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浮來山僧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33W

莒國古城西行,有浮來山,山有千年銀杏樹一株,樹下有古剎曰定林寺,寺因樹聞名,則香火盛,僧侶眾。寺後有小徑達山頂,後拓小徑修石階,因勢曲折,或曰“小十八盤”。石階兩邊設五百彩繪羅漢像,或站、或卧,或匍匐,或喜、或悲、或肅穆,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為山中一景。

浮來山僧散文

寺中有高僧,僧有愛徒曰靜修、靜言。一日高僧坐禪入定,忽見佛光現,殿中佛祖開口言:“今信眾捐資,修羅漢金身,實為我佛幸事,足下高徒聰明向佛,然資質、稟賦有異,可試之。”高僧膜拜諾。睜目視之,唯見青燈搖曳,方知乃夢境也。

翌日,喚二徒於佛前,言:“為師昨日偶夢,我佛顯靈為脩金身喜。命汝等入山,日落前將羅漢數目報來。”二徒領命而去。

靜修自山腳起,每見一佛,則唱諾禮拜,羅漢法號、形態、相貌均記於紙上。靜言亦自山腳起,壹、貳、叁依次細數,數至五十餘,忽見羅漢身下有編號,再細觀,佛身下皆有編號,且號自下而上遞增。大喜。快步奔山頂,得數五百零八。返于山下,見靜修尚在記錄描畫,告之數目,欲攜手同歸告師。靜修不為所動,靜言譏其迂,嗤之以鼻。

靜言返寺中,告師以數,師笑而頷首。

至日暮,靜修方歸寺,則僧衣破敗,面容如炭,靜言竊笑。靜修捧畫稿於師前,師大喜。

高僧問於二徒:寺後羅漢幾何?靜言曰五百零八,靜修亦如是。再問“羅漢中,荷鋤而立者,何人也?持刀剃髮者誰?金身羅漢幾何?持寶塔者誰?”靜言啞口無言,靜修則娓娓道來。

高僧曰:靜言領命而去,唯重羅漢數目,眼不見其他,況見有編號而直奔山頂,心存僥倖,雖有數而心中無數。靜修遇佛而拜,細描羅漢於紙上,則心上亦有我佛。若命汝等再去山中,查找如我所問,靜言需往返無數,然靜修無需。數佛實為修佛,心中有佛方能修,數為因,修業為為果。靜言聰明,機靈動腦有小成。靜修好學,有心執着,則成正果。

靜修諾,靜言慚然。

凡事皆如此,有心者,執着行事,事半功倍也。如古人言:舉一反三,學一而知十也。

Tags:散文 浮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