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悲風為題目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1W

王哲

悲風為題目的散文

北島的散文集《青燈》,是我在幾個月前淘得的。這也算是一段緣分。他的散文記人敍事,運用了獨特的理性視角,去探索這背後的種種。理性並非缺乏情感,他的散文像是暗海,表面平靜,而這其中有被壓抑的急流暗湧,吐出的只有一聲低低的歎息。

我認為他的散文有三個要素不得不提,分別為:悲哀、流浪、宿命。

悲哀

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路,怎麼從腳下延伸/滑進瞳孔的一盞盞路燈/滾出來,並不是星星

他們這一代,十年的動盪滋生難以抹去的痛,青年時期的迷惘並未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映在文學作品中的往往是傷痕和哀慟。北島常年在各大洋間行走旅居,接觸了各類華人的生活狀況,對於時代有更深的憂慮和警醒。他在文中曾這樣説道:“趨炎附勢、追名逐利、男盜女娼、畫地為牢——這一切正成為我們文化的主流。”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的文化常常更像是一襲華美的袍子,可觀望卻越來越難觸碰。我們之中的多少人還真正的熱愛這我們的文化?在這個外來文化侵襲越來越嚴重的今天,當許多民間技藝後繼無人,許多文字開始無病呻吟,我不得不擔憂,北島所説的這句話成真的'可能性。

我們必須承認,大師輩出的時代已經結束,但文化的傳承依然也必須繼續。一個民族就像是一幢大廈.文化則是它的根基,文化傳承需要羣體的力量,而非是幾個人的工作。文化之幸,不是成為陽春白雪閒人勿擾,而應成為空氣,不可或缺無處不在,這並不意味着需要人人都成為“中國通”,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尊重我們的文化(而對自己的文化一無所知也算不上尊重)。文化是一份無形的財富,他充實的,是我們的心靈,是祖先給予我們的最原始的祝福。

流浪

一隻孤狼走進/無人失敗的黃昏/鷺鷥在水上書寫/一生一天一個句子

對於北島而言,流浪是個永恆的話題。他生於北京,在“上山下山運動”中去了河北蔚縣,上世紀80年代中期第一次走出國門來到西柏林,從此越走越遠,先後到達英國、美國、瑞典、荷蘭等國,最後於上世紀90年代在美旅居,誠如這“旅居”二字一樣,他依然在流浪。在國外的數十年,日子或好或壞,對祖國的思念從未有一天停止。但作為文人的敏感,他也漸漸察覺,自己所思念的,究竟是記憶中的故國還是其他?在這二十年中,祖國的變化翻天覆地,他所熟悉的院落、衚衕還在原處安睡嗎?他所熟悉的人呢?回首間,這數十年的歲月變成了一道深塹,將自己與祖國分隔。正如他在文中所説:“我知道,回家的路斷了,我再也沒有家了,只能背井離鄉越走越遠。”這種流浪帶着幾分蒼涼的意味。

在國外,文化和社會形態不同所造成的差異無處不在。即使是看似成功的背後,於燈紅酒綠之中抽身離開,依然是子然一身。異鄉再美,也時常有格格不入的感覺i在熙攘的人羣中依然煢煢子立,能抱緊的,除了自己,便是影子。這孤獨,清晰存在,無法抹去。只能越走越遠,讓行走代替思考。

宿命

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

宿命這個帶着哲學意味與神祕色彩的詞,一直都是個經久不衰的熱點話題,特別是在文學創作中。這世界包含了太多的“想不到”,正如當初這個在河北建築工地幹活的青年斷不會想到,多年以後,自己就會去往大洋彼岸。而當初的我也絕不會想到一本最初只是因為封面的緣故而買下的一本他的著作,卻在多年之後真正喜歡上他的文字。其中的緣故恐怕只有天知道,所以我們稱之為宿命。科學無法解釋全部,所以那些偶然與意外的事,便多歸為宿命,這在他的文中也時有出現。這二字的提出,不僅是源於他身上悲觀思想的影響,同時也與他的經歷有關。他與新中國同年誕生,這其間的激情與驕傲、酸苦與喜悦、挫折與彷徨,都一起經歷過,這無疑對他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宿命”二字,是他在經歷種種之後的低頭。但我更願意相信,若宿命存在,那麼它存在的最大意義,便是值得我們去摧毀,去衝破,這是屬於年少的狂語。或許多年以後的我會向生活低頭,會嘲笑曾經的狂妄無知,但至少此刻的我知道,這份心情的真實。

這一代人,有着與祖國最深的牽絆和烙印,生活的悲喜,命運的無常,還歷歷在目,轉眼便已是60年,像是一陣悲風,帶走了眼淚,而曾經的話語還依稀在耳邊迴響:

“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尚且遙遠,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講,今天,只有今天。”

(指導老師:俞秀玲)

紀勇

點評

作者善於讀書,善於獲得。一本書的內容可能有許多許多,而讀者所獲也許就是那麼幾個點。本文作者把他所獲得的點概括為三個詞:悲哀、流浪、宿命,每一個詞下,作者作了屬於自己的解讀。也許這並不一定能使人都信服,但是,寫出的是自己的感受。讀書有了自己的感受,並把它寫下來,這就是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