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對聯

精選貼對聯作文彙總六篇

欄目: 對聯 / 發佈於: / 人氣:7.17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貼對聯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貼對聯作文彙總六篇

貼對聯作文 篇1

快瞧啊!家家户户都有兩團“火焰”在燃燒呢!仔細一看,原來是燈籠呀!只見大紅燈籠的下邊,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又貼着什麼呢?許多人都知道,那是紅彤彤的對聯呢!

看到燈籠和對聯,你想到了什麼呢?對,就是要過年了!為了讓家人過個好年,我家也忙忙碌碌的,連我也去幫忙了呢!

我們先準備好一副對聯和一瓶漿糊、刷子便開始勞動起來。我搬來一條凳子,將對聯和漿糊、刷子放在上面,然後爬上梯子。我先把對聯拿到手上,再用工具——刷子放進漿糊罐子裏蘸了蘸,然後把刷子在罐口左右碰一下,這時我發現刷子頂部的漿糊形成了一個橢圓形。於是,我將上聯翻到背面,用蘸好的刷子塗在上面。塗在左右、上下來回刷動,就塗好了。漿糊塗好了,就開始貼了。我把上連舉起來,想:是貼左邊呢,還是貼右邊呢?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決定將它貼在右邊。於是,我麻利地爬上梯子,將上聯的上半部分貼牢門框。用手一拍,再將手慢慢地往下移,就大功告成了!

我拍了拍手,從梯子上跳下來,正想欣賞自己的傑作,卻沒想我看了完全傻眼了。只見上聯貼得歪歪扭扭,完全偏離了預定好的位置;則下聯的下半部分沒貼緊,隨風飄蕩,我真是又可氣又可笑哇!沒辦法,找好重新貼嘍!

我拆下對聯,因為有了第一次的教訓,我不敢粗心大意,我仔細的觀察了整個門框,把要貼對聯的地方仔細琢磨了一下,到自己認為兩邊完全對稱的時候,再貼上去。貼對聯的時候,我在對聯容易掉的角落多塗了一些,這樣就不容易掉了。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貼的對聯,心裏簡直比吃了蜜還要甜!

是啊,我們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何嘗不是這樣。但是一次的失敗並不代表全部的失敗,一次的成功也不代表所有的成功,只要你第二次努力了,就會做得更好。人生的路途總會有失敗,失敗回事你懂得、學會更多!

貼對聯作文 篇2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貼對聯,我首先給大家講講貼門神和貼門聯的來歷吧!

傳説龍王和算命先生打賭明天不會下雨,結果接到了玉帝的指令要下雨,龍王卻為了賭,不肯下雨,觸犯天條,玉帝命令唐太宗手下的魏徵去斬首龍王,龍王向唐太宗求情,不要斬掉它的腦袋,唐太宗答應了,於是到斬龍王的時候,唐太宗拖住魏徵,哪知,他打了一會兒頓,魂魄就溜到天上斬掉了龍王的腦袋,夜裏龍王在夢中抱怨唐太宗言而無信,第二天唐太宗就讓秦瓊、尉遲敬德守住大門,果然龍王沒有來搗亂,唐太宗不忍心辛苦兩位大將,於是就將他兩的畫像貼在了門上,一個手持鋼鞭,一個手拿鐵鐗,此後貼門神就流傳下來了。

春聯,原名叫桃符,是為了驅兇避邪才貼在門上的。到了明代桃符才改叫春聯,明太祖宣佈每家每户都要貼上一幅“春聯”,朱元璋親自出門去查看老百姓有沒有貼“春聯”,他路過一户人家,看見沒有“春聯”,一問才得知這是一户閻豬的的人家,不識字,沒法貼“春聯”,朱元璋想了想,為那户人家提了一副“春聯”,叫“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這樣的“春聯”,經明太祖提倡此後貼春聯就成為了我們過年的習俗。

我和爸爸開始貼春聯了,我幫爸爸拿着下聯,他貼着上聯,這副聯叫“出入平安行好運”,“吉祥如意福滿堂”。然後我又撕掉了家裏其他門上的對聯,貼上了嶄新嶄新的,看起來我們家現在真的是煥然一新啊!

