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後現代的鳥窩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21W

1

後現代的鳥窩散文

一到四月,東風渠景區的鳥窩都藏了起來,都藏進一叢叢翠綠如蓋之中。

這時候,鳥窩裝滿春天的訊息,也裝滿鳥媽媽的希望和家的温暖。即使是風,也不是冷颼颼的,而是笑眯眯地走進裝潢一新的卧室裏。

有時候,風就像體温,撫着光滑溜圓的帶着麻點的鳥蛋。有時候,風就像吹皺一池春水,吹皺幼鳥兒滿身鵝黃,吹開嫩芽兒一般的生命

這時候的鳥窩獨自做着夢,它不想被外人(外鳥)打擾,哪怕是過路人(過路鳥)的眸光,即使是友善的眸光。鳥窩沉浸在幸福與期冀之中,直到一個,抑或幾個肉呼呼的小傢伙兒,張開黛青色的嘴巴,飢餓地叫着,唧唧,唧唧。鳥窩暴露了。

鳥媽媽的擔憂也開始了。

此時的幼鳥還不會歌唱,所以它們用飢餓的躁動來迎接捕食歸來的鳥爸爸。幼鳥不會隱蔽自己,它們對這個翠綠的世界覆滿信任。它們單純和不提防,它們內心純淨,它們善良。不過這可嚇壞了守護的鳥媽媽,它在慌亂中鑽進鳥窩,把幼鳥踅進翅翼之下。

鳥媽媽儘量不讓孩子們發出聲音,它想着法子讓它們安靜下來。

鳥媽媽知道,鳥窩已經暴露在翠綠之外,已經暴露在熱鬧的春天裏;幼鳥還小,鳥窩以外的地方是不安全的,鳥窩也是不安全的,藍天白雲之下都是不安全的。

鳥媽媽知道,污染無處不在,直到孩子們能夠自由飛翔,能夠嗖的一聲飛上藍天,它才能放心,也才能放手。

2

我終於更深刻地理解了,鳥窩為什要藏進春天裏,藏進茂密的翠綠如蓋之中。

我在Z城,無論春夏秋冬,每天上班下班都要走過東風渠景區。景區裏有一棵半大的樹,半大的樹上插着一個漂亮的鳥窩。

冬天裏,老遠我就能看見它,像燈籠一樣的耀眼的它,高高地插在樹杈上,靜悄悄地守候着光禿禿的枝丫,也守候着我的一個冬天的寒冷。不過我一看到鳥窩,彷彿就看到不停地出來進去的鳥兒,彷彿整個大樹又熱鬧起來。我會感覺到有一陣陣的暖流,從遙遠的灰暗的心底兒湧現出來,讓我凍僵的思維又活躍了。

在一個冬天,我會遙望着鳥窩,我會在口中一二三四地數着數兒。我數着的並不是從鳥窩裏飛出來的鳥兒,而是鳥兒留給鳥窩的影子。我在給自己玩魔術,想象着那些鳥兒一個接一個地從鳥窩裏飛出來,一直地飛出來,好像永遠也飛不完似的。

現在,我走在四月的東風渠上,看着那翠綠如蓋遮蔽着鳥窩的地方。鳥窩我是看不到了,可是我可以想象得到它,想象得到鳥窩裏鳥媽媽在努力地下着蛋呢,或許已經哺育出來幼鳥了。

這時候我不再尋覓它們,我害怕鳥媽媽發現我在觀察它們,會起疑心。儘管我不會再爬樹掏鳥窩,可是我不想給鳥媽媽徒增憂慮了。

靜悄悄地走過那隻鳥窩,我故意不看它們,讓它們放心我沒有發現它們,讓鳥媽媽安心地哺育孩子吧。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斜着眼睛瞅了一眼那一片翠綠。我這樣做的時候,我的腳步沒有停下,我想鳥媽媽不會發現我的異常。

不過,我感覺到,那一片翠綠裏已經有動靜了,有鳥兒唧唧叫的聲音,這是幼鳥在呀呀學語呢。

也是這個時候,我感覺到了一雙咕嚕嚕的鳥眼,在不停地打量着我的後背,像兩隻軍用雷達,時刻在監控着我這個路人甲。

我腳步不停,我對自己説,這鳥媽媽警惕着呢。

3

我理解鳥媽媽的心思。

早在鄉下竹子村,我同一羣小夥伴,在一個春天裏能掏遍河坡兩公里以內的鳥窩。大的、小的,結實的、不結實的,建造講究的和不講究的,豪華裝修的和一般簡裝修的,一個個鳥窩都慘遭我們的毒手了。

