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藝術作文

【精華】民間藝術作文合集10篇

欄目: 藝術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6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間藝術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華】民間藝術作文合集10篇

民間藝術作文 篇1

今天,天氣秋高氣爽,媽媽準備帶我和張育霖他們一起去“和坊街”尋找民間藝術。

我們一起乘坐地鐵來到了“和坊街”。我一到“和坊街”就發現這裏的人真多呀,真是不計其數,超級熱鬧!我和張育霖像兩隻快樂的小鹿,使勁往人羣中擠去看熱鬧。

我看到這裏的房子顏色可真奇怪,全都跟古代建築顏色竟然一模一樣。還真有點像來到了古代的感覺。

我和張育霖走着走着來到了一個小店鋪前,我看見這個小店的牆壁上掛滿了用稻草編織而成的草鞋。這些人的手可真巧啊,居然能把稻草編成鞋子。

我看這些草鞋一定很透氣,穿上肯定會很舒服。

忽然,我們被一陣“嗬呦嗬呦”的吆喝聲吸引了。我們走過去一看,原來這裏是賣桂花糕的。只見兩位叔叔身穿白色背心和花短褲,頭上戴着一個套水果的紅色泡沫袋。我覺得他們的樣子真滑稽搞笑。他們一人拿着一個大木錘使c勁地打着一塊大大的桂花糕。他們一邊打着桂花糕,一邊“嗬呦嗬呦”

地唱着歌。我想,他們一定很快樂吧!

後來我們還看到了捏泥人,木製大刀,冰糖葫蘆,木製彈弓……今天真是令我大開眼界啊!

民間藝術作文 篇2

捏麪人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老師説今天有兩位民間藝人要來咱們學校到我們班為大家表演捏麪人,同學們個個興奮不已。

在大家的期盼中,兩位藝人從容地走進教室,全班同學響起熱烈的掌聲。哇!這兩位藝人長得一個又高又胖,一個又矮又瘦。聽説他倆是兄弟,真不敢相信,倆人的長相相差那麼多,怎麼可能是兄弟?他們倆的頭也很特別、很有個性,瘦師傅頭戴一頂白白的帽子,顯得格外精神,而胖師傅的頭髮像無數根細針粘在頭上,看了讓人望而生畏。

老師傅終於開始動工了,你瞧!他先拿出一根木棒,然後將一大塊紅色的泥壓成了一片一片的小薄片,又一片一片的把紅薄片裹在木棒上,奇蹟出現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展現在我的眼前,頓時,我便有了一個衝動的念頭:何不買一朵送給我媽媽呢?只見老師傅又拿來一小塊綠色的泥,用了十幾秒就讓玫瑰花長出了許多鮮嫩的綠葉。“哇!”我驚歎不已“太神奇了,太像了!”我急忙從口袋裏掏出十元,趕緊買下了這朵花,生怕慢了一拍被別的同學買走了。心裏想着媽媽收到這朵花時,喜形於色的表情,我不禁笑出了聲。

接着,那兩位藝人又為大家捏了勃勃生機的小鳥、活靈活現的飛龍、沉着鎮定的張飛、聰明智慧的諸葛亮、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它們個個千姿百態、神態各異。

同學們也都得到了自己心愛的寶貝,個個愛不釋手,他們的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望着兩位師傅那飽經滄桑的臉,彷彿看到他們在大街小巷走動的身影。他們自豪地告訴我們已經捏麪人三十幾年了,還説這是他們家的祖傳手藝呢!

我真敬佩麪人尹的那雙巧手!

民間藝術作文 篇3

剪紙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民間藝術,它用手工刻制,再點染以明快鮮麗的色彩而成。勞動人民把它作為年節的裝飾,貼在紙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我也很喜歡剪窗花,因為它比較簡單,容易學,老師上課一教,我馬上就學會了。還因為剪窗花要準備的東西也很方便,只需要一把剪刀和一張紙,就可以做出一份美麗的藝術品,把它貼在玻璃上,就能把窗户打扮得漂漂亮亮了。我把我剪的窗花貼在房間裏,可好看了!

剪紙藝術相傳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了。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農民,他們自畫、自刻、自染,農忙務農,農閒刻窗花。他們通過靈巧的雙手,創造了大量的優秀作品。

剪紙真有意思!

