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一件舊棉襖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4W

近日,天氣轉涼,我翻箱倒櫃想找一件秋衣添上,來給身子保保暖,不經意間,一件棉襖躍然而出。看到它我立馬想起了我兒時的舊棉襖,那是一件補丁連着補丁的棉襖。情隨事遷,隨着時間的慢慢逝去,過往的許多什物和故事已銷聲匿跡,唯有在記憶的長河裏翻檢回來。然而,那件舊棉襖確實讓我無法釋懷。

一件舊棉襖散文

我的童年時代不堪回首,一年到尾極少有新衣穿,即便是逢年過節尚是如此。那個時代,哪怕你手中有錢,恐怕因為沒有布票,也無法縫件新衣。那時的布票,是供城鄉人民購買布匹或布製品的一種票證,是國家對布匹購銷實行統一治理,保障布匹按計劃供給所採取的`一項基本措施。

布票的單位面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尺等等。布票是那個時段商品短缺形勢下的必然產物,是那個時代購物的憑證。老一輩人都知道上世紀中國“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穿衣口頭禪。

大概是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人們穿衣服,都得事先買好布匹。購買布匹,必須要具備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要有錢,二是還得憑布票。那時候每人每年也只能領到幾尺布票,一年到頭全家大小八九口人恐怕僅能做一至兩件衣服,一件衣服從家裏的老大一直穿到老幺,甚至是老輩子穿了晚輩人又接着穿,破了就補,補了再穿,而且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做一件新衣。

當時我們國家貧困,商品短缺,物質生產匱乏,不能滿足人民正常的日用需求,布匹發放的數量也是非常有限。從人民公社或供銷社買回來布匹後,你還得把裁縫師傅請進屋裏來,用比家人平時稍好的生活來招待師傅,裁縫藝人給你量身高、肩寬,袖筒直徑等,那時稱之為“量比子”。而後裁縫藝人量體裁衣,才能給你縫做新衣,一件新衣服從裁剪到縫製完畢大約需要半天的時間。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小時候穿的衣服大多是“撿舊”,要麼就是別人送給你穿。能夠得到一件新衣的確來之不易,想必要得瑟好久,那種自豪和幸福感我現在還記憶猶新,穿在身上自然也是如生命般十分愛惜。

有一年過年,我們三弟兄只能做一件棉襖,一件棉襖誰穿好呢?!最後決定,三弟兄輪流依次來穿。因為我是老大,老二比我胖,老三小,只能以我身體的大小粗細來量體裁衣定做棉襖。

新棉襖做起後,我們三兄弟每人輪流穿一天,我是老大先穿第一天,老三穿後我又繼續接着穿,我每穿一天都是特別的興奮與自豪,每次都是愛不釋手,生怕把新衣服弄髒了弄破了。由於要等到3天才能輪到自己穿一次,當時感覺穿新衣的時間難得盼。記得有一次穿過一天後,晚上老二就要我把新棉襖脱給他穿,我説時間還沒有到,明天早晨是交接的時間。為了多穿一會兒新衣,那天晚上,我就穿着新棉襖睡了一整夜……

有一次,老三穿新棉襖,把新衣弄髒了,我和老二發現後,硬是不依不饒,從此不給老三穿新衣了。可是老三哪裏肯幹?他最小,父母疼愛有加,他就拿出了他的絕招——哭鼻子。父母知道後嚴厲地呵斥了我們。

老二有一天穿新衣到學校去,被他同學用鉛筆劃過一條痕跡,我與老幺看見後,也不讓老二穿了,老二就把棉襖給藏起來了。我和老三找的好苦,一連了幾天也沒有找着新棉襖。我們告訴了父母,老二吃了一頓“棍子肉”(指捱打,用棍子抽打)後,才從苕坑裏拿回他藏的衣服。我和老三看見快發黴的新棉衣,心疼得流出了眼淚……

這件棉衣我們也不知穿了多少天,多少年,破了母親就用一小布塊給補上,棉衣上已經穿出了大大小小的補丁。我們長大後,這件舊棉衣我們再也穿不進去了,後來兩個妹妹又接着穿,誰也不知穿了多少年。

現在回想起這段辛酸的往事,心裏真不知道是啥滋味。當今買衣服只要你有錢,不像過去那樣憑布票限購。市場上的衣服商鋪鱗次櫛比,要是遇到節假日,家家商鋪顧客幾乎爆滿,各色衣服令你眼花繚亂。挑衣服、試衣服、買衣服,試鞋、買帽的,街頭店鋪的人羣如泄閘的洪水,門庭若市。他們從商鋪裏出來時,一個個都是拎着大包小袋的,一個個都是燦爛的笑臉。

流年似水,往事雖然不堪回首,卻留給我一段段難以忘懷的情。這件舊衣是往事的見證者,棉衣裏儲蓄了我多彩繽紛的童年,也帶給我們兒時太多的快樂。

Tags:散文 棉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