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關於感恩母親的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5.09K

導語:感恩父母,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人間最濃的親情和最深的掛念! 下面是關於感恩母親的散文。歡迎閲讀及參考!

關於感恩母親的散文

篇一、關於感恩母親的散文

世界上有一種愛,叫付出;她不用你任何的回報。有一種愛,叫無私;她願把所有的愛都給你。有一種愛,叫偉大;她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你,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母親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母愛是世界上最博大最無私的愛。

十幾年前,伴隨着一陣哭聲一個新的生命呱呱墜地來到了這個世界,那便是我。當我還在醫生的懷抱中時,便睜開了我那雙純潔的靈眸打量着這個世界,那時我看見一個滿頭大汗的人躺在病牀上對我笑。後來我知道了那是我的母親,感謝母親給了我生命,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的血液裏永遠流淌着母愛。感謝母親的所有賜予,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世界上最暖的手,那便是母親的愛撫。

隨着我漸漸的長大,和母親的話題越來越少了。和母親也不像小時候那麼親了。我和母親間彷彿隔了一層若有若無的輕紗。到了初中去了學校生活,和母親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有時候見面如行同陌人一般。

直到不久前,我看了胡適紀念他的母親時寫下的一篇文章-------《我的母親》。其中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在想為什麼胡適對他母親的評價會如此之高。同時我也在想為什麼我對母親的看法與胡適不同。後來聽老師上課講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

母愛是最純潔最無私的愛,母親的眼裏永遠都是自己的孩子。她為兒女操勞一生,含辛茹苦的從不抱怨。縷縷的青絲變銀髮,滿臉的皺紋刻畫着歲月的痕跡。她們的手粗了,腰彎了;歲月無情,斑駁了誰的容顏。她們把青春給了兒女。平凡偉大的母愛是世界上最暖的親情。無論時間怎樣流轉,歲月怎樣變遷。她依舊是我母親。我最愛的母親。

我推開記憶的窗,回想起那美麗的曾經,温暖的過往。母愛的點點滴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珍藏;是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是刻骨銘心的印記。回憶是眼中的淚,回憶是心裏的暖;回憶是美的憂傷。任何的片段,在腦海中播放,一切如煙,一切如夢,一切如昨。讓我心情盪漾,回味悠長。愛如潮水,把我的心灌醉。愛如陽光,深深烙在我的心裏。我愛您,母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每當想起這首詩。我便對我之前的行為而感到慚愧。

明天是母親節了我之前的母親節裏都沒有送給過您禮物,而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寫的散文,我把它當作禮物送給您。希望能給您些許快樂,以前有些話我沒有説,可能是我不善於表達。但我今天還是要説‘媽,我愛你,祝您母親節快樂。

篇二、關於感恩母親的散文

朋友的表弟是做淘寶的,賣女裝。

有一次朋友轉發了表弟淘寶店折扣活動的鏈接,被一個女同事看到了,找到朋友,説自己在朋友發的鏈接上看中了幾套衣服,非常喜歡,想讓朋友給説説,再優惠一些。

朋友把這位女同事的要求和表弟説了,他建議朋友轉達一下,這些處理的衣服成色和質量都不是很好,如果需要,他店裏有新上的女裝,可以考慮。

朋友轉達了表弟的意見,這位女同事就要這幾件打折的衣服,不考慮新上的女裝。就這樣,因為是熟人,朋友讓表弟在原本打折基礎上又打了九折。

幾天後衣服到之後,這位女同事一臉怒氣找到朋友,直接把那衣服摔到朋友桌子上,説質量這麼差,色差這麼大,要退款。

朋友一臉尷尬,一邊安慰她一邊道歉。想到之前表弟明明有好心建議過,朋友不好意思和表弟説,就自己掏腰包把買衣服的錢退給她了。

事後,朋友和我説這件事,説雖然整個事情不大,發生了卻總覺得心裏彆扭。我説以後要遠離這位女同事,朋友説,已經屏蔽掉她朋友圈權限了。

如果正常網購,參與活動發現東西質量不好,要求店主退款,本在情理之中。可這件事情中,朋友充當了幫忙的角色,幫她將價錢又砍下一部分。如果發現衣服質量不好退款,至少先對朋友表示感謝下,至始至終,都沒有聽到這位女同事一句表示感謝的話,哪怕一個感激的眼神都沒有。

想起上大學時候,有一次我和小趙從外邊回來,快走到宿舍時候小趙接到宿舍小張電話,讓幫忙帶一份盒飯回來。賣盒飯的在學校外邊的美食廣場街,我們此時已經快走到宿舍樓下了。

小趙掛掉電話,讓我先回去,自己折返,到學校外邊幫小張買盒飯。我先回到宿舍,過了十分鐘的樣子,小趙回來了,把盒飯遞給小張。

小張一打開盒飯,就抱怨道:“這都是什麼菜啊,我一個都不喜歡,這盒飯你自己吃吧,我吃不下”。説罷,把盒飯遞給小趙,然後直接開門而出,全然不顧愣在當地的小趙。

也就是從這件事之後,我們都離小張遠遠的,一直到畢業時候,他鬱悶許久,説自己在大學裏沒有知心朋友,連宿舍人都故意疏遠他。

我心裏在想,一個不懂感恩的人,配有朋友嗎?