民間藝術作文 篇4

民間的藝術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地方文化的提升,美麗、生動、有趣、新奇,為我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視覺上的衝擊,心靈上的震撼,情感上的熱愛。熱愛勞動人民,熱愛民間藝術。

我國的傳統文化很多,但我最喜歡剪紙這個民間藝術。

關於剪紙,有一個傳説:據説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四處作惡,只要是小孩遇到他,就會發燒生病,所以人人都很害怕。有一次他見到了一個賣 紅鞭炮的小孩,“年”被那個顏色和形狀嚇到了,轉身就跑掉了。後來大家聽説了這個事情,就爭先恐後地去買紅鞭炮,去嚇唬“年”。後來因為放鞭炮太吵,也不 美觀,於是慢慢地就轉變成了紅色的剪紙。

剪紙的樣式和題材都很豐富,有的渾厚、粗獷,有的秀麗、精巧;有單色剪紙,也有套色剪紙;有花木、有蟲鳥;有神話傳説、歷史故事,也有自然景觀。人 們經常剪貼蓮花和金魚,象徵“連年有餘”;剪貼喜鵲、梅花寓意“喜上眉梢”;還有用桃子象徵長壽,用鴛鴦象徵愛情。真是五彩繽紛,氣象萬千。

剪紙最講究的是構圖,你必須要先想好什麼東西放在哪個位置,以何種方式跟其他圖案相連接,然後才能開始動手剪。當然剪紙藝術也離不開靈活的雙手!

我曾經在二年級的美術課上學過簡單的剪紙技術,當然我們只能剪最簡單的窗花。首先我們把紙對摺了好幾次,因為這是剪出對稱圖形最關鍵的一步,摺好後再簡單剪幾個圖案,打開就是一幅很漂亮的窗花了。當然我希望能有機會再繼續學習,更上一層樓!

歷史悠久的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中國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我們一定要盡力讓它好好傳承下去!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我對剪紙最感興趣。我通過翻閲課外書、上網查資料,瞭解到許多關於它的知識。

民間藝術作文 篇5

夏天的一個黃昏,太陽正緩緩西下,但這時在一處十字路口,卻熱鬧了起來,一羣身穿粉紅一的表演者,帶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木製鼓,後頭緊跟一輛輛華麗的車,熱鬧的民藝表演就要開始了。

這次的民藝表演,花樣百出,我最先目睹的是打鼓者,他們的鼓款式不一,有的拿鼓棒敲打,發出的聲音低沉而響亮,彷佛大將軍要出征般的雄偉;另一種則是以手擊打,聲音十分清脆,讓人充滿活力。這兩種鼓在路上調和的演奏,為大會增添色彩。

後頭的車子,樣式很多,有巨魚、恐龍…等,車上表演的女郎,每人都穿得很清涼,活力四射的跳着舞,路上的行人看得直拍手,我也是其中之一。

這次的民藝表演是我第一次參加,活動十分精彩,讓人印象深刻,希望以後還能再來!

民間藝術作文 篇6

凡是看過中國傳統工藝——麪塑製作過程的人,無不驚訝於它的神奇。麪塑可以把各種事物的形態塑造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人物麪塑主要由五個步驟組成。

首先,要選擇麪塑的材料。這種面由普通麪糰和糯米麪外加防腐材料糅合而成,外加一把小刀、一支毛筆及一些廣告顏料。

第二步,先做頭部。把麪糰揉成瘦長橢圓狀,再用小刀勾勒出人物的面部輪廓。而後,再用毛筆蘸着顏料塗在麪糰上。再用小刀刻出一縷縷頭髮,也可適當在頭髮上加些飾品。作飾品有個竅門:先大後小,先輪廓,再局部。

第三步,再做軀幹。根據人的大小,選取適當大小的麪糰,把人的姿態大體捏出來,之後一點點就加工,並把衣服的輪廓刻畫出來。而後把這些物品上色。

第四步,刻畫人物四肢。可在軀幹上直接捏出,也可用麪糰捏出四肢,然後連接起來。前者整體感覺較連貫,後者軀幹較前者豐滿。也可在人物的手、胳膊上加上適當裝飾品,如包、花籃等。而鞋和腳一般都是一氣呵成的。所以,只需用刀在腳部把鞋和腳稍作分離,有層次即可。

