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中秋,品心城之秋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9.89K

雲陽,原名為“朐忍”,因三峽工程,老城水淹移新城。新城,一羣文人墨客,因城池之美而生愛,親之愛人或情人,將她常留心中,曰之心城。

中秋,品心城之秋散文

人生幾回忙,難得一日閒。趁中秋佳節之際,獨自漫步於心城,在細雨中賞心城、閲心城、詠心城,當是別有一番秋韻在心頭。

品心城之秋,品“靈鍾千古”之秋聲。

張飛廟,素有文藻勝地之稱。走進張飛廟,一股文氣撲面而來。張飛雖然是一個武將,據説張飛卻寫一手好字,粗中有細,文與他頗有一些淵源。加之張飛廟上千年的歷史沉澱,木刻、石刻、對聯、書法藏品千餘件,岳飛的書法更是一絕,文藻勝地,名副其實。

張飛廟,在近兩千年裏,有過興盛與衰落。鼎盛時期,我們權當它是春的氣象,香火旺盛,朝拜者如潮而至。衰落時期,我們權當它是秋的蕭條,曾經廟宇面目全非,文物、塑像遭遇損壞。

其實,也不盡然。今天張飛廟的秋,雖是萬物凋零的季節,確是它鼎盛時期,不但煙火旺盛,而且今年的廟會即將開鑼,算是盛況空前,國慶長假快到了,將是遊客朝拜的旺季,那將是新的一番景象。

季節的變化也是如此,江南的果林,廟宇前後的樹木,被秋風秋雨盡染,更是色彩繽紛,把張飛廟襯托的古樸清秀,韻味無窮。加上它自身的魅力和石壁上的“江上風清”和“靈鍾千古”,還有小橋的流水聲,讓張飛廟顯得更有靈氣。

品心城之秋,品“濱江公園”之秋韻。

環湖綠道,既是公園,也是心城的一個屏障,更是心城一襲煙雨中的綠色裙袂。全長接近30公里的環湖綠道,鑲嵌在綠道上的景點數不勝數。如果環湖綠道全部完工後,將是一個馬拉松比賽的好地方,將為心城添彩無窮的靚麗。

綠道上,各種不同類型的廣場、公園甚多。各種不同類型的.功能區,也比比皆是。陽光沙灘、在水一方、月光草坪、外灘廣場、石器博物廣場、懸崖棧道,算是鑲嵌在綠道上的一串珍珠,璀璨奪目,夢幻心城絕美的風采。

細雨中,是誰在天宮公園,敲響了下巖寺的木魚聲,又是誰在彭溪河上,撫響一曲漁舟唱晚。江楓漁火對愁眠,又進入了誰的夢鄉。滿目的秋色,倒影在翡翠般的浪花之中,一艘艘遊艇和客船,又是為誰停泊在彼此的心岸。

品心城之秋,品“萬步雲梯”之秋香。

登雲梯,長江三峽第一梯。飛鳳青龍巧成“人”字,給心城帶來了近20年的諧和與日新月異的變化。世人因你而來,也因你而賽。全國各地包括世界選手們來雲陽參加登梯賽、摩托車登梯賽、汽車登梯賽,在此演繹了無限的精典。

每到新年初一,登梯如登高,隱喻步步高昇,無論是百姓,或是做官的,都想為自己在新的一年裏,獲得一個好兆頭。大年初一,在登雲梯上可以説是人山人海,歎為觀止。因此,雲陽人每年初一天登梯,漸漸成了老百姓的習俗。

其實,我最喜歡一個人在秋天拾級而上,更喜歡在秋天的細雨中登梯,慢慢地品味心城的全景。遠眺張飛廟宇,近聽電信鐘聲,看湖上千帆竟過,觀雲梯兩側的樹木,被秋風秋雨秋霜蠟染的色彩,聞桂花在九月飄香。

品心城之秋,品“文化長廊”之秋色。

龍脊嶺,是飄在心城中央的一條綠色的玉帶。雲陽人,在龍脊嶺上做足了文章。一些古老的文化,合理地鑲嵌在這條玉帶之上。磐石城,位於心城的最高端,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百年滄桑的梨園與之作了陪襯,更顯石城的久遠與古老。

文物園,集雲陽文物之大成,鹽文化、道教文化、根雕藝術,都集中於此。更可貴的是老城江心的龍脊石,包括龍脊石上的詩文石刻,也濃縮於此。飛龍橋、卧龍橋、挽龍橋,延續了龍脈的伸展。養龍池、龍壇、龍王廟,為龍脊嶺注入了龍文化的活力。

高祖閣,展示漢高祖劉邦射獵,發現白兔井,開創了雲安鹽業的繁榮。杜公酒肆,隱藏於綠樹叢中,其意境不亞於杏花村的酒肆之美。雙江老街遺址上面,蓄水後形成了一個天然般的類似於重慶朝天門一樣的半島,布衣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曰之:雲陽的朝天門。在秋雨的洗禮中,有如“淡裝濃抹總相宜”一樣的詩景。

心城的秋色,五彩斑斕,亭台樓閣、寺廟、城池、觀橘閣、酒肆,掩映在一片秋色之中,若隱若現,堪為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