家中,回家稱重八十多斤,有五百多尾,此乃他一生釣獲之最。

威海沿岸釣點眾多,可因風向影響,卻總能與老林不期而遇。一日東北風起,老林亦從山東貓頭山轉至孫家疃葡萄灘。老林在山東的唯一魚獲讓栗子大開眼界,僅此一尾,卻是不同凡響。因為山東風大水混,老鰻魚白天出洞覓食,誤食老林的老鈎,老林用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將其遛上岸來,只見這老鰻足有五斤重,或許有十二釐米粗。這鰻魚長成身後,只開身粗不長身長,粗體短尾,很不成比例。也只有老林的老道釣技,能將此聖物引上岸來,真乃是鰻怪遇上釣神,也只能認輸!

伴隨魚情日下,與老林相遇亦是越來越少了。

想念老林,亦懷念那魚釣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