大年農曆28日是民間貼對聯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着貼對聯。爸爸讓我幫他貼對聯,我爽快地答應了,因為我有一篇貼對聯的作文,正好蒐集這樣的素材。

爸爸讓我先把對聯拿到客廳裏,他端來了自己熬的漿糊。媽媽把漿糊抹到了對聯的背面,然後爸爸把它拿起來貼到牆上。我一看這麼好玩,就説:“媽媽,我來抹漿糊吧”媽媽説:“好啊!”我擔心粘不牢,往對聯的背面抹了很多漿糊,結果對聯都濕透了。爸爸拿起對聯,漿糊不停地往下掉,對聯也變得不聽爸爸的話了,亂粘,有的地方還被扯爛了。貼出來的對聯,皺巴巴的,一點也不平整,很難看。媽媽説:“漿糊抹得太多了,只在邊上點幾下就行了。”在媽媽指點下,我沒有塗太多的漿糊。爸爸先把對聯上面粘好,然後用笤帚把對聯從上往下輕輕掃開,對聯就平整地粘在牆上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很快貼好了對聯。

看着那張不平整的對聯,我想:貼對聯看起來這麼簡單的事,裏面也有這麼多的學問呀!

貼完對聯後,我問爸爸對聯是怎樣形成的?

爸爸在電腦上搜到了對聯的由來。又給我講了一遍: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載説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户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

貼對聯作文 篇3

過年要“貼對聯”、“放鞭炮”、“拜年”……在我印象中,拜年是最開心的,跟着大人跑親戚,不僅有很多好吃的,還可以拿壓歲錢。而貼對聯,對我來説可是很陌生的,因為從我記事起,我就沒看過家裏過年貼對聯的,走在村子裏也很少看到誰家大門上過年貼對聯的。

過年前,我家新房落成典禮,總算看到對聯啦!紅豔豔的紙張貼在大門上,鮮豔奪目,吉祥的話語恭祝新屋落成,預祝主人家興旺發達。我就奇怪,為什麼辦喜事要貼對聯,過年那麼喜慶的節日卻不用貼對聯。難道過年就不用表示美好祝願了嗎?帶着疑問,我問了家裏的大人們。大人們也説不出個所以然來。爺爺説,記得他小時候是要貼對聯的,還要貼年畫;奶奶説,村裏沒人會寫對聯,後來就慢慢省去了貼對聯這一習俗;小姑媽説,隨着時代的發展,經濟的騰飛,人們對過年已經不那麼有儀式感了,有些習俗也就消失了;小姑夫説,你看現在國家規定清明節、中秋節放假,禁止事業單位過聖誕節等,就是在弘揚繼承祖國的傳統文化,慢慢地老百姓會注重傳統習俗的儀式化的`。“是啊!是啊!今年我們就開始貼對聯”我迫不及待地説着。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和姐姐一起牀,就開始貼對聯。架梯子,找膠水,忙得不亦樂乎!看着貼着火紅對聯的大門,我自言自語地説:“傳承祖國傳統文化,從我家對聯貼起!”哈哈,這應該是我家貼對聯的由來吧,我一定要把這習俗傳承下去。

貼對聯作文 篇4

過年了,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過春節時,我們大家看春晚,貼對聯,放鞭炮,舞龍燈。

一早,媽媽叫醒我説:“起來了!起來了!今天我們要貼對聯。”我趕緊把衣服換好,去洗臉刷牙了。爸爸媽媽已經在大門前等我了。我興奮的跑過去,媽媽給了我一對金童玉女門貼叫我貼在門上,我到屋裏拿了一個雙面膠和一把剪刀,我剪了幾塊雙面膠貼到金童玉女門貼的背面,然後揭開雙面膠。接着爸爸媽媽就拿起門貼比劃着高低,“爸爸,低一點,再低一點,再低一點,再往右一點,媽媽,右一點右一點,再左一點,高一點,再高一點,再高一點。”我仔細的看着,怕等會貼偏了。“爸爸,再往左一點,對,沒問題了,貼上吧!”於是爸爸媽媽把金童玉女貼上了。