生活裏也非常多這樣的人,張口讓你幫忙,如果你做的事情結果恰好是他預期的,他最多感覺理所當然。那麼不幸,你做的事情結果不是他預期的,他瞬間心生埋怨,翻臉不認人。

英國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説:“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而後來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一個從來不知道感恩為何物的人,心裏所繫全是自己的一點點蠅頭小利,也同時是一個自私的人。

我們都需要朋友,出門在外,自己雕刻着自己的人生,但從不孤獨,因為朋友無處不在。處事先做人,做人貴在心,要有一顆常懷感恩的心。朋友幫你,那是莫大的恩情,要記在心間,沒有朋友本身有業務去幫你。

那些接受別人幫助,卻不懂的感恩的人,趁早遠離,這樣的人,眼裏看到的只有自己,不懂得珍惜朋友,讓友誼的路,越走越窄,最終剩下自己一個人,卻在感慨,人生孤苦,為何沒有朋友相伴。

希望我們,做一個心寬的人,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篇三、關於感恩母親的散文

不記得哪位寫過這樣一段話:每次回家,總是先找,找到了媽媽,算是真正回到了家;每次離家,總是辭別媽媽,辭別了媽媽,算是真正的了家……。

簡短的領悟闡明瞭質樸的道理,濃濃的母子情濡染了我的空寂。無論我們身在何處,身臨何境,心在何方,無論我們是達官也好,貴人也罷,自誕生的那一刻,便不再孤立的人:、姊妹、親戚、……。在這個氛圍裏,因為,、愛好、取向等等不同,使原本融洽的關係裏混合了嫉妒、紛爭、、詆譭,中傷……。因了這些,常常使兄弟反目成仇,脣槍舌戰;和睦夫妻分道揚鑣、勞燕分飛;姑姑姨娘指手劃腳,惡語中傷;酒肉朋友一鬨而散,甚至反戈一擊。在這一張張關係網裏,唯有父母的愛是亙古不變的,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無法選擇的愛。

在我們童稚的意識裏,較更容易接受那是一種自然而然,水乳交融的親吻、擁抱。母愛裏,我們頑皮的天性盡情綻放,爛漫的天真天馬行空,毫不畏懼被斥責、嘲笑……母親的懷抱裏滿是我們的。

三弟的先天性腦細胞壞死,現在十歲了,大小便不能自理,常常尿濕了褲子。夏天還好,一到冬天常常剛換上乾爽的就又弄髒了,一天中來來回回不知換幾次。農村的冬天熱水不是很方便的,特別是在三弟裏,東奔西走討方買藥花光了原本不富裕的家底。可弟媳一句抱怨也沒有。將帶有尿騷味甚至糞便的髒衣服泡在大盆裏一遍遍地搓洗着,晾曬着。而且,一洗就是十年了,今後還要洗多久,誰也無法想象。我想,只有母親才具有這樣的耐性和温情吧!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其實,我們都是母親手心裏的寶,無論我們高矮胖瘦,聰慧還是愚鈍。

當我們慢慢長大,了魁梧健碩的身軀,聰明睿智的大腦,在屬於自己的天空裏任意馳騁時,那個當年拉着小手教你咿呀學語、蹣跚走路的母親已不再年輕,豐潤了。斑白的兩鬢,刀刻的皺紋,枯枝的雙手,佝僂的脊背,已是不堪重負,不能再為你遮風擋雨,也禁不起你調皮的攀爬了。

但是母親依然愛我,即使我們忙於越來越多的應酬很少回家去看她;即使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遭了回家大吵大叫;即使我們的抱怨婆婆的諸多不是,而母親是依然愛我們,我們的。雖然不能給我們指點迷津,但母親温暖的安慰化解了心中的怨氣,使我們不再那麼焦燥,沉着地疏理思緒,點燃我們的激情。在殘酷的中,即使我們一敗塗地,一無是處,傷痕累累,母親的懷抱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我們遠行,母親不能常常陪在身邊,但我們的內心是踏實的,因為母親的叮囑裝滿了我們的行囊,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地老天荒。

或許有一天,我們做了白領,當了老闆,成了官,有了名牌服裝,好車,好房。當我們的時,你是否想起我們的母親,想起因我們頑皮打了鄰家的小孩而不敢回家,村口那個焦灼的呼喚?是否想起我們考了100分買的那件新衣服,它花光了家裏一個月的油鹽錢?是否想起畢業上班第一天那個送我們出門的背影?

