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必備】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集錦7篇

欄目: 習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集錦7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1

提起端午節,大家都不陌生,對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也應該略知一二吧!但是,一個地方一個風俗,有很多端午習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此説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揩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説,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糯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着紅棗香,粽葉包着朋友情。”不管怎麼説,聽完我的介紹後,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知識呢?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2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説説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一着糯米和棗子。煮熟後,剝一開蘆葉,只見米一團一里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一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一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一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3

記得小的時候,因為只有端午節才能吃到粽子,每逢將近節日的時候,恨不得一天吃幾頓都是粽子,這也是我愛上糯米的原因。現在,粽子成了一種美食,可以隨時買到好吃的粽子,只是始終吃不出記憶中的味道。 原本端午節是紀念屈原老先生的節日,然而現在,身在他鄉,端午節成為了我思念家鄉粽子的節日,即使吃不到,也要想想。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節目,説實話,我只見過一次,每次看賽龍舟的人特別多,家裏人擔心我們小孩不夠壯,被人擠到河裏去,所以極力反對我們參加這種熱鬧活動。 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比較簡單,沒有元宵、中秋那麼重要。但是所謂的傳統習俗也還是有三個的,不知道我有沒有記錯或是遺漏。一是要煮鹹鴨蛋來吃,當然也可以有雞蛋、鵝蛋等等。二是門上插艾草。艾草,據説能夠辟邪,艾草的另外一個用處就是曬乾以後,擰成繩子狀,用火點住一頭,慢慢燃燒,由於是繩子狀,燃燒不是很充分,會有很多煙,而這些煙就可以用來驅蚊。所以端午節後,等艾草曬乾,我們就經常這樣在院子裏點上艾草繩,用來驅蚊。三是吃桃子,我喜歡吃那種硬硬的青桃子,不是很甜,但有點甜;軟的桃子太甜,而且桃汁會淋的到處都是。 其實,家鄉的端午節的習俗就是這樣,在簡單中就能帶出家鄉的純樸,和端午節節日的歡樂以及鄰里間的一種互動。 唉,好想家,好想家裏的親人,在端午節到來之際誠祝家裏一切都平安!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記得買粽子吃哦!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4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大致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掛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

端午節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每到端午前後,在株洲城鎮上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粽子。鄉下,人們一般都用翠綠的粽葉包粽子,通常是用玉米、紅棗、紅珠豆、花生、包穀、花豆、大豆、臘肉等攙和在用木鹼灰和槐米浸染過的糯米中,用粽葉包裹成三角或小寶塔形,再用棕葉線紮緊,五個一串,放入鍋中煮熟即可。清香撲鼻,令人食慾頓生。到端午節這天,株洲城鄉家家户户在房屋門口用葛藤沿大門懸掛,將艾葉、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門兩邊,意寓祛病除邪。家裏自配雄黃酒,全家大小輪流嘬飲少許。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着風而來了。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

我可愛的家鄉,一年四季,節日不斷:春天,春節的腳步姍姍來遲;夏天,一起慶祝黨的生日;秋天,國慶的禮炮絢爛奪目;冬天,過小年的氣氛感染全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歡樂不斷。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5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在家包粽子。她準備了葉子,竹條,肉,棗子,米……真豐富。

媽媽先示範,她拿了一片葉子,做成圓錐形,包上餡料,再綁上竹條就好了。粽子真漂亮,真可愛,就像一個粽子寶寶。我目不轉睛地盯着粽子看,口水直流。我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拿起一片葉子學着媽媽的架勢,把葉子做成圓錐形,無論我把葉子往哪邊折都做不好。我氣得火冒三丈,把葉子往旁邊扔,氣呼呼地走到客廳去喝水。媽媽看見了,趕緊走了出來,説:“不要放棄,堅持就是勝利。媽媽來教你。”媽媽勸了好久,我才走進廚房。媽媽説:“跟着我做。”我拿了一片葉子,認認真真地看xxxx媽媽做,在學着做,可是第一步還是做得不好,我開始有點生氣。媽媽説:“你做的手勢不對,大拇指按着葉子,再圍着繞一圈,再握緊。記住,不能握得太緊,也不能握得太鬆。”我照着媽媽説的做,果然不出所料,第一步做好了。我欣喜若狂,高興的笑了。接着放餡料。媽媽説:“餡料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必須剛剛好。”我舀了一勺的餡料放進去,媽媽説:“夠了。把葉子摺進來,弄好,再拿一條竹條把粽子綁上就做好了。”我邊聽邊做,做好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雖然粽子包得不好看,但它包含了我的心血。看着它,我還是十分自豪。

粽子做好了。雖然做的過程很辛苦,但卻很開心。媽媽説得對,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6

每個地方的節日都有每個地方節日習俗的不同。在我們家鄉最讓人盼望的就是每年的端午節了,因為這個節日和其他節日不一樣。

我們那裏端午節那天在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人們都會早早的起來。每家每户只要有十歲以下小孩的家庭都會拿一個紅桶,桶裏放着十二種不同的樹葉和一面鏡子,同時桶了還裝了半桶水放在路邊給太陽曬到十二點,然後就拿那水給小孩子洗澡。習俗的意思是洗了那半桶水就會一年平平安安,十歲以上的小孩,家長一般會同意到小溪或海邊游泳。總之那天午時所有人都會洗上午時水。

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會給飯桌上加上幾個菜,其中在這幾個菜中一定少不了的有雞肉、鴨肉、狗肉。因為大人們説這三種菜是最上火的,今天吃了,以後不管吃什麼熱氣的東西都不會上火了!

端午節我們那裏還要每個門窗兩邊要掛着點燃的大香。這是老人們説的,這兩邊的香煙氣充滿滿屋,可以辟邪。

中最要的是在那天我們還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粽子裏面包的材料一定有水產品,比如説魷魚,蝦肉等等。這個好像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

現在想想,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而我在離家比較遠的地方上學,所以不能回去過端午節了,只能堵在他鄉想念自己家鄉節日美好!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午或端陽,許多習俗也與“五”有關。那一天,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關於艾草還有個美麗的傳説呢。相傳太上老君有一次下凡,他變成一個乞丐的樣子到一個男人家請求住一晚,可男人卻不客氣地將他趕走了。太上老君回到天宮後,將此事告訴了天帝,天帝大怒,命火龍在五月五日火燒村子。人們耳聞後,紛紛躲進山裏避難,一個小孩子走得很慢,人們都很為他着急。太上老君見了,就告訴小孩插艾葉能保家。小孩聽了,就割了一些艾草,在每家每户門前都掛了一株,一場大火下來,沒有一個房子被燒燬。從此家家户户到了這天都在家裏插艾草來保佑自己的家。

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主要的活動。説起粽子,它的形狀跟口味各不相同:有三角的、四角的、六角的;有鹹肉味的、香腸味的、紅豆味的……

在我國南方過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魚、鹹鴨蛋黃、黃瓜、黃豆瓣包的粽子及雄黃酒。但無論南方北方,在這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並佩帶上五顏六色的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