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童年趣事之二捉知了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2.64W

知了——知了——每年夏季,伴着炎炎烈日,不時傳來知了刺耳的鳴叫,着實讓人煩躁,很多人把夏日帶來的苦惱統統發泄在了這小東西身上,“吵死了,吵死了,捉住它。”其實,這只是人們的藉口而已,知了味美可口營養豐富那是真的。

童年趣事之二捉知了散文

我小時候就沒少捉了知了,太陽剛剛落山,便匆匆吃罷晚飯,早早來到樹林邊等候,也許是知了的生存本能吧,夜幕降臨才開始拱土出窩。在心癢難搔的期待中,終於盼來知了出窩的時候,匆忙打開手電筒幾步闖進黑黑的樹林,照照地面、看看樹身、仰望樹枝,知了猴也太大意了,或許認為有夜色保護便萬事大吉,故而動作緩慢、鎮定自如,這樣一來凡是進入視線的休想逃脱,不過人的動作是不能放慢的,樹林裏燈光閃爍,人影綽綽,大家簡直是在搶,行動遲緩收穫自然少許多。知了猴出窩有個特點,一波一波的,在細緻的輪番“掃蕩”後,大家便坐下來休息等待下一波,我是坐不住的,在樹下尋找知了窩,這種窩粗心之人很難找到,窩上面有個極小的口,用細樹枝慢慢的插進去往上撬,會出現二分錢硬幣般大小的洞,等待拱土的知了猴便懸在洞口不遠的洞壁上,只要迅疾出手便可一把將其摳出來,倘若遲了,知了猴覺察到自己的危險,會本能的往下縮,雖然仍可將其俘獲,但需要一番周折。

雨後的傍晚,土質鬆軟,知了猴大多選擇在此時出窩,雖然樹林潮濕,還不時的滴水,但知了猴的美味是最大的誘惑,我曾多次不顧父母的阻攔,穿着臃腫的蓑衣與夥伴相約同去,腳下雜草叢生,稍不留意便摔個屁股蹲,四周枝葉纏綿,不時地被羈絆,但收穫頗豐,每次都要捉上百個,有時甚至數百個,想到咀嚼知了的愜意,心中的喜悦是無法掩飾的`。

忙過一段時日後,知了猴已全部出完,人們把目光又盯向高居樹上的成年知了。記得每天中午放學後,我和小夥伴們放棄午休,悄悄繞過老師的家門,頂着似火的驕陽,鑽進密不透風的楊樹林,夥伴們手裏都拿着長達數米的竹竿,胳肢窩裏緊緊夾着麪筋,那樣子生怕丟了,麪筋這東西也不知是何人發明的,麥粒在嘴裏嚼好,清水洗淨麥皮,剩下的精華用大大的樹葉包裹着,到了樹林,胳肢窩的麪筋經過體温加工,變得粘粘的,粘在手上極難擺脱,更別説那小小的知了了。粘知了需有耐心,慢慢尋找細細觀察,發現目標緊緊盯住,然後把麪筋纏在竹竿頭上,輕輕的向知了靠近,待得相距只有幾釐米時迅疾前伸,只要麪筋粘到知了的羽翼,便大功告成了,知了撲騰着雙翼,發出徒勞的尖叫。

粘知了很讓人上癮,不知不覺中便到了上課時間,我曾多次因遲到被罰站、寫檢討,也因沒有午睡打瞌睡遭批評,還有一次只顧仰臉尋知了,忽覺腳下軟綿綿的,低頭一看嚇得大叫一聲,扔下竹竿一陣急跑,原來踩到了一條蛇,一連幾日不敢再去,過得幾日,膽子稍大了一些,雖然仍心有餘悸,還是在同伴的鼓勵下憑着僥倖再次鑽進充滿誘惑的樹林。

兒時捉知了已過去多年,後來的日月雖然未重操此好,但聽到知了尖利的鳴叫便想起那段經歷。一場秋雨一場寒,酷熱的日子終於要拉下帷幕了,知了的叫聲已日漸稀疏,想到這小東西費盡全力來到有陽光的世界,即便不被人吃掉,它的生命也是短暫的,好似來去匆匆的過客,便有些許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