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天下奇秀雁蕩山寫景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47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那麼,你會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下奇秀雁蕩山寫景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下奇秀雁蕩山寫景散文

天下奇秀雁蕩山寫景散文 篇1

你是

上天的孩子

偷沿着母親的長髮

直溜了下來

便立成了

一棵樹

於是

再也回不去了

就撒開喉嚨哭

直哭得

金聲玉振,鐘鼓齊鳴

你的根在天上

我們

都是你的

枝枝葉葉

一起喧鬧

一起歡騰

一起嬉戲人間

——《大龍湫瀑布》

這首小詩是翻撿十一年前詩稿而錄。那時同事,少年風華,逸興遄飛。今已過十年,物是人非,風雲流散,各奔西東。恍記得十年前六七人,過大溪嶺,山高路巔,而言笑晏晏。至合掌峯下,見造化天工,心生敬畏。於觀音洞中,燭影留香。有同事紅燭沾衣,餘遂道:“你沾了佛光!”眾笑。在錄助廟祝前,寫字之人,終是手癢,即提筆一句:“雁蕩山天下奇秀,有幸登臨,不知天上人間!”亦恐拾人牙慧罷,東坡大人不是説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今次清明,微雨或陰。與妻及詩詩一家人車赴雁蕩山。路已平滑,高速直達。大溪而出不足半時即至。至山前,遙見羣峯如象,眾神高拱,列位仙班,仿若八百羅漢,衣帶當風。最欣賞的是徐霞客遊記中的那句:“望雁山諸峯,芙蓉插天,片片撲人眉宇。”真是詩畫人語,筆墨生香,極為傳神!

“靈峯夜景、靈巖飛渡、龍湫飛瀑”為雁蕩三絕。因未至夜,遂過靈峯、三折瀑而左上靈巖。既駐。上。見水木峻嶸,清流飛響。大道石寬,縱目崖高。右折上雙珠谷,未見影而水潑潑然。有卧龍亭,雖形簡樸而字蒼勁。周滄米之筆乎?石階左旁飛流激湍,右邊細水滴線,卻原是沿山草而點點成珠,而時如雨注,此或謂雙珠焉?半道而出。

在眾蛙聚會,遙見對山有蛙王大肚高拱,心口直敞天際。過展旗峯,寶塔峯,展翅欲飛峯,遂見靈巖寺。寺雖不大,然正居四面高崖之下,幽谷闊地之間。有豁然開朗之感,直令人眼前一亮。寺背靈巖如負獅虎。此巖雄闊方正,高立如屏,一頭伸出狀似金烏,嘴下即可見俯首之玉兔,謂之日月,故為靈巖罷。寺對面即是天柱峯,高二百六十多米。峯下有字:“天不塌賴以柱其間”。想起十多年前有同事不識此隸體,曰喇叭褲其間,眾皆笑。

天柱峯高聳入雲,近之,餘像機不可全貌也。十點半,天柱峯上有表演古時採藥者。一線蕩其間,晃晃悠悠,騰挪跳躍如猴。又,天柱與展旗間一線高懸,有師傅即於二百多米之高空沿線攀滑,且間雜耍,眾皆仰望,觀之如堵。此即靈巖飛度也。

靈巖寺上去即小龍湫,遙見雙峯對峙間,一線垂練。過獨秀峯,卓筆峯。石間有刻:“有峯皆卓立,無瀑不狂飛”,(郭蘭馨)。小龍湫就夾在兩塊巨巖罅隙裏,人早擁滿,不得近。崖高近百米,水柱直瀉下來,雖在百米開外,亦“空翠濕人衣”了。上有卧龍谷,電梯上去,高峽出平湖,餘十年前曾去過,可划船,傳為龍湫之源。不往。

出,車右行,兜轉七八里。至大龍湫景區。上山,剪刀峯迎風獨立,仿似情人相偎。餘對詩詩説,豈非如鱷魚嘴乎?詩詩雀然歡喜,又因手有七色風車玩,一路蹦行。過一帆峯,狐假虎威峯,而這啄鳥峯,一沿行,又成了黑熊巖,真是移步換景,妙處難與君説。

大龍湫尚未見,即聞響若奔雷。未及睜看那條白龍,雙眼卻被漫天花雨灑個正着。清袁枚曾在《大龍湫》詩中説:“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雲煙霧難分焉!”真是氣勢威凜,莫能仰視!

