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魚韻抒情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09W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魚韻抒情散文,希望有所幫助!

魚韻抒情散文

偶爾,看到某電視台一則新聞:某單位組織離退休老同志釣魚比賽。於是勾起了我中學時代的一段回憶。

那時,人們生活在“計劃”之中,我們學生的糧食月指標由小學的二十四市斤“猛”增到二十七市斤(體育特長班的可有二十九市斤)。不是隆重節日,與豬肉無緣。這也難怪。每月只交九元生活費,豬肉是不敢上桌的,就連菜湯上的油分子也飄蕩不了幾個。我們這些正處在身體拔節的小夥子,成天在温飽線下飢餓線上活掙扎。

家在湖區農村,出門是河,池塘溝凼隨處可見。有水就有魚。小孩們釣魚可以不算是搞資本主義,不受什麼限制。知魚性的男孩們就喜歡撐着釣竿甩膀子了。至於釣魚有什麼閒情志趣,陶冶情操怡然自樂的種種絕妙境界全然無甚領會。釣魚的經驗倒是有的。垂釣不忙,浮漂不下沉不起鈎,起杆不必急,浮漂下沉,魚兒上鈎就高興。半天釣上一二斤不成問題。河水煮河魚,味道鮮美,飽餐一噸,其樂融融。魚肉含高蛋白,比豬肉營養還好。有魚吃這是上蒼賜給我們湖區人的福。

到縣城上學自然就沒有每天把釣的機會,手癢嘴饞,也只得委屈委屈了。可星期六下午一放學,帶上一點非做不可的作業,便疾步回家。二十幾里路不費兩個小時便可丈量完。書包一放,從門角落裏取出釣竿摩擦一番,再到門前的垃圾坑裏挖出幾條蚯蚓,在火上一烘,急忙奔向河邊。河裏有一種浮游在水上層的小魚,大的也不過五六寸長,肥的長得圓滾滾的,我們大多釣的就是這種叫“游魚”的小魚。星期六回家釣的.是晚餐解饞的,星期天釣的用鹽醃好,曬半乾而後煮飯時,架上蒸菜架,放上竹篾制的篦皮一蒸。若用油炸,在那時是極大的奢侈。一人一月四兩油指標,可見食油是何等的珍貴。魚蒸熟了,稍晾乾一下水分,用油紙(一種作傘的紙)一包,帶回學校就是我一個星期的“營養”了,不過這一星期釣的,只能下星期享用。

星期天回到宿舍,把包一放,八個饞鬼蜂擁而上,不由分説便解起饞來了。不過很規矩,自我拿走自己的份額,絕不多佔。我們都堅守一條信念,大家吃了噴噴香,個人吃了爛肚腸。凡是從家裏帶來吃的東西,沒有一個人單獨偷偷吃的,都吃得“噴噴香”。我們這些球場上的球友,宿舍的舍友,提前過上了解饞型的共產主義生活。我們還把少先隊歌的歌詞修正了一番,變成了“我們是共產主義八號宿舍”。每天下晚自習,關上宿舍門,齊唱一遍。雖然肚內空飢,那種亢奮勁真是難以形容。

一次週六回家,釣竿不見了,原來是淘氣的弟弟學釣弄壞了,打罵他一通以後,還得趕緊製造。無奈,我到生產隊會計那裏要來了幾口大頭針,回來把它磨得尖尖的,再在火上一燒,找來一根幹大蒜杆作浮漂,又把媽媽納鞋用的線偷來一節,坐在堂屋精心製作起釣來了。

堂屋的大門後是我家的大雞籠,近來雞們有點不對勁,這可是家裏的一件大事。家裏要靠雞們的奉獻換日用品,給我攢學費,生活費的。於是,父親用石灰漿在雞籠上拍下了好些手掌印,並要我這個秀才寫了一個紙條“姜太公在此”。這樣,據説可以防雞瘟。我做魚釣時無意中瞟見了我寫的紙條,不禁笑了起來。母親認為我是否有點不正常,問我笑什麼,我大聲地説,姜太公是個傻瓜,釣魚的鈎是直的,讓願者上鈎,水裏哪有這沒有一點智商的魚?讀不懂《封神榜》的母親自然不理解我的笑因。《封神榜》,上五年級時就讀過了,太公釣的是“王”是“官”,可我而今釣的是真真切切的充飢、解饞、增加營養的魚,我才不像他那樣傻呢。

這一週末收穫頗豐,少説也有百多條吧。回到宿舍,帶去的千熟魚,桃花依舊笑春風。那情那景那趣那味無與倫比。硬殼殼的魚頭,千巴巴的魚尾,都被舍友鯨吞於腹了。是晚,在“舍歌”的餘韻中,在魚腥味的回味後進入了浪漫的夢鄉。

暑假更是釣魚的好季節,水漲河高,魚多蝦盛。我學着專業釣魚人的樣,在茅坑裏撈上一些蛆,準備兩把釣竿粗些釣線短些的釣,再邀上一個助手,選好一個適當的位置,把蛆先後分批地撒在水中。

那些靈敏的貪吃的傢伙便蜂擁而至搶食蛆。這時,你別往鈎鈎上按釣餌。只管雙手揮動釣竿,一隻只游魚便被釣了上來。有鈎在頭上的,有鈎在身上的,甚至有的還鈎在尾巴上。反正只要你把蛆準備充分,一天下來釣上三五斤是不成問題的。

一個暑假,釣的乾魚好幾十斤,醃好用柴火一薰,存在密封的大菜壇裏,下一學期星期天再釣點一學期帶吃的就差不多了。

冬天,這種游魚因水温降低,河牀淺落,不比春夏好釣,可池塘邊上也大有撈頭。一種叫鯽魚的小魚,大的也就是巴掌大,冬天水温低了,它們便躲在池塘邊的雜草下,一窩一窩地羣居着。若你注意方法,一伸手可以提上兩條。不是俗語説的,雙手只能捉一條魚,一趟過去,再返回來捉,那些先前逃跑的魚又回到它們的暖窩,照樣可以一伸手逮上一二條。有趣的行動,豐厚的收穫,全然不顧手腳的凍痛。

魚帶回來,照樣醃好,照樣曬乾,照樣蒸熟,照樣在宿舍裏“共產”。父母親對我帶的這些魚是自個吃了還是別人吃了,從不過問,只知道兒子聽老師的話,學習好就行。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中學畢業,舍友們天各一方,我想,這有趣的中學生活應永遠留在大家的心靈深處。

時下,已是知天命之年矣,一晃三十餘年過去了。寫這些文字時,好像這些事就是昨天似的。

疲於生計,忙於瑣事,縱然有志趣,也無閒情,更是因囚于山區,有河無水,無處下金鈎。只能留下這段文字所述的美好回憶了。離職退休後有情、有空、有趣是否再去釣釣魚?可以肯定,其韻味較前可就不一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