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籍

《頤和園》語文四年級上冊原文以及文字賞析

欄目: 古籍 / 發佈於: / 人氣:2.62W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在文學作品裏面,數字是有情感的,能夠表達作者的獨特意圖的。幾千與兩幅相對比,哪兩幅是説任意的兩幅、任意找兩幅都不會相同。強調了畫作的豐富多樣。)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為什麼不寫具體的花的品種,而是用這一種、哪一種?作者要表現的是花朵爭芳鬥豔的情景,用了這一種,哪一種,寫的是花朵爭豔速度之快,甚至不能去辨別到底是哪些花開了。還沒、又表現了速度。將本來靜止的.畫面寫的活了起來,有了動感)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鬱的樹叢,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寫景,要讓讀者讀了以後頭腦中能留下鮮活的畫面。作者在這裏,寫了景物顏色的搭配,讓讀者感受到景物的顏色之美)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裏的白塔。(作者用鏡子來比湖面的靜,恰到好處。這裏的滑 與鏡子聯繫在一起,突出了湖面的靜與平同時,用了幾乎這個詞,讓人感到作者的描寫客觀。如果去掉幾乎,就會讓人感覺的作者的話脱離實際了。)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着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着數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葱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遊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數字的情感:上百根、都、沒有哪兩隻,這些詞聯繫在一起,強調了姿態的豐富多樣。文中這樣的寫法出現了兩次。)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本文安排材料的特點:移步換景。進了就來到、走完就來到、登上......向下望、下來就是,用這樣的行為動詞來交代要寫的景物是哪裏。用這樣的語言將所寫的景物串聯起來。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講,這是很值得學習的一種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