大龍湫真如神龍出水,雁陣驚寒。瀑且高懸,雪噴千尺珠璣;池雖不廣,煙籠萬年翡翠。風飛霧卷,寒氣逼人。甫立潭邊,悽神愴骨,搖搖而傘欲折,人將傾矣!恍若十八級颱風。

呵呵,“大龍既出,天下皆秋”啊!

巖上多石刻,清樑章鉅的“大龍湫”三字秀美挺拔,極為瀟灑。有邑人野萍先生之忘歸亭聯:“六龍捲海上霄漢,萬馬嘶風下雪城”,十年來念想不忘,今復得一觀,真開山裂石之功,橫掃千軍之力!最是那澤國鄉士阮尚傅的“千尺珠璣”,寫得氣象渾樸不説,單單就以此四字作比,妙想天開,已遠超題刻諸公某某來遊矣!

然此人真或有才耶?傳説讓百姓為其家犬披麻戴孝,又傳其捐購飛機支持抗日,蔣氏題之為“航空救國”,名士鄉紳乎?史耶?非耶?終有水落石出之時。

是記。

天下奇秀雁蕩山寫景散文 篇2

七夕的那天早晨我和幾個好朋友懷着一顆滿懷激情的好奇心來到了預有‘古火山立體模型’之稱的雁蕩山。據我瞭解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北雁蕩山。雁蕩山又名雁巖、雁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也是國家五A級世界地質公園…

秋天的雁蕩山,是那麼的清秀而迷人。汽車駛過虹橋鎮,往西尋入鬱鬱葱葱深處,便接近了雁蕩山。到了雁蕩山下車後發現有特別多的旅遊工作人員來為我們服務 ,當然是有償服務咯,我們隨便找了位司機講價好了價錢。嘿還真沒發現幾個小丫頭挺會還價居然減半的價錢也談成了,司機一付委屈的樣子將我們送進了山裏也許是蒼天對我們的來臨有些在意,或是想多些關照,天空陽光明媚,晴空萬里,沒有一絲雲彩。陽光暖暖的,照得人心頭都亮堂堂的,為一路尋訪添加了些浪漫。

看那遠遠近近的秀綠,飄逸的意味漸漸濃了起來。進山的路是用青石鋪的,塊塊石板是那麼得烏黑清亮,透出一道涼爽滑濕光澤,一些爽意。路旁的河道里,雨水與山上流下來的溪水混淆在一起,打着層層水花,隨着你的思緒嘩嘩流着,在耳邊多了些嘶鬢。抬頭看去,山路蜿蜒而上,在蒼翠中或隱或現,由遠而近牽起了雁蕩山的一道綺麗風光。

我來的第一站就是雁蕩山特有名氣的大龍湫,大龍湫又名大瀑布,為雁蕩山最大的瀑布。瀑布自190米高的連雲嶂崖頂飛流直下,氣勢非凡。從半空中猛撲下來,震天撼地。在晴朗的七夕裏,大龍湫象一串散珠,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色彩絢麗的五色長虹奇觀。從嶂頂飄瀉下來,不到幾丈,就化為雲煙。方才發現這是個意想不到的壯觀綺麗景色。這大龍湫,決不是一般平平淡淡的水潭,而是雲龍飛泄的瀑布跌水。正好應了湫邊的一忘歸亭,綠色筆墨在柱石上寫有一副對聯:六龍捲海上霄漢,萬馬嘶風下雪城。這對聯算是道盡了大龍湫的磅礴氣勢。有了這又高又飄的瀑布,有了這又文又幽的湫水,這山就有了靈性,喚醒了一般,活着要飛起來、飄起來一樣,讓這翠綠籠罩的雁蕩山成了一個活脱脱的鮮亮生命……

