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關於節日習俗作文300字合集9篇

欄目: 習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3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節日習俗作文300字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節日習俗作文300字合集9篇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1

史料顯示,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曆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氣是立春;殷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

周以後,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説的來頭。

有學者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把“冬至”視為“歲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視為“歲除”。當冬至節隨着歷史的發展而呈式微之態時,原來那些習俗,便漸漸融入了後來盛行的“春節”之中了。

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着“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對清明節的寫照。清明時節上上墳,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可是,今年的清明節不知從哪兒傳出了個新“習俗”。

今天,母親下班回家,手裏拿了好幾瓶桃罐頭。我很是疑問。母親看到我那樣就知道了,將事情的原本告訴了我。我也沒多想,便向美味的桃罐頭髮起了“進攻”。

吃過了桃罐頭,沒有了美食的誘惑,我的頭腦變得冷靜下來。我仔細的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現在的節日,早已在巧手設計師——商人的手中變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節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的節日了,他們已成為商人們賺錢的機會了。

現在,人們的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的,只為了圖個吉利討個平安而隨波逐流,以至於讓“久不出户”的桃罐頭成了家喻户曉的“當紅明星”。這不禁讓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嘯引發的核電站碘輻射風波,不知從哪兒吹出一股風,讓鹽的身價大漲,名聲大亮。一時間,人們搶鹽成瘋,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沒過多久,謠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嗎!

在這裏,我要勸告大家:不要盲目的隨波逐流,讓人在不經意間賺了一筆。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3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如何去過這個節日,在千百年來不斷髮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壓歲錢:春節拜年時,長輩就會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而‘壓歲’正和‘壓祟’同音,所以這壓歲錢的含義就是讓晚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依然盛行,孩子們用來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貼春聯:為了迎接嶄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要貼紅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表明舊的事物已經過去,新的事物已經來臨,同時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在爐邊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放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啪啪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的氣氛,是節日裏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在這裏祝大家春節快樂!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4

我國傳統的習俗有很多,我向大家來介紹一些。

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要吃,餃子,放鞭炮送走“窮神。”破五還有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狀態。

還有一首古詩是還有我國民間的傳統節令之一,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尤眨總把新桃換舊符。”只是春節。

春節習俗有:大掃除、送灶神、貼春聯、祭祖、年夜飯、守歲、壓歲錢、拜年。

還有冬至吃餃子的又來: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在長沙為官告老還鄉時,正式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煮熟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在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冬至整天吃餃子,不凍耳朵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好了,就説到這吧,習俗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要記住噢!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5

今天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字叫做《北京的春節》。看着文章中那喜慶温馨的春節,我也不禁想起了不久前過年的景象。

我的家鄉在河南武陟,武陟過年最有特色的,就數祭灶和過元宵節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家鄉的特色風俗吧!

祭灶,就是我們所稱的“小年”,即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傳説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督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春節中的命運交到灶王爺手中。所以,人們為了讓灶王爺在天上多説好話,便為灶神設香案、放鞭炮,併為灶王爺準備好上天的`乾糧(灶糖和燒餅)。這就是第一大特色——祭灶。

第二大特色就數正月十五鬧元宵了。在武陟,我們每年的元宵節都不掛花燈,而是在大街上舞龍、舞獅。這場景特別熱鬧,引得了很多觀眾:兩個人拿着一個“獅子”上躥下跳,前翻後滾,就像一隻真正的獅子在慶祝元宵節;舞龍則是一堆人拿着舞龍棒,把龍的形態舉止模仿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到了晚上,人們總是吃上幾個大湯圓,祈禱新的一年能圓圓滿滿。

這就是武陟過年的特色習俗,看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心動了呢?如果心動了,那就請你快來我們武陟參觀吧!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6

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這個節日裏也有很多有趣的習俗,過年掛對聯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都知道,掛對聯時都要在門上貼一張“福”,不過要倒着貼,為什麼要倒着貼呢?因為這表示福到的意思,是不是很有趣?

對聯的掛法大家一定很熟悉。對聯一般都是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批自右向左,因為上聯和下聯是豎排的,應該以右為上。而橫批是橫排的,就應該自右向左。

對聯的發展還經歷了三大階段呢。第一階段是對偶階段,第二階段是駢偶階段,以及最後的侓偶階段。杜甫的《登高》就是標準的侓偶“風急天高猿嘯哀,諸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通過我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對聯有了新的認識?其實春節裏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呢。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7

元宵節有很多很有趣的活動,放許願燈、吃元宵,屬於這個節日的活動一結束,就表示過年也告一段落,大家要乖乖的工作和上學,期待明年新年的到來了。

我編了一個關於元宵節的傳説,大家聽聽看,我是不是很會説故事呢?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中有一個地方,名叫元宵島的地方,他們跟我們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非常的愛吃湯圓,不管早、中、晚餐都要吃湯圓,有趣的是,那裏的湯圓都是飄在半空中,想吃多少都有,吃到你撐死為止。

有一天,有兩個小朋友阿元和阿宵,突然靈機一動,把要給國王的湯圓,拿去油炸,沒想到國王吃了後,居然説很好吃。

從今以後,人民都變成吃炸湯圓,並且紀念阿元和阿宵,所以把他們掛掉的那天取名為元宵。

你吃過炸湯圓嗎?試試看吧!那是阿元和阿宵發明的美食哦!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8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我們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春節。

過春節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着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春節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裏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衞生了,就改為包糖了。

過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隻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崑崙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獸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節日習俗作文300字 篇9

俗話説的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中國的節日習俗非常有特色,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節日,每一個節日的習俗都有不同的含義,下面,我就説説我們漢族的節日習俗吧!

我們漢族裏有端午節,提到端午,總要與愛國詩人屈原聯繫起來。據記載,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淚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現在人們把五月五日當成端午節,端午節有賽龍舟,懸艾,吃粽子等習俗。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追到洞湖時就不見蹤影了。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龍舟來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吃粽子,這也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每年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浸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很多。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插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把菖蒲、艾條插入門中,並把它們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我們中國的節日習俗有特色吧,要不,你也來體驗一下吧!