第五步,風乾。一個光鮮豔麗的作品要製作成功,風乾這道環節必不可少。風乾時應注意,不能陽光下暴曬,以防爆裂,要陰乾;也不能風力過大處,要慢慢風乾。總之,要放在陰涼透風處。

經過這幾個步驟,一件麪塑作品就可以出爐了。作為炎黃子孫,保護民間工藝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民間傳統工藝吧。

民間藝術作文 篇7

今天,我學完琴出來,在門口看到一位不起眼的中年婦女坐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前忙活着。説不起眼,是因為那個攤位只有我們的一張課桌那麼大,可是她旁邊的草垛卻有一頭大象那麼大,而且草垛上插滿了用糖做成的各種動物。

我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説:

“我們請她做一個吧。”媽媽問了價錢,只要三元,我選了一條跳躍的鯉魚。只見她麻利地在桌前的白色大理石板上抹上一層油,然後從右手邊的`鍋子裏舀了一勺化好了的糖汁,用一把平鏟輕快地抹在大理石板上,頃刻間一條鯉魚的魚身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就像中國畫的

“大寫意”。她又舀起一勺,朝魚身慢慢傾倒。隨着糖汁的緩緩流下和她手不斷地舞動,魚身上的鱗片出現了。隨後是魚鰭和魚尾,片刻間,一條鯉魚已呼之欲出。她拿起一根竹籤子放在魚身上,可魚眼呢?卻見她用那鏟尾的尖蘸了點糖在魚眼處一按,

“真的是畫龍點睛啊!”我忍不住叫了出來。當那位婦女將那條活靈活現、晶瑩剔透的糖畫魚遞到我手裏時,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我用舌頭舔了一下,呵,真甜啊!可我不捨得吃,我還要好好欣賞。

不知什麼時候,原本空空的攤位前一下子圍了很多人,成了一道最搶眼的風景。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告訴我,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的民間手藝,它在我們勤勞的民間藝人中傳承……聽着媽媽的話,我心裏想:我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可真神奇呀!

民間藝術作文 篇8

糖畫是一種民間傳統手工藝,糖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糖做成的畫,它既是糖又是畫,可觀可食。民間俗稱倒糖人兒,是我國的糖畫藝術。

我走在老街上,一陣甜蜜清香撲鼻而來,我循着香氣一路走過去。在路邊,一位老爺爺正在賣糖人,他身上穿着一件素淨的棉衣,手拿着工具,正在專注的做麥芽糖。

他把麥芽與糯米濾出汁水,放入攪拌機中攪拌,直到粘稠狀再放在鍋中燉煮。這樣,糖畫的原材料就算完成了。

糖畫爺爺不用印鑄模具,而是直接拿小銅勺,舀糖液繪出圖案。用小圓勺舀起糖液,隨意揮灑在光潔的大理石板上,一提,一揮,一點,一捺。速度飛快,一氣呵成。隨着糖液縷縷灑下,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副糖畫。桌上放着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花鳥蟲魚,尤其是威風凜凜的游龍和絢麗多姿的鳳凰,讓人拍案叫絕。

我向爺爺要了游龍的糖畫,只見他手拿湯勺,用手腕帶起勺子,糖液在勺中點點灑下,飄過美麗的弧線,糖液在爺爺的手中飄灑,揮舞,彷彿被賜予了生命。在大理石板上,刷刷留下了不少痕跡。那些線條曲折,柔美,十分美麗動人。刷刷,爺爺一點,一提,做了個完美的收尾。瞬間一隻活靈活現的游龍映入我們的眼簾,大家無不被這工藝所驚歎,周圍的人都嘖嘖稱奇。

在我們的民間,還有許多像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們去保護和傳承!

