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潮汕地區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範文

欄目: 習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W

潮汕地區的中秋習俗,還有着獨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諺説:“男不圓月,女不祭灶”, 就在女人“拜月娘”時,男人們便約上幾位好友,到陽台上或登上高處,擺上工夫茶具,煮水沖茶,一邊品茗,一邊賞月,一邊品嚐月餅。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潮汕地區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範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潮汕地區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範文

潮汕地區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習俗範文

1節目起源

中秋吃月餅相傳有兩種不同的説法:

一、傳説唐太宗在徵邊勝利後將月餅分給百官品嚐的故事;

二、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者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但朝廷官兵戒備森嚴,消息傳遞十分困難,他們便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於月餅中,各路義軍見字即揭竿起義。潮汕的中秋吃月餅主要是源於此説。

2潮汕習俗

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着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裏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只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着盪鞦韆,比賽誰蕩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着一個個花環。蕩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等到來年元宵,有的已雙雙上街觀燈,成了恩愛的小夫妻了。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着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材蔑,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裏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着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遊“月娘”。

潮汕地區的'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這就促進了潮汕朥餅製作工藝的發展,由最初的家庭製作發展到專門作坊製作,潮汕朥餅更被稱為潮式月餅而著稱於世;而意溪朥餅、蘇南朥餅和貴嶼朥餅等早已聞名遐邇,與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津式月餅並列,成為五種全國聞名的月餅之一。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繡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牀裙,把洗乾淨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齋節”。

從前窮人省吃檢用也要買上幾塊月餅,實在買不起的會感到羞愧難當,拜月娘時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餅,還必須供蒸熟的芋頭。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牀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長輩指定的曬穀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餘,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後把各家各户派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裏。月上中天,當村裏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時,一位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躥出了一串串火舌。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裏撒食鹽,爆發出一陣闢哩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衝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至於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裏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象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中秋之夜用潮汕朥餅、芋頭拜月娘,燒瓦塔,燃煙堆,都是這裏古老的傳統活動。據説它有一番不凡的來歷,這要追溯到元代。那時,潮州人把元兵稱作元番或胡人。傳説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後,為了鞏固其統治,實行聯户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只准養胖不準養瘦。還規定三家人晚上不得關門,任由元兵隨意上哪家睡覺。更不能容忍的是誰家娶媳婦,新娘頭天晚上只准與元兵同房睡覺。百姓受盡欺凌忍無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盤朥餅和一個蒸熟的芋頭。原來這是起義者事先安排好的,餅底下墊着一小塊四四方方的白紙,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漬出來,其實上面寫了個“殺”字,暗中傳遞消息,約定拜完月娘請元兵吃朥餅時,一見“殺”字,男女老少一齊端起燭台、香爐、棍棒、菜刀痛殺元兵。結果—夜之間,十惡不赦的元兵全被斬盡殺絕。農村因為村落分散,為了便於統一行動,只好以燒瓦塔、燃煙堆為號。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

直到現在,人們在中秋節還繼續在拜。月餅、芋頭;有些農村,各家各户也還有自願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煙堆和燒瓦塔的習俗。

3潮汕月餅

主要有二種:

一種拌豬油稱作餅;

一種拌花生油稱作清油餅。

餅以潮州市郊意溪鎮烤制的為上乘。意溪鎮又以“範合盛”號的餅。

範合盛號的綠豆沙,據説要盛於陶製大水缸埋於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餡。意溪朥餅皮薄而脆,餡滑膩清涼;包裝也很有特色,用陶缽盛裝,上面用印有金字商號的大紅紙封口,顯得格外古樸,人人喜歡把意溪朥餅當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處擺攤設點賣朥餅,街上的行人,無論籃裏盛的、袋裏裝的差不多都有朥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