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中秋思鄉抒情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2W

導語:中秋節作為人類有所遐想,有所寄託的節日,賦於了太多的悲歡離合愁,下面是關於中秋節思鄉的散文,歡迎參考!

中秋思鄉抒情散文

  中秋節思鄉的散文【1】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國家。中國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與詩詞有着緊密的聯繫,詩讓中國的傳統節日都鍍上了浪漫色彩,詩詞粧點了節日,節日觸發了詩人的靈感。而在所有的傳統佳節裏面,最富有詩意的就數中秋了。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圓月被視為團團圓圓的象徵,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繫。歷代詩詞中詠明月、贊中秋的名句數不勝數。例如: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户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户,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等等,等等。

在記憶中搜索一番,詠月的名句還遠遠不止這些,但是僅以一首詠月詩而名垂詩史的當數張若虛了,一首《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以孤篇蓋全唐”。詩人在詩中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祕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特別是其中的兩句一直讓後來人覺得簡直是神來之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歲月的流逝,世道的輪迴,對人生的短暫和宇宙的無限等哲理的深層思索,油然升起對宇宙和永恆的探求和嚮往。只有後來詩仙李白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才可與之相應和,讓人領悟到“明月長在,人生如寄”,世事滄桑,光陰易逝;而天上明月閲盡人間變幻,恆久相照,使萬物生輝。

又到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那小小的圓圓的月餅,是那化不開的濃濃鄉愁,月亮是圓的,月餅是圓的,人當然應該是團圓的,不管分離多遠,分別多久,都應該去見見親人!現代的快節奏生活,己使人好長時間顧不上抬頭去看看天上的月亮了。但是,即使是不能回到親人的身旁,不能夠團圓,我們也要停下匆匆追逐的腳步,感受一下心的感覺抬頭凝望那清涼似水的圓月,在中秋的夜晚,在清涼的月輝下,心中裝滿晶瑩如雪的玉壺之冰。思緒卻隨之飄到遙遠的家鄉,與家人團聚在一起。

小小的月餅,卻有着極其豐富的內涵和祈願,花好月圓人團圓!它已成為中秋節的主角,千百年來,它沐浴着月光,默默地表達着人們對團圓和幸福的真摯渴望。今年,中秋又至,我們期盼着詩度的'中國,詩意的中秋明月長好,歡歌常在。祝願年年歲歲,中秋詩詞不斷;願歲歲年年,花好人也團圓。

  中秋節思鄉的散文【2】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説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説,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説。雲生月隱,神祕、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説;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台或户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鬆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台灣的地震,它牽動着我也牽動着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温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温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節思鄉的散文【3】

上網的時候,突然QQ頭像閃動,一個朋友發來信息,問我中秋會不會在家,大家一起聚聚。

剎那間,我愣住,又到了中秋嗎?怎麼這麼快,一年就過去了呢?

回家?我在回憶,我是有多久沒有和家人在一起過中秋了。只記得最後一次是大一那年軍訓,只有一天假期,我卻願意花上來回六七個小時的時間去陪爺爺奶奶過中秋。可是,再後來,我就沒有回去過中秋節了。

回家?我在回憶,回憶再追溯十年,我是有多久沒有和父母一起過中秋了?唉,我居然忘記我們一家四口最後一次一起過中秋的場景,我記憶力可是很強的,這麼重要的事情我這麼可能會忘記呢?或許,當年真的沒有想過我的家會支離破碎吧,所以,也就沒有記得那些對於現在來説,是很珍貴的記憶了。

今年中秋,註定了是不會回家的,我又有一年不能陪伴我的家人,我最愛的家人了。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事情的發生,讓我懂得怎麼去珍惜,懂得怎樣愛護,我不想再失去,也不能。

我終於明白,一個人在外的孤寂,每逢佳節倍思親,想找個可以説説話的人都沒有,一個朋友也沒有,這樣的孤單,我總算是體會到了。

三年前的所有中秋,我有爺爺奶奶的陪伴,從來沒有想過孤單,即使會想念母親,那也是一瞬間,因為不孤單,所以不思念;近來三年,雖然出來工作,身邊沒有至親,可是有你的陪伴,我也不覺自己孤單,心愛的人在一起,永遠沒有孤單之説;可是,現在,或者未來,我終究還是一個人,沒有親人在身邊,沒有愛人在身邊,沒有朋友在身邊,只有我的影子,我想,這樣的孤寂,我還是要一個人……

想我天生豁達,卻逃不過感情這一劫。

莫説是中秋,就是平常的日子,我想喝酒,都沒有人陪伴,這樣的中秋佳節,對我而言,又算得了什麼?過於不過,於我而言,又算得了什麼?思念你們也不知道,這樣的念想,又算得了什麼?這一切,到底,算得了什麼?算得了什麼……

點燃一支煙,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看着遠處燈火嘹亮,聽着那些歡聲笑語,我笑了,真的笑了,可是,為何我的眼角會有淚,我明明是笑了的……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一個人,而是,連一個可以思念,值得思念的人都沒有!

  中秋節思鄉的散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又到了萬家團圓的時候了,可是今年的中秋我卻離開了家鄉,為了心中的夢想來到離家千里之外的遠方。

節日的大街上人來人往,各種車輛川流不息,望着喜慶的人們拎着大包小包,忙着挑選琳琅滿目的商品走親訪友,心裏很不是滋味。想想獨自一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彷彿自己就是無根的浮萍,在茫茫的大海里隨波漂流。

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後是家裏最忙的時候,地裏的作物也相聚成熟,人們都在忙碌着秋收種麥,家家户户玉米花生堆成了小山。可是無論多忙,母親也要在這一天準備一桌豐盛的團圓飯,晚上也一定要在院子裏支上一張小桌,拿出月餅和各種水果擺到盤裏來祭拜一下,預祝國泰民安、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不是什麼迷信活動,這是千百年來農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今晚的月亮很大很圓,風很輕,雲很淡,柔美的月光如水一樣灑在大地上,像輕紗一樣温柔。獨坐窗前,思念就像潮水一波一波向我襲來,故鄉的土、故鄉的人、故鄉的一草一木忽然間覺得都是那麼親切,那麼的美好。是啊,在這美好的月圓之夜,一個遠離家鄉的遊子誰不思念自己的親人?誰不思念自己的家鄉?一個人無論他在哪裏,貧窮或者富足、偉大還是渺小、在這喜慶團圓的節日最思念的就是他的故鄉!因為那是生你養你的地方!它會永遠在你的夢裏,永遠伴隨你的一生……

夜已經很深了,可我卻全無睡意,一陣涼風拂面,讓我更感身在異鄉的孤獨與淒涼。仰望着天上的明月,情不自禁的吟出了李白的那首《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