爬樹掏鳥窩,有時候一下午,從鳥窩裏掏出的是七八十個鳥蛋,裝進早準備好的提籃,提回家炒鳥蛋西紅柿,那是很難不錯的美味。

有時候從鳥窩裏掏出的是幾隻幼鳥,就把它們扔在大樹下。我們那時候掏鳥窩,就是為了掏鳥蛋,對那些幼鳥的生命,是毫不珍惜的。

也許正是那個時候,鳥媽媽已經提防我們了。鳥媽媽知道它們的世界,已經受到了我們的污染。也許是在當年春天,也許是在第二年春天,它們就把鳥窩搭建得更高了,它們把鳥窩搭建在樹梢上。

這危險是可想而知的,或許它們已經做了最壞的估算。春天的風力小,鳥窩搭建在樹梢上也不礙事兒。即使樹梢東搖西晃,使它們驚心膽顫,惶惶不可終日,也是沒關係的。

鳥媽媽已經想好了,只要春天已過,它們把孩子哺育出來,到夏天的時候,它們的鳥窩即使被暴力傾覆,它們也可以坦然面對。因為它們的孩子已經自由飛翔了。

如此算來,這些鳥兒們是聰明的。它們即使不要鳥窩,也不願意我們過早地去毀滅它們的希望。不過也有不幸的鳥兒,它們的鳥窩被狂風掀翻。這真是慘不忍睹:鳥蛋摔打得稀里嘩啦,蛋黃兒大寫意般染黃了樹下的青草。

這情景我見過很多次。

在我幼年的記憶裏,只要夜晚一颳起大風,第二天一大早去河坡的大樹下,準能看見稀里嘩啦的鳥蛋和嗷嗷待哺的幼鳥。我也曾發過善心,把這些可憐的幼鳥帶回家,又精心餵養,可是養不過兩天,全都死了。

去撿拾這些幼鳥的時候,鳥媽媽在樹枝上拍打着翅膀,聲嘶力竭地叫着。我知道它這是在抗議。有一次鳥媽媽呼的一下,撞在我的頭上,着實把我嚇了一大跳。鳥媽媽太勇敢了,它不惜玉石俱焚,它這是在竭盡全力挽救它的孩子。

後來我想,不去幫助它們,不去撿拾這些掉下來的幼鳥,鳥媽媽或許還有辦法救活它們。當我知道這個祕密,就不再去撿拾幼鳥了。因為我已經明白,有些善心是不合時宜的。

4

三月份去少林寺觀光,除了古寺文化景觀外,給我印象最深的當數少林寺院內的鳥窩。

一腳踏進少林寺的大門,撲面而來的是很多古樹,有幾棵已經兩人合抱那麼大了。這麼大的古樹,在Z城是實屬難見的。

依據我的觀察,這些古樹至少有近千年的歷史。本來屬於自然景觀的大樹,因了年代久遠,且又在佛教聖地,導遊説又是唐太宗親手種植,所以這些古樹也就搖身一變,成為了文化景觀。

我一看到這些古樹,就走過去摸索它們,摸索那些皮質黝黑而堅硬的上溯的朝代,就彷彿摸索到了富麗豐腴的大唐。這是豐厚的歷史與文明,讓我仰望。我在仰望一個朝代,仰望每一棵古樹。

每一棵古樹上,我看到都不只是一個鳥窩,每一個鳥窩也都不是一般的大小,也都不是一般的鳥窩。每一個鳥窩都是一個紅燈籠擱在古樹上,這讓我彷彿看到徐徐展開的絢爛的歷史。一隻又一隻漂亮的鳥兒,就是從這歷史深處飛出來,飛到我的仰望裏。

少林寺的鳥窩,住的是常見的喜鵲。它們嘰嘰喳喳。這些報喜的喜鵲,我想,是聽了古剎的鐘聲,又聽了高僧誦經講道,彷彿也都立地成了佛。

我知道,少林寺的僧人在潛心修道,不會去騷擾這些吉祥的鳥兒們。或許有些僧人就是看見了這些鳥窩和鳥兒,或者聽到了鳥兒的歌唱,才頓時參透了禪心的吧。

遊客們也不會去騷擾它們的,來這裏觀光的男女老幼,他們在歡樂和虔誠之中,只會把一顆顆朝拜的真心,都捧在胸前。

這些古樹上的鳥窩,也像這些少林寺的古樹一樣久遠嗎?

這些擱在枝頭的鳥窩,看到李尋歡來了嗎?看到喬峯、段譽來了嗎?看到張無忌、趙敏來了嗎?這些英雄好漢都來過,我喜歡他們。

少林寺是一個大江湖,魚龍混雜的江湖流派來了,大人物來了,小人物也來了,使壞的人物也來了。我不喜歡他們。

這些波譎雲詭的江湖,鳥窩都看在眼裏,我也看在了眼裏。

我來的時候鳥窩空蕩蕩的,顯然鳥兒都頓悟了;我離開了也不見它們影蹤,它們都在潛心修行吧。少林寺被污染過,又被時光洗刷得乾乾淨淨,至少少林寺的鳥窩看透了。

鳥窩靜靜地擱在歷史的深處,靜靜地擱在古樹上,裝滿了我在俗世的嚮往。

5

東風渠的鳥窩和少林寺的鳥窩,僅僅是兩個特例。人世間最庸常的修行,不在這兩個幽靜的去處,而在於熙熙攘攘的現實生活裏。

少林寺的鳥窩僅代表着瞬間的醒悟,而東風渠的鳥窩是忙碌之中的小憩。最具有普遍意義的,該是城市裏、鄉村裏以及城鄉之間的那些在電線杆上搭建的鳥窩,也只有這些鳥窩,也只有這些鳥窩裏的鳥兒,才是這個時代的真相。

