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詩

古詩望廬山瀑布的譯文及賞析

欄目: 古詩 / 發佈於: / 人氣:1.48W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浪漫主義作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望廬山瀑布譯文及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古詩望廬山瀑布的譯文及賞析

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峯在陽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註釋

1.香爐:指香爐峯。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煙雲。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2.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裏指瀑布。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裏是誇張説法,不是實指。

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帶狀星羣。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賞析

這是作者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景色,反映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香爐峯。此峯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説瀑布像一條巨大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瀑布。

詩前兩句從大處着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緻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高峻。

這樣寫作者覺得還沒把瀑布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着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説這“飛流直下”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讚賞這首詩,説“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範例。

創作背景

這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遊廬山時所作。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