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雞湯裏的女人心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48W

大姐從老家來了,給我帶了兩隻老母雞,還幫我殺好收拾乾淨,一隻放進冰箱冷藏,一隻放進砂鍋,温火慢燉成一鍋香濃潤滑的雞湯,準備晚上一家人圍坐一起享用。

雞湯裏的女人心散文

這是大姐飼養了一年的正宗的土雞。生活在城裏還能吃到這樣原汁源味的土雞湯,真是我的福氣,是大姐給我的福氣!

小時候,家裏日子特別苦,母親丟下三個孩子早逝了,15歲的大姐就成了家裏的女主人,那時的我只有4歲。別人都説,在特殊的家庭裏“長兄如父”,那麼“長姐”呢,就“如母”了!那時的大姐雖然還未成年,卻將幼小的我緊緊地護在她稚嫩的翅膀下。白天,大姐做飯、洗衣,還帶着我跟着父親去田間幹農活;晚上,大姐在煤油燈下給一家人織毛衣、做布鞋,又像媽媽一樣摟着我睡覺。那時候還沒有幼教,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大姐教我數數、計算、唱歌、背唐詩,第一次入學也是大姐帶我去小學校報名。在我幼小的心靈裏,大姐就是我的母親,我的依賴,我的保護傘!因為大姐,我的童年才生活得純真浪漫、無憂無慮!

從我記事起,大姐每年開春都會買回十多隻雛雞崽回來飼養。那時候家裏養雞,並不是為了時常喝到雞湯,而是期盼那些母雞能夠多下些蛋好用來換取針線、牙膏、肥皂、鹽等不可少的日用品,還要用攢下來的雞蛋錢補貼我的部分學費。自然雞蛋如同金疙瘩一般珍貴,但因為我是家裏最小的妹妹,也是家裏唯一的小學生,便總被大姐“特殊對待”,偶爾在我的稀飯裏藏一隻剝了殼的嫩白瑩潤的煮蛋;中午放學回家揭開鍋蓋一看,米飯上有一小碗嫩黃的像豆腐腦一樣的蒸蛋。每每這樣的驚喜,都讓我小小的心裏充盈着滿滿的幸福……

一年中能喝雞湯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數的。當家裏來了尊貴的客人,大姐就會宰殺一隻老母雞,一鍋香濃的雞湯大半都用來招待客人了,所剩無幾的雞雜和湯還不夠我們嘗一口,根本不能解饞。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一家人才能喝到一整隻鮮美無比的老母雞湯。

大年初一早上,按老家的風俗,這新年的第一頓早餐,是非常奢侈的——老母雞湯下麪。我們穿着新衣服起牀了,大姐早已為一家人準備好了早餐,一隻古老的瓦罐裏煨着整整一隻老母雞,雞肉和湯飄散着濃烈的香氣;在土灶大鍋裏是煮好的麪條,早已被濃烈的雞湯味掩蓋了,整個廚房裏都氤氲着香濃的氣息。我們早已等待不及了,挨個站在大姐的身後,像等待分果果一樣,看着大姐往每個人的碗裏分雞塊和湯,口水都抑制不住了。大姐把最好的雞肉分在父親和妹妹們的碗裏,而我的碗裏有一隻雞大腿。當我們各自稀里嘩啦地享用這人間珍饈時,又有誰能看見大姐的碗裏是什麼呢?是我們從來都不吃的雞脖、雞爪、雞腸等雜碎。

可能是那時還太小的原因吧,那時的我並不懂大姐對家人的一顆愛心,也不知道把碗裏的雞大腿讓給大姐吃,自顧自地享用着。如今的我已至中年,早已為人媳、人妻、人母,似乎直到現在我才讀懂了這雞湯裏的女人心:孝順父母、疼愛子女、勤儉持家、舍已為家人!這不正是中華五千年來女子所傳承的美德嗎?

《吃下一隻白母雞》

美麗温婉的我,弱柳纖纖的我,怎麼也不敢想象,除夕盛宴之上,我竟吃下一隻肥美的白母雞!這還是發生在2014馬年除夕盛宴上的故事,到如今回想起來,我仍為我這名副其實的吃貨而瞠目結舌!

迎來2014馬年,我就虛36歲了。36歲是個坎,在我的老家鄉下,無論男人女人,過36歲是有習俗講究的。如果是男人過36歲,就得由自己的母親為他過;如果是女人過36歲,就得由孃家母親為自己過。36裏暗藏4個9,接近39,預示人已至中年,要做壽辰了。在這特別的36歲,長輩就提前給晚輩“做壽”。這一習俗講究,實際上藴含着長輩對晚輩一生的牽掛和祝福。我的36歲是我的婆婆給我過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母親就過世了。嫁到婆婆家,婆婆對我視如已出,特別疼愛。35歲那年的春節,婆婆就開始惦念着要以孃家母親的身份給我過36歲。而長輩又是如何給晚輩過這個特別的壽辰呢?民間的講究是要用“三白”來寓意做壽人的一生平平安安、順順當當、清清白白、長命百歲。所謂“三白”,就是指白襯衫一件、白襪子一雙、白雞一隻,其中這白雞也有區分,男人用白公雞,女人用白母雞。白襯衫、白襪子隨處可買,但這白母雞得從雛雞時開始餵養,要經過春夏秋冬四季的成長方可。

當柳樹吐芽、燕子回時,春暖了,婆婆從孵坊裏買回20只雛雞崽回來飼養。雛雞崽漸漸長大,鵝黃的嫩毛漸漸豐滿褪色了,婆婆卻發現沒有一隻白母雞,於是又從孵坊買回20只雛雞崽,這次精挑細選,也只有一隻白母雞,真是“千金易得,一雞難求”啊!婆婆精心地呵護着這隻可愛的小精靈,像呵護着嬰兒一樣,可謂是殫精竭慮,生怕飼養不當,發生意外。這隻小精靈也特別通人性,不負主人的厚望,健健康康茁壯成長。成年後,還為主人下了近百隻蛋。

臘月底,婆婆早早地將這隻白母雞關進了雞籠,好吃好喝侍候着,等待着她疼愛的兒媳回家過年。年三十一大早,婆婆就開始磨刀霍霍,宰殺了這隻白母雞。開膛破肚後,婆婆又將它盛裝在瓦罐,埋進灶膛的炭火裏,慢慢煨爛。

“爆竹聲聲辭舊歲!”除夕之夜,我將婆婆給我買的白襯衫穿在“V”領的毛衣裏,再套上件毛呢外套,及膝的長筒靴裏裹着婆婆買的白色棉襪,甚是温暖舒適。來到席間,我像盛裝出場的明星一樣,全家人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我,一同舉杯又為我祝福。此時,婆婆端來一鍋老母雞湯放置我的面前,慈愛地對我説:“這是專門為你煨的白母雞,你要全部吃下,一生平平安安、順順當當、清清白白、長命百歲!”我望着婆婆花白的頭髮和滿臉皺褶的笑容,感動得連連點頭。我怎能辜負婆婆如此樸實的心意呢?這是婆婆花了一年的心血為我煨制的雞湯,滲透着濃濃的母愛。雞肉和湯都特別香濃潤滑,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我竟神奇般地吃下了這隻白母雞……

想到這裏,我的眼眶竟濕潤了……

歲月流轉,四季輪迴,如今又迎來了2018年狗年。俗話説:“父母在,不遠遊。”婆婆就是我的家母,婆家亦是我的孃家,是我這個遊子心裏永遠的牽掛。還等什麼?趕緊帶上孝心,備上年貨回家過年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