民間藝術作文 篇9

説到剪紙,那可是一門有趣的民間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紙就可以剪出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圖案。自從造紙術發明之後,人們就開始用剪紙來烘托節日喜慶,把它貼在門上、窗户上,非常喜慶。今天,在“春雷愛心屋”體驗營的第三天,我們體驗了一把這門藝術。

上課了,我們興奮不已,拿出剪紙工具,急切地等待着。“同學們,你們先把紙對摺,對摺再對摺,平分為四等分。”歐陽老師不緊不慢地説。咦?不是剪紙嗎,怎麼是摺紙?別急,聽歐陽老師説:“在對摺的紙上寫上‘喜’字的一半。”我按照老師的要求,先在紙上畫出“喜”字的圖案,不一會兒的工夫,就畫好了。

看着其他同學還在畫着,我不禁沾沾自喜起來,拿着剪刀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地剪着,哈!剪完了,我拿起來剛想炫耀一下,可打開一看,呀!怎麼是斷開的?

我不解地跑去問歐陽老師,歐陽老師看了看,笑眯眯地説:“你看,你畫圖時把方向弄反了。”我恍然大悟,拿出一張紙又重新做了一遍。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又失敗了。我的紙張是正方形的形狀,而我卻按照長方形的比例來剪的,導致“喜”字成了一個大胖子。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毫不氣餒,拿起紙張好好研究了一下,又重新開工。一張漂亮的“喜”字出爐了,我終於成功了!

課程結束時,歐陽老師送給了我們每個人一隻蝴蝶剪紙。看着栩栩如生的蝴蝶,它似乎正展翅飛翔,我彷彿看到了老師一筆一筆,一刀一刀的艱辛。是啊,任何事要想成功,沒有百倍的付出是不可能的。

有趣的剪紙藝術無處不在,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讓我們的節日喜氣洋洋。我喜歡剪紙,這是一門有趣生動的藝術。

民間藝術作文 篇10

本次拜訪山西途中,參與了非遺文化活動-剪窗花,收穫頗多。

不知何時起,似乎北京的帝都古韻逐漸被淡化了。電子,科技,現代技術一點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蔓延開來,而紫禁城所原有的古老與傳統感,一點點被淡忘了。而在遊學期間所邂逅的剪紙藝術,倒是喚醒了許多曾經的記憶…

一直覺得,剪紙是門幼稚且簡單的藝術,但我確實小看他了。用完午餐後,導遊帶領一位身着黑色褂子褂子的中年男人來到我們桌前,自稱——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人。對於山西剪紙,簡單直接,熱情奔放的圖案,火焰一樣跳躍的火紅的色彩,在廣闊的黃土高原上,那些零零落落的村莊裏,門上、窗上、牆上,貼的到處都是。在一片灰撲撲的色調中,跳出一抹鮮活的亮色,激起人們火熱的生活激情。簡直就像平淡生活中的奇蹟。

這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

一片紅紙在老師的手中旋轉,雕琢,最終形成惟妙惟肖的圖案。接着,老師又拿起一張方紙,折成五折,經巧手一過,再次展現出一副大師之作。老師臉上並未出現任何驕傲自滿之色,唯有沉浸於剪紙中的愉悦神情。

現在的學生,亦或是人羣,對民間藝術的瞭解實在淺薄。很多人自以為,所謂的民間藝術只是“老街邊售賣小玩意兒的攤販”,顯而易見的,這是錯誤的。着實不敢説自己對這些的理解有多麼深刻,但至少,我對此報以崇敬。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瞭解到民間傳統藝術,這些不單單是一門手藝,也是人類變遷的見證。

本次山西研學之旅收穫頗多。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我們,習慣了科技,現代,電子…。似乎“傳統”二字聽起來是十分遙遠的。我們可以因一款新出的手遊而津津樂道,卻講不出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一二。這是今天的時代最令人痛心的,這些被人們逐漸淡忘甚至忽視的民間傳統藝術,都是幾千年來人類智慧的凝聚,被歷史長河所沉澱下來的珍寶,它們值得被銘記,值得被學習。本次遊學,也讓我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中國民間藝術的精髓與魅力,這樣的感受,或許很難用文字表述清楚,但那能清楚感受到的,是作為一位中國人,一位中國傳統藝術的小傳承人所具有的強烈驕傲與民族自豪感。

當然,像剪紙一樣的民間藝術不計其數,可以叫得上名的比如皮影,毛猴兒,糖人,太多太多。本次僅以剪紙為主題做了探究性活動,而其他的民間藝術,它們宛如一顆顆失落在民間的粲星,默默等待着,綻放的那天,而“那一天”即將降臨。

剪紙,剪出一片星河,剪出祖國山水,剪出人類文明的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