有時候上班或者下班,我走過東風渠,走到大街上,走到樓羣之間,只要我願意仰望,我都能看到那些在電線杆上搭建的鳥窩,或者搭建在電線密集交叉處的鳥窩。

我知道這是鳥兒生活的常態。

有一次我從郊外回來,看見一羣麻雀,在高壓線上開會。它們就像一塊塊抹桌子的抹布,髒兮兮地排着隊伍,排列在污濁的天空裏。我想,它們開會研究什麼呢?是研究和規劃在哪裏搭建鳥窩嗎?

鳥兒們越來越精明瞭。

它們不但開會研究把鳥窩搭建在電線杆上,還研究搭建鳥窩要用的新的材質。小樹枝和枯草已經落伍了,它們研究得出的一致意見,就是用人們廢棄的鐵絲、鐵條、塑料、布片等材質搭建鳥窩。

這些鳥窩搭建在電線杆上,又用鐵絲固定死了。這樣的鳥窩是牢不可破的,它們再也不怕狂風暴雨的襲擊了。

這樣的鳥窩不但結實、牢固,而且外形也似乎優雅和美麗。這原本是自然文明的質樸可愛的鳥窩,心血來潮後同現代文明來了一次閃婚,自然就孕育了一處處絕妙的新景觀。

這是在水泥與鋼鐵的結構裏,也是在現代主義的材質裏,蹦出的一個絢麗的高挑起來的音符。它會在嚴酷的冬天裏,開放出一朵又一朵的.黑牡丹,也開放出一朵又一朵後現代主義的讖言。

6

早在少林寺古樹下,我自然而然就想起了東風渠上的鳥窩。如果説少林寺和東風渠的鳥窩是突然頓悟的禪心,那麼,Z城電線杆上的鳥窩則是一種俗世歸隱的修行。

無論春夏秋冬,每當我走過東風渠,走過那個鳥窩,我都養成了一種遙望和回望的習慣。生活在Z城,能夠抬頭看一看鳥窩,看一看鳥窩裏的鳥兒,無論是大點兒的喜鵲,還是渺小的灰不溜秋的麻雀,那都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生活在Z城裏,就如同生活在電線杆上的鳥窩裏,儘管我有諸多的不如意,但我自認為還是有福的人。

我每天兩次從東風渠走過,走過東風渠那一條無論青葱色還是枯萎色的路,看一眼遠處或者頭頂的鳥窩,再看到幾隻鳥雀,幸運的話還能看到一隻長着絢麗的長長尾巴的鳥兒,這是多大的一種幸福呢?也正是這個時候,一天工作中的勞累和煩惱,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都煙消雲散了。

這時候我想,少林寺的僧人是在少林寺修行,那是一種潛心向佛的修行;而我在這個現代的Z城生活,也該是一種俗世向善的修行吧。一句話,各種修行不過是把內心深處的污染清掃乾淨,還我們一顆真心而已。

這時候我豁然開朗,明白潛心向佛與俗世向善是一個道理,這些是人們完成自我、走向光明的的兩條路徑,殊途同歸。

7

鳥兒們越來越開化了,它們生活在現代文明裏,不再擔心我去掏鳥窩,也不再擔心孩子們去掏鳥窩了。

Z城行為規則裏有保護鳥兒的條例

現在,我們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不過,我們是生活在大樓的封閉的內側;而鳥兒們生活在大樓的敞亮的外側,生活在自由的天空之下。

它們自己也感到幸福,它們再也不用擔心鳥窩會被大風掀翻,也不用擔心電線杆像樹木那樣,被鋼刀電鋸給伐倒了。

它們有些炫耀。

當它們飛離鳥窩,在飛翔中反觀自己的家園,它們看見電線杆就像繫着蝴蝶結的少女,在Z城的碑林裏嫵媚着、興奮着。它們知道,擔驚受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它和它們的家族羣居在Z城裏,已經進化到新的文明時代。

我以為,這樣生活在Z城裏的鳥兒和它們的鳥窩,才是這個時代的鳥兒生活的真相。

就像我們一樣,庸庸碌碌地上班下班,一天工作到晚,有煩心事兒,有過去或者過不去的或大或小的坎兒;有痛苦也有歡樂,有成功也有喜悦,有幸福也有無奈。

我們在俗世修行。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常態。

我已經喜歡捆綁在電線杆上的鳥窩,在今生也許是來世,我喜歡這樣後現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