想想我們的母親吧!想想那個漸行漸遠的老人,當有一天,終有一天,她會離我們而去的,那時,我們將再也不能聽她講我們小時候的;再也不能給我們烙香酥的葱花餅,再也不能給我們擦去眼角委屈的淚水。

“常回家看看”不僅僅是我們哼唱的歌詞,而應是一種呼喚,也不僅僅是一種娛樂,而是一種。常回家看看我們的母親吧,哪怕給她梳梳頭,洗洗腳,拉拉家常,哪怕給她一個淺淺的吻,一個深情的擁抱。

篇四、關於感恩母親的散文

8月12日,浙江義烏一母親每月給孩子1200元生活費,卻被孩子反問“是不是親生的”。

2011年3月31日,上海汪佳晶,留日五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來出。當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時,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

如此“白眼狼"兒女,如果指望他們能成為有善行之人,那真是痴心妄想了。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感恩,那他還能愛社會上哪一個人?

前兩天,在美篇上讀到遼寧籍著名詩人和經濟學家巴俊宇的文章《勸君多多陪陪娘》。 他自父親2014年作古後,便給自己定了個死規矩,只要不出差,每週六必須去撫順陪老孃過一天!他説:“當下也許是人有些老了,變得越來越踏實而沉靜,而陪我九十三歲母親,是我十分幸福的事。我這個年紀,回家一推門,還能喊:媽!我回來了!這是多大的福份。"

老實説,最後那一句話,濕潤了我的雙眼。

無獨有偶。先前還聽到了兩個類似的故事,都是説的六七十歲老人與九十多歲老母的感人瞬間。一個説的是一位退休老教授,每當有學生來看他並在家裏聚餐的時候,餐畢學生要爭着洗碗,都被拒絕。他説,留給我母親洗吧。學生們大感不解,可是他卻真的從裏屋攙出了九十多歲的老母,來到洗碗池邊,恭敬地對母親説:“娘,您老幫兒子洗碗吧。"然後,站在身邊像個小孩一樣地幫忙打下手。洗好後,又攙着老母回到裏屋,並安頓她睡下。老教授再回到廚房,將碗重新洗一遍。學生問他,為什麼這樣呢?老教授説:“母親的天性就是牽掛孩子,無論自己多老,總想幫孩子一把,否則連覺都睡不安穩。我怎能忍心,抹殺她這份母愛呢?"一句話,説得眾學生寂然無語。

另一個故事説的是一位年近七十的女作家,姓名忘記了,但內容卻還依稀記得。女作家的母親九十五歲了,身體不好,神志有些不清,一天裏總是無精打彩地坐在沙發上,家裏來人了都不會睜一下眼睛,經常連家裏人都認不出來。有次,女作家正在家與客人聊天,突然聽到母親口中輕輕吐出一個“水"字,知道她渴了,便去茶几上的開水壺裏倒水。這時,奇蹟出現了,她突然發現母親抬起了頭,睜開了難得一睜的眼睛,正緊張地望着自己,嘴裏還吐出了三個很清晰的字:“別燙着!"女作家當即就心顫了一下,彷彿回到了少兒時期,眼淚無聲地滾落了下來。事後,她説:“母親永遠都是母親,那份對兒女牽掛的心,永遠都不會老去。"

其實,這樣的故事,在我的身上也有發生。儘管我的母親只有七十多歲,我也只才五十掛零。前些年,我獨自在東莞謀生,每次回家,母親除了殺雞殺鴨想盡辦法做好的給我吃之外,每天早上都要煨幾個蛋給我吃。最先煨的是雞蛋,因為我胃不好吃不得,便改煨鴨蛋。為此,我曾寫了篇《煨鴨蛋》的文章,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後來幾天,我經常看到母親吃完飯後,獨自坐在灶堂邊用鐵鉗扒拉着餘燼煨鴨蛋。有時灰坑扒淺了,她擔心鴨蛋會爆裂,又重新掏出來再扒一個深一點的埋上。隨後又似乎覺得太深,擔心鴨蛋不熟,又再一次掏出重扒一個淺一點的來煨。那份擔心那份執著,像在做一份偉大的工作。每每看到,我的心頭都是一熱,儘管當時天地間一片冰雪世界,但我卻感到無限的温暖。

母愛的方式雖然各異,但那份牽掛總是一樣的。正如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所寫: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裏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一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絃,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母愛,就是慈母手中那“密密縫"的線啊,無論我們走到哪裏,那都是無盡的牽掛。

一個敢對最高尚的愛質疑,敢向最親近的人下手的人,決不是一個與善行沾邊的人。所以,行善需從感恩母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