隨後又坐着纜車 進山上高低仔細看了,才發現這雁蕩山有自己的特色,饒有個性。這山不比那隨處可見的羣山,它並不是一片簡單隆起的高地,也無法憑着坡路可以蜿蜒攀上山頂。雁蕩山是由無數凸起的峯,無數刀削的嶂,無數迭起來的崖構築的,不管你怎麼順着山澗的路走,山峯永遠距你高遠,飛嶂又會常常阻斷路程。所以,在雁蕩山裏,儘管你走近山峯了,感覺自己總是在山裏,但你仍然在山谷的溪水邊,除了攀緣,是不會走上山峯的。順着溪流沿山路而上,一道高高聳立的山峯由遠而近,葱鬱的峯露出些巍峨的氣勢,令人不得不住足觀賞。這突起的峯叫做啄木鳥鋒,一峯聳立,上分為二,看上去似像一隻啄木鳥啄着木頭……

雁蕩山的風光還有很多,有的還相當奇特。遺憾的是這次來不及去了,下次有機會一定再去……

天下奇秀雁蕩山寫景散文 篇3

今年幾次去旅行,很多原因先生沒有陪我去,這次雙節我央求他陪我去旅遊,女兒因為要練習跳舞和唱歌沒有去,至今依稀記得教科書中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雁蕩山》中的名句“温州雁山,天下奇秀”,所以這次景點選擇了“東南第一山”雁蕩山和“道教文化精髓地”龍穿峽。

10月2日早晨六點半我們從無錫出發,由於假日車輛擁擠交通堵塞,一路睡意迷糊,經過七個多小時的路程,終於來到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的雁蕩山。

雁蕩山位於浙江樂清市境內,因“崗頂有湖,蘆葦叢生,結草為蕩,秋雁宿之”而得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顧雁蕩,並擲筆而歎:“欲窮雁蕩之勝,非飛仙不能!”全山分為靈峯、三折瀑、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八個景區。

我們先來到了東南部風景薈萃的“雁蕩三絕”:靈峯、靈巖、大龍湫。由於白天看到的靈峯與晚上看到的靈峯大不相同,所以白天主要瀏覽靈巖和大龍湫,靈峯要在晚上朦朧的夜色中欣賞。導遊説靈巖有飛渡表演,但最後一班是16點正開始,我們緊趕慢趕,終於看到了表演者在高空中驚險的飛渡表演,我和先生邊品茶邊欣賞,真的非常的刺激。

行到雙珠谷時,我們看到了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質學家、文學家徐霞客的塑像,他一生遍遊名山勝地,他曾三遊雁蕩山,他的《遊延宕山日記》,為後人考察研究雁蕩的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導遊説徐霞客曾冒着葬身懸崖的危險,攀登百崗尖,窺探天窗洞,我也彷彿看到了一個行者、一個思索的學者,他的孤獨和意念,他的無畏精神,很值得後人稱讚,所以旅遊局特此立像紀念他。

左邊山頂有一巖石搖搖欲墜,導遊説那叫“頂珠石”,它對面出現的很多隻青蛙,在默默地聽着寺院裏傳來的誦經聲,這就是有名的“青蛙聽經”。

順着導遊的指引,我忽然看到一座山峯猶如一隻巨大的雄鷹張開翅膀,預展翅奮飛。當代文學家郭沫若曾賦詩一首:“靈巖有奇石,入夜化為鷹,勢欲凌空去,蒼茫萬里徵”。靈巖寺的大雄寶殿前,四面奇峯突起,宛如人間仙境。導遊請我們背對大雄寶殿向右看,右邊剛才的“雄鷹”,忽然已勢若擎天,頂天立地,所以叫“天柱峯”,高270米。天柱峯右惻,兩座形似鳳凰的並列山峯,叫“雙巒峯”。導遊繼續介紹在此峯右邊的背後,羣峯林立,其中有“獨秀峯”卓立其間與雙巒峯之間便是小龍湫。

