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童年,剜野菜的快樂時光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59W

小時候,初春的日子,晴好的天氣,每逢週末,我會和小夥伴們搭夥成羣,去地裏剜野菜。那是放風的日子,狂野的時候,心靈最放鬆的童年!

童年,剜野菜的快樂時光散文

初春的野菜在我老家一律叫“地芽菜”,多好的名字啊,是大地發出的芽兒,是嫩嫩的,柔柔的,初生的,惹人疼愛的菜!

當暖洋洋的春風吹綠了農田,吹綠了柳稍,各種各樣的野菜也露出了嫩綠的頭角,我們一羣小夥伴便提起小籠子,帶着鐵鏟兒,走小道,越溝渠,巡地頭,進麥田,嘴裏唱着:“王寶釧,實可憐,提個籠籠把菜剜。”一旦發現那翠生生,綠瑩瑩,鋸齒般,有着細細絨毛綠葉的薺菜,便忍不住吆喝:“我這有,是薺菜,多得很,趕緊來!”其實並沒有幾株,麥田裏不可能多得很,但大家都爭先恐後跑過來:“在哪呢,在哪呢?”孩子們的眼睛最尖,大夥都找到了合意的對象,紛紛彎腰俯身,每人一株,專心致志,小心翼翼的'用鐵鏟兒剜起來,左手拇指與食指輕輕拎牽起來,鼻尖就有了裹挾着泥土清香的味道。 “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薺美忽忘歸。” 薺菜是陸游的最愛,“三春薺菜饒有味”是鄭板橋的禮讚。這土之又土的地芽菜竟得到詩人們的喜愛,童年的我們卻不知,我們對它的愛是大人們潛移默化,來自遺傳。

想剜第二株,就沒了份,“哈哈,我剜的最大。”“不,不,我的才大。”“別爭咧,前面還有,趕緊分開,往前走!”於是大家分開,每人攤一壟,彎着腰,朝前出溜。這時候的麥田,禁得起小孩的腳步,於是不遠處就有了葉片細長,形似麪條的麪條菜,這次學了乖,不再呼朋引伴,自己偷吃了獨食。大家卻心領神會,誰也不言傳,在個人的領地裏各自剜,嘴裏卻哼哼:“碎娃,碎娃,你別貪,最好的薺菜,還在前面。”你爭我趕,剜着剜着,籠子裏的各種各樣的地芽菜漸漸地隆起,新鮮感也慢慢地淡了。

大夥合攏過來,籠子丟在一邊,開始做遊戲。或者老鷹抓小雞,或者“鬥雞”,或者“撞飛機”,或者在地頭“摔泥炮”。可能大家後面三樣遊戲有些陌生,“鬥雞”就是提着一條褲腿,單腳往前跳,彎着的膝使勁往對方支起的膝上撞,先丟開褲腿或先倒地者輸。“撞飛機”,需要人多,三人胳膊互挽,組合成一架飛機,嘴裏喊着:“三人飛機過來了,三人飛機過來了!”往另外的三人飛機上撞,胳膊先分開者輸。對抗,衝撞,考驗着男子漢的勇氣,考量着勇士們的身體

“摔泥泡”,黃土和泥,揉成麪條般鬆軟,捏摸成缽缽樣,大肚,小口,薄底,然後高高舉起,猛翻手,口朝下,使勁一摔,“嘭”的一聲,泥缽底炸開了花。誰的聲大,炸得開花四濺,誰就贏。往往瞄的不準的,側面摔地,則“啵”的一聲輕響,稱之為“蔫蔫炮”、“疵疵炮”,惹人譏笑。兩手黃泥,乍暖還寒的季節裏,時不時地搓動取暖,有時冷得忍不住,便對着泥手哈熱氣,一不小心黃泥就糊了臉面。大家看見是看見了,但沒有人笑話。黃泥並不髒,是新鮮的黃土與清水和的,有着泥土的清香,鄉下孩子沒有那麼嬌氣。

簡單的遊戲,我們卻玩得津津有味,熱了就丟剝了外衣繼續,實在累了就一屁股坐麥苗上,看風擺楊柳,看天上雲散雲聚,看鳥雀飛來飛去……直到日頭向西,肚子飢,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地芽菜做菜饃,蒸菜團,包餃子,甚至涼拌都是美味。隨着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發生着改變,地芽菜也成了稀罕物,調劑着桌上美餐。營養學家又在挖掘它的價值,讓城裏人對其垂涎不已。

我常常回憶童年剜地芽菜的日子,和夥伴們無拘無束遊戲的樂趣,這些回憶讓我痴迷,讓我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