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對聯

武侯祠對聯

欄目: 對聯 / 發佈於: / 人氣:3.22W

武侯祠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其中含有不少精品對聯,都是名家的佳作。

武侯祠對聯

武侯祠對聯

馮玉祥題過廳

親賢臣,國乃興,當年三顧頻煩,始延得漢家正統;

濟大事,人為本,今日四方靡馳,願佑茲蜀部遺黎。

馮煦題過廳

與吳魏為難,此日收場,不過墓門寬幾尺;

繼高光而起,當年壯志,哪容漢土窄三分。

陳逢元題過廳

一詩二表三分鼎;

萬古千秋五丈原。

郭沫若題諸葛亮殿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合祖孫父子兄弟君臣,輔翼在人綱,百代存亡爭正統;

歷齊楚幽燕越吳秦蜀,艱難留廟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瀝膽披肝,六經以來二表;

託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

可託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吾見其心。

兄弟君臣,一時際會,當年鐵馬金戈,樹神旗而開西川大業;

祖孫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畫棟,崇廟貌而志後漢丕基。

孫墨佛題諸葛亮殿

異代相知習鑿齒;

千秋同祀武鄉侯。

趙藩題諸葛亮殿

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貞,史筆猶褒陳庶子;

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墨痕同濺嶽將軍。

王天培題諸葛亮殿

三分割據紆籌策;

萬古雲霄一羽毛。

沙孟海集杜甫詩題諸葛亮殿

文章與伊訓説命相表裏;

經濟自清心寡慾中得來。

陳矩題諸葛亮殿

唯德與賢,可以服人,三顧頻煩天下計;

如魚得水,昭茲來許,一體君臣祭祀同。

蔣攸銛集句題諸葛亮殿

時艱每念出師表;

日暮如聞梁父吟。

瞿朝宗題諸葛亮殿

討賊竭忠貞,瀝膽披肝,天下文章惟兩表;

奇才根靜學,清心寡慾,隆中半策定三分。

一抔土,尚巍然,問他銅雀荒台,何處尋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漢代官儀。

巾扇任逍遙,試看抱膝長吟,高卧尚留名士跡;

井廬空眷念,可惜鞠躬盡瘁,躬耕未遂老臣心。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

義膽忠肝,六經以來二表;

託孤寄命,三代而後一人。

合祖孫父子兄弟君臣,輔翼在人綱,百代存亡爭正統;

歷齊楚幽燕越吳秦蜀,艱難留廟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張叔夜題二門

隻手挽殘局,常歸談笑;

鞠躬悲盡瘁,剩有謳歌。

望重南陽,想當年羽扇綸巾,忠貞扶漢季;

澤周西蜀,愛此地浣花濯錦,香火擁靈祠。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沈尹默集杜甫詩題二門

日月同懸出師表;

風雲常護定軍山。

已知天定三分鼎;

猶竭人謀六出師。

二門

三代有儒者氣象;

諸葛真名士風流。

隱居以求,行義以達;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伊呂允堪儔,若定指揮,豈僅三分興霸業;

魏吳偏並峙,永懷匡復,猶餘兩表見臣心。

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鋭,三分功定屬元勛。

此老不攻畫,不善書,不經雜詩,壓倒蜀吳魏中幾多偽士;

其人可託孤,可寄命,可臨大節,算來夏商周後一個純臣。

陳桐階題二門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馮灌父集杜甫詩題武侯祠劉備殿

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淚灑山河,志在五倫扶正軌;

縱極王侯非富貴,英靈照天地,身經百戰為斯民。

劉鹹滎題劉備殿,聯贊備孫劉諶

帝本燕人,猶向鄉祠崇百祀;

蜀為正統,漫言天下尚三分。

二門

兄弟君臣,一時際會,當年鐵馬金戈,樹神旗而開西川大業;

祖孫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畫棟,崇廟貌而志後漢丕基。

二門

望重南陽,想當年羽扇綸巾,忠貞扶漢季;

澤周西蜀,愛此地浣花濯錦,香火擁靈祠。

鄂潤泉題二門

諸葛大名垂千古;

元戎小隊出郊坰。

蘇鰲石集句題二門。

興亡天定三分局;

今古人思五丈原。

趙樾村題二門

曰宮、曰殿、曰幸且曰奔,詩史留題,千古猶存正統;

書吳、書魏、書漢不書蜀,儒臣持筆,三分豈是偏安。

蔣礪堂題二門

心懸八陣圖,初對策,再出師,共仰神明傳將略;

目擊三分鼎,東聯吳,北拒魏,常懷謹慎勵臣躬。

布衣引嘯足千秋,草廬頻顧,卧起潛龍蜀丞相,盡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勛名垂兩代,漢祚將終,霄沈鶴羽杜少陵,酸心嘔血有由來哉。

曾躍鬥題二門

閒時抱膝,樑父成吟,吳宮魏闕半消磨,眷念真王,九洲幸有先皇帝;

盡瘁鞠躬,佳兒足繼,裴注陳書多刺謬,憑誰假託,兩表常疑後出師

郭沫若題過廳

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

遊俊題過廳。

三顧頻煩天下計;

一番晤對古今情。

董必武題過廳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謹慎;

仰宗臣之遺像,萬古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