南天門的山門左右寫了“靈光獨耀,巖石爭奇”的對聯。上方各有一字念“轟”是梵文,代表着吉祥如意,導遊請我們帶着美好的祝願往裏走。我從柱子上的對聯中瞭解到:靈巖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四年,是目前雁蕩十八古剎至今保持最完好的寺院,供着南海觀音,看是圓摸是方的竹子叫方竹,相傳這竹子是從錢眼裏長出來的,摸了這竹子,人們便能財運亨通。小龍湫和大龍湫相比,高度不及三分之一,只有60米,我在此就不多寫。

在大龍湫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觀音坐蓮台”。左看一隻老鼠,頭朝天,挺着大肚皮,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正慌慌張張的往上逃,此景稱為“上山鼠”。原來它背後山上有一隻貓,弓前背,朝它緊追不捨,兩景天然巧合,便有“靈貓捕鼠”之稱。前面有一座獨立矗立的山峯,導遊問我們像啥,有位遊客説像鱷魚,我們去大龍湫就得繞它180度轉。

再往前走前面的兩座山峯之間的裂縫加大了,恰似一把剪刀,單看右側,恰似一位妙齡少女,衣着古裝,雲髻高聳,飄然聳立,稱為“昭君出寨”。

大龍湫水源從雁蕩山最高峯海拔1056米的百崗尖上下來的,瀑布景觀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導遊介紹盛夏季節雷雨過後,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呈現在遊客眼前;而秋冬季節雨水稀少,瀑布如珍珠落玉盤,煞是人間極景,引人遐想萬千,先生幫我拍了很多照做留念。

我最盼望的是靈峯夜景,因為來之前有位温州朋友對我講:雁蕩山的夜晚最美最享受,而導遊也説要在最佳時間,最佳位置,以最佳的想象力來欣賞雁蕩夜景,所以我們都未用晚餐,就去靈峯賞夜景,天色漸晚,濃濃的興致早已打敗了轆轆飢腸,在如織的人羣中,朦朧的月色迷迷濛濛,陣陣清風拂來,平日喧囂浮躁的心情此刻已悄然寧靜,我早已將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

剛好是陰曆八月十四,“靈峯日景耐看,夜景更銷魂”,黃昏時刻,在迷濛的月色下,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雁蕩的魅力。靈峯夜景的真實體現是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座山峯,所看到的姿態是完全不同的,一座山峯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的`傳説,夜觀靈峯,就像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當再變換一個位置的時候,頃刻間看到的是一頭犀牛在凝視着天空的月亮,所以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犀牛望月”。

前行不遠,我們又來到一座峯下,這座峯有個美麗的傳説:一對夫妻,丈夫去了國外,妻子日思夜盼,人們叫她“相思女”,多年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重逢,相擁相訴,所以叫“夫妻峯”。再前行三十餘米回頭去看它,“夫妻峯”變成了一個含苞待放的閨中之女,在等待自己的心上人的到來,真是變幻莫測,讓人回味。還有一座座山峯,“婆婆峯”、“公公峯”、“少女峯”等,引人遐思的黃昏戀,小牧童偷看姐姐姐夫相親相擁等傳説,真的令人神思飛揚,我終於體會到雁蕩山的“步換景移”。

歸來時路左邊的崖嶂上,彷彿白衣觀音,一襲白袍,手持淨瓶,頭帶鳳冠,導遊説這就是雁蕩山觀音洞,並請我們想象觀音口中是否在念念有詞而送客:“阿彌陀佛,祝大家吉星高照,萬事如意。”

