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古籍

陳師道《舟中二首(其一)》的閲讀答案附賞析

欄目: 古籍 / 發佈於: / 人氣:1.49W

惡風橫江江捲浪,黃流湍猛風用壯②。

陳師道《舟中二首(其一)》的閲讀答案附賞析

疾如萬騎千里來,氣壓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殘更。

少年行路今頭白,不盡還家去國情。

[注]①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作者因黨爭之禍受牽連被罷職。這首詩作於離任途中。②風用壯,表示風力壯猛。

1.第三、四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請作簡要賞析。(6分)

2.這首詩表現出作者怎樣的複雜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

1. 比喻和誇張。將迅猛的風浪誇張的比作瞬息千里的萬馬,將風浪的氣勢誇張地形容為能橫壓三江五湖;生動形象地寫出風浪的威勢。(手法2分,具體解説2分,作用2分)

2. ①“惡風”“黃流”寓示作者生活環境的險惡,藉此表達出作者被罷職後的憤懣之情;②“空荒”“待殘更”則表達出歸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頭白”、情“不盡”表達出韶光已逝、壯志未酬的悲辛。(答對1點2分,答對3點得滿分,言之成理即可)

註釋:

①風用壯:大壯,易卦名,乾下震上,表示陽剛盛長之象。“風用壯”,表示風力壯猛。

②三江五湖:解釋不一,《尚書·禹貢》:以松江、婁江、東江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以北江、南江、中江為三江。《水經注》以太湖及其附近的四湖為五湖,《史記》以具區(太湖)、洮滆(長蕩湖)、青草、洞庭、彭蠡(彭澤)為五湖。

③火:這裏指磷火。

賞析

《舟中》共有兩首,這是第一首。這首七言古詩作於1094年(宋哲宗紹聖元年)。這一年因朝中黨禍,蘇軾被貶謫惠州安置,黃庭堅、晁補之、張耒等人,都因受牽連相繼被貶。作者在這年春初,也被罷去潁州州學教授的職務。在離開潁州(州治在今安徽阜陽)的舟中,感慨時事,寫下《舟中》組詩。

詩的頭兩句:“惡風橫江江捲浪,黃流湍猛風用壯。”寫舟行之險。江上惡風捲浪,黃流湍急,風勢壯猛,浪濤駭人。作者處於這樣的'情境當中,感到驚心動魄。三四兩句:“疾如萬騎千里來,氣壓三江五湖上。”緊承上文,以重筆渲染風浪的威勢。先寫風濤之迅疾,彷彿如萬馬破空而來,瞬息千里,次寫風濤氣勢之猛,有橫壓三江五湖之概。這裏,“萬騎千里”是眼前所見;“氣壓江湖”,是心靈激盪所感。這幾句把“情為境移”、“心為事懾”的景況,寫得十分突出。但尚未表示由此而生的內心感慨,重點在於繪景。下面四句,則着重抒吐情懷。

第五六兩句:“岸上空荒火夜明,舟山坐起待殘更。”表明險境之來,如此突然,難以拒抗。作者此刻身在舟中,任其顛簸,凝神遠矚,江岸上一片空曠荒涼,只見星星磷火,隨風飄蕩,送來點點微弱的光亮,只好在舟中坐起,靜待更殘,“長夜漫漫何時旦”,在風濤之夜,十分盼望黎明能及早到來。詩的末尾兩句:“少年行路今頭白,不盡還家去國情。”作者回想他二十多年以來,歷盡人世的坎坷,他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到此時的蕭蕭頭白,飽嘗行路艱難的滋味,此時此地,訴説不盡還家去國之情,深感進退都不是出於自己的本意。還家也罷,去國也罷,全是迫於世事,旅途艱難,以致有此時的遷徙,他由此感到了人生的悲痛。

綜觀全詩,以寫江上風濤入手,以痛感世事艱虞作結。前半極寫風浪的險惡,後半流露志士的悲辛,情在境中,深沉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