緊接着,我又減剪下幾塊雙面膠貼在對聯背面,對聯上面寫着“迎春迎喜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橫批上面寫着“五福臨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揭開雙面膠,我們打算先貼上聯和下聯,這一次就有經驗了,每個人只用我糾正一次了。“嗯,挺好的,不過爸爸你往左一點,等等,媽媽在往上一點,嗯,讓我再看一下,好啦好啦,貼上吧。”我説。爸爸媽媽把對聯貼上,再使勁的按了按。“最後我們來貼橫批。”爸爸宣佈。我搬了一個椅子和一張報紙,把報紙墊在椅子上,爸爸踩在報紙上,媽媽和我異口同聲地説:“右一點,好了。”於是爸爸就把橫批貼上了。

貼對聯真好玩!爸爸媽媽説:“明年我們家自已寫對聯來貼。”

貼對聯作文 篇5

又是一年一度的春節啦!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在春節裏可以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放鞭炮,包餃子,貼春聯等等,我最喜歡貼春聯了。

貼春聯多有趣呀!爺爺拿起毛筆,有模有樣地在紅紙上寫起來,看那架勢,儼然是一位大書法家,可是手一抖,墨水滴上去了一大滴,不過沒關係,只見爺爺改了幾筆,哇,竟然一點也看不出來了!我真佩服爺爺。爸爸笑呵呵地把寫好的春聯反過來,背面刷上米糊,然後貼到了門上,又用手從上到下把對聯整理了一下,接着後退幾步,盯着對聯念着:福來平安地,財進幸福家。我好奇地問:爸爸,什麼意思呀?爸爸笑着説:希望得到幸福、平安和財富唄。

爸爸正要貼中間的福字的時候,我連忙説道:福要倒着放,因為這樣就是福到了。爸爸聽了連連點頭。這個福讓我來貼吧。我急切地説。好呀。爸爸微笑着説。我踩在高凳上小心翼翼地把福字貼上門,可是下來一瞅,哎呦,怎麼貼歪了?趕緊重新又貼端正,我這才滿意。

辭舊迎新,隨着劈里啪啦的鞭炮聲,新的一年就開始了,福來平安地,財進幸福家,多麼美好的寓意啊!我彷彿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在向我招手,我愛過春節。

貼對聯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最期盼的節日,春節習俗有很多,如:放鞭炮、看花燈、貼春聯、家人團聚、發紅包等等。由於近幾年大氣污染嚴重,市城區內禁止燃放煙花炮竹,春節少了鞭炮聲的喧鬧,但貼春聯是家家户户都要貼的,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就被爸爸叫醒了,爸爸對我説:“小懶蟲,快起牀!幫我去貼春聯了!”“好的,馬上起!”我興奮得一個激靈從牀上蹦起來。吃完早飯就隨爸爸去貼春聯了。

爸爸問我:“知道怎麼貼嗎?”“當然知道啊!不就是門框左、右各貼一個長的,門框上面貼這個短的,最後把這個“福”字貼的大門上。難道不對嗎?”我十分自信的説。爸爸卻皺了皺眉頭,説:“沒錯,春聯貼的位置你全説對了,但這兩個長的,哪一個貼在左邊,哪個貼右邊,你知道嗎?”“呃……不知道。”我支支吾吾説不出來,爸爸歎了口氣對我説:“我就知道你不懂,一副春聯是分上、下聯的,區分他們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字尾聲調區分,上聯字尾聲調是仄聲,也就是普通話中的三四聲,而下聯字尾聲調就是平聲了,也就是普通話中的一二聲;第二種方法,根據邏輯關係區分。比如説:先是“天”,再是“地”,先是“國”,再是“家”。分辨好上、下聯後,再面對大門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帖在左邊就OK了!還有這個“福”字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大門貼“福”字是正着貼,家裏面貼“福”字可以倒着貼,代表福到家裏的意思。”我感歎道:“哦,還真不知道春聯有那麼多講究呢!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吶!”

明白了上下聯的區分,我和爸爸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就貼好了春聯!看着那一片紅豔豔的春聯,頓時感受到了春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