其實我想景由思至,情由心生,景物是不變的,變的是人的心態與觀看的角度,正如人生的格局也許難以改變,但如果換個角度,便會產生另一種哲學,另一種處世觀。學會多換幾個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從多個角度理智的面對生活中的逆境和順境,人生才會更加的完美和絢麗多彩。

晚上我們住在了台州,10月3日早上我們去了龍川峽,主要景點有台嶽春秋、秀溪觀瀑、五泄流泉、太白臨風、龍穿破壁、空谷鳥鳴等,影響很深的是很多瀑布,還有雙曲堆石拱壩,這是載入我國水利史冊的國內唯一的由石條堆砌而成的大型水壩,是一般人難得一見的水利珍品,我和先生在壩水上乘了竹筏漂流,關於龍川峽我在此就不細寫,最忘不了的是導遊口中唸唸有詞的“一日天台訴春秋,不游龍穿枉風流。”

天下奇秀雁蕩山寫景散文 篇4

乙未秋,朋友邀遊雁蕩山,盛情難卻,乃重遊雁蕩山。

途中無話,向晚,抵雁蕩小鎮。稍歇,晚餐畢,至靈峯景區賞夜景。靈峯夜景,久負盛名,遊人很多,導遊的解説聲,此起彼伏。天色黑魆魆的,奇峯怪石在夜幕映襯下,恰似一幅幅潑墨畫,有的似雄鷹斂翅,有的似情侶相擁,有的似犀牛盼月,有的似駱駝昂首,有的似鯨魚噴水,惟妙惟肖,令人遐想,令人稱奇。靈峯夜景,神祕而神奇,讓人回味無窮。

秋高氣爽的季節,適宜登高望遠。偏偏天公不作美,次日竟是陰天。吃過早飯,先至靈巖景區。山色有些朦朧,因久未下雨,雲霧繚繞的景象,已不復見。小龍湫瀑布成了涓涓細流,與上次飛流直下的氣勢,判若雲泥,大家有些意興索然。坐下,喝茶,看“靈巖飛渡”表演,觀景處坐滿了遊人。表演開始了,遙見一人從200多米高的天柱峯頂縋絕壁而下,驚險異常,觀者無不凝神屏氣,人很快盪到了崖底,掌聲一片。接着,另一人從高200多米的鋼索上橫渡間隔200多米的天柱峯和展旗峯峯頂,只見他時而滑翔,時而表演翻跟斗、飛翔等動作,觀眾驚呼聲一片。我雖已是第二次觀看,仍感到驚心動魄。

午飯後,至靈峯景區。昨晚雖已賞過夜景,但白天所見的山峯形狀,與夜間已完全不同。同一座山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換景,頗為神奇。從靈峯古洞洞中沿石階而上,再次走出山洞時,已是山腰,登臨東、西瑤台眺望,景區內層巒疊嶂,奇峯環繞,盡收眼底。微風吹來,心曠神怡。

接着去大龍湫景區。景區內有剪刀、抱兒、啄木鳥、一帆等諸峯,峯如其名,形態畢肖,甚是有趣。循流水聲至絕壁下,見大龍湫瀑布,昔日飛瀉而下宛如一條奔騰不羈的大白龍,今日卻似一條扭動的小泥鰍,潺潺流下,真是天壤之別!原先瀑布下方水若凝碧的龍潭,也幾近乾涸。有“天下第一瀑”美名的大龍湫竟是如此模樣,大家甚是失望。我忙不迭向大家描述當初所見之大龍湫,是如何的氣勢磅礴,大家頗感遺憾。

兩次遊雁蕩山,一春一秋,景色殊異,感受不同。俗話説: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旅遊,有時會看到意想不到的奇景、美景,讓人驚喜。但更多的時候,會錯過最美的風景,讓人懊惱、讓人遺憾。旅遊,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看到不同的人生;必須面對天氣的變幻,面對旅途中遇到的困難,面對陌生的環境;必須學會入鄉隨俗,必須學會隨遇而安。旅遊的意義,或許並不在於風景本身,而在於心情的釋放、心情的調整,在於使人成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